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的基本原理范文
時間:2023-11-22 18:01: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美學的基本原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對課改的精神理解偏差。
新課改的精神為我們廣大教師的教學工作確定了方向,為我們創設了一個有利于開拓創新的環境和條件,作為教師需要全面地學習領會課改精神,正確地把握好我們的教學方向,不能片面理解,局部放大,避免操作中顧此失彼:鼓勵創新,不能忽視“雙基”教學,教學目標多元,不能出現浮躁無重點,教學形式多樣,不能華而不實,現代媒體運用,不能丟棄傳統教學手段等等。
2、對美術學科教學的目的把握不準。
作為每一位美術教育工作者,都要明確美術學科教學要我們做什么?要達到什么目的?否則就會盲目教學。跟其它學科一樣美術有其自身的特點,它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形象性、技術性等。這些特點決定著美術學科的育人價值,在《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是這樣確認的。(1)、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2)、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3)、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4)、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5)、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而這些價值必須通過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所完成的作品來實現的,一堂美術課是否實現它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學生完成美術作品上,還體現在學生學習美術的過程中,因此,教學中不應有所偏頗,要全面關注學生的情感、想象、個性、創造,體驗和實踐等因素,而在實際教學中有些老師特別注重學生的作品呈現,使得在教學中講得太多,示范太多,過于注重技術指導,忽視了學生情感態度,能力價值觀的培養,這使得學生的作品固然好看,但大多數作品缺少創新而雷同,有些老師教學中忽視和淡化美術本體價值和功能的體現,過分放大美術學科的人文性特點,將文化學習與美術語言和形象體現割裂開來,學生的語言缺少美術的而更多是文學道德的。老師為了鼓勵學生創新,但淡化技術指導,缺少必要的示范講解,使學生在作品表現中束手無束策,學生即使有更好的構思也難以表現出來,長此以往,學生的造型能力,色彩運用能力等必須的美術知識技能得不到應有訓練,美術課所特有的技術層面的素質也就得不到發展。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進行美術教學,我們需要的是怎樣的美術課堂,我認為,回歸美術學科本體,追求課堂教學簡潔。這里的“回歸”并不是就回到從前美術教學的老路上,是指回到美術教學的本實,本真,也就是教學要根據美術學科特點進行,去除浮躁,丟棄功利,不加修飾,務實求真的教學。美術課要追求簡潔、實在,簡潔并非簡單,簡單似乎不夠慎重,草率不深刻,而簡潔則是簡練、最佳,不能多,多則繁瑣,不能少,少則簡單,這種理想境界應該是我們進行課堂教學追求的方向。
如何回到學科本體,如何達到課堂簡潔呢?
教師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對待每節課,在“實”字上下工夫,必須作以下兩點考慮:
第一點,從學生實際出發,學生需要什么?他們的美術知識、技能狀況怎樣?他們已掌握了什么?還有什么沒掌握?哪些需要老師去講?哪些老師不必去講?這是我們老師在設計每節課教學方案前必須要考慮的。
第二點,從美術學科本體價值出發,美術學科的價值是什么時候?功能是什么?也就是他對于學生的發展起著什么作用?我們如何運用它來進行教學,達到我們教育目的?只有這樣,教學才能有效果,這也是我們老師必須考慮的。
基于這兩點,教學中我們應做到:
1、突出重難點,注重美術學科本體教學。
教學中,老師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準確分析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了解學生現有的知識實際和技能水平,對于學生不能自己解決的重點和難點的地方,需要老師著重考慮采用什么方法、手段解決,當然解決的方法多種多樣,并不是簡單地直接告訴而強制灌輸。也就是教師要本著學習內容學生能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技能水平解決的一定讓學生自己解決,學生不能自己解決的,即重難點地方老師要設法幫助解決,就是突出重點教學。
美術“學科教育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學科本體,即該學科的知識技能,二是學科所能夠發揮的一般教育功能,如思想道德教育、情感與價值觀的培養,思維和能力的訓練、創造力的培養、思維和能力的訓練、創造力的培養、文化理解與傳承,等等。其中,知識與技能是該學科之所以存在的基礎,也是教育功能發生的基礎,忽略學科本體,將使該學科教育不復存在,也使教育功能無從談起。因此,任何情況下都應該重視學科知識與技能的學習,現在一些美術課卻出現了忽視和淡化美術本體教學,老師更多注重的不是美術的而是過分擴展其他學科知識、學生的語言多是文學的道德的,這雖然能激發學生想象力,培養情感,提高學生文學藝術修養,但是過分了就占用了大量的應用在美術操作的時間,就顯得本末倒置了,因此我們注重美術學科的一般教育功能的同時,千萬不能忽視美術學科本體教學。
2、簡化教學程序,做實每個環節。
現在美術課,尤其是公開教學,有好多老師追求課的表層形式的繁華,喜歡搭架子,攝影、錄像、表演、競賽、室內到室外,教學程序繁瑣,看上去豐富多彩,實質上每個環節蜻蜓點水,導致重點不突出,偏離美術本體太遠。對本課教學目標的達成起不到任何作用,從而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教學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證。
我們有些老師課堂上總喜歡設置各種競賽、游戲貫穿教學,這種形式固然能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但學生的注意往往會集中到競賽游戲上,這樣會影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深層思考,削弱了學生對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學時老師要選擇適當的激勵方法,不能為競賽而競賽。
篇2
專業名稱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B020106 金融 財務管理學(00067) 國際金融(00076) 金融市場學(00077) 英語(二)(00015)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04183)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00051) 線性代數(經管類)(04184) B020110 國際貿易 國際運輸與保險(00100) 外經貿經營與管理(00101) 企業會計學(00055)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00051)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世界市場行情(00102) 國際市場營銷學(00098)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04183)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線性代數(經管類)(04184) B020114 農 業經濟管理 農學概論(00127) 農業技術經濟學(一)(0012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英語(二)(00015)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04183) 線性代數(經管類)(04184)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00051) 畜牧學(00133) B020115 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財經類)(00009) 計量經濟學(00142) 中國近現代經濟史(00138 ) 英語(二)(00015) 經濟思想史(00143)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00051)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04183) 線性代數(經管類)(04184) B020119 餐飲管理 國外飲食文化(00989) 中國飲食文化(00986) 餐飲美學(00987) 英語(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00051) B020202 工 商企業管理 財務管理學(00067)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00149) 企業管理咨詢(00154) 英語(二)(00015)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04183)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00051) 線性代數(經管類)(04184) B020204 會計 會計制度設計(00162)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00149) 高級財務會計(00159) 英語(二)(00015)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04183)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00051) 線性代數(經管類)(04184) 財務報表分析(一)(00161) B020208 市場營銷 國際商務談判(00186)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00149) 企業會計學(00055) 英語(二)(00015)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04183)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00051) 線性代數(經管類)(04184) 國際市場營銷學(00098) B020210 旅游管理 財務管理學(00067) 旅游文化學(06124)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00051)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04183) 線性代數(經管類)(04184) 旅游景區管理(06153) 世界旅游地理(06151) 旅游公共關系學(06177) B020218 人力資源管 理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06093)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英語(二)(00015) 績效管理(05963) 人力資源政策與法規(11760) 勞動關系與勞動法(06089) 人員素質測評理論與方法(06090) B020229 物流管理 政治經濟學(財經類)(00009) 外經貿經營與管理(00101) 企業會計學(00055) 英語(二)(00015) 人力資源管理(一)(00147)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經濟法概論(財經類)(00043)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線性代數(經管類)(04184) 國際市場營銷學(00098)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04183) 物流企業財務管理(05374) B020256 項目管理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項目管理學(05059)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英語(二)(00015) 管理數量方法(05058) 項目范圍管理(05060) 項目成本管理(05061) 項目論證與評估(05066) C030106 法律 合同法(00230) 公司法(00227) 外國法制史(00263) 英語(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法律文書寫作(00262)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00228) 監獄法學(06154) 婚姻家庭法(05680) B030109 監所管理 罪犯勞動改造學(00928) 獄內偵查學(00932) 婚姻家庭法原理與實務(00924) 英語(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罪犯改造心理學 (00933) B030203 社會工作與管理 發展社會學(00287) 社區社會工作(00281) 西方社會學理論(00280) 英語(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社會行政(00283) 中國福利思想(00285) B030207 社會學 發展社會學(00287) 人口社會學(00302) 西方社會學理論(00280) 英語(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組織社會學(00311) 城市社會學(二)(00313)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B030302 行政管理學 財務管理學(00067) 行政組織理論(00319) 西方政治制度(00316) 英語(二)(00015) 領導科學(00320) 公文寫作與處理(00341) 中國文化概論(00321) 政治學概論(00312)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中國行政史(00322) 西方行政學說史(00323)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
星期六(10月 19日)
星期日(10月20 日)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C030401 公安管理 公安信息學(00372) 犯罪學(一)(00235)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英語(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大學語文(04729) 涉外警務概論(00373) B040102 學前教育 學前比較教育(00401)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00403)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00881) 英語(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學前特殊兒童教育(00883)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學前教育心理學(00882) B040107 教育管理 教育預測與規劃(00454) 教育經濟學(00451) 教育管理原理(00449) 英語(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學前教育管理(00457) 高等教育管理(00459)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學教育管理(0045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B040108 教育學 中外教育簡史(00464) 教育學原理(00469) 教育管理原理(00449) 英語(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00466)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認知心理(00471) B040112 小學教育 中外教育簡史(00464) 中小學教育管理(00458)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00466) 英語(二)(00015) 小學數學教學研究(03330) 文學概論(二)(00542)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小學語文教學研究(03329)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B040125 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方向)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中小學教育管理(0045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英語(二)(00015) 初中數學課程與教學(09294) 有效教學的理論與方法(09289) 初中數學教學實踐與反思(09295)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學生品德發展與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方向)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中小學教育管理(0045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英語(二)(00015) 初中英語課程與教學(09297) 有效教學的理論與方法(09289) 初中英語教學實踐與反思(09298)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學生品德發展與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方向)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中小學教育管理(0045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英語(二)(00015) 初中語文課程與教學(09291) 有效教學的理論與方法(09289) 初中語文教學實踐與反思(09292)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學生品德發展與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義務教育(小學教育方向) 中外教育簡史(00464) 中小學教育管理(0045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英語(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有效教學的理論與方法(09289) 中小學生品德發展與道德教育(09339)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00456) 義務教育班級管理(09335) B040202 思 想政治教育 中國傳統道德(00480) 科學思維方法論(00483) 中國文化概論(00321) 英語(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人生哲學(00482) 歐洲哲學史(含歐洲哲學史原著選讀)(00030)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政治學概論(00312) B040302 體育教育 心理學(00031) 體育保健學(00495) 體育科研理論與方法(00500) 英語(二)(00015) 體育測量與評價(00496)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體育教育學(00503)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C050105 漢語言文學 外國文學史(00540) 外國文學專題研究(06179)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00539) 英語(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語言學概論(00541) 漢字學概論(00820) C050201 英語 高級英語(00600) 第二外語(日語)(00840) 外語教學法(00833) 英語寫作(00603)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第二外語(法語)(00841) 語言與文化(00838) 外刊經貿選讀(00835)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C050305 新聞學 文學概論(一)(00529) 新聞攝影(00659) 公共關系學(00182) 英語(二)(00015) 新聞事業管理(00662)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外國新聞事業史(00660)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B050309 公共關系 領導科學(00320) 現代媒體總論(03300) 中國文化概論(00321) 英語(二)(00015) 人際關系學(03291) 國際公共關系(03295)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B050410 美術教育 美術鑒賞(00744) 中國畫論(00745) 美育概論(00746) 英語(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美術教育學(00747) B050433 視覺傳達設 計 現代設計史(05544) 視覺表述(05545) 中國文化概論(00321) 英語(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創意網頁設計(05551)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廣告設計與創意(00755) B060202 檔案學 外國檔案管理(00789) 中國檔案事業史(00785) 辦公自動化原理及應用(00346) 英語(二)(00015) 科技檔案編研(00791)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3708)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00051) 基本原理概論(03709) 中國行政史(00322)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上 午 9:00~11:30
篇3
1.非廣告學專業的廣告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教學重點和目標不切合實際情況
我校市場營銷專業1997級以前的教學基本上是以廣告基本原理為重點的,廣告的策劃和設計只是簡單介紹,以學生能掌握廣告活動的基本規律、了解廣告活動的基本原理為教學目標.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專科教育來說,若忽視了廣告的策劃和應用,就達不到要求和標準.為此,在安排1998級的教學計劃中,調整了教學內容,把重點放在廣告設計和廣告策劃這兩部分,側重于廣告設計.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大多數學生沒有進行廣告設計的基礎知識,如.美學知識、文學知識等,有關圖像處理的軟件操作能力也不強.因此,目前的廣告學教學的重點和教學目標既不能適應實際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也不能適應學生工作實踐的需要.
1.2 教材內容體系不適應教學目標
目前,廣告學教材和論著的內容主要包括廣告學的基本原理、廣告策劃、廣告設計、廣告效果評估等幾大部分,重在介紹廣告的基本原理,而廣告策劃的基本方法、技術、技巧等內容,大部分教材都論述不清,介紹不全.作為經濟管理類市場營銷等非廣告學專業,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廣告策劃部分,以從經營管理角度鍛煉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使廣告真正成為輔助經營的手段,這已是目前非廣告學專業進行廣告學教學的主要目標.因此,教材內容體系和教學目標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
1.3教學的方式方法制約了教學效果
傳統的課堂組織教學是以老師面授,學生聽和記為主。但廣告學是1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大量的案例和實踐訓練,讓學生在大量的案例和實踐的鍛煉下,領會廣告的意圖.所以,傳統的課堂組織方式和方法制約了廣告學的教學效果.
2.改革和完善目前廣告學的教學工作
2.1合理調整教學內容和重點
對于廣告組織.廣告心理.廣告規則與管理可以做簡要的介紹,廣告的設計創作和廣告效果評估作為次重點,關鍵應加強廣告策劃方面的教學,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如組織學生從事廣告調研活動,用廣告案例分析廣告創意,領會廣告創意的策略等.
2.2 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
為加深對廣告理論的理解,購買一些國內外有名的平面廣告和影視廣告片,通過錄像教學的方式,事先給學生準備一些思考題,讓他們帶著問題看錄像,在欣賞的過程中領會廣告的創意.為了更好的讓學生理解廣告,我認為應該采用計算機輔助手段,或利用powerpoint和Authorware等平臺開發教學軟件.將優秀的廣告片斷穿插于基本理論的教學中,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變抽象為具體,提髙學生學習的興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師應注意從電視等大眾傳媒上收集關于廣告的資料,以便用于教學.
2.3 做好教材的選訂工作
選訂教材時,任課教師應根據教學重點選擇實用性較強的教材,最好能選擇側重于廣告策劃與管理方面的教材,另外,可以選擇1本廣告案例,供學生參考.
2.4 改革教學的組織方法
針對專科學生的應用性特點,培養他們對1項廣告活動的總體組織和策劃能力.可借助已經實施的有名的廣告策劃案例,開展課堂討論,用廣告基本理論分析其優點和不足,筆者在1999級的教學中運用了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討論時的熱情較高,教師做好引導、及時點評,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對那些內容較容易而文字描述性太多的內容,可以讓學生課后自學,老師上課簡單點評,通過討論的形式讓學生記住.另外可以和廣告公司建立聯系,作為學生的課程實習基地.讓學生直接參與某項廣吿活動的策劃,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協助廣告公司作廣告調研工作,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篇4
每門學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對象,這既是學科賴以確立的基本理由,也是我們把握不同學科性質的前提條件。企業經營美學的研究對象是企業經營活動中美學應用的基本規律。也就是說,企業經營美學是研究企業經營活動如何應用美學原理的科學,它把企業運用美學原理從事經營活動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在我看來,企業的經營活動既是一種經濟活動,同時也應該是一種審美活動,因為當今的時代生活特別是都市生活正在迅速地被藝術化。但是,我們現在還有許多經營者尚未清醒地意識到企業經營審美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們經營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傳統的硬性競爭和經驗管理的水準之上,而且經營者的審美修養和審美水平也亟待提高。這就使得企業經營美學的建立成為歷史的必然。由此可見,應運而生的企業經營美學理應承擔下列兩大學術使命:一是揭示企業經營活動中的審美規律;二是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自覺運用美學原理提供理論指導。企業經營美學作為美學的一個新興的分支學科,雖然剛剛起步,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既然企業經營美學是應現代企業經營審美實踐之需而誕生的,那么,它一定會有自己強大的生命力,它將不會辜負時代生活和市場經濟的重托,努力完成自己神圣的學術使命。
二、企業經營美學的學科特點
從前面的闡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企業經營美學的學科特點主要有兩個:一是交叉性;二是應用性。
先說交叉性。企業經營美學既不是單一的企業經營活動描述,也不是純粹的美學原理闡釋,它是與企業經營密切相關的學科理論和與美學相關的學科理論的有機融合。它討論企業經營活動,是為了給美學找到應用的注腳。它討論美學原理,則是為了給企業經營活動提供審美的理論指導,它應該是企業經營管理學科和美學學科的交叉學科,具有邊緣性。
再說應用性。企業經營美學的研究對象決定了它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必須擔當起自己神圣而艱巨的學術使命,它沒有理由束之高閣,也不應該是純理論的玄學思辨,它必須時刻關注企業經營的全部現實過程,正確而及時地指導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自覺按照美的規律從事經營活動,以便更多地盡善盡美地滿足廣大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審美需求,創造最大效益。
三、企業經營美學的理論體系
如上所述,企業經營美學的研究對象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美學應用問題。圍繞這一研究對象進行思辨,企業經營美學建構了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其理論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十大內容:
(一)闡述與企業經營密切相關的美學原理
美學基本原理揭示了美的一般規律,它是企業經營美學的第一塊理論基石。企業經營美學履行自己的學術職能,指導企業經營實踐,以自己的方式闡明美學的基本原理,如:美的本質與美的標準、美的形態、形式美及其法則、審美心理與審美范疇等。如果離開美學的這些基本原理,企業經營美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習和研究企業經營美學,也應該首先弄懂弄通與之密切相關的美學原理。不懂得基本的美學原理,企業經營者就不能做到自覺地按照美的規律去從事經營活動。
(二)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分析
應該說,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分析與考察,是企業經營美學發生的第二塊理論基石。企業經營美學本質上屬于美學學科,但它絕不同于一般的基礎美學,它是應用性很強的實用美學,它要將自己的學術研究牢牢地根植于現實的企業經營活動之中。一方面從企業經營實踐中總結出審美規律來,另一方面又拿這些審美規律指導企業的經營實踐。這就決定了它除了要把自己的學科體系建立在美學原理之上外,還必須把理論體系建立在活生生的企業經營實踐基礎之上。因此,企業經營美學的理論探求,除了對美學原理的把握和闡述之外,還必須對企業經營實踐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考察。企業經營活動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為了研究的方便,我們姑且從兩方面入手對它進行宏觀地分析和把握:
一是對企業經營活動的歷時性分析與考察。企業經營活動雖然復雜多變,但如果我們對它的動態性作出宏觀的把握,我們就會發現,無論是哪類企業,也無論是企業的哪類作業,其流程周期一般都可確定為四個相輔相成的步驟,這便是:市場與環境調研;計劃與決策;執行與控制;評估與反饋。倘若我們能夠理性地把握這四大步驟,我們就找到了總結企業經營活動審美規律的突破口,同時也就找到了為企業經營活動全程提供美學指導的出發點。
二是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共時性分析與考察。如果說前面對企業經營活動過程的歷時性考察屬于線性的動態分析的話,那么,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共時性考察則屬于非線性的靜態分析。這種共時性的靜態分析,使我們發現了企業的整個經營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對管理的經營;(2)對產品的經營;(3)對服務的經營;(4)對銷售的經營;(5)對公共關系的經營;(6)對企業形象的經營;(7)對企業文化的經營;(8)對人力資源的經營。企業在對以上八項重要職能的經營中,無時無處不關涉到美學原理,也無時無處不伴隨著審美活動。企業經營美學就是要把企業經營活動的全方位和全過程當作一種審美活動來進行系統考察,總結這些職能活動中滲透的美學規律,進而使企業的這些職能活動變成更加自覺的經濟審美活動。因此,企業經營美學的理論主體除了美學原理概述和企業經營活動分析這兩大總論之外,還有下面分論,即:企業管理與美;產品經營與美;經營服務與美;市場營銷與美;公共關系與美;企業形象與美;企業文化與美;人力資源與美。
(三)企業管理與美
企業管理是企業經營活動的中樞神經和指揮系統,在企業的整個經營活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今時代的管理學家們反復強調,現代化的管理應該是科學、規范、民主化的人本管理。毫無疑問,人本管理當然應該是盡善盡美的管理,不善不美的管理只會導致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惡性循環,毫無人性可言,也毫無美和效益可言。企業經營美學將在分論部分,首先從美學的視角闡述企業管理過程中的美學應用問題,以期為現代企業的管理審美化提供理論參考。
(四)產品經營與美
產品經營是企業經營活動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現代企業為消費者提供的產品應該既實用便利,又美觀大方,還舒適環保,令消費者賞心悅目。本章將從產品的設計與創新、品牌的培育與創意以及產品的造型與包裝等方面,探討企業在產品經營過程中如何應用美學原理。
(五)經營服務與美
企業除了要為消費者提供實用美觀的優質產品之外,還應該努力為消費者提供主動、熱情、耐心、周到的優質服務。特別是在當今買方市場條件下,企業的營銷服務顯得特別重要。有學者把服務與管理和產品相提并論,指出管理、產品、服務是當今企業生存的三大生命之柱,其中的任何一根坍塌,企業的生命將不復存在。因此,現代企業要充分重視服務,要像精心經營自己的管理和產品那樣,精心地經營自己的服務。而真正優質的服務當然應該是美好的服務,其中服務者的服務態度、服務禮儀和服務規范等,無一不滲透著美學原理。在企業經營美學看來,企業的整個服務過程應該是一個審美化行為過程。
(六)市場營銷與美
傳統的營銷方式就是企業把自己的產品推銷給消費者,實現經濟效益。其實不然,市場營銷并不等于推銷,營銷與推銷有著質的不同。營銷的實質在于企業與消費者之間進行精神和物質的溝通交流,實行最親密的接觸,繼而在這種親密的接觸當中,既實現自身的經濟效益,更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讓消費者得到物質和精神的滿足。所以,營銷的宗旨不僅不是功利地推銷產品,而且恰恰是要使功利笨拙的推銷成為多余。由此可見,傳統的推銷已經不能滿足當今消費者和市場的需求了,只有真善美的新營銷才能完成這一嶄新的營銷使命。因此,企業經營美學主張在營銷過程中貫徹美學精神,使現代營銷成為審美化的新營銷
(七)公共關系與美
公共關系理論產生在20世紀初的美國。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有識之士紛紛指出,企業應該充分重視優化自己的內部員工關系和外部社會關系,內求團結,外求發展。于是,公共關系隨即成為現代企業的一項重要經營職能。但是,在企業經營美學看來,僅從經營職能上去理解企業的公共關系是遠遠不夠的,企業還應該把公共關系當成創建一種美好的生存環境來認真地進行經營。否則,公共關系的純潔性就會受到玷污。當下企業公共關系的庸俗化傾向就是最好的說明。
(八)企業形象與美
企業形象是企業在社會公眾心目當中的整體印象,它包括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學者們常用“企業識別系統(CorporateIdentitySystem)”來界定企業形象,簡稱CI。它包括企業獨特的經營理念即理念識別(MindIdentity),簡稱MI;獨特的行為方式即行為識別(BehaviorIdentity)簡稱BI;獨特的視覺系統即視覺識別(VisualIdentity)簡稱VI。這三個方面有機統一,共同構成企業的形象系統。企業對自身形象的經營管理,就是力爭使這三個方面超凡脫俗,優秀獨特,以便給社會公眾鮮明的形象感知。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借助美學的力量,加強企業內在美的修煉,同時也要強化企業外在美的修飾。只有這樣,企業才能逐步贏得社會公眾的好評,在社會公眾心目當中樹立起自己良好的企業形象,最大限度地求得社會公眾的愛戴與追隨。
(九)企業文化與美
如果說美好的企業形象能使企業“秀于外”,那么,深厚蘊藉的企業文化則能使企業“慧于中”。一個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企業與一個文化修養淺薄的企業相比,其優勢是顯而易見的。為什么沃爾瑪始終雄踞世界連鎖零售行業榜首?為什么通用電器的旗幟百年不倒?為什么中國的海爾也能木秀于林?究其根本原因,無一不是長期修煉的企業文化使然。企業文化是企業所有員工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約,是企業的精神圖騰,它像基因一樣,深深地根植于企業的生命之中,使企業生命之樹長青,使企業形象在公眾心目中具有永久的魅力。而企業這種因深厚的文化修養而具備的永久魅力,當然包括企業長期的審美修養在內。如:企業崇高遠大的經營理想,矢志不渝的經營宗旨,造福人類的經營道德,儒雅脫俗的經營氣質,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范等。因此,企業文化的美才是企業深層次的內在美。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是這樣,一個企業同樣如此。
(十)企業人才與美
深厚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生命之源,而打造一支有文化的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則是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力量之源。企業競爭的方略千千萬萬,但人才才是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企業的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管理顯得格外重要。企業經營美學要借鑒人力資源管理的有關理論,闡述企業員工審美修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為企業包括CEO在內的所有員工加強美學修養提供一些必要的理論指導。
以上論及的十個方面,就是企業經營美學研究為自己設定的十大理論課題。除此之外,又由于企業經營的直接對象是廣大消費者,所以,企業經營美學在討論以上這些理論課題之后,不能不對消費者的審美心理進行必要的分析和闡述,以便指導企業經營者更加完美地投消費者之所好。出于這樣一種學術考慮,因此,本課題在最后還要論及消費者的審美心理。至此,開頭一個導論,結尾一個附論,中間十個理論主題,總計十二個部分,共同構成企業經營美學研究完整的理論體系。
四、企業經營美學建立的時代背景和價值前景
企業經營美學是對企業經營審美實踐的概括和總結,它的提出和建立既以當今時代豐富多彩的企業經營審美實踐為基礎,又正是適應了當今時代企業經營審美化趨勢的客觀需要。因此,它的建立既有特定的時代背景,又有遠大的價值前景。在企業經營美學看來,當今的時代背景呈現出以下三個明顯特征:
一是買方時代的來臨與市場競爭的加劇。由于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空前發展,市場上的商品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豐富多彩,商品的供給量相對于消費者的購買力而言,明顯地表現出相對過剩。而生產的相對過剩必然導致企業在市場上主導地位的喪失,代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市場導向。也就是說,企業過去是市場的中心和主導,消費者圍繞企業轉,這樣的時代叫“賣方時代”。當今的市場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企業不再是市場的中心,買主才是市場的中心,企業開始像崇拜上帝那樣崇拜消費者,追隨消費者,圍繞消費者轉,這樣的時代叫做“買方時代”。買方時代的來臨,必然導致市場競爭的加劇,因為誰追隨消費者,誰就占有了市場,誰喪失消費者的寵愛,誰就會被市場無情地淘汰。這樣一條鐵的法則,促使企業不得不努力優化自己的所有經營職能。于是,現代化的、規范化的、科學化的和審美化的企業經營方略應運而生。與此相適應,企業經營美學就必然地被提到企業經營理論的議事日程上來,應該說這是一個好的趨勢,因為一切為了消費者既是市場本位的回歸,也是企業經營美學遠大的價值前景之所在。
二是消費者生活質量的提高與消費意識的成熟。買方市場的來臨和商品的極大豐富,引起的另一個馬太效應就是大大地提高了消費者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人們的生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方便快捷,追求舒適和美好。伴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消費者的消費意識也日趨成熟和自覺。他們不再像賣方時代那樣,被企業任意地擺布和支配,他們有了更加自覺的消費觀念和更加清醒的維權意識,企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投訴。所以,企業必須想方設法地投消費者之所好,為消費者提供價廉物美的商品和主動熱情、耐心周到的服務,而這又必然要求企業經營不僅要規范化,還要審美化。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對物質和精神的需求,進而贏得效益。因此,企業經營美學便應運而生。
篇5
關鍵詞:美術元素;美術語言;審美思想和情感
美術新課程在教學理念和學科性質上,特別強調了美術的人文性,美術的人文性的表達和傳遞需要通過美術作品來呈現。一件美術作品,是一種思想和情感傳遞的載體,而美術作品本身,是依靠多種美術元素相互組合得以呈現的。在美術教學中使學生擁有理解和應用美術元素的能力,才能使學生較為準確的表達和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才能真正落實美術學科的人文特性。美術元素傳遞并呈現著生活中和藝術中的美,由此,在美術教學中“美術元素”的理解和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美術元素的內涵和作用
美術元素包括美術語言和形式美的基本原理。美術語言是指造型美術的基本構成因素,如點、線、形狀、色彩、明暗、空間、材質、肌理等訴諸視覺的特殊語言;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包括單純與齊一、對稱與均衡、調和與對比、節奏與韻律、比例、多樣統一等,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則。
美術語言,類似我們語言學習中的字、詞、句、段,能夠理解、區分、識別了它們,才能夠逐漸感覺到語言的含義,因為這些要素是構成語言的基礎。掌握一種語言只懂得了字、詞、句、段還不夠,只有把它們用各種體裁組織建構成文章,才能完整地表達明確的意義和思想情感。而這個使“美術語言”組織建構起來的“框架結構”,就是“形式美的基本原理”。或者說,“美術語言”是完成作品的“零件”(本身就有自身含義的零件),而“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就是使零件成為整體的“組裝”手段。
我們在美術教學中就是要使學生通過學習和實踐,能夠識別、感受、理解“美術語言”這些“零件”的含義、作用,還要擁有掌握、運用“形式美的基本原理”來“組裝”這些“美術語言”的“零件”的本領。這樣才能完整地感受和體驗美術作品的含義,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才能獲得相對完整的對人生中美的感受和體驗。
二、美術元素呈現的美感
1. 美術語言
美術語言包括點、線、面(體)、色彩、明暗、空間、材質、肌理等訴諸視覺的特殊語言。這里結合中小學美術教學實際,著重分析點、線、形狀、色彩等美術語言,它們在“造型·表現”教學領域運用最廣,“設計·應用”“欣賞·評述”教學領域也以此為基點。
(1)點與面。點和面都是形或體,比如圓形的點、方形的點、三角形的點、不規則形的點等,對應的有圓形的面、方形的面、三角形的面、不規則形的面等。這些是生活中物象的抽象、概括。點與面之間的不同就在于比較中存在的“大與小”,“大”的是面,“小”的是點。點,是最小的表現物象的單位,是最基本的美術語言。點可以表示具體的物象,也可以沒有實指,起到使畫面靈動,補充畫面空隙,平衡畫面的作用。面,可以是完整的一個形,也可以是線與線交織成的面,也可以是點與點聚集形成的面,使畫面顯得整體,使主體突出,更具力量和視覺沖擊力。
(2)線條。點的運動,就產生了線,是從一個地方開始在另一個地方結束所形成的痕跡。在視覺藝術中,線是最簡單、最直接表現的一種美術語言。它有許多種不同的形態,線有粗、細、長、短、疏、密、斷、連、直、曲、隱、現、剛、柔、暢快、凝重、跳躍、平靜、單一、復合、組合、對比等,因而是最具有表現力的美術語言。
由于我們人類生理結構的相對一致性,決定了人類對世界的感受方式和感受結果具有很大的一致性。生活中我們要表現不同的物象、表達不同的情感、傳遞不同的思想,就要理解不同形態的點、面、線條的特點。這樣,才能有效地應用,準確地表現物象,表達情感,傳遞思想,展現獨特的人文內涵。
(3)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的美術語言。正是因為我們的世界五彩斑斕、絢麗多彩、瑰麗奇幻,我們才會把豐富的感受與情感、體驗與思維、個性與思想和極具表現力的色彩緊密相連。
色彩按色相可以區分為紅色調、黃色調、藍色調、橙色調、綠色調、紫色調等。紅色象征著熱烈,引申為危險、崇高、炎熱等;黃色象征著尊貴,引申為收獲、明朗、溫和、快樂、財富等;藍色象征著博大,引申為寬廣、高雅、深沉、寧靜、理智等;橙色象征著旺盛,引申為歡快、豐碩、溫暖、幸福等;綠色象征著生命,引申為和平、青春、安全、涼爽、和諧等;紫色在自然界中稀有,因此,紫色象征著神秘,引申為尊貴、虔誠、優雅等;白色象征著潔凈,引申為純潔、靜謐、寒冷、神圣等;黑色象征著肅穆,引申為恐怖、寒冷、靜寂、哀傷等。色彩的情感內涵和文化內涵,與人文環境是分不開的。不同的國家、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情境,對色彩的理解和應用也會有很大區別。
按冷暖區分冷色調或暖色調;按明度可以區分為高明度或低明度;按純度可以區分為高純度或低純度。明度和純度均高的色彩給人以華麗、響亮、激昂、張揚的感覺;明度、純度均低的色彩給人以樸實、柔和、內斂、沉穩的感覺。
我們要理解掌握色彩的這些特性,并結合其他美術語言,創造出富有感染力的藝術形象,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 形式美的基本原理
形式美的基本原理是美術元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包括單純與齊一、對稱與均衡、比例、節奏與韻律、調和與對比、多樣與統一。這些在一種合乎規律的聯系中所呈現出來的能引起美感的形式,就構成了藝術美的欣賞和創作的基礎。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在“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的教學領域均有應用:
(1)單純與齊一。也就是整齊一律。這是最簡單的形式美,指在單純中見不到明顯的差異和對立的因素。齊一是一種整齊的美,如儀仗隊的行列,士兵的身材、服裝、敬禮的動作都很一致,加上每一個戰士的精神狀態都高度集中,這些特征也表現出一種整齊的美。
(2)對稱與均衡。對稱是指圖形或物體的左右或上下在形狀大小或排列上具有對應關系。對稱能給人以規整、條理、大方、穩定等美感,富有靜態的美。
均衡來源于力的平衡原理,具有“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秩序,體現出活潑生動的美,輕巧生動、富有變化與情趣。均衡是不對稱形態的一種平衡。
(3)比例。比例是部分與部分或部分與全體之間的數量關系。
黃金分割比1∶1.6,是人眼的高寬視域之比。古希臘人將黃金分割比運用在雕塑和建筑中,歐洲文藝復興的美術家有意識的把它作為美術的要素來使用,使作品看起來穩定、舒適。恰當的比例有一種諧調的美感,成為形式美原理的重要內容。
(4)節奏韻律。節奏是規律性的重復。在視覺藝術中被認為是反復的形態和構造。韻律是節奏的變化形式。因形式有規律的變化,產生高低起伏、進退間隔的律動關系,富有變化的動態美。
節奏與韻律互相依存,互為因果。韻律在節奏基礎上豐富,節奏是在韻律基礎上的發展。節奏帶有一定程度的秩序美,而韻律又在節奏變化中產生無窮的情趣。
(5)對比與和諧。對比與和諧反映了矛盾的兩個狀態。對比是在差異中傾向于“異”(對立),是把兩種具有明顯差異的因素并列、比較,突出其差異,明確其界限,使人感到鮮明、醒目、振奮、活躍,產生強的更強,弱的更弱的效果。和諧是在差異中趨向于“同”(一致),是把兩種或多種非對立因素相并相接,形成不太顯著的變化,以達到秩序、統一、優美的效果。可以是“形”的和諧,也可以是“色”的和諧等。
對比與和諧是相對而言的,沒有和諧就沒有對比,它們是一對不可分割的矛盾統一體。對比不是為了突出部分,是為了從對比尋求和諧統一,從對比中尋求節奏韻律,從對比中尋求豐富多彩,從對比中尋求生命的張力。
(6)多樣與統一。多樣使世界豐富,統一使彼此和諧。美的最高形式——和諧,和諧是兩個要素以上相互之間的關系,各部分所給我們的感受和意識是整體協調的關系。單獨的一種顏色、單獨的一根線條無所謂和諧,幾種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融合性才稱為和諧。
和諧的組合也保持部分的差異性,有差異性的元素被合理地安排,不同的元素相互豐富、補充,使整體趨于統一和諧,能夠引發審美的愉悅感。
美術語言和形式美的基本原理構成了美術創作的基本元素,這些美術元素滲透在美術教材的不同學習領域、不同學段,美術教師要在自己較為準確把握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學習、理解、運用、掌握、運用美術元素,最終是為了能夠感受美、體驗美,享受到美帶來的生活愉悅感,是為了能夠將自己的審美情感與思想表達與釋放。
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深刻認識到,美術教育的本質意義不僅僅在于技術層面幫助學生獲得一些知識技能,更在于人文精神的培養、美的境界的追求,體驗美術創造的成功和喜悅。這需要我們美術教師培養學生擁有理解和應用美術元素的能力,較為準確地表達和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美術學科的人文特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完善學生的人格,豐富學生的生命。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口腔美容修復;現狀;趨勢
【中圖分類號】R739.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2)08-0013-02口腔修復學是用符合人們生理條件的方法,將頜面部缺損用人工材料修復的一門學科[1]。目前,隨著醫學美容的不斷發展口腔修復已逐漸滲透到修復領域中來,它以滿足客戶更高的審美需求為要求,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研究熱點。
1口腔美容的醫學定義
目前,有關口腔美容的醫學定義還沒有明確的闡述。我們根據多年的臨床實踐認為:口腔美容修復(Oral cosmetology repair)是一門以特殊治療方法和特殊的診治技術來增強和維護人體口腔健美的醫學學科;以口腔醫學和醫學美學為基礎指導。它主要是以提高人體生命質量和生命活力為主要目的的一種新型的醫學分支學科;是矯正、修復口腔的外形和功能的一種整形方式。
我們這里提到的“生命活力”,指的是人體的心理、生理、社會、環境適應等各個方面都處在最佳狀態的時候所反映的能量。生命質量指的是生命體所特有的功能、結構、發展的優劣程度、生存、形態等。而口腔健美,則指的是旺盛、活躍的生命力的一種重要體現。然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體口腔的健美程度反映了生命質量的優劣程度。因此,對于一個高生命質量和充滿生命活力的人來說,追求美是一種天生的理想,而美容口腔學正是從一個正面來幫助人們通往美麗彼岸的一種科學的醫學學科。
我國一名學者在《醫學美容學》一書中提到:“醫學美容學研究的是人體的體型美,和修復、維護再塑體形美的一切醫學設施和醫學技能以及基礎理論”[2]。從這個思想中我們可以認為美容口腔醫學研究的對象應該是維護人體口腔的形態、結構以及功能的美,以此來促進人體的口腔健美的各類醫學設施和醫學技術有關的理論,在這里有必要提到的是我們所說的口腔健美不是孤立的口腔而是離不開人體的口腔健美。
2美容修復影響的因素以及牙科美學的相關原理
美容修復應該要達到的修復是牙齒、牙齦、口周圍軟、硬組織和面部的完美協調。牙齦的曲線、豐滿度、形態、高度、笑線、齦的位置和牙齦、牙齒之間的關系,牙齒的顏色、形狀、位置、比例、大小,牙弓的對稱性和協調性以及笑線的位置和牙齦之間的關系等等都是影響口腔美容修復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必須要符合美容的基本原則才能夠使之產生美的效果。想要達到自然美的口腔美容修復在進行修復的過程中要加入美學的基本原理,如:形式審美法則、色度學原理、數字美學原理、視覺原理等等。這些基本的美學原理都是相輔相成的。
視覺,是人類審美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形式之一。產生視覺的原因就是因為對比它的存在。口腔頜面部組織和修復體組織的形狀、顏色、線條、質地等一系列的這都是修復美學審美的視覺要素。只有保證這些視覺要素都達到相對的協調和統一,才能使大腦在結合以后產生美的感受,其中,這個過程會受到環境因素和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協調指的是兩種物品的相似因素的并列,天然組織和修復體的顏色或者線條等在統一時間內達到統一的匯聚力量,包括牙齦、牙齒和口唇的整體外形等的協調。同時,在統一協調的前提之下還要具備的是單個個體的多樣性和特殊性,這才能產生個性化的一些特征。眾所周知,牙齒是口腔的主導審美要素,口腔是面部審美的主導因素之一。因此,通過牙齒比例和層次的變化以及牙齒大小的增減,排列位置的突出以及顏色的明暗等,都改變著口腔在面部的主導地位[3]。口腔視覺審美各個要素之間的協調程度和對比程度,以此來選擇適合的客戶,從而實現美學的多樣統一的原則,以此來達到美容修復和個體的自然和諧。
3口腔美容修復的展望
首先,口腔美容修復的實現是依賴于種種材料相配套的制作技術的完善和更新以及仿生材料和牙色材料的不斷創新和改進。在牙色材料中,全瓷的口腔美容修復的發展勢不可擋。目前,高強度的全瓷修復被廣泛的應用到牙科的美容修復中。粘結技術的發展也將為美容修復提供堅強的后盾,而且還將繁衍生息出更加新穎的口腔美容修復模式。然而,將口腔美容修復學和計算機技術相融合,將計算機比色和配色技術以及美容修復治療計劃信息網絡傳輸技術應用到口腔美容修復的各個環節當中。此外,口腔美容修復的個性化趨勢逐漸浮出。構建面部整體視覺審美層次能夠很好的反應個體特征的口腔表現,就是個性口腔,這將成為口腔美容修復的最高目標[4]。這對口腔工作者口腔修復的觀念和整體美容修復目標的實現都是一種解放,口腔美容修復也將進一步的實現。功能、形態、美觀的完美統一使美容修復真正走進自然。
4總結
口腔美容修復美學在美學原理和口腔醫學理論的指導和實施之下,不斷的借助最新研究成果,并且不斷的創新方法和材料以及技術,提高臨床修復的效果。相信,通過口腔美容修復在日常工作中的不斷努力和不懈追求,口腔美容修復的前景會更加的美好。參考文獻
[1]辛志強,王彥麗,吳文慧.前牙鑄瓷全冠、金鉑合金烤瓷全冠與鎳鉻合金烤瓷全冠臨床效果評價[J]實用預防醫學2010(9):150-152.
[2]郝玉全,高瑩嬌,秦小梅,韓雪松,劉敏達,艾.一種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的生物安全性評價[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2):101-103.
篇7
[中圖分類號]:J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4--01
廣告美學是研究廣告中審美現象和審美規律的學科,是廣告學和美學相結合的邊緣性學科,是指導廣告創作的基本理論,具有社會使用功能和社會市場價值,廣告美學服從美學的基本原理。本文就學習和研究多位學者關于廣告美學方面的著作和論文,以期對廣告美學的認知更加深化,從而在實踐中實現對廣告美學多元化、互動化、人文化的理解。
一、國內研究現狀述評
(一)廣告美學著作方面
王世德教授的《商業文化與廣告美學》一書,理論根基深厚,立論高屋建瓴,是我國第一部正面論述商業文化學和廣告美學的學術專著, 開拓了一個新的學術領域。思維縝密, 理論性強, 是這本專著的一個鮮明特色。視野廣闊,內容豐富,廣泛借鑒現代哲學、物理學、心理學、符號文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 是本書的又一大特色。此外, 研究深入細致, 注意用生動的事例來說明廣告和商業的審美規律,也構成了本書的一個特點。作者用了三章的篇幅來具體分析廣告和商業中的審美規律, 這是本書的主題部分, 也是本書最有實踐價值的部分。
劉泓在《廣告美學》一書中認為,廣告傳播是一種經濟行為,更是一種社會文化的傳播現象。面對廣告傳播的發展,我們顯然必須在經濟營銷、媒介傳播與社會文化的關系當中去尋求其美學意義的系統結構及其發展過程。這篇著作在討論廣告美學基本問題的基礎上,結合社會變遷與廣告美學的發展,提出了廣告的社會責任與“消費美學”的嶄新認識,同時,還分析了印刷廣告、電波廣告、戶外廣告、網絡廣告等美學特點以及廣告創意表現與廣告審美心理等,并進一步展望了廣告發展的當代美學趨勢。
張薇編著的《廣告美學》里介紹了廣告美本質的多維透視、廣告主體活動美、廣告載體要素的組合美、廣告美的價值功能、廣告審美心理、廣告審美意象的創構、廣告的藝術形態學考察、廣告美發展的動力學分析等。基礎性的內容具有一定的恒定性,正是這部分內容構成學科的基礎,教材內容反映現實的前沿性發展,實現了教材基礎性內容與前沿性內容較好的結合。將前沿性內容融入基礎性內容的框架系統中。
(二)廣告美學論文方面
宋順清的《廣告美學初探――從美感談開去》講述了在人類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因為勞動促進了大腦功能不斷優化,從最初的感覺、感知、潛意識,發展到能動腦筋利用、制作、使用生活生產工具,并模仿和辨別自然界及其人類行為,從而產生了喜怒哀樂等等復雜的情感。這種心理現象的變化和發展,是伴隨人們的一系列復雜的社會行為而漸漸的發展變化的。美感是大眾認知自然界及社會生活的一種心理現象。美學與心理學是有必定的關聯和影響的。
吳志翔在《廣告美學:符號的創世紀》里寫到:“傳媒時代,一切都在迅速地流變。哲學語言被稀釋,以最簡易、最媚俗的方式被理解和傳播。”這是吳志翔這位學者的洞察和感慨。在當今的信息網絡時代,社會的一切都在快速地發展。符號的隱喻化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包括了一種價值上的傲慢和偏見。這種隱喻性最直接地從廣告中擴散開來。廣告形象是當今時代極具表現力和感染力的有力符號。大眾化的廣告傳媒把很多變成了可能,它正在進行一場聲勢浩大的“符號創世紀”運動,所有投身其中的人可以說是“形象設計者”,他們在創造美妙的世界形象。
崔銀河的《試論廣告美學與受眾審美接受》指出,廣告就其本身來說有商業化、社會化或公益化信息傳播的意圖,與此同時也是有著明確的審美價值屬性的藝術作品。策劃廣告的設計者人設計和創作廣告作品的同時,也應該將其廣告作品的審美切入點考慮其中,這樣才會因其廣告創意自身的獨特而深深地吸引住人們的主義,才能使消費者因為對廣告作品的獨特而去喜歡上該廣告作品,從而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化。
篇8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設計美學誕生于20世紀20年代的西方,歐洲工業革命的發展使純粹的哲學美學走出象牙塔,將設計上升到了美學的高度。設計美學學科的重要意義體現在于其指導設計活動向審美化方向發展的過程之中,其所涉及的相關學科門類眾多。掌握美學基本原理是研究景觀美學的基礎,將設計美學的原則應用于園林景觀平面構圖之中進行研究是可行且具有指導意義的。目前國內將平面構成原則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停留在點線面的含義、關系和基本美學等內容上,本文將從景觀平面圖形式的美學特征出發,研究其形式、功能、技術、材料、形態美等設計美的要素,將為現代景觀規劃設計中的平面構思和分析起到指導作用。
現代園林景觀平面圖的形式美要素
形式美是設計美學要素之一,指事物的形式因素本身的結構關系所產生的審
美價值,是在時間和空間中感性直觀的物質存在。研究現代園林景觀平面構圖會發現,其形式美存在于景觀諸多元素的關系之間,它們所產生的秩序形成了一種力量感;優秀的景觀設計,其平面構圖也必定是一件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作品。下面將從比例與尺度、對稱與均衡、對比與協調這幾個角度對景觀平面圖的形式美進行一一分析。
1.比例與尺度
同平面設計一樣,景觀設計中也需要把握比例與尺度問題,否則若隨意在空間中擴大或縮小尺度,往往就把握不準場地的整體感受,導致錯誤的出現以及空間的浪費。所以,在設計的最初就要精準確定尺度問題。
在居住區的景觀設計中,還要大致遵守軟、硬質景觀元素比例的要求。硬質景觀如亭、廊、雕塑、盆飾、噴泉、瀑布、山石之間的比例關系是長期保持的一個常數,而軟質景觀元素之間,以及軟質景觀元素與硬質景觀元素之間的比例則是一個變數,這主要是因為植物形態會隨時間而產生變化,這在設計中是需要注意的問題。
2.對稱與均衡
說到對稱,最為經典案例之一的就是法國的園林景觀。17世紀法國巴洛克古典藝術園林,就以活潑線型營造對稱幾何式草坪和修剪成幾何形的低矮灌木景觀以及規則狀的水體為主要特征。
另外,軟、硬質景觀的整合要滿足均衡的要求,這主要體現在體量與質量相結合產生的對比。現代景觀中采用的軸線分析法有時也是對稱與均衡的體現。在設計過程中,首先確定場地的景觀主軸線和次軸線,然后在軸線的兩側分設不同的功能區域,軸線兩側區域的形狀從平面構圖上看也許不是完全對稱,但一定是均衡和穩定的。
3.對比與協調
在景觀平面圖中,軟、硬景觀元素的整合還要符合對比的要求。利用相互對立的形體、色彩、質地、明暗等使景物或氣氛結合在一起,以造成一種強烈的戲劇效果,能給人一種鮮明、顯著的審美情趣。
在景觀平面圖中不只是有對比,更要做到協調與穩定。材質的協調、功能區域之間關系的穩定、邊界的處理都需要做到這一點。從最基本的來說,協調包括植物配置與當地氣候條件和場地性格的統一、場地內建筑物與自然式道路或幾何形道路風格的契合、以及河流或水面邊界的處理與整個場地設計思想的統一等等。另外,景觀項目邊界處理的好壞是判斷一個方案優劣的重要基準,場地邊界豐富且與場地內容物協調,不僅能為方案本身增色不少,而且也能為周邊城市規劃添磚加瓦。
基于設計美學的景觀設計方法
在匯報一個園林景觀設計方案時,往往先從設計理念入手,然后是基地分析,到方案成果中的總平面圖、分析圖、剖立面圖、鳥瞰圖、效果圖匯報等等。如果沒有結合景觀主次軸線、節點等做好場地的統一性,平面圖就會分崩離析而失去美學特征,行人在場地中也會因交通流線不清而質疑其實用性。
平面圖是景觀方案最重要的內容,但在方案構思階段,若僅從平面出發,忽視了平面與空間或其它重要因素的結合,往往就會導致方案的失敗。所以,平面圖的構思是在確定空間形態的意象后才進行設計變化的,它是地面和空間形式劃分的投影。
總結
綜上所述,在景觀設計過程中,繪制平面圖是最重要的步驟之一,平面圖是由二維向三維造型轉化的基礎,它直接影響著人們在場地上的行為和活動。景觀設計的平面形式強烈,但并不意味著景觀只注重二維,而是以二維為基石進一步發展空間和體積。通過從設計形式美的三個角度(比例與尺度、對稱與均衡、對比與協調),結合景觀美學、功能、技術元素的分析,得出基于美學的景觀設計流程:功能空間――總平面的整合與分區――平面的形式、語言與美學要素――平面轉化為立體。在設計美學中,功能是第一位的,但結果中皆具有裝飾意味。從美學角度分析優秀景觀設計作品的平面構圖形式,為景觀設計展開了一個新的思路,對景觀設計平面圖中語言的組織也帶來了新的啟示。
篇9
護理美學教育目的是培養護生對美學的認識,具有心靈美、自然美、藝術美、感受美、鑒賞美、表達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動,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意識,提高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促進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全面發展,同時也鍛煉護生的學習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尤其是護理專業更應加強美學教育。我們具體做法如下。
1 加強臨床帶教隊伍建設
擁有一支高素質的臨床帶教隊伍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在重視整體護理活動中除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能外,還要把護理工作中無時無刻反映出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美的感受,通過不斷分析、探討、品味,再上升到理論高度,指導護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并在日常工作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護生。
2 培養護生護理美學的認識
護理美學是將美學基本理論應用于護理的一門新型邊緣學科,它運用美學的基本原理、原則和觀點,從護理的角度研究人們在維護和塑造人體美的活動中體現出來的護理美的現象及護理審美規律。
2.1 培養護生的心靈美 心靈美應具有崇高的職業道德、精湛的業務素質和良好的醫德醫風,這些與醫療質量的高低息息相關。因此要求護生應有一顆善良坦誠的愛心,愛生命、愛健康、愛護每位病人。不論護理對象的出身、職業和地位如何,都應一律平等地賦予發自內心的同情和人道主義的幫助,極端負責的服務態度,樂于親近病人。
2.2 培養護生的自然美 自然美是以豐富多姿的形態,斑斕絢麗的色彩,使人心曠神怡。置身于整潔美觀的病區環境中,能夠調節情緒,改善心情,使人心胸豁然開朗,化抑郁為豁達,化煩悶為愉悅,有利于治療疾病,恢復健康。
2.3 培養護生的藝術美 藝術欣賞是調節情緒、平衡生理、心理功能的良方益藥,藝術欣賞所產生的美感,能影響大腦的生理功能,并通過神經體液調節,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胃腸蠕動,提高免疫功能,具有消疲健體的作用。
2.4 培養護生的語言美 語言是護士與病人交往的重要工具,也是進行心理療法的手段之一。醫護人員的語言具有兩重性,它既能治病,又能致病,甚至能起到藥物不能治療的作用。因此對護士來說能否用語言開展護理工作是關系到病人康復的直接效果。首先要求護生對病人態度熱情,耐心解答病人的疑問,善于使用禮貌性、解釋性、鼓勵性和保護性語言,使患者自然產生一種自由、平等、不受歧視、被尊重、愛與被愛的心理滿足感。
2.5 培養護生的儀表美 儀表美是護士職業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患者初次交往時的“第一印象” 。儀表美能給患者以親近感及容光煥發、精明能干、精神飽滿的感覺。護理人員在工作中舉止大方、態度和藹、儀表端莊、行動敏捷、動作輕柔、工作有條不紊,體現護士特有的氣質和風度,可使患者產生依賴感,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6 培養護生的技巧美 要求護生對每一種技術操作做到規范美、精確美和節奏美。護士工作應沉著、輕巧,干凈利索、嫻熟靈巧的操作技術,均可引起患者美的感覺。對患者應帶著同情,不厭其煩的進行治療和護理,操作時動作靈活、敏捷,但又要柔和,并以自身健康情感去消除患者焦慮、憂郁、悲觀等負面情緒。
3加強護理美學教育的實施
3. 1 護理美教育教學方法 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主,結合臨床見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模擬練習,從而增強護生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如:為使學生養成多為病人著想的好習慣,授課時要求學生相互扮演“護士”和“患者”的角色置換,“護士”先運用禮貌性語言對待“患者”,說話和藹可親,文雅而適度,謙遜而可信,讓“患者”體會感受。然后,“護士”開始使用粗俗、生硬、刺激性語言對待“患者”,再讓“患者”體會感受。最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用自己作為“患者”的親身經歷發表語言、態度等與療效關系的看法,從而培養他們在今后的護理實踐中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能力,提高護理質量。通過對病人、護士等角色的扮演,既活躍了課堂氣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又強化了護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又如在靜脈輸液示教時,教師對病人的關愛、一針見血的技術給學生一種賞心悅目的職業美感。
3. 2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寓教于樂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開展文化節、藝術節等全校性美學教育活動,引導學生組織書畫社、文學社、棋社、攝影組、舞蹈隊、合唱團等文藝社團,并加以美學指導。通過上述一系列活動,對學生進行美的感受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形成崇高的審美境界和審美理想,成為品德高尚、知識淵博、體魄健壯、人格完美的高素質人才。
總之,護理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傳授給護生專業知識,還應該像“潤物細無聲”的春雨那樣, 時時給護生以美的欣賞,同時要鍛煉護生學習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的訓練。因此加強護生的護理美學教育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篇10
聲樂藝術既是一種音樂范圍的藝術,同時也是一種美學范圍的藝術,聲樂藝術是美學藝術的一個重要分支。聲樂藝術的高境界除了優秀的歌詞和樂曲作品,還有就是創作者和表演者所需要表達出來的感情,這種感情可以感染到觀眾,由此成為一種美學藝術。
【關鍵詞】美學;聲樂藝術;音樂;審美
一、引言
聲樂藝術是集多個組成部分于一身的藝術,其包括作品創作,教學評論和表演等部分。大多研究者都從音樂這一基礎方面來對聲樂藝術做出深入研究,而忽略了聲樂藝術在美學方面的高深造詣。聲樂藝術不僅僅代表著表演者的表演內容,即歌曲的曲調和表演者的表演效果,以及樂器的選擇和種類,其更多的是通過表演者極富有感情的表演來感染聽眾的情緒,由此使聽者產生共鳴,從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聲樂藝術在美學視域中的地位。聲樂藝術是具有一定的美學地位的,其研究不僅僅是停留在音樂的曲調和歌詞上,更多的是通過對音樂的演出深入研究聲樂的本質和通過人們的審美來探討聲樂藝術在美學視域中的地位。
二、美學視域的聲樂藝術內涵
顧名思義,美學視域中的聲樂藝術,既屬于聲樂學的一個研究分支,又屬于美學的一個研究分支,是兩個學科的交叉區域。聲樂學是聲樂藝術的基礎性學科,只有了解聲樂學的基本原理才能更加深入的創作表演并對其進行音樂評論。聲樂藝術同時也在美學視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聲樂美學主要是研究聲音藝術的本質原理和人們的審美價值。美學視域中的聲樂藝術主要是研究人類在音樂上的感性需求,以及通過哲學的視角來研究聲樂欣賞與實踐中所出現的哲學問題。通過系統和深入的研究方法,來研究聲樂藝術的美學構成,探討聲樂藝術的美學本質和審美方法,由特殊到一般,形成對美學視域中對聲樂藝術的普遍審美方向,從整體格局到細微部分的觀察,形成對聲樂藝術美學的系統性研究。
三、聲樂藝術美學的具體內容
要想了解美學視域中的聲樂藝術,就需要知道聲樂藝術美學主要是研究由聲樂表演而引起的聽眾情緒共鳴的藝術。在聲樂的創作和表演過程中,主要通過曲調、歌詞等具體表現形式來表現出所需要傳達的情感,從而加深對聽眾的情緒感染,引起人們的共鳴。而通過聲樂的創作到表演者對其的表演,再到引起觀眾的共鳴,這個過程就可以體現出聲樂藝術的美學。而聲樂評論人通過對聲樂美學的評論在哲學和美學上對聲樂藝術加以分析。聲樂藝術的美學價值主要包括聲樂的歌詞、旋律、演唱方式等方面的藝術價值。
(一)聲樂藝術的歌詞美學。
聲樂藝術的歌詞同時也包括著語言文學,只有好的語言文學才能引起聽眾的共鳴。從語言學方面來講,感情洋溢的詩歌類更加能夠使讀者感同身受,更加地調動起讀者的情緒。從聲樂藝術方面來講,優秀的聲樂作品也同樣具有優秀的歌詞水平,好的歌詞能夠使聽眾感同身受,能夠從歌詞所講述的小故事中回憶起自身的各種經歷感受。對于中國的歌詞藝術來講,中國聽眾更加深有體會,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通過優美的漢語排列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使聽眾情緒產生共鳴,這就是聲樂藝術的歌詞美學。
(二)聲樂藝術的旋律美學。
聲樂藝術的旋律美學是聲樂藝術的基本內容,聲樂藝術的基礎就是建立在聲樂的表演上。音樂本身就是最能調動人類感情的藝術之一。人們常說,音樂無國界,無論在何種情況下,旋律的美好是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一個好的旋律才能更好的表達出歌詞所要表達出來的情感,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只有擁有了優美的旋律才具有聲樂藝術美學的最基本要素。
(三)聲樂藝術的演唱美學。
聲樂藝術的演唱美學是聲樂藝術的關鍵性部分。一部作品的好壞不僅要通過其歌詞和旋律的水平來表現出來,對其演唱方式也有同樣高的要求。演唱美學不僅要求表演者的聲腔要具有一定的美學性,能夠利用聲腔來給藝術添彩,同時對表演者的形體藝術也有一定的要求,表演者的形體藝術主要是通過表演者自己對作品的理解來傳達給觀眾,從而更易感染觀眾情緒。聲樂藝術的演唱美學在聲樂研究中也是重要部分。
四、結論
聲樂藝術作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其藝術創造者既來源于人,也服務于人。聲樂藝術通過人的演唱來表現,所以對聲樂藝術美學的探究就是對聲樂作品、對人類感情的調動的研究。具有美學價值的聲樂藝術更加能夠感染人們的情緒,使人們有感同身受之情,同時具有美學價值的聲樂藝術也能夠提高觀眾的審美,使人們的文化水平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具有美學價值的聲樂藝術更加能被大眾所喜聞樂見,所以更容易被聽眾接受和認可。所以,聲樂作品的創作要注意其美學的價值,只有具備了高水準、高美學價值的聲樂藝術,才能夠被具有高審美能力的大眾所認可。聲樂藝術的美學價值也同樣要求在聲樂作品的創作過程中要不斷地改進和創新,通過對美學的研究,創造出更有藝術價值和美學價值的作品。
參考文獻:
[1]殷琴.后現代主義視野中的中國聲樂藝術探微[J].學術探索,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