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局扶貧攻堅專題討論體會

時間:2022-10-14 10:58:18

導語:審計局扶貧攻堅專題討論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計局扶貧攻堅專題討論體會

按照《中共XX縣委組織部關于在全縣科級領導干部中開展“敢于擔當、奮發有為”專題討論的通知》文件要求,2015年10月9日,縣審計局組織全體黨員干部開展了“審計機關在‘重建攻堅、扶貧攻堅’兩大攻堅行動中如何‘敢于擔當、奮發有為’的專題討論。通過討論,結合審計工作的實際,全體審計干部進一步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識,紛紛表示在“重建攻堅、扶貧攻堅”兩大攻堅行動中,要勇于擔當就必須奮發有為,在履職盡責中追求卓越,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提供審計支持。

一、深入學習,進一步提高勇于擔當的自覺性

擔當,就是在困難面前,敢闖敢試;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風險面前,敢做敢為;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而在名利面前,則淡然處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擔當。

勇于擔當,是新時期審計干部職責所在。審計干部的擔當一方面體現在執法和監督上,要敢于堅持原則,公正執法,事不避難,勇于擔當;另一方面體現在體制機制制度層面揭示問題,堵塞漏洞,防范風險,源頭預防,減少或杜絕問題發生的幾率和干部違法違紀的空間,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這是審計的宗旨和目的。同時,審計的擔當還體現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上,我們要增強勇于擔當的自覺性,承擔起審計在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任。

二、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在服務“重建攻堅、扶貧攻堅”行動上勇于擔當

一是在災后重建攻堅中勇于擔當。充分發揮審計監督服務職能,前移審計監督關口,對災后重建資金和重大投資項目實行全程跟蹤審計,重點關注項目的立項審批、工程管理、造價控制、工程質量等效益性和安全性指標以及項目投入使用后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揭示項目建設和資金使用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嚴肅查處重大違法違規和嚴重損失浪費問題,促進項目管理和投資風險控制,保障災后重建廉潔、高效推進。

二是在扶貧攻堅上勇于擔當。審計干部要有強烈的民本意識,要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當好人民群眾利益的“保護神”,加大對扶貧民生資金的審計監督力度,促進和保障國家各項惠民政策的落實到位。

充分發揮審計建設性作用,審計的目的不是為了查出的問題越多越好,不是為了懲處,而是通過審計監督,促進整改,健全完善制度,減少問題產生的根源,減少問題發生的幾率。審計干部切實發揮審計機關的建設性作用,加大綜合、分析的深度和力度,運用審計手段解剖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從體制、機制層面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使之轉化為領導決策和部門措施,為科學決策擔當好“謀士”。

三、多措并舉,不斷提升勇于擔當的能力和本領

一是攻堅克難,保持審計干部勇于擔當的精神狀態。勇于擔當不僅是一種職業道德,更是在面對困境和挑戰時必須具備的一種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事業總是在不斷克服困難中前進的,審計干部要勇于擔當就必須保持一種昂揚的斗志與士氣,堅定必勝信心,敢于攻堅克難,做到問題面前不回避、壓力面前不躲閃、困難面前不推脫、挑戰面前不畏懼,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只有保持住勇于擔當的昂揚斗志和士氣,才能在困難面前敢闖敢試,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才能準確把握上級意圖,發揮審計部門的優勢,提升審計工作服務經濟發展大局的層次。

二是苦干練內功,練就審計干部履職盡責的過硬本領。想擔當、敢擔當體現的是精神風貌,能擔當、善擔當才真正考驗能力素質。豐富的學識是審計干部勇于擔當的前提條件,面對黨和人民的重托,審計干部應不斷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努力使自己成為理論工作的“政策通”、審計工作的“活字典”和業務工作的“多面手”,要“講擔當、敢擔當、會擔當”。

三是嚴格自律,蓄積審計干部敢擔重任的充足底氣。正人先正己,審計干部只有首先做到“打鐵先要自身硬”,才能夠有資格、有底氣去檢查和督促別人,才能夠不辜負黨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才能夠有社會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