審計局黨政財經的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13 05:16:00

導語:審計局黨政財經的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計局黨政財經的經驗交流

近兩年來,*市審計局在預算執行審計、專項資金審計、經濟責任審計中,共查出并處理違紀違規問題金額幾億元人民幣,發現了一些部門領導干部及相關責任人,為謀取地方、單位、“小團體”利益,在經濟活動中違反了國家財經法律、法規、制度,不同程度地擾亂了財經秩序,損害了黨政機關在群眾中的良好形象。主要表現:一是私設“小金庫”問題。個別領導干部貪圖安逸,通過資產出租“所得”不入賬、用假發票套取現金、把財政撥款和正常收入直接轉入賬外等手段,追求享樂,公款吃喝嚴重,這些消費絕大部分來自單位“小金庫”。二是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用于彌補單位自身經費不足。有些單位和領導,為保證自己在任期內經濟寬松,報著僥幸心理,長期擠占挪用專項資金或者是專項貸款,用于發放工資、補助、彌補自身經費不足等。三是偷逃稅行為普遍。通過審計發現,共有六十幾個單位存在偷逃稅款的行為,有應繳未繳營業稅、城建稅、教育及附加的,有應繳未繳個人所得稅、車輛購置稅、印花及其他稅種的。主要原因:一是經濟欠發達,財政資金緊張,辦公經費困難,造成黨政機關拆東墻補西墻,以違反財經紀律為代價來維持工作開展。二是由于黨政機關對依法納稅意識不夠,個別存在僥幸心理,并且我們在監督處理上不夠嚴格,直接導致了偷稅、逃稅、漏稅問題的發生,使大量的稅源流失。三是有“法不責眾”的思想在作祟,認為都處在同一經濟環境中,有的單位就有“錢”花,為什么我們受窮,你設“小金庫”、擠占挪用專項資金、偷逃稅款等我也做,法不責眾。幾點建議:一是提高遵守財經紀律的意識。通過多種教育形式,讓黨政機關領導干部對違規違紀問題有深刻的認識,了解違紀違規問題是貪污腐敗滋生的溫床,它給貪污、行賄者提供物質支持,給受賄者提供“借口”。二是教育財務人員遵守職業道德,主動為領導當好參謀出好主意,使黨政機關各部門、各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真正走向法治化、規范化、制度化,做人民的表率。三是強化遵守財經紀律的監督。要建立預警機制,構建分工明確、責任具體、協調配合的監督檢查體系,做好日常監督。對違規違紀問題較多性質嚴重的單位,要重點檢查、跟蹤監督。對掌握資金量大,社會影響面廣的黨政機關,要定期組織各相關部門聯合檢查,絕不留監督盲點和空白。嚴格要求各黨政機關切實履行職責,確保內控制度落到實處。同時,要加大處罰力度,對明知故犯、屢查屢犯的單位和相關責任人,要施以重典,嚴加查處,殺一儆百,決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