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英語知識點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3 12:32: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八上英語知識點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Unit7---Unit9
一.重點短語:
1.turn on/ off /up/ down 2.cut up 3.mix up4.pour…into… 5.add… to… 6.hang out 7.watch a dolphin show 8.at the end of 9.take a class/ have a class 10.sleep late 11.go for a drive 12.on my next off 13.in my opinion 14.in the future 15.free time 16.be born 17.ice skating18.a piece of music 19.win first prize 20.major in 21.one teaspoon of 22.a slice of 23.take a photo/photos 24.get one’s autograph 25.have a yard sale26.get wet 27.have a party 28.at the age of 29.because of 30.at the same time
二.考點歸納:
考點1.finally 的同義詞組:
finally = at last = in the end
Finally he came up with an idea .=
_____ _____ he came up with an idea .=
_____ ____ _____ he came up with an idea.
考點2.turn on / open 的區別:
1.turn on :指打開水流,煤氣,電燈,電視,收音機等電器的開關。
2.open:指關著的門,窗,箱子打開。
Please _____ the door.
The boy _____ the computer to play games last night .
考點3.into/ in 的區別:
1.into表示“到……里面去”,進入到……某空間里。屬于動態介詞。
2.in表示“在……里面”,在某一空間或范圍之內。屬于靜態介詞。
There is nothing _____ the blender .
He put his books ______his backpack and left.
考點4.too…to…的同義句:
too…to…= not…enough to … = so…that…
He is so young that he can’t go to school .=
He isn’t _____ ____ to go school .=
He is _____ young _____ go to school .
The box is too heavy for us to carry .
The box isn’t _____ _____ to carry =
The box is ____ heavy ____ we ____ carryit .
考點5.called 的同義句:
called = named = with the name (of)
Do you know the girl called Kate ?=
Do you know the girl ______Kate ?=
Do you know the girl _____ _____ _____ (of)Kate ?
考點6.see sb do sth 、see sb doing sth的區別
1.see sb do sth :看見某人做了某事
2.see sb doing sth .看見某人正在做某事
The teacher saw the students _______(read) English when he came in .
Look!Can you see the girl _____(dance) under the tree ?
注:類似的動詞有:hear ,watch ,notice 等。省to的不定式變被動語態時,需帶上to
I often notice him go home alone .------
He is noticed _____ _____ home alone.
考點7.at the age of 的同義句:
at the age of = when sb was/ were ….
He began to learn English when he was four.=
He began to learn English ____ ____ ____ ______ four.考點8.take part in / join 的區別:
1.take part in 表示參加某項活動,運動,事件等。著重強調以主人翁的姿態或在活動中負有責任而參加。
2.join表示加入組織,團體,黨派而成為其中一員。
注:join sb in …. 表示“參與某人的活動之中”
He ______ the Party in 1987.
Can you come and _____us in the game ?
Twenty students from our class _________
the sports meeting last week.
考點9.句型:
Sb +be the first /last one (person) +to do sth
某人是第一個或最后一個干某事
Women and children are the first _______(take)to safety .
考點10.because / because of 的區別:
1.because 后面接從句(除what 從句之外)。
2.because of 后面接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what從句。
He didn’t go to the party because he was ill.
He didn’t go to the party ____ _____ his ____.
She was very angry ______what you said .
A. because B. because of C./ D. with
考點11.keep的用法:
1.keep +adj 表示保持某種狀態
Keep ______ , The baby is sleeping .
2.keep +sb/sth +adj 表示使某人保持某種狀態
We must keep our classroom ______ .
3.keep doing sth . 表示不間斷地持續做某事或一直做某事。
It kept _______(rain) all night .
4.keep on doing sth 表示反復做某事。
He kept on _______(make)the same mistakes.
5.keep +sb +doing sth 表示讓某人一直做某事。
He kept us _______ (wait )for an hour .
6.keep +sb from +doing sth 表示阻止某人干某事。= stop sb (from )doing sth = prevend sb (from )doing sth .
Because of the heavy rain , we could go to school.= The heavy rain ______ us from ____to school.
考點12.visit 的用法:
1.詞性轉換:visit -------visitor
There are many _______(visit )in the park on May’s Day .
2.詞組1).be on a visit to +某地= visit +某地
2).one’s first visit to +某地表示某人第一次參觀某地
He is visiting China .= He is _____ _____ ______ to China.
This is my first visit to Beijing .
注:travel to +某地
Have you traveled to Shanghai ?
考點13.alive / living 的區別:
1.alive指活的、現存的、有活力的。常作表語,也可放在名詞或代詞之后作后置定語。
2.living指活著的、現行的、現存的??勺鞅碚Z,也可放在名詞前作定語。
篇2
關鍵詞:小學英語;復習方法;復習計劃
小學畢業班英語復習是對學生在小學階段所學英語知識的總結、歸納、整理和提升,它既能幫助學生再次夯實小學階段所學英語知識的基礎,又能起到過渡的作用,幫助學生盡快地適應初中的學習。由此可見,小學畢業班英語復習是學生在小學階段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
根據當前外語教學相關理論,復習課的目標是:(1)語言知識:總結歸納階段內所學語音、詞匯、語法、話題等相關內容。(2)語言技能:在掌握語言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3)情感態度: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積極參與課堂活動。(4)文化意識: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要想達到復習課的目標,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制定好復習計劃。要想制定出高效的復習計劃就必須考慮兩個因素,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學生。教師要分析所教班級的學生實際情況,比如他們分成了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學生有什么特點,他們的薄弱環節是什么等。其次教師還應了解教材。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里所有的知識點了如指掌,更要了解它們之間的聯系,形成知識系統。只有做到上述兩點,教師才能在拖骯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不會遺漏相關知識點。
第二,有了符合實際情況的復習計劃,還應有好的復習方法,這是復習階段的關鍵因素。1.總原則: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復習的過程中,首先要給學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比如音頻、視頻、創設的情景等,使學生在聽、說、讀、寫中練習語音、詞匯及句型等。只有這樣,學生的理解及記憶才能深刻,才能由感性認識逐步過渡到理性認識。2.分階段,分類別復習。復習課與新授課最大的不同是復習課的內容都是“舊”的,這就需要教師在復習之前將知識進行分類、總結、歸納等,做到有的放矢,目標明確。(1)記憶單詞。單詞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我們應從不同的角度幫助學生記憶單詞。A.加強單詞的聽寫 B.分類記憶單詞。比如,我們可以按照詞性來記憶單詞,也可以將所學單詞分類,例如關于天氣、顏色、文具等。(2)全面回顧課本內容。冀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共八冊,我們可以根據目錄來查看每單元及每課的重點內容,做到對課本內容了如指掌。(3)主題復習。在記憶單詞及全面復習課本的基礎上,教師還要帶領學生進行主題復習,建立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這就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梳理,找出相關知識點進行總結歸納。比如,教師可以將關于天氣的知識點進行一個主題復習,如關于天氣的詞匯、句型等。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練一練關于天氣主題的寫作。(4)句型復習。小學階段所學句型相對比較簡單,大致有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陳述句、祈使句等。教師可以分門別類地帶領學生進行復習。復習每一種句型時,教師都應首先給學生舉大量的例子,讓學生根據例子對概念進行歸納。比如,特殊疑問句,掌握特殊疑問句的關鍵是掌握特殊疑問詞,How old ...? 你有多大?How?怎么樣How many ... ?多少?How much ... ?多少錢?How long / big / heavy / tall ... ?有多長/大/重/高?... ?Which 表示哪一個,Whose表示誰的,Where表示地點,When表示時間,Who 表示誰,Why表示原因。(4)精講多練。在前三輪復習的基礎上,教師應該給學生找有代表性的題來進行相應的練習,教會學生在實際中運用知識。教師所選題目應有典型性,要緊扣課本,力求有較高的知識覆蓋面,要經常變換題型,選用一些綜合性較強,有利于提高運用語言能力的題型,宜精不宜多,不要搞題海戰術。在一節課的復習中,應涉及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
另外,教師在復習過程中,除了關注知識本身外,還應注意學生的情緒變化,應多給予學生鼓勵,耐心疏導,營造寬松的復習氛圍。復習階段,學生壓力較大,內容多,所復習內容也是之前學過的,相對比較枯燥,學生此時情緒波動比較大,易產生厭學情緒,此時教師應尊重、理解學生,耐心了解學生復習中產生的問題,多給予他們鼓勵和關愛,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習的動力。
總之,復習是學習的延伸和升華。作為教師,我們應當充當學生復習的指路人。我們要在復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在運用原有知識的過程中掌握技巧,真正把知識內化成能力,以達到復習的理想效果。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 結尾 藝術
很多時候,我們很重視英語教學課的導入,而常常忽視了英語課堂的結尾。殊不知一堂精彩的英語課,除了要有扣人心弦的開頭,環環相扣、緊緊銜接的過程,還要有不絕于耳、課畢思不斷、言盡意不完的結尾。而且好的課堂教學結尾不僅是學生學習新知識,新內容的起點,更是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燃燒點。筆者在不斷的實踐和學習中,初步總結出以下幾種方式:
一、 概括總結式
我們可以改變以往一堂課結束之前由老師唱獨角戲的模式,即教師一個人歸納總結,學生只是聽和記。而采用圖示,圖表,簡筆畫對一節課進行概括總結,教師只起到引導和點撥的作用。新目標英語教材圖文并茂, 在下課前5分鐘,教師可帶領學生通過欣賞圖片、根據圖片復述教學內容。還可借助教學掛圖,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總結,以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感知,也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教學內容,自己畫出示意圖,以加深理解。例如,八年級英語上Unit4“How do you go to school ? ”Section A 2a學完后,筆者讓學生一邊聽錄音.一邊繪出怎樣到學校的示意圖,之后同桌交換檢查。這種方式既有助于揭示英語言教學的目標,使知識具體化,又有利于訓練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同時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能動性,使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拓展延伸式
拓展延伸式結尾就是要求教師,根據教學的內容和相關的知識點,在課堂教學結束時,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去探求新知識,解決新問題,引導學生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拓展,使學生自覺地去課外尋求知識,以彌補課堂教學之不足。這是發展思維,培養創造能力的有效方法,例如學習完“Why do you like koala bears?”這一課,我例舉了一些有關動物的諺語,如:“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一箭雙雕;一舉兩得。Cats hide their claws. 知人知面不知心。Love me, love my dog. 愛屋及烏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 不要班門弄斧?!币詳U寬學生的視野,同時,也激起了學生想了解更多相關的諺語的興趣,激發了學生課后查字典或上網查詢生活中常見的更多的英語諺語的動力。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勤于運用工具書的習慣,也讓學生能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又讓學生拓寬知識。
三、懸念設疑式
古語云:“學患無疑”,教師在課堂結尾如善于設疑,便能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產生疑問、好奇、求知心理,進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探索意識。例如在講到比較級和最高級的用法時,一學生說只有最高級前面要加定冠詞the,于是我出了一句:“Look at the two boys. My brother is ____ taller of the two.讓學生判斷taller的前面要不要加the ,很多學生都認為不加,我并未直接給學生答案,而是采用巧設懸念的方法說:“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這樣的結束語能緊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在學生的心里激起懸念,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學生強烈的求知心理狀態,誘導學生進一步的學習。同時為第二課時的教學做好了鋪墊,使前后課時互相關聯,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四、趣味幽默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可采用歌曲,游戲,順口溜,諺語,謎語,口訣等形式進行課堂結尾。有試驗結果表明,有音樂伴隨的教學和沒有音樂的教學相比,后者比前者記憶有效率高2.17~2.50倍,由此可見音樂對于語言學習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筆者在上完八年級上第二單元What’t the matter ? Section A部分,就播放一首有關歌曲,當學生舒舒服服地沉浸于音樂中時,這時候學到的知識記憶特別牢固,特別持久。在教學完音標后,為讓學生記住一些常用的單詞中字母組合oo讀短讀音,我編了句口訣;穿著羊毛(wool)衣服的三K (book, look, cook, )黨,有短(指短音)的木頭(wood)腳(foot)??谠E形象生動,學生印象深刻,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五、對比理解式
呂叔湘先生認為:“一種事物的特點,要跟別的事物比較才顯出來,……”這種比較研究,于教學很有用。這種運用對比結束課堂教學的方法,就是在課堂教學結束之際,從內容、結構、語言等方面,有所側重地將知識與以前學過的其他知識進行對照比較,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從而加深對課知識點的理解。這種結尾方式特別適合于語法教學,詞匯教學 。比如:學完過去進行時,教師可以通過列表讓學生比較過去進行時和現在進行時,在教授完詞匯sometime, 讓學生比較sometimes, some time ,some times;學完quickly ,讓學生比較soon, fast。這樣的對比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所學的語法知識,并加以鞏固和內化,形成自主學習與探究的能力,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運用所學語言的能力。
六、檢測鞏固式
一堂課講完了,學生掌握得怎樣,教師心中往往是無底的,這時可以通過一些測驗手段來及時反饋。比如,可以根據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或者是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精心設計一些學生易忘的,易錯的練習。例如學生在學完八年級Unit5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對If引導的賓語從句和條件定語從句很難區分,我就設計了一道詞型轉換題I don’t know if he ____ ( come) tomorrow, If he ____( come),
I’ll tell you事實證明,將學生不易掌握的知識當堂消化,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可以減輕學生課下的負擔,也能及時反饋教學情況,而且有利于學生鞏固知識和提高學生能力,同時也能指導自己的教學。教師在設計題時一定要注意難易適度,以考查基礎知識為主,應面向全體學生。
七、情感教育式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英語教學要滲透情感教育,這是不容置疑的。深入挖掘教材中內在的思想教育因素,用以熏陶感染學生,鞭策激勵學生,感召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命。例如在教學完新目標九年級第15單元We’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s!時,結合“激發學生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的教學目標可作這樣的結尾:出示一系列動物瀕臨滅絕,人類的行徑已經導致許多物種的滅絕的圖片,讓學生明白動物應該有生存在這個星球上的權利。然后請同學們想一想,對珍稀動物我們已經做了什么?我們又該做些什么?問題一出就激發起學生們的好奇心,學生的心靈怎能不受觸動呢?這樣結尾喚醒了學生增強保護動物,保護地球的責任意識,激勵學生為我們的動物,我們的地球做力所能及的事,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
八、自由空間式
篇4
一、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復習興趣。
第一、教師應結合所復習單元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目標,像平時學習新的語言材料一樣,借助實物、圖片、掛圖幫助學生加深印象。要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交際活動,使學生在所創設的情境中動起來,保持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
第二、上英語復習課,不是對以前所學知識的單純重復,學生也完全沒有當初學英語時的新鮮感和成就感,所以根據初中學生好勝的特點,用競賽的方式來復習英語,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比如,在第一輪復習時,我把全班同學分成八個小組,每兩個小組負責一個單元的內容。把每個單元劃分為四個板塊分別為詞匯部分,短語部分,重點句子, 語法知識或本單元考點。 兩個小組負責一個部分,比如一二組今天歸納詞匯,三四組歸納短語,五六組歸納句子,七八組歸納語法或考點。每一組在每節課上課之前就把該組歸納的內容板書在黑板上。上課時由該組成員講解歸納的知識點,其他組進行補充,最后老師再進行補充。每個小組輪流進行歸納總結,最后進行加分鼓勵。
二、整合知識以擴大容量,對癥下藥使學生保持復習的積極性。
在復習課中, 教師不僅要將學生學過的知識加以整合,將平時數節課、數個單元或不同階段的知識前后聯系,“前拉后扯”地整合在一起,幫助學生進行梳理、歸納,總結出規律,使其系統化,便于記憶,促進運用,而且要準備能開闊學生視野的復習資料,拓展形式與內容,不僅僅是為考試而復習,要跳出舊框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比如在復習七年級下冊Unit 2 Where's the post office?這個單元時就應該把所有初中三年關于問路的話題進行系統的歸納總結。
比如單詞的復習可以充分利用每堂課的預備時間,讓幾個學生把一課中平時自己容易寫錯單詞和短語寫在黑板上,然后讓他們當小老師,抽幾個同學起來訂正,最后再由他們強調應該著重注意的地方和容易出錯的地方,這樣不僅其他同學記住了,當"老師"的同學也能很清晰地記住了。這樣時間一長,學生出現單詞拼錯的頻率會逐漸降低。
三、四會并舉減輕學生的疲勞感,精選習題提高學生復習實效。
新目標英語考試的考點偏重于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所以復習時要以培養語言綜合能力為出發點,也以培養語言綜合能力為落腳點。英語的復習離不開聽、說、讀、寫四方面能力的培養,因為這幾個環節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復習課中,教師要讓學生在聽和讀的練習中提高理解能力,在說和寫的練習中提高表達能力。要盡量通過聽、說、讀、寫練習使學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已學語言的形式、意義和用法,調動學習的積極性,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減輕復習疲勞感,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 把握中考動向,把提高專項能力貫穿于復習始終。
復習某個知識點時,要讓學生自己先明確考試會以怎樣的方式出現。出題者會從哪些角度來考察這些知識點。在講解典型練習題的時候,也不要為了講題而講題,要交給學生審題的方法和技巧。抓題眼,抓關鍵。尤其是月考試卷引導學生進行試卷分析,找出不足,便于以后的復習。階段性復習的時間比較短,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聽力、閱讀和寫作都是很難辦到的。為此,在一開始復習時就要把這些融進日常復習中,比如,每天的課前三分鐘,學生的值日報告,既練習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提高了聽了。讓學生堅持寫日記或周記,老師隨時抽查,這樣有利于寫作能力的提高。
五、借助現代化的電教手段,提高復習效率。
篇5
關鍵詞:課前預習 初中英語教學 作用 超前學習 重要手段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著方方面面的問題,一方面初中英語的詞匯量和閱讀量比原來增加了許多;另一方面學生的個體差異非常明顯,不僅有大量的學困生出現,而且就整體來講,學生的課堂學習也不夠主動,效果不佳。分析原因,我們發現,主要是大多數學生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或者沒有掌握恰當的預習方法,這才使得課堂的學習目標不明確,課堂學習效果差,最終導致初中生對英語缺乏興趣和積極性。筆者認為,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前預習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 課前預習是超前學習的活動
在教師講解新知識前,學生預先了解和熟悉將要學習的相關知識,能夠為課堂學習做好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教師若能恰當地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就可以培養學習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如在講七年級英語Unit 7 Colours時,我根據七年級學生的特點和本課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布置了一個預習作業:用英語描述一個熟悉的人的衣服和衣服的顏色。七年級的學生表現欲極強,為了能夠更好地在課堂上回答問題,他們互相合作,記憶單詞,運用原來學過的句式很好地完成了這個預習作業。在課堂上踴躍發言,這節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 課前預習能夠讓學生感知新知識,這是發展思維的重要手段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謂的預就是準備,那么在學習中指的就是預習。預習能夠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前率先進入情境,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還可以讓一部分學生在預習時拓展課外知識,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這里說的預習并不是簡單地讀一讀,看一看,而是要學生通過閱讀去感知新知識,從而增強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切,都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學習七年級Unit 1 This is me! 時,學生通過預習Reading A: new words和text, 在課堂上做相關課堂練習時就非常順利。在看到以下題目時,他們很快就給出了正確答案, reading; hobbies; music; polite; clubs。
1. We love to go to the_____(read) club after class.
2. One of my_____(hobby) is playing basketball.
3. Young people like to listen to pop_____(音樂).
4. We should be_____(有禮貌的) to old people.
5. Some_____(俱樂部) are very popular with children.
三、 課前預習能夠增強學生的聽課效率
英語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學科,它的知識連貫性和交叉性特別強,這就決定了預習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學生只有通過預習,才能初步了解新知識,并有針對性地對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溫故知新,這樣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就能知道哪些是自己已經通過預習理解了的,哪些是自己預習時不懂而需要認真聽老師講解的,這樣心中有數,聽課有了針對性,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在九年級進行復習時,情態動詞是個難點,難就難在情態動詞貫穿了整個初中學習,分散瑣碎,所以我在講課前,要求學生總結初中三年中學習過的所有情態動詞的用法及基本句式。學生在預習時,很容易地就總結了九大情態動詞的時態關系,可是在總結各個情態動詞的基本意義和用法時,就出現了混亂。例如,表示預測或可能的can和could用于否定句和疑問句時的正確表達方式,同樣表達預測的may和might與前者的區別在于哪里等,這些內容僅僅通過預習是不能很好掌握的。但是通過這樣的預習,學生們知道了自己哪里不懂,在聽課時就有了針對性,課堂效率就提高了。
四、 課前預習能夠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學生在預習時,通過查找工具書和閱讀,能獨立地對一些問題進行思考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獲得新的知識,這個過程培養了學生自學的能力。
例如,八年級的語法“一般將來時”,由于知識點瑣碎,一直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所以經常會出現講了這一個知識點,學生掌握了,可再講下一個知識點時,就不會和上一個知識點聯系了。這時,預習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在教學時,給學生安排了預習任務:總結be doing、 be going to do及will/shall do的用法和區別。學生通過預習,運用歸納總結的方式,總結出了一般將來時的基本知識要點:
1. be doing主要表示按計劃、安排即將發生的動作,一般用于位置轉移的動詞。
2. be going to do在表示將來時,有兩個意義,一是表示意圖,即打算在最近的將來做某件事情;一是表示預見,即根據現在的跡象預見到將要發生的事情。
篇6
關鍵詞:預習;活動;復習
郭思樂教授指出,學生是教學過程的終端,是教育的主體,教育是為學生服務的,要以學生為本,以學定教。那么如何在英語課堂中運用“生本”理念,打造英語高效課堂?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明確任務,指導學生主動預習,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眾所周知,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就必須要求學生做到課前充分預習。然而,很多時候預習并沒有落到實處。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我非常注重學生的預習指導。我通常在課前給學生布置好預習任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明確預習目標。
比如:在閱讀課的教學中,我經常給學生分配各種任務,如找出已學過的短語、根據短文內容提問等。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我發現學生都非常積極,通過主動積極的預習,學生不僅掃清了詞句障礙,同時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在正式上課時,學生都非常踴躍地參與課堂,用自己的語言講解自己了解到的知識點,說得頭頭是道,這樣就達到了“不教而教”的效果。
二、設計貼近生活的多種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針對學生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高的現狀,在生本理念的引導下,我以激勵學生為導向,以開展活動為載體,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鼓勵學生參加不同的學習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參與中得到提高,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比如:在新目標2013新版八年級上冊英語課本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這個單元的授課中,需要學生掌握最高級的用法。由于教材中出現的話題是電影院,而我們地處偏遠地區,大部分學生從未見過城市中的電影院,也想象不出它的真實面貌。針對這種情況,我在授課過程中給學生提供的話題是:What’s the best book store/clothes store/supermarket in our town ...?由于話題接近學生生活,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得非常積極主動,在討論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最高級的用法。
三、給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體現語言應用的高效
生本教育提倡前置作業、小組討論與小組展示,課堂成為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那會不會是課前準備好一切,課堂上就只是展示呢,那樣學生學習的過程難道在課下嗎?答案是否認的,郭教授講到課堂應該是“學生思維交流、碰撞的過程,”這種思維的碰撞就是解惑,使思維由混亂變清晰的過程,就是高效的學習過程。課前的準備是為了課堂上的學習更加積極主動,更加有效。
比如:在新目標2013新版八年級上冊英語課本中每個單元都設計了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往往是分組朗讀一下,然后解決知識點,再要求學生背誦……但是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我嘗試了新的方式,即:課前先讓學生預習,然后小組合作,模仿編出新的對話,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上臺展示。我發現學生很珍惜這樣的機會,盡管有時也會出現錯誤,但每遇到這樣的機會,平時不太喜歡發言的學生都會積極上臺來展示自己的成果。所以,舞臺給了學生機會,也給課堂帶來了生機。
四、指導學生主動復習,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我開始注重對學生課后復習的指導,引導學生課后主動積極地對學過的知識及時歸納總結,讓學生明確復習目標,有的放矢。
在每個單元的教學任務結束后我都會指導學生做三件事:
(一)整理課堂筆記
課后整理課堂筆記的過程,是學生通過回顧上課的內容,再次“品味”課堂上的重點內容,不僅加深了印象,而且也有利于溫故而知新。如果學生能有效地整理記錄,那么他的復習思路自然很清楚。
(二)必須準備的改錯本
讓學生把每次練習、作業、測試中做錯的習題摘錄在改錯本上,并對出錯的原因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并在課后反復復習,每次考試前重新翻閱改錯本以加深印象,就能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這樣經過多次反復記憶,久而久之,就會養成做題時認真思考的習慣。
(三)做到詞、句、文全面歸納整理
英語復習紛繁瑣碎,許多學生會覺得無從下手。我認為抓住單詞這個“點”,就能帶動詞組、句型這根“線”,撐開文章的閱讀和理解這個“面”。單詞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單詞的復習重點在拼寫和運用,特別是一些重點詞的用法,如詞形變換、單詞辨音、詞的構成等要更加重視。復習單詞、詞組、句型的過程是一個漸漸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常歸納整理,不斷把所學的新知識融入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中,使之渾然一體。
以上就是我在如何運用生本理念構建有效英語課堂中的一些思考和初步教學實踐,雖然不甚成熟,但我確實感受到生本教育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以學生為本,大膽依靠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必將在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上有新的突破,有效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篇7
英語教學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識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達到發展學生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為了到達教學目標,落實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本堂課我借助多媒體展示大量的圖片來復習動詞短語,從而引入新的句型,通過猜謎小游戲來引出語法重點――第三人稱單數,借助福娃妮妮、豬八戒、姚明、蠟筆小新四大人物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通過打電話情境來鞏固所學內容。在整個教學中,我注意師生的互動,利用對話、游戲、猜謎、表演等活動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
一、本課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1)能正確地聽、說、讀單詞ant, butterfly, dragonfly, firefly, bee, grasshopper, weekend, spend。
(2)能正確地運用對話中的日常交際用語和詞組 catch
insects。
(3)能正確地理解并運用句型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I often... Sometimes I ...How does ... spend his/her weekends? He/She often...Sometimes he/she ...
2.文化情感目標
(1)通過與他人的交流,學會收集信息,并快速記住相關信息。
(2)會用多種方式與別人進行禮貌性的交流合作。
(3)通過游戲鍛煉自己的快速反應能力,并能從中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學生能聽說讀寫單詞詞組(weekends,at the weekends),能運用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How does he/she spend his/her weekends?進行交際。
2.教學難點
catch insects這個詞組的發音。通過第一人稱的練習轉化到第三人稱單數。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玩具電話、獎品。
四、教學過程
1.對話導入,營造氛圍
對話是英語課堂上必不可少的模式之一,對話中學生可以談論的東西有很多,本節課討論最多的是做什么事情,涉及大量的動詞短語,而這些動詞短語可以在以前學過的hobbies, What does he/she usually do on Sundays?He/She usually...里面引出來,從而自然地引出新句型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2.聯系生活實際,導入新知
本單元的重點句型是詢問別人周末通常做什么,周末做的事情不會只有一件,從而自然引出often和sometimes,將其加入句型。通過一系列的師生問答來熟悉這個句型,同時將幾個昆蟲單詞引出,并將其擬人化,詢問昆蟲如何度過周末,在鞏固第二人稱的同時,引出第三人稱單數的新句型How does he/she spend his/her weekends?
3.趣味游戲,鞏固知識點
引出第三人稱單數之后,通過書上D部分內容的操練,學生已經會說,但興致不高,通過出示福娃妮妮、豬八戒、姚明、蠟筆小新四大人物來請學生猜測他們的周末,學生對他們很感興趣,說的欲望很高,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很好地鞏固了知識點。同時,用一個“考考你的聽力和記憶力”的游戲,提高了他們課堂的注意力,效果很好。
4.創設情境,總結鞏固
學完了知識點,要從頭梳理一遍,學生才會清楚這堂課學了什么。為了避免操練的枯燥,我創設了打電話的情境,通過打電話詢問對方來獲取信息,將兩個重點句型有機融合在對話中,最后適當地加入一些常用交際語,讓這個情境更為形象,更有利于學生的掌握。
5.布置作業,活學活用
篇8
關鍵詞:英語復習;發散思維;有效教學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意指只讀書而不思考,就等于沒有讀書,而此處便是強調了“思”。思維是人類特有的一種腦力活動。哲學家歌德也曾風趣地說:“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只眼睛看到紙背面的話。”“紙背面的話”就是指思維,指用思維的方式去聯想與紙面上相關聯的知識及其更深入的蘊意所在。這些至理名言深刻地揭示了思維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發散思維是思維中的一種方式,但又不同于一般簡單的思考,它是一種求異思維,指對同一個知識要點,沿著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側面對所給信息或條件加以重新組合,橫向拓展思路、縱向深入探索研究、逆向反復比較,從而找出多種相關的知識要點,達到思維的目標。初三年級的學生,經過近三年的英語學習,對初中英語知識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已能獨立進行較為復雜的思考,也初步形成了英語語言運用的能力。因此,在迎接中考的課堂復習中,適當地利用發散思維進行復習教學,誘發性地啟發學生進行發散思維,會是一個很好的復習方法,能起到很好的復習效果。
一、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按語言知識要點要求,進行發散思維復習
新課程教育改革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是指導者、參與者,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學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形式。在初三英語總復習過程中,利用發散思維進行復習,可以很好地體現這一課改新氣息。在對一個知識小點復習中,老師只要提及這一知識小點,然后指導學生展開他們豐富的思維空間,圍繞這一知識點,或橫向,或轉化,或綜合等進行發散式思維,把所學知識盡可能多地展開,來個以點及點、以點及面的思維復習。
如,在復習到see a doctor這一知識小點時,老師板書“see a doctor”。稍作分析后,即可提問學生,“看到這一短語,你想到了哪些與之相關的知識要點呢?”這時,學生就會打開記憶大門,搜索儲藏在記憶空間里的有關知識,開發思維潛在的能力,并且各盡所能,把自己所能回想到的知識重新過濾,并踴躍發言,與大家分享。如:
由see,想到see,saw,seen
由see,想到Long time no see you!
由see,想到look at, have a look
由see a doctor,想到 see Uncle Wang
由see a doctor,想到I don’t feel well.
由doctor想到hospital,nurse,dentist及send for a doctor.
再到ill,sick,illness,have an operation on sb.等等.
學生的發言可謂五花八門,但都是與知識點有關聯的,且都是平時課堂上語言知識的重、難點。在認真聽取學生的發言,對學生的發言作充分的肯定后,老師再做總結,把相應的一些看病的語言知識要點組織起來,指導學生進行思維復習、歸納。如:
see a doctor
I don’t feel well ./ I don’t feel like eating anything ./I am feeling terrible./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my stomach. /There is a pain in my arm.
I have a cough / a headache / a bad cold / a(high)fever / a sore throat /a toothache / a backache / the flu
send for a doctor / take sb.to the hospital
be ill in hospital / in bed
look over sb.carefully
take one’s temperature
give sb.an injection
To get an injection is a little painful
Take this medicine three times a day
Drink enough water and have a good rest.
Doing more exercise is necessary for our hearth.
Ask for a 3-day leave.
I hope you will get better soon. 等等。
此可謂為縱向思維。而由“see”一詞思考到中文的“看”,在英語中有不同的表達則為橫向思維。
如:see? see a doctor / see Uncle Wang
watch?watch TV / watch football match
read? read a book / newspaper / a magazine
look ?look at the blackboard / have a look at...
上面歸納還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實踐需要做更深入的分析,這得由老師根據實際復習需要及學生的學習水平來決定。
二、利用發散思維復習,可以關注學生個體差別,為每個學生提供均等的學習機會,也讓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找到自己學習上的漏洞與不足,及時查漏補缺,提高復習效率
在發散思維復習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知識面進行獨立思考回憶,然后結合其他學生的思維線索及老師的總結,及時補缺補漏,迎頭趕上。
如,在復習26個字母時,一般的學生可能只會想到5個元音字母,21個輔音字母。若再要求深入思維,會想到各個字母的筆畫筆順。但有些學生看見字母“a”,就會聯想到“an”,并由此引起冠詞a/an/the的復習思維討論。而有的學生會結合所做過的習題,想到各個字母的發音,導致a/an的用法選擇。如,There is___(a/an)“ s ”in the word “ six”.這是一道常見而又簡單的考題,但有的學生到總復習結束還會經常做錯,在此提出,這說明該學生思維之活躍,知識容量之豐富,由此也就引出了其他字母音標的復習。而再做深入思維考慮,由字母再到單詞,如:
She is___(a/an) unlucky girl .
He finished his work in___(a/an) usual way. 等
此等題目則可以得到解決,而若是課堂時間允許或者教師已有備案在內,則亦可對定冠詞the進行詳細對比的復習。因此,在思維復習過程中,學生根據他們所具有的知識進行思維并發言,使知識內容層層深入,變得更為全面具體。而老師也就由此發現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給予他們輔導和鼓勵,使之及時得到改進,起到很好的復習效果。
三、發散性思維復習,可以大大地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英語學習的興趣
英語學習到了初三的總復習階段,由于過多的知識量以及題海般練習與測試,使得部分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和學習樂趣,從而出現厭倦的學習情緒。發散性思維可以很好地避開題海戰術,把知識的復習轉到課堂中來解決。又因為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師生、生生互動多,課堂討論激烈,學生學習氣氛高漲,能使每一個學生都真正地投入到復習中去。而發散性思維教學又是一種任務型教學,它要求學生根據自己不同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效果對任務進行不同程度的完成,并且帶著復習的成果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與同學分享,取長補短,補缺補漏,從而激發學習熱情,培養英語學習的興趣。
初三英語總復習利用發散思維進行復習,是為能盡可能地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對已學的知識進行全面具體的復習,溫故而知新。它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使每個學生都來參與,“復”而有所得。但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課前要求老師對該知識點所能涉及的知識面要做充分準備,以及在學生對知識點已全然忘記或模糊不清,如何進行思維引導都要有所準備,并對課堂進行有效的掌控,按時、按質、按量地完成該節課的復習內容,起到讓學生查漏補缺,全面復習的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林崇德,辛淘.智力的培養.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陳祥凱.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教學策略.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0(2).
篇9
關鍵詞:二輪復習;知識運用能力;學習效率
一、定好作戰方針方能百戰不殆
在第二輪復習中,大量地做英語練習題是非常重要的。在做題的過程中,不但重復了之前復習的知識點,也鍛煉了學生的解題技巧和能力。此外,要進一步研究英語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中的高考命題方式、方法、指導思想、考試范圍、能力要求、新課改理念以及解題技巧和復習策略等。在高考第二輪復習中找到良好的語言知識感覺和知識運用能力感覺。
二、詞匯和語法復習
一輪復習中地毯式的聽寫對于詞匯的識記能力很有效果。對于詞匯的復習,第二輪復習階段我們就需要有針對性地復習重點部分。在平時練習中,把經常出現的??荚~作為重點復習對象,對于常用詞總結到完形題中重點背誦。利用自己的錯題重點復習突擊,從而把握高考試題的出題方式和考查規律。
三、閱讀訓練方法
高考閱讀占分比例最大,在復習過程中做限時閱讀訓練。進行限時閱讀訓練的目的有兩個:(1)克服不良閱讀習慣,如朗讀、回讀等,養成快速掃讀的習慣;(2)高考真實環境的模擬。此外,應該經常了解英美文化常識。在學習外語時,如果對相應的文化、歷史、生活常識、風土人情等等了解較多,思維方式相近,對閱讀部分的理解就相對容易。
四、寫作復習方法
做書面表達題目首先要把握審題關。審題應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入手,確定后,就可著手寫作,寫作時要特別注意動詞的時態、語態、主謂一致、非謂語動詞、主從句結構等方面,也要注意使用連接詞使文章渾然一體,還要注意詞數的控制,否則就會扣分。初練時可主要使用常用詞和常見句型。有一定基礎了,再爭取能用新穎詞匯和復雜結構。好的范文能給出很好的文章結構和語言,經常背誦經典段落,在高考作文中會有很大的幫助。
篇10
【關鍵詞】中考英語 專項復習 五診法 高效 最優化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2-0067-02
初中英語到初三下學期以后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教學容量大,復習內容多,學生可以用來學習英語的時間減少。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使英語復習更高效,幫助學生在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應該采取什么策略使復習課堂真正高效優化?專項復習不失為一種高效又輕負的好方法。
所謂專項復習,就是教師按照教材的知識體系,把初中三年的所學知識分類歸納加以系統復習。而要提高復習課堂的效率,必須做到兩個“減輕” (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和學生的學業負擔)和兩個“提高”(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益和學生的學習效益)。就教師而言,要努力探索教學方面的新思路,新模式。把要復習的知識分門別類,進行系統的專項復習。筆者通過教學實踐,在教學中實施“五診法”,有利于實現初中英語專項復習的高效課堂。
一、開設“預診”,設立課堂復習目標
現代英語教學中,學生應該是教學的主體,課堂的主角。教師只是一個導演,教師所有的編導與制作都應圍繞學生而展開。這堂課要復習什么內容?學生相關的基礎如何?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這些問題都應該是教師在每堂課以前預先明確的。
要進行有效復習,首先必須了解學生對學過的知識到底掌握多少,遺忘多少?學生的現有水平到底如何?如學生學了將近2000個單詞和詞組,大概遺忘了多少,語法規則到底有多少學生還未弄清,學生的聽說讀寫哪些技能比較欠缺等等。教師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有的放矢。其次,教師要認真鉆研《英語課程標準》,通讀七年級到九年級的英語教材,進一步明確教學目的與要求,對大綱要求掌握的語言知識,教材重難點了如指掌。同時進行考綱分析,《考試說明》上詳細寫明了考試范圍和要求、考試形式、考試目標、要求掌握的詞匯等。在此基礎上,還要對近幾年的中考題進行仔細分析,掌握??键c,必考點、并在復習中逐一落實。做到“依綱靠本,步步為營”。
二、常抓“門診”,構建課堂專項復習體系
初三的復習工作,就總體來說,一是查漏補缺,二是把所學知識重新加以歸納整合,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并將知識點連成線,結成網,從而建立起一個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在教材復習中,必須首先緊緊圍繞中考說明,圍繞教材,側重于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梳理,強化和鞏固,拾漏補遺。其次把學生所學的知識按詞匯、語法、句型、課文、閱讀、理解等進行專項整理歸類,找出問題和難點,并加以整合歸納,擴大復習課的容量。
在復習課中,要將整個初中階段所有的內容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教師應該把各種語法項目加以歸納、概括,系統整理,使原來獨立零散的語法知識變成一個縱橫聯系、互相制約的統一體。通過整合,幫助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梳理、歸納,總結出規律,使其系統化和規律化,便于記憶,促進運用。筆者在復習構詞法的時候,就用了這種教學方法。在幫助學生對所學的單詞進行重新有規律地專項整合非常有幫助。如invent-invention-inventor, operate-operation-operator, act-action-actor等,讓學生自己找規律。再提供一些詞匯,學生就能夠自己主動去解答了,掌握的也不錯。同時,要適當加大每節復習課的容量和密度,使學生在語言實踐過程中復習鞏固所學知識,從而使語言技能更加熟練,課堂復習更加高效。再如,筆者在進行交際用語復習時,首先讓學生找出所有7-9年級的相關單元(七上Unit 11,七下Unit 9,八上Unit 5, Unit 11,八下Unit 8,九年級Unit 11),在對所有的內容進行事先預復習之后,筆者讓學生自己歸納交際用語的類別,怎樣請求?如怎樣邀請?如何委婉的提出建議和抱怨以及如何應答等,再利用事先準備好的圖表幫助學生進一步歸納總結。在整個過程中,老師只事先做了一些準備,課堂的主體是學生,他們積極主動地探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就把這塊內容掌握了,而且興趣很大,復習效果很好。
三、注重“會診”,掃清專項復習障礙
專項復習中既要抓系統,又要抓全面,更要突出重點,有的放矢,“對癥下藥”。 既要有專項操練,又要有聽、說、讀、寫的綜合操練,復習到某個知識點,要讓學生明確考試會以怎樣的方式出現,出題者會從哪些角度來考查這個知識點。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講解典型練習題的時候,切忌不要為了講題而講題,應教給學生審題的方法和技巧,找題眼,抓關鍵。如完形填空,一直是學生考試當中的薄弱環節,失分較多。對此,要重點教給學生具體的解題步驟及思路。筆者在復習完形填空時,把完形填空的題目分成三類:語法題、上下文聯系題和生活實際題。前兩種題型學生一般都沒問題,最后一類題在解答的時候,筆者反復強調讓學生盡量設身處地的想想,“如果是我,碰到這個情況是怎么辦的?”“下意識的反應是什么? ”“一般會如何去處理?”這樣能很大幅度地提高答題的準確率。
要真正提高復習效率,減輕學業負擔,就必須在精講精練上下功夫,講解學生不熟練、易遺忘的知識點,對重難點問題進行精當、嚴密、透徹的講解,不留死角。這樣就能達到分類復習的目的。
四、及時“出診”,優化課堂教學環節設計
傳統的復習模式把課堂教學分成幾個固定的環節:復習舊知、鞏固練習、課堂總結、布置作業等。這樣的課堂教學過于模式化,顯得呆板、沒有活力,加上內容無新意,難以增強學生興趣,因此學生參與意識不強。所以要提高復習課堂的效率,就必須依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把握好課堂教學的最佳時機,合理調整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精講精練,講練結合,達到課堂結構的最優化,課堂效果的最佳化。比如復合句的復習,如果教師在一節課內把所有的從句走馬觀花似地復習一遍的話,只是浪費了一節課而已,學生并沒有真正得到什么。筆者在復習這個內容時,只對其中重要的賓語從句,時間狀語從句和條件狀語從句進行了重點復習。其他從句只告訴學生連詞的意思,并沒有過多的講解。但是在課后的練習中反應出,學生還是掌握的非常不錯的。
五、定期“復診”,注重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