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掛職鍛煉心得

時間:2022-08-20 05:23:00

導語:中學掛職鍛煉心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掛職鍛煉心得

陽春三月,我有幸成為赴寧波掛職鍛煉的一員。短短的四個月的掛職實踐,我深深感受到發達地區先進的教育理念,學習到發達地區的先進教育教學方法,零距離地領略到發達地區新課程理念下的學校發展速度、教師課堂的深度和學生的學習效度,使我的教育理念得到熏陶,教育視野得以開闊,教育教學方法得到較大的改進,這將成為我教育生涯中最難忘最珍貴的一段記憶。

其實,在寧波鄞州區姜山實驗中學掛職學習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件”感動著,為許多“現象”疑惑著,他們的校園建設速度之快、效果之明顯,他們的教師是那樣的敬業,他們的學生是那樣勤奮和文明…….我苦苦地思索著,總想從中尋找出答案!

尋根問底,是源于他們的戰略在于學校文化建設,是隱藏很深而富于牽力的校園文化成為學校發展的隱形翅膀!

用心治校學校立校之本

姜山實驗中學是一所新建的現代化學校。她創建于2007年,是一所充滿現代化氣息的學校,不僅教育教學設施現代化,更主要的是學校管理、教育理念和教師教育思想的現代化。

姜山實驗中學創建于2007年,同年9月投入使用,學校占地104畝,教師102人,在校生1300多人。

進入校園,給人的第一感覺是環境幽雅和諧,充溢著濃濃的書香氣息。校門口的大石頭上鑲嵌著一個醒目的“真”字,叫人猛然一晤:教人求真。“一切以學生著想,一切以質量取勝”的橫幅標語懸掛在教學樓的正面。十幢教學樓、實驗樓、行政樓、名著與雜志閱覽室、音樂舞蹈室、勞技室、室內運動健身房、師生餐廳、教師與學生宿舍等排列得井然有序。學習區、運動區、生活區分布非常科學,每個教室都裝備有校園音響系統、多媒體系統;兩個室外球場緊連著400米的赤色塑膠跑道,圍繞著一片綠得逼眼的草皮,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校園綠化獨具匠心,到處花香撲鼻、芳草萋萋、竹木挺立。這里無處不教育,無處不突顯廣博的國學精華,無處不彰顯著寧波的地域特色。

據學校介紹,2007年9月1日剛搬進的時候,學校只有幾幢房子,到處都是亂七八糟的。誰能想到,如此龐大美麗的現代化學校整個工程建設僅用了八個來月的時間!

進入到教室,你會發現這里的學生生活、學習習慣有多么好,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并做好筆記,學校允許學生下課吃零食,可地面卻保持得干干凈凈。

我們也有很多的新建校園,而且設備也相當完美,為什么我們的校舍墻壁上各種痕跡比比皆是,地上紙屑果皮隨處可見,而他們卻如此的高雅、整潔,我想:除了某些特定的條件之外,只能在用心治校上找到答案,用心治校是立校之本。

姜山鎮實驗中學雖然建校不到一年的時間,但由于全校師生上下一心,學校享有良好的社會聲譽。他們始終以學生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為出發點,以教師的發展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前提,堅持“和諧、務實、創新、發展”的辦學理念,以“辦人民高度滿意的教育”為辦學目標,始終堅持四個“堅定不移”——狠抓教學質量堅定不移;培養社會精英的教學信念和教育實踐堅定不移;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創新管理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堅定不移,把教學質量始終作為學校的生命線、工作的主旋律。立足于面向世界但根植于自身發展的現有基點:個性化、簡約化,符合自然生長規律的教育管理與實踐,值得我們很好的借鑒!

現實告訴我們,一所充滿生命力的學校,必然有一支愛崗敬業的團隊。在建設這樣一支團隊中領導是身先士卒,他能讓領導與教師之間、教師和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構筑起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和鼓勵的橋梁,使整個學校各個渠道的運轉都能暢通無阻,這就在降低很多內耗的基礎上,營造和衷共濟、眾志成城和力爭上游的集體主義精神,激發廣大教師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榮譽感,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成為學校發展的“助推器”。

用心治教提高質量之根

精干務實的領導班子是提質的關鍵。姜山實驗中學的領導班子由一個校長、一個副校長、一個校長助理、一個工會主席和幾個中層干部(科室主任)組成。學校本著“為學生服務”“為教師服務”的思想,領導班子憑各自多年的管理經驗,以最快速度出臺了一系列有利于促進學生發展和調動廣大教職工積極性、創造性和主人翁精神的措施和制度,形成了高效務實的管理制度,從而形成了高效、有序、協作的工作機制。

令人想象不到的是,這所學校無論是校長還是中層干部幾乎都是這個區甚至是市里的學科骨干,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而且每一個領導都是擔任兩個班的教學任務,校長還承擔畢業班的教學工作。在他們的理念里,領導尤其是校長首先應該是一個優秀的教師,而且永遠是一個好老師,只有這樣才能汲取鮮活的教育思想,才能理解教師,才能做教師的教師,才擁有學校建設和管理的發言權。校長就是一個自然學科的精英,任教一個班,其他中層干部每個人都擔任兩個班的學科教學。

人性化管理是這所學校的一大特色。曾記得我剛到姜山實驗學校時,分管教學的校長助理跟我說:周老師生病住院,叫我先代她初二兩個班語文課一周,然后接初一(6)班的語文課。可是一周過后他又對我說,周老師剛動過手術,怕身體較虛弱,再上一個月,等她身體恢復了再上初一。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從中讓我真正的感受到了人文關情,領導如此體恤教師,教師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呢?

愛崗敬業的教師群體是提質的保證。先看他們的作息時間表,早起床5:50,早讀6:50至7:30,上午四節正課,中午12:20是作業課;下午三節正課,一節管理課,4:30離校。其中早讀課分兩小節:20分鐘語文,20分鈡英語,因此其指導任務也由任教語文和英語的老師承擔,他們必須每天早到班,其他學科的老師于7:20到校,然而這些老師不但沒有怨言,反而每天非常認真地講課、指導,他們不需要行政領導的點名或監督,而是快樂地工作著。我被他們對教育的那份熱情與執著所深深地感動著。

在掛職期間我既代過初二語文,又接過初一語文,零距離地感受了初一初二語文老師的工作、生活情況。我先前的指導師是周科展老師,專業素質很硬,盡管她剛動過手術,身體還未全愈,可兩個月下來,我從未看到她拉過一節早讀課。我曾對她說,我住在學校反正每天第一個早班要到,我替你上早班好了,可她說已習慣了。平時她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相當和諧融洽,學生們不僅愛她,更崇拜她。對我提出的問題是熱情而又耐心的解答,時刻讓我與她分享成功的經驗。她從不午休,要么改作業,要么給一些待進生補習,要么上網找資料學習,她總是不厭其煩,惜時如金。我每天都在關注著我辦公室的每一位語文老師,他們像周老師一樣盡職盡責: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每天早讀從沒有一個老師遲到,每天傍晚下班了卻總是有那么多的身影遲遲地還在辦公室與教室里穿行著。

說實在的,不說別的,就早讀吧,記得我剛來時不習慣這里的生活,每天早上6:00鐘就起來,一個星期下來整個人就像散了架似的。我曾問我辦公室老師一個讓我感到挺納悶的問題:早讀課沒有校委領導來點名?她說沒有。我半開玩笑似的說,既然沒領導監督,那你們可以偷懶一些啊,她說沒有的,大家自覺得已成習慣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從她的話語中,從他們身上讓我看到了一種態度叫“執著”,一種精神叫“奉獻”,那種無愧于教育,無愧于學生,無愧于教師這一神圣的職責。

記得有一次跟語文教研組長閑聊時她向我介紹了“學者型教師的三角模式”的理論,讓我明白了怎樣才能成為學生愛戴的教師,因此我以爭當學者型教師為目標,以這次掛職鍛煉為起點,多學教育理論和專業知識,并在課堂上嘗試,在實踐的基礎上思考、總結,試著把成果以隨筆、反思等形式體現出來。我終于明白,什么叫“因睿智而精彩”,課堂需要教師的智慧。教育智慧、教學智慧、交談的智慧來自長期不斷的讀書、學習、實踐,在實踐中注重體驗與感悟,并善于積累而成。當我們教育無力時,不要更多地抱怨學生不開竅,而是因為我們用“舊鑰匙”開“新鎖”了。讓我真正懂得了:要立足教壇服務于學生必須要做到終身學習,不斷提高更新自身業務理論,只有這樣才能用理論更好的指導實踐,才能無愧于學生,無愧于自己。

另外,姜山實驗中學的教師非常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時刻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更多強調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讓每一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他們的課堂就是學習樂園。他們課堂的共同特點是有效簡約,重落實。如早讀課,從來不放任讓學生自己有選擇的去讀,而是給他們一個非常明確的任務:背誦或默寫,真正體現了向課堂要質量。

寧波教育的生命力之所以強,是因為她有樸實無華的魅力和快樂有效的課堂教學,他們不盲目追求時尚,而是追求切合實際又有創意的課。讓我真正明白,要收獲良好的成績,需要課堂教學創新,學生努力勤奮固然重要,但教師本身的素養,課堂駕馭的能力,對教材的解讀,重點知識的把握和教學的技法對學生能否取得良好的成績卻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用心治學提高質量之本

姜山實驗中學的學生團隊是一個禮貌文明、健美開朗、勤奮好學的團隊,尤其讓我感動的是他們都有一顆懂得感恩的心,見到老師總會熱情地問好,對于老師的辛勤付出總是很感激。在我上課期間,我發現無論是給學生輔導、解疑,還是批評教育,學生都會跟你說聲“謝謝老師!”。在以“大容量、快節奏、高效率”為特點的課堂里,所有的學生都能端坐靜聽,思維活躍,精力集中,表現欲和表現能力極強,視野開闊,知識面廣,每個人都有筆記本,并能隨時記下課堂的重點知識,尤其是教師擴充進來的課外知識。學生的學習毅力非常強,從一大早起床便開始一天緊張而又充實的學習活動,每天早上到校后你看不到有學生在教室以外的地方玩耍,也聽不到吵鬧聲,所有的學生都很自覺的到教室里自習。下課后你也看不到有學生在走廊操場上亂跑玩耍,他們的操場除了體育課以外,平時根本看不到有學生。

課間,他們要么在準備下節課的學習用品,要么就在老師的辦公室里訂正作業、問作業,在問老師問題時,既講禮貌又講秩序排隊等候。他們個個精力充沛,即便是下午的課,你根本就看不到有上課睡覺或是做別的與學習無關的事情的學生。更奇怪的是無論教師布置多少作業,他們似乎從來都不會抱怨一聲,而且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在很短的時間里將它完成,即使不能按時完成的個別學困生,在老師的幫助下也能很快補上。

在這里,我第一次發現當教師雖然很辛苦卻是這么快樂,因為教學不再是“一廂情愿”的事,而是教師與學生一起共同努力的行為。我深刻體會到這樣的教學生活才是真正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其實,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從最終而言,并不取決于教師“教得怎樣”,而是學生“學得怎樣”。

在這里,良好的紀律已成為學生的一種意識,無論是早操課或是午間就餐,他們都是以班級為單位排著隊伍按規定路線行走。沒有吵鬧也沒有奔跑的現象。還有他們對待考試無論是單元測試,還是月檢測,都非常認真對待,而且考風非常好,做到考前認真復習,考后及時訂正。與其相比,我們學生往往對考試麻痹,考試前不去好好復習,臨考時抱佛腳。

在這里,良好的習慣還表現在衛生上,他們的衛生打掃沒有特定的時間安排,都在課間十分鐘內完成,這是源于學生有良好的衛生習慣作保證,每個班級里都有一個大垃圾袋用來裝飲料瓶的,賣了錢來充當班費。由于大家都很注意衛生,所以他們可以省下大量的時間勞動時間來保證學習時間。

重視培優輔差和個性發展是姜山實驗中學的一個重要舉措。他們利用每天晚自修課的時間和周六的時間組織專門的競賽班對優生進行輔導,利用課間、中午作業課和下午的管理課時間對學困生進行一對一輔導。利用管理課、周六假日時間和活動的陣地,廣泛開展個性教育,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在學科、體育、文藝、科技等各級各類競賽中均有很大建樹,使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得到較好發展。從中我們可以領悟出人才的培養是需要有一定的策略和平臺的。

短短的四個月的掛職鍛煉讓我明白,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從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做起,更重要是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這中間并沒有什么捷徑可走,它需要的是老師的一份耐心、一顆愛心、一種細心和持之以恒。要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及時矯正孩子們不經意發生的行為,多元化多渠道進行行為習慣強化訓練,并寓訓練于樂之中,讓孩子們在“剛柔并濟”的強化訓練中“成方圓”,方成正果。

帶著幾分留戀,幾分回味,幾分收獲,結束了我的掛職學習,它是我教育生涯中最難忘最珍貴的一段記憶,它是我攫取教學真經的一段艱辛的經歷,為實現我的人生目標奠定一定的基礎。我想教育是一方礦藏,要不斷的的挖掘,科學的提煉,才能煉出真金,創造出無限的財富。我將不斷學習、充實、進取,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駕起教學改革這一葉扁舟,遨游在這無邊的教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