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瀕危動物范文

時間:2023-05-06 18:12: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保護瀕危動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保護瀕危動物

篇1

現在地球上有1 700只雌性棱皮龜,據科學家們預測,4年后只會剩下50只!

如今,有408種甲殼類動物、555種昆蟲和938種軟體動物正面臨滅絕的危險!

參見《奇妙世界千問千答》(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有科學家研究表示,地球正處于第六次物種①大滅絕中,有一半動植物正在消失。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華盛頓公約》將生物物種分為三類:即將滅絕的物種、短期滅絕的物種(即在不久之后可能滅絕的物種)以及弱勢物種。

怎樣計算一個物種的所有動物?

要計算精確通常是不可能的,但科學家們有自己的辦法。他們在陸地上或是海洋中設計一個一定大小的正方形格子(比如,為昆蟲設計的小方格,為鯨魚設計的大方格),我們稱其為“生物方格”。然后,通過計算這個方格內的所有物種來得知該地區的動物和植物的數量。

如何得知一個物種瀕臨滅絕?

科學家們花很長的時間來觀察、研究并且計算出動物的數目。當一個物種處于數量稀少的危險境地時,科學家們就會提醒大家進行保護

是什么造成野生動物瀕危的?

一、物種自身的原因。如物種特化②和遺傳衰竭。

二、棲息地喪失或被破壞。人類為發展經濟砍伐森林、圍湖圍海造田、過度放牧等,直接造成了動物棲息地的喪失或被破壞,間接導致了動物的瀕危。

三、亂捕濫獵。蛇肉和田雞腿的美味、野鳥的動聽歌聲和艷麗身姿、藏羚羊絨的國際黑市等,為上述動物招來了捕殺之禍。

四、環境污染。由于農藥、鼠藥、化肥、煤炭、石油的廣泛使用,產生了大量工業“三廢”和有毒物質,嚴重污染了環境,野生動物的健康受到損害,繁殖力日漸低下。

五、自然災害。比如,1998年長江流域罕見的洪災,使許多棲息于平原地區或丘陵地區的野生動物蒙受了滅頂之災。

如何保護瀕危動物

建立自然保護區。如建立野驢、野牛、亞洲象、白唇鹿、羚牛、馬鹿、金絲猴、大鴇等動物的自然保護區。

開展馴養繁殖。如建立養鹿場、養熊場、養猴場、養蛇場、養鳥場等。

實施再引進工程。如我國就大力引進緬甸陸龜、穿山甲、蟒蛇、獼猴等動物,以發展壯大它們的數量。

開展資源監測和科學研究。這樣,就可以了解到瀕危動物數量的消長和分布區的變遷情況,分析致危因素,以研究瀕危動物的救護問題。

加強對動物的法律保護。

我們應該怎樣從自身做起?

首先要認識到保護瀕危動物的重要性,自覺保護瀕危動物及其棲息環境,主動向親友宣傳動物保護管理的法律法規;

其次是做到不吃、不養瀕危動物,不用其相關產品,尤其是野生鳥類、蛇類和龜鱉類;

最后要堅決揭發破壞瀕危動物資源的不法行為,積極為瀕危動物保護部門或單位獻計獻策或捐資捐款,支持瀕危動物保護管理工作。

下面還有一些特別的方法:

科學家們給海龜們安排了被保護起來的沙灘區,以防有人偷取海龜蛋。

人們為了提取蛇的毒汁用以制藥,常常捕殺蛇。如今,我們可以修建一些養蛇場,通過科學的辦法提取蛇的毒汁。

篇2

Mistreat your animals and someone might take them from you.

Allen (not his real name) is driving north out of Virginia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with stolen property in the back of his van. But Allen isn't a criminal – in fact he normally would never dream of breaking the law.

The “property” he stole is a dog he calls Flash. Allen doesn't particularly want Flash – in fact, in a few hours he'll drop him off at a stranger's house and never see him again. “I couldn't just stand by and do nothing,” he explains. “The owner was plainly neglecting the dog, but the police wouldn't do anything about it.”

For over a year, Flash had been tied to a tree in front of someone's house. “He was sick and malnourished,” says Allen. “More than once I saw [the owner] kick him for no reason at all.” Allen had repeatedly tried to get the owner to take better care of the animal, or to give it away to someone who would. Finally, he took matters into his own hands – in the dead of night, he took Flash off his chain and drove away with him.

篇3

(1.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科學技術研究所,牙克石022150;2.內蒙古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金河022359)

摘要:2011年,采用樣線調查、定點觀察、紅外自動相機監測以及查詢資料等調查方法,對內蒙古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珍稀瀕危野生脊椎動物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內蒙古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約56種,占保護區陸棲脊椎動物293種的18.64%。其中:魚類2種,兩棲類1種,爬行類1種,鳥類42種,獸類10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7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6種。在《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中的獸類有3種,鳥類有28種。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中魚類2種,兩棲類1種,爬行類1種,鳥類27種,獸類4種。在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中,常見種16種,少見種27種,稀有種12種。

關鍵詞 :汗馬;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中圖分類號:S759.9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4-12-11

作者簡介:李榮魁(1979 -),男,陜西省旬陽人,林業工程師.

內蒙古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內蒙古大興安嶺西坡北部,行政隸屬于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根河市境內。保護區早在1958年林業部批準的《大興安嶺開發規劃總方案》中就將汗馬規劃為自然保護區,1979年5月黑龍江省革命委員會龍革辦25號文件,正式確認汗馬、呼中為大興安嶺自然保護區,較早的規劃為保護區,確保了這片區域沒有遭到采伐,加之周邊人為活動少、干擾少,區內沒有任何居民和生產經營活動,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寒溫帶原始明亮針葉林地區之一。但由于受到經濟和體制上的制約,保護區管理機構成立較晚,直至2007年才成立了內蒙古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保護區僅在2001年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森林資源調查和森林專業調查外,沒有再進行較為全面系統的調查研究,鑒于此,汗馬管理局在2010~2012年為時3年,對汗馬自然保護區的野生動、植物資源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調查研究。文章僅就保護區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做以描述。

1 調查區域概況

內蒙古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內蒙古大興安嶺山脈西坡北部,根河市境內,地理坐標為E122°23’34”—122°52’46”.N51°20’02”~51°49’48”。保護區總面積107348hm2,森林覆蓋率88.4%,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寒溫帶原始明亮針葉林地區之一。保護區地處大興安嶺北部主脊西側,海拔較高,屬中山山地,總的趨勢是北高南低,四周環山,形成較狹長的南北走向河谷,平均海拔1000~1300m之間,最高海拔1418m,最低海拔824m。保護區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而漫長,積雪深厚,夏季溫涼短暫,濕潤多雨,春季干燥風大,四季溫差和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5.3℃,極端最高氣溫35.4℃,極端最低氣溫-49.6℃,全年有7個月的時間有積雪,最大積雪深度100cm。早霜一般在9月上旬,晚霜一般在6月上旬,無霜期80~90d。

汗馬自然保護區野生植物種類統計為620種,隸屬于110科296屬,保護區主要樹種有興安落葉松(Larix gmelin)、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白樺(Betula platyphylla Suk)、山楊(Populus davidiana)、甜楊(Populus suaveolens Fisch)和鉆天柳(Chosenia arbutifolia (Pall.)A.Smv.)等。保護區陸棲脊椎動物293種,其中:鳥類16目44科204種,獸類6目16科51種,魚類6目9科28種,兩棲爬行類4目7科10種。保護區地帶性植被屬于典型的寒溫帶明亮針葉林,其主要植被類型有偃松矮曲林(Com. Pinmila)、偃松灌叢(Form. Pinespumila)、興安落葉松林(Form.larix gmelin)、樟子松林(Form.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興安落葉松—一白樺混交林(Form.Larix gmelin,Betulaplatyphylla)、白樺林(Form. Betula platyphlla)、甜楊林(Form. Populus suaveolens)、鉆天柳林(Form.Chosenia arbutifolia)、柴樺灌木沼澤(Form.Betula fruticosa)等。

2 研究方法

此次采用樣線調查、紅外自動相機監測、訪問調查以及查詢資料等多種調查方法,對汗馬自然保護區進行了調查。由于調查強度、氣候、環境及人為干擾等因素,使樣線法計算種群數量易造成的數據偏差較大,但可獲取發現物種相對豐富度的指標,樣線調查法作為此次物種豐富度調查的主要方法,而不進行絕對數量計算。紅外自動相機技術在20世紀90年代逐漸發展成熟,廣泛用于動物種群數量和密度的研究。在此次調查中,將紅外自動相機監測、訪問調查作為樣線調查的輔助方法,資料查詢作為最后調查的補充,補充實地調查中沒有記錄到的物種。

2.1 樣線調查

使用樣線法調查,在區域內共布設22條長約為8.5~11.5km,總長度237km的樣線。沿樣線行進期間,只記錄所遇見的實體、嗚叫和判斷為新鮮(<24h)的野生動物足跡鏈、糞便、食痕等活動痕跡的數量。

根據樣線調查所發現各種物體的實體數和新鮮活動痕跡數占樣線總長度的比值即Zi=Ni/L(Z1:指物種豐富度的相對指標;N.指第i個物種的數量,L指樣線長度),作為汗馬保護區內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狀況分為常見種(Z>0.1)、少見種(0.0l<Z<0.1)和稀有種(2<0.01)3種情況,并參考《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進行瀕危狀況分析。在樣線調查、紅外自動相機監測、訪問調查沒有記錄到的物種,僅在文獻資料查詢到的物種均列入稀有種。

2.2 紅外相機監測

野生動物較集中分布的石砬山、牛耳湖、牛腿湖、堿場等地共計布設40部紅外自動照相機,對本區內的野生動物進行調查,每月更換1次電池并取回監測數據。

2.3 定點觀測

在保護區的重要水域牛耳湖周邊搭設隱蔽帳篷,從4月15日至6月15日和9月5日至10月20日,在候鳥的遷徙季節利用觀鳥鏡對遷徙的水域鳥類進行觀測記錄,并用數碼技術進行拍攝。

3 結果與分析

3.1 物種組成

經調查,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56種,占保護區野生動物293種的19.11%,其中:魚類2種,兩棲類1種,爬行類1種,鳥類42種,獸類10種。

3.1.1 國家級保護物種

保護區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5種,占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63%。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原麝、紫貂、貂熊、黑嘴松雞、金雕、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7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赤頸鵬鷓、白額雁、大天鵝、小天鵝、鴛鴦、鳳頭蜂鷹、黑鳶、蒼鷹、雀鷹、松雀鷹、大鵟、普通鵟、毛腳鵟、烏雕、鵲鷂、白腹鷂、鶚、游隼、燕隼、紅隼、紅腳隼、花尾榛雞、灰鶴、蓑羽鶴、普通角鶚、雪鶚、雕鶚、猛鶚、長尾林鶚、烏林鶚、長耳鶚、鬼鶚、棕熊、水獺、猞猁、馬鹿、駝鹿、雪兔36種。其中,鳥類36種,獸類9種。

3.1.2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物種

保護區有CITES附錄物種31種,其中:附錄I物種有白尾海雕和棕熊2種;附錄Ⅱ物種有花臉鴨、鶚、鳳頭蜂鷹、黑耳鳶、雀鷹、蒼鷹、日本松雀鷹、普通鵟、大鵟、烏雕、金雕、毛腳鵟、鵲鷂、白腹鷂、游隼、燕隼、紅腳隼、紅隼、蓑羽鶴、東方角鶚、雕鶚、鬼鶚、猛鶚、長尾林鶚、烏林鸮、長耳鶚、雪鶚、貂熊、原麝等29種。其中,鳥類28種,獸類3種。

3.1.3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

在IUCN中物種有33種,其中:EN(瀕危種)有哲羅魚、細鱗魚、烏雕、白尾海雕、黑嘴松雞、蓑羽鶴、孤沙錐、雕鶚、鬼鶚、棕熊、原麝等11種;VU(易危種)有極北鯢、烏蘇里蝮、白額雁、小白額雁、花臉鴨、青頭潛鴨、鴛鴦、鶚、鳳頭蜂鷹、毛腳鵟、金雕、鵲鷂、白腹鷂、游隼、紅隼、花尾榛雞、東方角鶚、烏林鶚、長尾林鶚、猛鶚、猞猁、豹貓等22種。其中,魚類2種,兩棲類1種,爬行類2種,鳥類24種,獸類4種。

3.2 種群狀況及分布

3.2.1 常見種

作為保護區常見種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有細鱗魚、豆雁、花臉鴨、鴛鴦、普通鵟、鵲鷂、紅隼、黑嘴松雞、花尾榛雞、東方角鶚、烏林鶚、紫貂、雪兔、原麝、駝鹿等16種。值得指出的是,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原麝和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鴛鴦、普通鵟、黑嘴松雞、花尾榛雞、烏林鶚、紫貂、雪兔、駝鹿和原麝均有相當數量的分布,尤其是獸類的紫貂、駝鹿和雪兔以及鳥類的黑嘴松雞和花尾榛雞的遇見率非常的高,隨時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足跡、糞便、食痕或實體。

紫貂在汗馬保護區全區均有分布,主要棲息于偃松一落葉松林、偃松灌叢、興安杜鵑——落葉松林、杜香——落葉松林、篤斯越橘——越橘——落葉松林、草類——落葉松白樺混交林、叢樺——落葉松林等林型。據調查,在針葉林的遇見率為1.37只/km,在針闊混交林的遇見率為1.12只/km,在闊葉灌叢的遇見率為0.37只/km,在針葉灌叢的遇見率為0.64只/km。

駝鹿在本區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m以下的地帶,并隨著季節的變化其棲息地也有一定的變化。夏秋季節主要分布在針闊混交林、落葉松沼澤、灌叢沼澤、湖泊以及河流兩岸,春冬季節主要分布在灌叢沼澤、湖泊周圍和河流兩岸。據調查統計,汗馬自然保護區駝鹿的種群數量約為242只,在針葉林的種群密度約為0.22只/km,在針闊混交林的種群密度約為0.60只/km,在闊葉灌叢種群遇見率為0.43只/km,在針葉灌叢的種群密度約為0.05只/km。

雪兔在本區分布較普遍,主要分布在海拔1100m以下的地帶,并隨著季節的變化其棲息地也有一定的變化。夏、秋季節主要分布在針闊混交林里,春、冬季節主要分布在灌叢沼澤下和湖泊沼澤周圍。據調查統計,在汗馬自然保護區雪兔在針葉林的遇見率為0.20只/km,在針闊混交林的遇見率為0.00只/km,在闊葉灌叢的遇見率為0.08只/km,在針葉灌叢的遇見率為0.06只/km。

在本區花尾榛雞主要棲息于海拔llOOm的草類——興安落葉松白樺混交林、草類——白樺林、毛赤楊——落葉松林等。據調查統計,在汗馬自然保護區花尾榛雞在針葉林的遇見率為0.25只/km,在針闊混交林的遇見率為0.00只/km,在闊葉灌叢的遇見率為0.05只/km,在針葉灌叢的遇見率為0.3只/km。

在本區黑嘴松雞主要棲息于海拔lOOOm以下的越橘——杜香——落葉松林、叢樺——落葉松林等。經調查,在汗馬自然保護區黑嘴松雞在針葉林的遇見率為0.27只/km,在針闊混交林的遇見率為0.52只/km,在闊葉灌叢的遇見率為0.08只/km,在針葉灌叢的遇見率為0只/km。

在本區原麝主要棲息于多裸巖的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內,這與國內外報道的相符。原麝主要分布在實驗區的131、140、141、139、129、128、130林班,另外在實驗區的99、100、101、102、116、115、87、88、103林班有部分分布。據統計,汗馬自然保護區原麝的種群數量約為42只。由于原麝性膽怯、機敏,對生境的要求較高,林區大開發以來,森林資源不斷遭到破壞,適應其生境的面積越來越少,加之原麝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在過去遭到大肆獵殺,其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在本區現在擁有的種群密度已是相當可觀,為我國原麝種群數量的恢復可提供重要的基因庫。

3.2.2 少見種

作為保護區少見種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有哲羅魚、極北鯢、烏蘇里蝮、赤頸鵬鷓、大天鵝、小天鵝、鴻雁、白額雁、小白額雁、鶚、鳳頭蜂鷹、日本松雀鷹、毛腳鵟、蒼鷹、雀鷹、黑耳鳶、白腹鷂、燕隼、雕鶚、雪鶚、猛鶚、長尾林鶚、長耳鶚、鬼鶚、水獺、棕熊、貂熊、猞猁等27種。

保護區內濕地類型多樣,發育種類齊全,有河流、湖波、沼澤3大類濕地,其濕地總面積35435.9hm2,占保護區總面積的33.01%。濕地生態系統是本區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魚類、兩棲類和水域性鳥類提供了重要的生存環境。因此,在本區最大的泡子牛耳湖和最大的河流塔里亞河偶爾可見著哲羅魚、極北鯢、赤頸鸊鷓、大天鵝、小天鵝、鴻雁、白額雁、小白額雁、鶚這些物種。而鳳頭蜂鷹、日本松雀鷹、蒼鷹、雀鷹、黑耳鳶、燕隼、雕鶚、雪鸮、猛鶚、長尾林鶚、長耳鶚、鬼鶚這些林鳥在內蒙古大興安嶺全林區均有分布,但數量極少。

3.2.3 稀有種

作為保護區稀有種的有青頭潛鴨、中華秋沙鴨、大鵟、金雕、烏雕、白尾海雕、游隼、灰鶴、蓑羽鶴、孤沙錐、豹貓、馬鹿等12種。其中,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孤沙錐和豹貓4種在調查中均沒有見到實體,僅訪問調查或文獻記載有分布。而留鳥大鵟、金雕、烏雕、游隼和候鳥青頭潛鴨、灰鶴、蓑羽鶴均屬于全林區分布,都是難得一見的物種。馬鹿在本區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m以下的地帶,并隨著季節的變化其棲息地也有一定的變化。夏秋季節主要分布在針闊混交林、落葉松沼澤、灌叢沼澤、湖泊以及河流兩岸,春冬季節主要分布在灌叢沼澤、湖泊周圍和河流兩岸。在本區馬鹿的種群數量約為23+5只。

注:①保護級:“EN”和“vu”指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種和易危種;“CI”和“CⅡ”指瀕危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和附錄Ⅱ;NI和NⅡ指國家I級和Ⅱ級重點保護動物;②收錄依據:O-觀察到實體;V-固定相機視頻;R-文獻記載;③種群狀況:“++”指常見種;“+”指少見種;“一”指稀有種。

4 建議

汗馬自然保護區建立后,免受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開發的影響,生態系統得到了有效的保護,是我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寒溫帶原始明亮針葉林地區之一。保護區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野生動物資源相對比較豐富,但由于受到體制的約束,保護區管理局成立較晚,因此,在早期野生動物也遭受了部分非法盜獵者的捕殺,致使有些野生動物資源也遭到了一定的破壞。保護區管理局自成立以后,開展了大量的武裝青山活動、巡護監測等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清除陳舊地窨子和獵夾獵套,為野生動物提供了安全保障,有許多如原麝、棕熊、猞猁、貂熊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正在逐年恢復。保護區總面積107348hm2,屬于大型的保護區,保護好這片原始明亮針葉林,對保護野生動物尤其是珍稀瀕危野生獸類意義重大。

保護區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為野生動物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場所。由于保護區管理局成立較晚,缺乏相應的技術人員,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相對較低,在野生動、植物及生態學研究方面較少,今后應加強與大專院校及著名專家的聯合研究。保護區的珍稀瀕危中有蹄類動物原麝與駝鹿、雞形目的黑嘴松雞與花尾榛雞、食肉目的紫貂以及兔型目的雪兔資源的豐富度相對較高,今后從這些方面展開研究會很快取得較好的研究進展。

參考文獻:

[1]內蒙古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內蒙古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報告[M].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11.

[2]Richard B.Harris,Kenneth P.Burnham.關于使用樣線法估計種群密度[J].動物學報,2002,48(6):812-818.

[3]許龍,張正旺,丁長青樣線法在鳥類數量調查中的應用[J].生態學雜志,2003,22(5):127-130.

篇4

1、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瀕危動物的根本性措施就是保護其棲息地,而保護棲息地的主要途徑是建立自然保護區;

2、開展馴養繁殖 馴養繁殖,是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瀕危動物資源的一條有效途徑;

3、實施再引進工程,發展和壯大野生種群 再引進工程是保護 ,壯大極度瀕危動植物野生種群的重要手段;

4、開展資源監測和科學研究開展資源監測和科學研究,是保護和持續利用瀕危動植物的必要步驟;

篇5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endangered animals at present,so how to protect them has been our task of top priority .It's wrong for people to hunt animals for their meat and feather,for they are our good friends.

We should protect them instead of killing them.Giant pandas,which are one of the endangered animals,live in the forests and live on bamboo lealves.They can just live safely in the natural protection zones.We should stop killing animal and protect them.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瀕危動物,所以如何保護他們一直是我們的重中之重的任務。是不對的人獵殺動物的肉和羽毛,因為他們是我們的好朋友。

我們應該保護他們,而不是殺死他們。大熊貓,這是瀕危動物之一,生活在森林和住在竹lealves。他們可以安全地生活在自然保護區。我們應該停止殺害動物和保護他們。

篇6

保護小動物的英語作文一

Animals are natural resources that people have wasted all through our history. Animals have been killed for their fur and feathers, for food, for sport, and simply because they were in the way. Thousands of kinds of animals have disappeared from the earth forever. Hundreds more are on the danger list today. About 170 kinds in the United States aloneare considered in danger.

Why should people care? Because we need animals, and because once they are gone, there will never be any more.Animals are more than just beautiful or interesting. They are more than just a source of food. Every animal has its place in the balance of nature. Destroying one kind of animal can create many problems. For example, when farmers killed large numbers of hawks, the farmers' stores of corn and grain were destroyed by rats and mice. Why? Because hawks eat rats and mice, with no hawks to keep down their numbers, the rats and mice multiplied quickly.

Luckily, some people are working to help save the animals. Some groups raise money to let people know about the problem. And they try to get the governments to pass laws protecting animals in danger. Quite a few countries have passed laws. These laws forbid the killing of any animal or planton the danger list. Slowly, the number of some animals in danger is growing.

動物是自然資源,在整個歷史過程中,人類一直在糟蹋著這種資源。人們殺死動物,獲得它們的皮毛,把它們當作食物或運動方式,或者只是因為它們礙事。成千上萬種動物已經從這個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現在另外上百種動物也上了瀕危動物名單。僅莢國大概就有170種被認為處于危險當中。

為什么人們應該感到擔憂呢?因為我們需要動物,因為它們一旦消失,就永遠不會再出現。動物不僅僅是漂亮或有趣。它們不僅僅是人類的食物來源。在維持自然平衡中,每種動物都有其作用。毀滅某種動物會導致許多問題。比如,農民們如果殺死為數眾多的鷹,他們谷物和糧食的倉庫就會受到老鼠和田鼠的破壞。 為什么?因為鷹吃鼠類,沒有鷹控制它們的數量,鼠類就會迅速繁殖。

幸運的是,有些人正在努力幫助拯救這些動物。有些組織籌錢以便人們了解這一問題。他們也努力使政府通過保護瀕危動物的法律。很多國家已經通過了法律。這些法律禁止殺害瀕危名單上的動植物。某些瀕危動物的數目正在慢慢地不斷上升。

保護小動物的英語作文二

Recently I have seen such a story, the story on the way to save a giant snake women in banda aceh in Indonesia's aceh province provincial capital, a woman under the guidance of a serpent, arrived in safety. 26-year-old woman riza said, on December 26, 2004, she lives in a village was flooded with waves, panic in the people running for their lives.

At this time, a female neighbor because of badly wounded, riza, please take your a pair of twins, she then back up the twins. To fight with in the jet stream, she saw a big snake down the flood from the left to swim, she is just like the serpent has been to swim, the results arrived in a safe place. After the event, riza said: "very strange when meet the serpent, I do not feel panic." Moreover, the serpent did not bite them.

Yes, as long as we treat animals, animals will be kind to you, but if you hurt the animals, which hurt just don't know is you a person but a human. In recent years my human destruction of the food chain, all the time and so many animals die because we humans, spirited, extinction. Some even have some rare animals fur to make clothes for money! Some people regard animals as the experiment,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re are 2.5 million animals die each year from drug test, in this world, animals are used in shampoo, cosmetics, cancer drug test, although it is not the same with animals, but people and animals have the same right to life, they also have a desire to survive, so human can't go to such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menting on animals. Now so many animals came to attack us, because we damage to them, so want to animals will also be kind to you, you will be kind to animals.

最近我看到過一個這樣的故事,這個故事講著一條巨蛇引路救婦女是在在印尼亞齊省省會班達亞齊,一名女子在一條大蛇的指引下,抵達安全地點。26歲女子麗扎說,2004年12月26日,她住的村落被巨浪淹沒,慌亂中人們紛紛逃命。

篇7

關鍵詞:英語教學;德育滲透;時機

現行的初中英語是一套系列教材,每個單元的內容所涉及的題材豐富而廣泛,大部分內容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時代感非常強。我們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捕捉教學中的德育契機,創設情境,把德育自然地、有機地融入教育之中。我結合上過的一節英語課――初中二年級上冊第九模塊第二單元The government is trying hard to save the pandas來談談對英語課堂德育滲透的淺顯理解。

一、發現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這個單元以熊貓為話題,以國寶大熊貓的生存現狀及政府所做的努力為主要內容。在這節閱讀和寫作課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從了解熊貓的習性開始,逐漸了解瀕危動物――熊貓;在閱讀過程中,了解熊貓和其他一些瀕危動物的現狀,引發學生的討論與思考,并展開積極討論,以此增強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和進行環保宣傳尋找保護瀕危動物的措施。在最后的寫作環節,讓學生認識到人與自然是一個和諧相處的統一整體,保護野生動物,保護自然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喚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把握契機,找到德育滲透與知識傳授的最佳結合點

教材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德育素材,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這些素材來激發學生產生情感意識,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抓住德育滲透的時機。在這節課開始的時候,我先展示了大量有關熊貓的圖片,比如奧運會吉祥物京京,11屆亞運會吉祥物盼盼,熊貓外交,和平使者,熊貓國寶,卡通功夫熊貓,明星們和熊貓的親密圖片等等,引起學生共鳴――熊貓不僅可愛,而且有著重大的意義,引發學生對熊貓的興趣。在此鋪墊后,進行一個字謎游戲和對熊貓習性正誤判斷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較有興趣地學習了這節課的新生詞和短語。就在渲染這種人與熊貓友好相處氛圍到的時候,展示出一幅熊貓瀕危的圖片,詢問學生:“Do you know why the pandas are in danger?”以此引出課文Module 9 Animals indanger Unit2 The government is trying hard to save the pandas.

三、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講究技巧

對于處在青春期的初中生來說,單純的說教不但起不到預期的效果,還會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所以要使德育融于教學過程中,就要不著痕跡地對學生進行啟發誘導。因此我因勢利導,創設一些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情境,通過小組討論或辯論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在做完本節課的主體部分快速閱讀和精讀后,到了語言知識點學習和應用環節。本節課的知識點是動詞不定式的運用,如果是單純的to do結構的訓練,不僅單調乏味,而且沒有起到德育滲透的作用,所以在這部分練習前,我先展示了大量瀕危動物的動畫圖片,像可愛的猴子、調皮的北極熊、斑馬等,詢問學生:“Are they lovely and cute?Do you like them?But they are in danger.Would you like to help them?”這個時候學生表現很積極,馬上說“yes”。我順著他們的回答布置任務:“Let’s use ‘to do’ to make slogans for the animals.”這樣,既訓練了本節課的語法句型和短語,又喚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在最后的寫作環節前,我先為學生播放了一段視頻,畫面中森林被破壞,老虎遭到殺戮,無處棲身,無良商人殘殺老虎,用虎骨、虎皮等部位制作成商品大量販賣,致使老虎的數量急劇下降。學生立刻被震撼了。接下來我讓學生分小組討論:If we keep killing wildlife and destroying environment, what will happen to the human race? 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中,發表自己的意見。許多學生在課堂上陳述了我們要保護環境、愛護自然的觀點。接下來我又提出一個問題:As a student,what can you do to protect the animals and the environment?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既鍛煉了英語能力,又達到了寓德于教的目的。

篇8

過去的百年中,人類的足跡清晰可辨。前五十年里人類大規模互相殘殺,后五十年里則像雨前筑巢的螞蟻忙忙碌碌。但整個百年,人類都沒有停止過對自然的征伐。百年之中,創造的財富抵得上歷史所創造的總和,但祖先千百年來對自然的破壞之總和遠抵不上這百年來人類所作所為的十分之一。雨林大面積消失,物種急劇衰減,荒漠向人類聚集區逼近。同樣,野生動物世界也正在經歷一次全球性的史無前例的大恐慌,更多的物種步入了瀕危的邊緣。

瀕危動物指的是由于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類活動或自然災害的影響,而有滅絕危險的動物。導致野生動物瀕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物種自身的原因。某些動物在進化過程中,適應了某種特定的棲息環境而產生了特別的習性(包括食性),使其難以適應變化了的環境或其他環境,最終落得“不適者被淘汰”的結局。二是自然災害。自然災害是導致物種瀕危的原因之一。如1998年長江流域罕見的洪災,使許多棲息于平原地區或丘陵地區的野生動物蒙受了滅頂之災。三是棲息地破壞與喪失。森林和草原是野生動物,特別是獸類、鳥類、爬行類以及昆蟲最主要的棲息地之一。人類為發展經濟砍伐森林、圍湖圍海造田、過度放牧等,直接造成了野生動物棲息地喪失,間接導致了野生動物的瀕危。四是亂捕濫獵。亂捕濫獵是造成許多物種瀕危的直接原因。五是環境污染。本世紀以來,由于農藥、鼠藥、化肥、煤炭、石油的廣泛使用,產生了大量廢氣和有毒物質,嚴重污染了空氣、土壤和水體,野生動物健康受到損害,繁殖力日漸低下,許多江河湖泊已不再適于水生野生動物的生存繁衍。某些生態位較高的野生動物因為食物鏈的關系也受到了程度不同的株連。

野生動物之所以面對今日的絕境,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人類永無休止的欲望。人們試圖親和自然,但停不下擴張的腳步;人們也想努力善待動物,卻放不下高舉的殺戮之手。征服、掠奪、屠殺,每一種欲望都驅使人類用智慧的手段、以科學的名義直接地或間接地殘殺了各類無辜的生靈。

大熊貓:中國獨有的世界級珍稀獸。目前大熊貓野生數量不足1000只,已被國際列為十大瀕危動物之首。人為捕殺是大熊貓數量日益減少的根本原因。大熊貓成熟晚,對配偶選擇性強,產仔少,成活率低,繁殖周期長,而今大熊貓的繁殖生存幾乎全都依賴于人工飼養。從自然生態鏈這個角度來說,其實大熊貓已經屬于生態滅絕的物種。

雪豹:北京瀕危動物保護中心的一只雪豹,在出生只有 20天時被偷獵者送到市場,連同它媽媽的皮一起被出售。這種稀有的貓科動物,因其美麗柔軟的皮毛而屢遭偷獵,瀕于絕跡。一位美國專家帶著幾位國際雪豹研究者在我國西北尋找了三個多月,連一堆雪豹糞都沒看到。而就在同時,青海省公安局在西寧一皮匠家一次查獲加工的雪豹皮40多張。

犀牛:一種人類本應尊重有加的動物,它們歷盡磨難,從5000萬年前的始新世出現以來,歷經了地殼變遷、滄海桑田、冰期考驗,奇跡般地繁衍至今,是造物者留給我們的無價的史前活標本。可是人類,因圖謀它堅硬的犀角,便濫殺無辜。50年代初,非洲約有10萬頭犀牛,如今僅有5%的幸存者留在世上。時至今日,非洲仍有獵殺犀牛的槍聲不絕于耳。

亞洲象:分布在緬甸、老撾、印度及中國云南。在中國的野生數量不足200頭。僅199年,就有偷獵者一次打死16 頭、打傷3頭大象,其中多數為雄性。這是中國亞洲象10年的凈增量。大象是群居動物,“夫離子散”之后,如今亞洲象的凈增數已為負值。在西雙版納的三岔河附近,一頭傷痕累累的幸存者,被當地人稱為“三腿象”的大象,經常下山襲擾村莊、搗毀竹樓。誰又能責怪,大象復仇的記憶是銘心刻骨的。

藏羚羊:藏羚羊主要分布于中國青藏高原,是青藏高原動物區系的典型代表。經過漫長的自然演替和發展,該物種種群曾達到相對穩定狀態,且數量巨大。但從80年代末開始,該物種遭受了從未有過的大規模盜獵,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盜獵者手持武器、不斷涌入藏羚羊棲息地或守候在藏羚羊遷徙路線上屠殺藏羚羊。每年被盜獵的藏羚羊數量平均在 20000頭左右。在許多昔日藏羚羊集聚的地方,如今只能看到零星的藏羚羊。這個古老的物種已經走向面臨滅絕危險的邊緣。

華南虎:老虎是古貓獸類,后分化為兩支:古劍齒虎(2 萬年前滅絕)和現代貓科延續至今。本世紀初尚存有8個亞種,相繼滅絕3種。它們是:1920年新疆虎、1937年印尼巴厘虎、1972年印尼爪哇虎。目前,地球上尚存的五種虎為:蘇門虎500只、印支虎1800只、孟加拉虎4600只、東北虎200只、華南虎50只。華南虎被列入世界十大最瀕危物種之一,如不采取措施,將在50年內滅絕。華南虎繁殖率很低,在自然界種處于食物鏈的頂端,幾乎沒有天敵,惟一的敵人就是人類。

北極熊:北極熊依賴春季的浮冰,往較遠的地方尋找獵物。但冰塊在20年間已溶解四成,厚度由平均4.8米縮減至 2.7米,日漸變薄的冰層令北極熊覓食范圍縮小。變薄及破裂的冰層令熊只步行困難,由于獵物數目減少,他們要到更遠的地方尋找食物。挪威科學家們相信到2060年時,全球共22,000只北極熊會因北極浮冰群溶解,食物缺乏而餓死。地球暖化可能會令北極熊在60年內絕跡。

土狼:200年前,當英國人大批移居澳洲,發現附近塔斯瑪尼亞島嶼上有一種土生狼,身上有虎斑紋,腹下有袋,故稱袋狼。袋狼兇猛,經常捕食牧羊。當地牧人大量捕殺袋狼。直到到上世紀30年代,最后一只袋狼1936年孤獨地死在動物園里,人們才意識到,地球上再也看不見這種罕見的有袋類動物。澳洲人為袋狼修建紀念館,為祖輩的過失懺悔。

……

今天,鳥類每兩年滅絕一種,獸類每年平均滅絕1.5種。美麗生靈們,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黯然消失著。曾經茂密的森林,矯健的飛禽走獸,是否會漸漸成為古老的傳說神話,僅僅存在于未來人們在科幻想像的世界之中?當地球上的生靈漸漸都這樣黯然離去的時候,人類是否會在失去光芒的夕陽之中,品嘗刻骨銘心的孤獨?

野生動物是大自然千百年來長期進化的結果,是地球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一個物種在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信息傳遞的過程中,都扮演著自己的角色。一個物種的減少與滅絕,可能使20多個動植物物種受到影響,這是一種多米諾骨牌效應。作為食物鏈上的一環,生命的織錦環環相扣、相互制約,無論從何處斷裂、空缺,都會導致全線崩潰,引起生態失調,甚至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解體。類似的已經出現在西雙版納,原來多姿多彩的熱帶雨林風光已經大為遜色,物種縮減。

不知是誰說過這樣一句話,當人們開始征服自然之時,正是自然開始懲罰人類之日。地球上生物物種的生存危機實際上恰恰正是人類自身的生存危機,人類在進化中已經與其他物種形成了一種相互依存的生態關系,如果其他生物不能生存,人類也將難以在地球上生存。當動物們被迫離開自己家園的時候,人類又還能擁有它多久呢?作為生態鏈頂端的物種,人類是否在滅絕的恐龍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縮影?

人類為什么會如此無節制地攫取資源、破壞動物世界?肆意殘殺相依相存的鄰居?經濟發展與資源合理利用之間的激烈沖突,是動物生存權益無法保障的空洞地帶。

資源開發中破壞生態環境、殃及野生動物現象屢有發生。比如,西雙版納地區從60年代開始砍伐熱帶雨林種植經濟作物橡膠,使亞洲象和綠孔雀分別銳減至目前的300頭和800只左右。

同樣的,沿襲千年的“嗜補”陋習使國人理直氣壯地將無數野生動物變成餐中美食。在市場無形的“第三只手”和非法貿易面前,各種保護措施顯得蒼白無力。在東北,一張黃鼠狼皮70年代初僅能賣1.75元,如今高達60多元,暴利讓偷獵者鋌而走險。境外某些國家一直開展藏羚羊絨、藏羚羊皮加工和貿易,1公斤生絨價格2000美元,一條300至400克藏羚羊絨織成的圍巾價格高達3萬美元,超過的巨額利潤,這怎能不讓犯罪分子瘋狂!那些嗜好畜養珍稀鳥類者,將之視如掌上明珠。豈不知,網撲、販運、買賣的整個環節中,鳥類的存活率為1∶20,這就意味著武漢鳥市每年出售的上萬只野鳥的代價是幾十萬只鳥的犧牲。

2000多年前,中國的先哲就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界存在著和諧、共處的內在聯系。我們在著意改造客觀世界,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的同時,必須正確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

自然規律是限制人類行為的強制性法則,但那是最后的法則。一旦人類的行為超越了臨界線,其后果可能是人類的空前劫難。

人類是具有創造性的生物,能夠移山填海,能夠上天登月;人類更是理性的生物,在掠奪大自然和被迫面對自然界的懲罰之后,能認清自己在自然界的地位,能認清人與自然的關系。“慈心感物,有如韶武;龍翔鳳集,百獸齊舞”。從20世紀下半葉興起的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熱潮,說明了智慧的人類正在努力拯救瀕危動物、拯救我們的家園――地球。

相關鏈接:

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僅脊椎動物就有4400 多種,占世界總種數的10%。我國也是瀕危動物分布大國。在被列入國際瀕危物種的640個世界瀕危物種中,中國占了156種,為世界總數的1/4。近年來,我國進口了不少動物,如灣鱷、暹羅鱷、食蟹猴、黑猩猩、非洲象等。如果包括無脊椎動物的話,我國的瀕危動物物種至少有1000種。

中國十大瀕危動物:

大熊貓:世界著名的珍稀動物,僅產于中國四川、甘肅、陜西。大熊貓棲息在海拔1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沒有固定巢穴,常在大樹上或竹林內睡覺。大熊貓行動遲緩,性情溫順,自衛能力不強,視覺,聽覺較差,但嗅覺較好,善于攀爬。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漸改變了食性,從吃肉到吃竹子,但仍然保持著肉食動物的特征。

金絲猴:產于中國陜西、甘肅南部、四川西部、湖北北部,棲息生活在人跡罕至的高山密林中。金絲猴以樹葉、嫩樹芽、花朵、竹筍、水果等為主,喜歡群居,性格機警。

白暨豚:有“水中大熊貓”的美稱。僅產于中國長江下游及其支流和湖泊中。白暨豚以淡水魚為食,也吃水草及水生昆蟲。到1998年白暨豚野生數量已不足20頭,以進入滅絕邊緣。

華南虎:分布于中國浙江、福建、安徽、湖北等地。體形較小,主要棲息在森林茂密,野草叢生地帶,善于游泳卻不善攀爬,單獨生活在各自領地中。

朱:亞洲特有的一種涉禽。在本世紀初,朱的數量還可和麻雀相比。朱對于生活條件的要求可謂講究。它喜歡幽靜的村野和溪流。20世紀50年代之后,在中國以外全部滅絕。

褐馬雞:僅分布于中國山西呂梁山脈和河北省西北部山區。褐馬雞棲息在海拔1300-2000米的深山中,白天多活動于灌木叢和草叢中,晚上則棲息在樹上。食性雜。

揚子鱷:中國惟一鱷種。產于長江中下游一帶。它是一種古老的爬行動物,經歷了地質史上的冰川氣候和造山運動等大變化而幸存下來,在地球上至少生活一億年了。目前揚子鱷數量不足500只。只限于江蘇、安徽的長江南岸。

黑頭鶴:產在中國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的珍貴候鳥。是全世界十五種鶴中惟一生活在高原上的一種。以魚、蛙、螺、蝦為食,也吃昆蟲和鶴植物。

篇9

古時候有食鐵獸之稱的動物是大熊貓,食鐵獸一般指大熊貓,大熊貓(學名:Ailuropodamelanoleuca),也稱作大貓熊,一般稱為“熊貓”或“貓熊”,屬于食肉目熊科的一種哺乳動物,體色為黑白兩色。熊貓是中國特有物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中西部四川盆地周邊的山區和陜西南部的秦嶺地區。全世界野生大熊貓現存大約有2060頭。

由于生育率低,大熊貓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中評為瀕危物種,為中國國寶。大熊貓被譽為生物界的活化石。

大熊貓黑白相間的毛色和憨態可掬的外表使其深受人們喜愛,在全世界亦有大量粉絲。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會成立時就以大熊貓為標志,大熊貓儼然已成為了瀕危物種保護最重要的象征。

(來源:文章屋網 )

篇10

2014年6月,以漢娜和6條長達5米的虎鯊為主角的環保電影《美人魚的眼淚》在全球上映,再次喚起人們對海洋生態的向往和關注,而由艾美獎獲獎攝影師肖恩?海因里希斯抓拍的海報在網絡上傳播后,也引起了廣大中國網民的關注。

從魚缸游向大海

身為世界上唯一一條“專業美人魚”的漢娜,對美人魚的熱愛可以追溯到9歲那年。

“當時我看了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電影《美人魚》,徹底被美人魚迷住了。20歲時,漢娜成為專業模特。有一次,她應邀為一家游泳館拍攝了一組宣傳照。“和陸地上相比,水下的我感覺出色得多,而且,如果我有尾巴的話,那這組照片會更完美。”

很快,漢娜動手為自己做了一條尾巴,使用的材料包括制作潛水服所用的氯丁橡膠材料、一對便宜的仿造魚鰭、一個回旋鏢、兩個晾衣架鐵圈和一大堆膠帶填充物。大約一年后,當地媒體注意到漢娜,開始對她進行報道,表演邀請信隨即紛至沓來。

為了達到最完美的視覺效果,漢娜一向采用自由潛水。自由潛水是指不攜帶氧氣瓶,只通過自身肺活量單一呼吸或屏息在深水中進行的潛水活動,一直被視為最危險的極限運動之一。

“為什么我要冒著生命危險接近鯊魚?因為我想讓人們知道,它們不是嗜血殺手,而是聰明優雅的生靈,是大自然美好的創造物。”漢娜說。

為了實現這個愿望,她不僅在巴哈馬群島純凈的海水里游過,也在城市運河垃圾橫流的腥臭污水中游過,甚至在日本太地町浸滿海豚鮮血的紅色海灣里游過。她曾被四五個手持警棍的澳大利亞警察粗暴地拖上岸,也曾被舉著硬木船槳的日本漁夫重重地擊打腿骨。2012年,因為在海洋保護行動中的杰出表現,漢娜被評選為“新生代環保斗士”。

把鰩魚送上瀕危物種名單

2013年被漢娜稱為“勝利年”。這一年,除了拍攝《美人魚的眼淚》,她還與曾獲得艾美獎的水下紀錄片導演肖恩?海因里希斯合作拍攝了一部水下芭蕾紀錄片,名叫《鰩魚最后的舞蹈》,這也是第一部在主流媒體上播放的有關人與鰩魚友好相處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