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環境管理方案范文

時間:2024-03-04 17:55: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食堂環境管理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食堂環境管理方案

篇1

為了做好項目一隊生活區域及施工現場的環境衛生工作,保障人員的身體健康,減少環境污染,現根據國家的有關法律及規定并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項目一隊管轄區域及工程施工場地作業區域對環境衛生工作的指導與規范。

3職責

劉宏負責本文件的有效實施,管理室等相關部門配合。

4管理規定

4.1食堂環境管理規定

4.1.1食堂工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健康狀況檢查,合格上崗,不合格調整。工作時,必須穿戴工作服帽,衣著整潔,不留胡須,勤剪指甲,勤洗澡。

4.1.2不購進、不使用變質變味食品,生熟食品分開放置,存放食品及調味的容器加蓋放置,保持清潔,擺放整齊,每周對冰箱、冰柜貯存的食品進行一次清理,每月對冰箱冰柜進行一次除霜清潔。

4.1.3所用餐具應使用洗滌劑、消毒液加清水沖洗。

4.1.4炊具、爐具外表無油漬,無交叉污染。水池無積水,無污跡、泥垢;地面整潔,抹布洗凈晾干放置;垃圾及時清運不隔夜。

4.2辦公室環境管理規定

4.2.1辦公室內無蜘蛛網、吊灰,墻壁整潔,門、窗、燈架、電扇、空調室內機無垢跡,地面無煙頭、紙屑、痰跡。

4.2.2室內物品擺放布局合理,辦公桌無雜物,文件資料放置整齊有序,必備生活用品定點放置,垃圾及時清運,空氣清新。

4.3公共場地環境管理規定

公共場地地面整潔,車輛停放整齊有序,墻壁無亂貼亂畫,垃圾箱定點放置,專人每日清理,綠化良好。

4.4浴室環境管理規定

浴室地面無污跡、積水、煙蒂、大小便,墻壁無霉斑,燈光明亮,通風良好,管道無破損、堵塞。

4.5公廁環境管理規定

4.5.1公共衛生間(廁所)墻壁無亂寫亂畫,無蜘蛛網、吊灰,地面無積水。

4.5.2便池無積糞、積垢、尿堿,無蠅蛆孽生,每月用藥劑洗垢、消毒一次,春夏季視情況增加次數。

4.5.3衛生間每日專人清掃兩次,廢棄物每日清運一次,夏季每日打蟲劑一次。

4.6施工現場環境管理規定

4.6.1工程施工外場作業的衛生參照上述相關部份執行。

4.6.2工程施工外場作業使用的飲用水箱應加蓋加鎖,專人負責,加貼明顯的飲用水標識,定期清除箱內污垢,定期對水質進行檢測,達到飲用水標準后方可飲用。

4.7職工宿舍管理規定

職工宿舍及休息室要保持整潔,物品、床鋪要統一置放,個人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5禁止事項

5.1禁止工程施工車輛在運輸過程中拋、撒、滴、漏污染環境。

5.2禁止向水體排放油類、酸液、堿液或者劇毒廢液。

5.3禁止在水體中清洗裝貯存油類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車輛和容器。

5.4禁止向水體排放、傾倒施工廢渣、生活垃圾及其它廢棄物。

5.5禁止向水體排放含熱廢水。

5.6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入食堂后場操作間從事與工作無關事宜。

5.7禁止在食堂操作間洗滌含工業用油、酸堿及有毒物質的物品。

5.8禁止焚燒垃圾或用土淹埋含油、酸、堿、毒污染物的物品。

6廢棄物的處理

6.1項目一隊辦公區域、生產生活區域分類設置總垃圾桶。

6.2工程外場施工時,應設置相應的臨時垃圾處理中心,且與主體工作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適時清運處理施工垃圾。

6.3各辦公室垃圾桶內廢棄物,適時分類放入總垃圾桶內;公共場地垃圾桶每日清理一次;總垃圾桶每周由專人運至垃圾場清理一次,清洗沖刷一次;夏季視情況增加傾倒次數。

6.4食堂的泔水由住地附近養豬專業戶每日收集清理。

6.5施工工地所用的油類廢棄物的處理按《危險品管理規定》的要求執行。

6.6各類固體廢物按《固體廢物控制管理規定》的要求執行。

7衛生管理運行

7.1該專項工作由劉宏主管主抓,各辦公室具體檢查督辦。

7.2各辦公室、食堂、集體宿舍、廚房內部衛生及各自門前公共場地衛生由其工作人員負責清掃保潔。

7.3項目一隊每月組織一次衛生狀況檢查,要形成記錄表格“衛生檢查表”,對檢查結果進行一次評審,對已達標的要求其持續改進,對未達標的,制定方案下達整改通知書,保證達標,公布檢查評審結果。

7.4每年對該項工作進行二次內審,適時調整,確保該項制度的符合性、工作有效性的發揮。

7.6每年舉辦一次有關環保衛生知識的宣傳研討會,學習相關知識,增強員工的環境意識。

8行政責任

篇2

關鍵詞: 綠色施工 節能 環境保護

中圖分類號:TE08 文獻標識碼: A

一、工程概況

東莞生態園控股有限公司辦公樓項目的建筑高度約23.98米,最大單跨約8.1米,層高5層,設有一個單層地下室,總建筑面積為37,664平方米,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方案由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何鏡堂院士設計,強化自然通風降溫功能,提高圍護結構隔熱性能和采用先進的空調方案及高效的空調設備,在保證相同的室內熱環境前提下,與基準建筑相比,全年建筑能耗相應減少65%。核心目標是營建一個結合當地氣候特點并符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3星級的辦公樓,以點帶面將推動整個區內的建筑向綠色建筑方向發展,擬建成更多節能、舒適型的綠色建筑群。

二、綠色施工總體框架

該辦公樓項目綠色施工總體框架由施工管理、環境保護、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能與能源利用、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六個方面組成(圖1)。這六個方面涵蓋了綠色施工的基本指標,同時包含了施工策劃、材料采購、現場施工、工程驗收等各階段的指標的子集。

圖1 綠色施工總體框架圖

三、綠色施工的措施

3.1 組織措施

建立綠色施工管理體系,并制定管理制度與目標,項目經理為綠色施工第一責任人,負責綠色施工的組織實施及目標實現,并指定綠色施工管理人員和監督人員。

3.2施工管理及環境保護措施

3.2.1 施工現場主要道路應根據用途進行硬化處理,土方應集中堆放。的場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應采取覆蓋、固化或綠化等措施。走重載車輛道路采用可重復利用的承重磚(構

件)進行處理;一般走道,可鋪設可重復利用的滲水磚;裸土的地塊應及時進行覆蓋或種植速生草種。施工現場應盡量減少土方開挖量和土方轉運頻次,有場地堆放條件的應提前進行挖填平衡計算,減少施工現場的土方存放量。

3.2.2施工現場建立封閉式垃圾站。建筑物內施工垃圾的清運,采用相應容器或管道運輸,嚴禁凌空拋擲。

3.2.3施工現場嚴禁焚燒各類廢棄物。

3.2.4建筑材料應有合格證明。對含有害物質的材料應進行復檢,合格后方可使用。

3.2.5施工現場設置的臨時廁所化糞池應做抗滲處理,食堂應設隔油池,

并應及時清理。食堂、盥洗室、淋浴間的下水管線應設置過濾網,并應與市政污水管線連接,保證排水暢通。

3.2.6施工現場嚴格按照國家標準GB/T12524《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測量方法》和GB12523《建筑施工場地噪聲限值》的要求制定降噪措施,并對施工現場場界噪聲進行檢測和記錄,噪聲排放不得超過國家標準。

3.2.7 對于因施工而破壞的植被、造成的裸土,必須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土壤侵蝕、流失。如采取覆蓋砂石、種植速生草種等措施。施工結束后,被破壞的原有植被場地必須恢復或進行合理綠化。

3.2.8施工現場臨時搭建的建筑物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施工現場使用的裝配式活動房屋具有產品合格證書。建設工程竣工一個月內,臨建設施應全部拆除。嚴禁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內設置員工集體宿舍。

3.2.9 施工現場采用封閉式硬質圍擋,高度不得低于1.8m

3.2.10在不同的施工階段及施工季節、氣候和周邊環境發生變化時,施工現場應采取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達到文明安全施工條件。

3.2.11 施工單位按照勞動防護的要求為施工人員配備安全帽、安全帶及與所從事工種相匹配的安全鞋、工作服等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3.2.12 高溫作業時,施工現場應配備防暑降溫用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3.1.13 施工現場應設置標志牌和企業標識,按規定應有現場平面布置圖和安全生產、消防保衛、環境保護、文明施工制度板,公示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流程圖。

3.1.14食堂建立后到衛生部門辦理衛生許可證,為炊事員體檢并辦理健康證,各類器具規范清潔。

3.1.15光污染控制。盡量避免或減少施工過程中的光污染。夜間室外照明燈加設燈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圍;電焊作業采取遮擋措施,避免電焊弧光外泄。

3.3 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措施

3.3.1施工總平面布置做到科學、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構筑物、道路、管線為施工服務。

3.3.2施工現場倉庫、加工廠、作業棚、材料堆場等布置靠近已有交通線路或即將修建的正式或臨時交通線路,縮短運輸距離。

3.3.3臨時辦公和生活用房應采用經濟、美觀、占地面積小、對周邊地貌環境影響較小,且適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動態調整的多層輕鋼活動板房、鋼骨架水泥活動板房等標準化裝配式結構。生活區與生產區應分開布置,并設置標準的分隔設施。

3.3.4對深基坑施工方案進行優化,減少土方開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土地的擾動,保護周邊自然生態環境。

3.4節能措施

3.4.1 施工現場應制訂節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對能源消,耗量大的工藝必須制定專項降耗措施,建設工程施工應實行用電計量管理,嚴格控制施工階段用電量。

3.4.2 建立施工機械設備管理制度,開展用電、用油計量,完善設備檔案,及時做好維修保養工作,使機械設備保持低耗、高效的狀態。

3.4.3 生產、生活及辦公臨時設施

1、利用場地自然條件,合理設計生產、生活及辦公臨時設施的體形、朝向、間距和窗墻面積比,使其獲得良好的日照、通風和采光。南方地區可根據需要在其外墻窗設遮陽設施。

2、臨時設施宜采用節能材料,墻體、屋面使用隔熱性能好的的材料,減少夏天空調、冬天取暖設備的使用時間及耗能量。

3、合理配置采暖、空調、風扇數量,規定使用時間,實行分段分時使用,節約用電。

3.5節水措施

3.5.1施工實行用水計量管理,按定額嚴格控制施工階段用水量。

3.5.2施工現場生產、生活用水使用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處應設置明顯的節約用水標識。

3.6節材措施

3.6.1施工現場應建立可回收再利用物資清單,制定并實施可回收廢料的回收管理辦法,提高廢料利用率。

3.6.2現場材料堆放有序。儲存環境適宜,措施得當。保管制度健全,責任落實。

3.6.3建設工程施工所需臨時設施(辦公及生活用房、給排水、照明、消防管道及消防設備)采用可拆卸可循環使用材料,并在相關專項方案中列出回收再利用措施。

四、綠色施工總結

按照綠色施工要求進行施工組織,使得原材料、能源、水、土地等的使用的減少,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但是為符合綠色施工的要求,導致施工單位原有設備報廢,同時也將導致施工成本的增加,可通過控制指標對采用綠色施工的單位進行補貼。

參考文獻:

篇3

1.2與轄區內各單位簽訂“自包”、“聯包”協議書;

1.3“門前五包”建有詳細檢查記錄。

2.1轄區沿街無亂貼亂畫、無野廣告、無過時標語、無亂掛各類標語廣告;

2.2對有關部門批準的轄區內門頭廣告牌匾和戶外廣告用字不準確或出現錯、漏字的責令整改并及時上報;

2.3轄區內發現違章設置門頭廣告牌匾和戶外廣告要及時上報,不準隱瞞、拖延;

2.4轄區內門頭廣告牌匾安裝的射燈、霓虹燈按規定照明,出現故障燈不亮的要及時督促經營者進行維修。

3.1責任區內無違章占道經營,無亂設攤點;

3.2建立協勤隊伍,并對街巷路重點區域進行看管。

4.1轄區內施工工地按照市、區統一規定管理,占道許可證存放現場;

4.2施工工地內外無垃圾,無污水外溢;

4.3對工地的食堂、宿舍、廁所的衛生進行督促檢查;

4.4按規定設置圍擋,出入口干凈整潔;

4.5工程竣工后,渣土余料清除干凈,占道臨時建筑及時拆除。

5.1認真貫徹落實《防洪法》和省、市、區有關防臺防汛工作方針政策;

5.2領導重視,有組織機構、有方案(預案),有專人負責;

5.3汛期做到通訊暢通;

5.4搶險任務明確、對險情隱患調查摸底清楚,并與險情隱患責任單位簽定責任狀,責任落實到位,;

5.5防汛物資按要求準備充分齊全,萬無一失。

6.1認真貫徹落實《城市除雪管理辦法》,領導重視,有組織機構、有方案;

6.2轄區內除雪地段劃分明確,與責任單位簽定責任狀,落實到位;

6.3責任地段除雪清運及時。

7.1市容環境管理工作有計劃、有人抓,形成管理網絡;

7.2認真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7,3責任區無亂堆亂放、亂搭亂建、亂掛雜物;

7.4轄區內實行全天候保潔制度,無污物、痰跡、污水、煙頭;

7.5轄區內無衛生死角(含無生活、建筑垃圾);

7.6大型活動中轄區內環境衛生保持干凈整潔;

7.7大型活動主干道、迎賓路線保持衛生良好整潔;

7.8轄區內溝河環境衛生未保持干凈整潔。

1.1建立城市綠地管理機構,制定管理方案:

1.2認真及時解決居民反映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2.1上報材料、圖紙、報表及時準確:

2.2綠地資料保存齊全:

2.3上情下達及時、準確、無誤:

3.1綠地容貌干凈整潔,綠地內設施完好無損:

3.2綠地無因缺水等養護原因出現枯死現象:

3.3無大面積黃土,無人為踩出露土便道:

3.4草坪、花灌木、綠籬修剪及時。草本花卉無明顯殘枝敗葉現象:

3.5樹木無死枝、亂掛、亂綁、亂曬。綠地內無違章占用和亂堆亂放現象。

3.6喬灌木、花卉、草坪、綠籬等植物無病蟲害現象:

上述涉及到面積數以2平方米為計算單位。

3.7無出現濫砍或違章占用綠地現象:

發現一起此條不得分。

3.8對美國白蛾防治進行單獨檢查:

4.1臨山街道發現重大隱患和出現重大火情,從年度分中扣10分。

1.1每1000戶設置一個袋裝點;

1.2定時收集垃圾;

1.3垃圾袋裝口捆綁嚴實;

1.4袋裝垃圾堆放整齊;

1.5袋裝區域無散放垃圾袋;

1.6袋裝垃圾點洗刷干凈、無污漬;

1.7袋裝區域不得有自設的筐、架或其它容器:

1.8按規定時間內收集完畢。

2.1待運手推車停放有序;

2.2袋裝垃圾擺放整齊;

2.3車容車貌整潔;

2.4無污水滴漏;

篇4

【關鍵詞】環境因素;識別;評價;控制

在全球環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當今國際社會對環境問題的共識。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基于此共識,推出了ISO 14000系列標準,它包括環境管理體系、環境審核、環境標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國際環境管理領域的許多焦點問題。其宗旨就是規范企業的環境管理行為,加強預防和控制,不斷改善組織的環境表現和行為,引導組織自覺遵守環境法律、法規和其他相關的技術要求,改進工藝,促進清潔生產,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按照電力企業環境管理體系運轉專項評審工作標準的要求,組織積極推進辦公場所環境的識別評價和控制,規范辦公場所環境因素管理流程,減少有害物質排放,創造良好安全生產環境,塑造企業良好的外部形象,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對電力企業的生存和長發展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

環境管理體系基于PDCA循環方式,它的體系核心內容主要包括:制定環境方針、識別環境因素、評價重要環境因素、確定相關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建立環境目標、指標,制定實施方案。加強運行控制,進行監測與測量,處置不符合和糾正管理,制定應急預案。定期開展內部審核管理和管理評審,確保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等要素。

根據國家電網“質安環”體系評審要求,企業制定的標準主要有:《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培訓管理》、《職業健康安全危險源辨識與風險管理》、《辦公場所環境因素管理》、《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應急準備與響應管理》、《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監視和測量管理》、《不合格和糾正措施管理》、《預防措施管理》、《電網環境保護管理》等管理標準。通過建立和實施這些標準,以確保環境、質量和職業健康安全,提高環境、質量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水平。其中環境管理標準規定識別、評價覆蓋產品生命周期中的環境因素,有效控制和檢測,環境合規性好壞變化。對“三廢”的排放和處理,符合國家環保條例規定。對重要環境因素規定控制措施,控制有效排放達到要求。這些標準未建立之前,企業對環境安全和職業健康之間的關系不是很關注,環境管理沒有規范的管理標準可以參照,管理起來隨意性比較強。現在企業建立了環境管理標準,規定各部門把應負責哪幾項專業管理工作,該干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都有明確要求。在環境管理體系運行中,對辦公資源使用情況進行檢測和統計,發現異常增量時,就查找原因,采取各項技術措施和管理控制廢棄物的排放,降低辦公成本,減少資源浪費,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建立適宜有效的識別和評價方式

環境因素是一個組織的活動、產品和服務中能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的要素。在對辦公場所環境因素進行識別時,主要考慮的八個方面:向氣體、水體、土地的排放,原材料、自然資源和能源的使用,能量釋放、廢棄物、副產品、物理性,如大小、從形狀、顏色、外觀等。

(一)環境因素識別的主要依據

一是具有或可能具有對環境造成影響的因素;二是法律法規或其他要求有明確規定的廢棄物;三是相關方要求識別和確定的環境因素;四是對環境影響結果有益的活動因素。結合企業各部門的實際情況,對相關內容的適宜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

(二)環境因素識別和評價方法

1.現場調查法:組織有關人員對生產、活動現場進行觀察、測試;查閱以往資料或記錄(包括政府法規、行政許可和行業標準的規定);

2.實際測量法:對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的環境指標(如排放濃度,噪聲指數)進行實測后識別。

(三)環境因素識別應注意的時段

1.現在時間:正在發生的環境問題,直接對環境造成影響;

2.過去時間:以前發生的環境問題,如果對現在還有影響,則應予以識別;

3.將來時間:將來可能發生的環境問題,特別是預防措施不當導致不良的后果。

(四)環境因素的狀態

1.正常狀態:正常運行時產生的環境問題;

2.異常狀態:異常運行情況時發生的環境問題;

3.緊急狀態:可以預見的緊急情況或事故產生的環境事故。

(五)環境因素的類型

1.辦公室裝修過程的廢氣、噪聲、廢渣等;

2.辦公區域配套服務設施產生的廢氣、噪聲、廢水等;

3.生活垃圾及性質類似于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

4.電子、電器類報廢辦公物品;

5.醫療垃圾;

6.水、電、燃料等資源能源的消耗。

(六)環境因素的評價依據

1.有關法律、法規和行業規定;

2.對環境影響的規模、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

3.環境影響發生頻次或排放極限;

4.內、外部相關方的關注(如公司的公眾形象等)。

(七)環境因素的打分方法

明確環境因素識別的依據、方法、時間段、狀態,對辦公室裝修過的廢棄、噪音、廢渣等;辦公區域配套服務設施產生的廢氣、噪聲、廢水等;生活垃圾及性質類似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電子、電器類報廢辦公物品;醫療垃圾;水、電、燃料等能源的消耗類型因素進行打分。(如表1所示)

重要環境因素的判定:

環境因素評價:∑=a+b+c+d+e

當∑≥15時,定為重要環境因素。

重要環境因素評價的準則:與法律法規及排放標準的符合程度、環境影響的規模和范圍、發生的概率和持續時間、對環境的影響或破壞的可恢復性、改變環境的影響的技術難度和費用、改變環境影響對組織或其他活動場所帶來的影響程度、對企業公眾形象的影響程度。

企業每年定期要求在對辦公環境因素識別的基礎上,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行業規定,對環境影響的規模、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生產排放污染物總量、發生頻率、相關關注度和經濟技術可行性進行綜合打分和評價,判斷出了重要環境因素多少項,可回收多少項、不可回收多少項。通過填寫《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表》進行科學評價分析,判斷是否出現重要環境因素(A≧4和E≧10)。環境因素識別和評價表如表2所示。

二、建立有效的環境因素控制措施與實施

重要環境因素的控制途徑是根據重要環境有素的性質、嚴重程度和組織的技術經濟條件,分別采取三種途徑予以控制:制定環境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運行控制、應急準備和響應。對應的環境目標、指標。明確實現環境目標、指標的具體措施及方法(包括實施程序、步驟、支持性措施、資源、培訓、相關方的理解和協作等)。明確執行部門和負責人。明確并保證資金投入、明確時間表(啟動時間、完成時間)。必要時,還可規定檢查方式、憑借方式及要求。環境因素控制措施如表3所示。

依據各單位對環境因素識別和評價結果,確定需要采取措施的環境因素,對公司活動、配套設施發生較大變化;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及其他要求發生重大變化;內外審核、管理評審要求補充和更新;發生緊急、特殊情況;易識別的環境因素未得到明顯控制或者發現新環境影響因素時;相關要求變化等于原因制定了有效的控制措施,明確了責任部門和完成時間,并通過有關部門領導審核后下發給各單位執行。在與供應商簽訂的合同或協議中,將有關環境保護措施納入合同條款,形成依法履行環保責任和義務效應。對辦公廢棄物,全體員工進行預先分類,按可回收及不可回收分別投放;建筑垃圾和分類處理過的垃圾由有資質的回收處理單位集中處理垃圾處理率100%;建立廢舊電池發放、回收臺帳,發放有害辦公物品回收箱,每年定期回收,廢舊電池回收率100%,采購電池時優先選擇綠色、環保類型;污染物排放(回收)達標率目標100%;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定期由市環境監測部門進行監測;規定全體員工不向下水道中倒入膠狀物或沉淀物;要求清潔人員控制清潔產品的用量及回收處理;車輛按規定到市車管所進行尾氣排放年檢,要求使用符合環保要求的燃料和機油,以減少對大氣環境的污染;公務車輛到指定的4S店進行維修,廢機油及其他廢機件由4S店交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定期對辦公區噪音源進行監測,對噪聲超標的加裝消音裝置或更換設備;建筑工程施工時,要求建筑施工方和建筑垃圾運輸方要對建筑可能產生粉塵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集中存放,采取遮蓋和噴水等手段降低粉塵的產生;要求施工方應盡量在不影響員工和社區居民休息的時段開展工作;食堂廢水,建立化油池隔油隔渣,未發生未經過濾的污水直接排入下水管道的事件;廢油脂由有資質的油品回收部門統一處理;泔水處理采取專人定時回收,未發生隨意傾倒事件;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廢舊餐具按照公司本部垃圾分類原則分類處理;食品袋、餐盒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油煙排放均經油煙過濾裝置過濾處理后排放。

車輛管理部門制定了辦公汽車尾氣的排放檢測管理、車輛燃油、油和機油的消耗定額標準、獎勵和考核管理、辦公用車管理,積極組織對駕駛員技巧與維修養護的培訓,認真做好每日出車前技術狀況檢測工作:有關部門對廢棄電子產品的和報廢滅火器的處理。按照公司有關要求配置了消防器材、滅火設備,并組織了消防知識培訓;信息中心在招標技術規范書中明確了廢棄硒鼓、墨盒、電池等有害物品的處理要求;醫院的廢棄物稱為醫療垃圾,傳染性廢棄物(infections waste),職工醫院對每日所產生的醫療垃圾不與生活垃圾一并處理,醫院有明確的規定處理辦法,規定專人負責管理,定點存放,并由專業機構進行回收處理:行政部門認真做好供水設施的維護、水平衡測試工作,防止跑、冒、滴、漏情況發生,降低了水資源消耗,,做到對辦公環境目標有效地的控制。

三、建立有效的環境監視和測量體系

環境監視和測量內容是對有關運行控制的監視和測量,定期對廢水、廢氣、垃圾、噪音進行監視,不定期巡視、檢查各單位對環境因素控制措施落實情況,并將檢查情況進行通報,發現有重大環境因素變化的及時上及報告。環境績效的跟蹤信息(污染預防效果、節能降耗指標、排放總量消減)。環境目標、指標實現程度和管理方案實施效果。

依據《環境因素控制措施表》規定的內容,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的對各單位的環境因素控制措施落實情況和控制效果進行檢查,對發現造成環境影響的因素以及沒有完成控制措施的,按《不合格和糾正措施管理》向相關責任部門下達不合格報告,將檢查結果通過“通知公告”欄公示。相關責任部門應按《不合格報告》中規定的日期進行整改,有關組織對控制過程和整改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未能按要求整改的或整改沒有效果的,按照績效管理辦法提出考核意見,通過檢查督導,將辦公環境管理融入到基層管理工作之中,使廣大員工形成了自覺愛護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

毋容置疑,加強對環境因素的識別評價與控制工作的管理,使企業環境管理體系更有效地運行,生產與辦公污染物排放達標率100%,辦公區環境安全舒適、潔凈優美。

參考文獻

[1]王敏.國家電網公司標準化建設培訓教材/國家電網公司標準化工作辦公室編.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1:56-60.

篇5

關鍵詞:廢催化劑 有價金屬 清潔生產

中圖分類號:X7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9(b)-0046-05

Cleaner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Example Analysis of Dry Recovery of Valuable Metals in Waste Catalysts

Wang Keke Sun Zhengyu

(Henan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Zhengzhou He’nan, 450004, China)

Abstract:It is an industry with the dual advantages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ng to recover and utilize metal components from waste catalysts. The dry recovery of valuable metals in waste Catalysts has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eavy pollution.First,this academic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process and pollution point of the industry.Then,combined with the enterprise cleaner production example,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cleaner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terprise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So as to provide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leaner production of the enterprises in the industry.

Key Words:Waste catalysts; Valuable metals; Cleaner production

催化劑是一種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卻不改變化學反應的熱力學平衡,且在化學反應前后物理和化學性質無明顯改變的化學物質。該文從干法回收廢催化劑中有價金屬的行業特點、工藝流程和產污環節著手,結合企業清潔生產實例,旨在分析清潔生產技術在企業的應用情況及取得的效果,為該行業企業的清潔生產發展提供思路。

1 前言

據統計,催化劑在化工生產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90%以上的化學工業中均包含有催化過程[1],全世界每年消耗的催化劑數量約為80萬t(不包括烷基化用的硫酸和氫氟酸催化劑)。催化劑在制備過程中,為了確保其活性、選擇性、耐毒性和一定的強度及壽命等指標性能,常常選擇一些有色金屬甚至貴金屬作為主要成分[2]。隨著工業生產對催化劑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全世界每年不可避免地要置換出數量可觀的廢催化劑[3]。以往對廢催化劑的處理方式主要以丟棄、填埋、焚化等方式為主,其不足之處一是廢催化劑往往作為危險廢物處理處置,不僅會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還大大增加企業成本;二是催化劑在使用過程當中所吸附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質以及自身所含有的一些金屬元素會由于各種作用而進入到自然環境,給環境帶來嚴重危害[4];另外廢催化劑所含的各種有價金屬資源沒能得到回收利用,造成有效資源的浪費。因此,隨著金屬資源的日益衰竭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廢催化劑的回收再利用已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重視,中國也有許多研究機構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日益嚴格的環保法律法規和政策標準要求下,從廢催化劑中回收有價金屬無論是在環保還是在經濟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從廢催化劑中回收有價金屬的方法一般分為3種:干法(火法)、濕法及聯合法[5]。從文獻上看,目前單獨采用干法從廢催化劑回收有價金屬的相關研究很少;從市場上看,由于其流程短、見效快,干法工藝還有較多應用,在部分地區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但干法工藝能耗高、污染較重,往往是環境保護管理部門關注的重點。因此,對該行業的清潔生產技術開展研究和應用,對其生產全過程進行改造和治理,持續提升清潔生產水平,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2 行業特點、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

2.1 行業特點

該行業具有如下特點。

(1)與國外相比,行業起步晚,自1971年撫順石化三廠開始從廢重整催化劑中回收鉑、錸等稀貴金屬以來,我國才逐漸開展廢催化劑研究工作[6];(2)行業個體規模小、市場較混亂;(3)生產原輔料及廢棄物多為危險廢物,環保關注程度高,標準規范復雜,管理嚴格;(4)與濕法工藝相比,干法工藝具有流程短、見效快、能耗高的特點;(5)與濕法工藝廢液易造成二次污染不同,干法工藝一次廢氣污染物濃度高,在爐渣得到有效處置的情況下,基本不產生二次污染。

2.2 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

按照回收金屬種類的不同,行業主要工藝流程和產污環節如下。

(1)鉑、鈀及合金。

⒑鉑、鈀、鎳、釩、鈷、鉻、鉬、鈦的廢催化劑投入電弧爐中,利用電極(石墨)導電至各種金屬的熔點,將其融化為液體,同時其載體(如Al2O3)也被融化,先將熔融后的廢氣載體倒出,再將融化的金屬倒入模具成型,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如圖1所示。

(2)粗銅提取。

將含銅廢催化劑、含銅廢物和廢活性炭混合后在焙燒爐中將銅的金屬氧化物熔成塊體,加入香炭在精煉爐中精煉產出粗銅,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如圖2所示。

(3)氧化鋅生產。

將含鋅廢催化劑、含鋅廢物、含鋅廢泥混合香碳,一起投加入焙燒爐中,含鋅廢催化劑、含鋅廢物中的鋅和含有機鹵化物廢物中的氧化鋅在高溫下轉化成氣態,分布于焙燒爐的下層,從另一通道經過U型管冷卻后經捕集器捕集,得到氧化鋅產品。而含有CO2、SO2、粉塵的廢氣聚集于焙燒爐的上層,經沉降室重力沉降后,再經除塵脫硫后,通過煙囪排放,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如圖3所示。

3 清潔生產審核實例

下面以干法回收廢催化劑中有價金屬的某企業清潔生產審核作為實例,分析清潔生產技術在企業的應用情況及取得的效果。

3.1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產排情況

(1)廢水。

因為干法回收,公司無工藝廢水,職工辦公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澆灌廠區林地和菜地。

(2)廢氣。

污染源:焙燒爐、氧化鋅捕集、精煉爐及其造渣產生的含粉塵、SO2、NOx廢氣;電弧爐產生的含粉塵廢氣;職工食堂炊事油煙;包裝工序產生的含粉塵廢氣。焙燒爐廢氣及氧化鋅捕集廢氣經重力沉降+袋式除塵+雙堿法脫硫處理后由50 m高排氣筒排放;精煉爐及其造渣廢氣經重力沉降袋式除塵+雙堿法脫硫處理后由20 m高排氣筒排放;電弧爐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粉塵,經重力沉降+袋式除塵器處理后,經20 m高排氣筒排放;氧化鋅包裝線含塵廢氣以無組織形式排放。

(3)固廢。

公司固體廢物主要為焙燒、精煉和電弧熔融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和碳渣,除塵設備收集的粉塵、雙堿法脫硫產生的石膏和職工辦公生活垃圾。

固體廢棄物產排情況見表1。

廢渣中各類成分隨每批處理原料而變化,企業制定了廢渣檢驗制度(對每批次廢渣均進行危險性鑒別)。符合一般固廢要求的進入一般固廢堆場臨時存放,外售制磚;屬于危險廢物的進入危廢暫存間存放,定期交由有資質危廢單位處置。渣場按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9-2001)建設,地面鋪設防滲層和刷涂防滲漆,加強防滲、防水、防風措施;危廢暫存間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7-2001)的要求建設。企業原料均屬于危險廢物,由專業運輸公司運輸,已辦理危廢轉運五聯單。

(4)噪聲。

噪聲主要來自工業爐窯鼓/引風機、制球機、除塵風機等。制球機等產生機械噪聲的設備采取選用低噪設備、安裝減振基礎、隔聲措施;工業爐窯鼓/引風機、除塵風機等產生空氣動力學噪聲的設備采取裝消聲器、加裝減振墊及采用彈性支承或彈性連接、隔聲措施。

3.2 企業清潔生產現狀及潛力分析

根據清潔生產的一般要求,清潔生產指標原則上分為生產工藝與裝備要求、資源能源利用指標、產品指標、污染物產生指標、廢物回收利用指標、環境管理6個方面。由于目前還沒有出臺相關的行業清潔生產標準,因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的要求,從上述原則方面對企業的清潔生產潛力進行分析。

(1)生產工藝與裝備要求。

該公司已運行多年,在實際生產中,已建立起成熟可靠的生產工藝。含銅廢催化劑采用“焙燒―精煉―造渣”工;含鋅廢催化劑生產氧化鋅采用“焙燒―冷卻―捕集”工藝;合金生產采用“電弧熔融―冷卻成型”工藝。以上均為干法工藝。采用的生產設備主要為焙燒爐、干燥爐、電弧爐、制球機、捕集器、U型冷卻器等,環保設備主要為重力沉降室、袋式除塵器、雙堿脫硫等,均為行業內廢金屬催化劑處理和回收的成熟設備。

(2)能源利用指標。

公司用能主要為電能,根據生產統計,耗電量為100.4 kW?h/t產品。

(3)產品及包裝。

公司主要產品為氧化鋅、粗銅、鉬鎳合金、鉻鐵合金等。除氧化鋅為編織袋包裝外,其余均為無包裝金屬錠塊,產品及包裝符合清潔生產要求。

(4)污染物產生。

污染物包括SO2、NOx、粉塵、COD、氨氮、廢渣和脫硫石膏,均為常見污染物,經相應措施處理后均可達標排放,污染物產生情況見表2。

(5)廢物回收利用指標。

除塵設備收集的粉塵回用于生產;雙堿法產生的脫硫石膏外售于建材廠;焙燒、精煉、電弧熔融產生的廢渣和碳渣經檢驗后分類處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定期由環衛部門清運至生活垃圾填埋場處置。有用固廢綜合利用率100%,滿足清潔生產要求。

(6)環境管理。

公司環保手續齊全,辦理有排污許可證和危險廢物轉移五聯單,符合國家和地方的有關環境法律、法規要求。

(7)清潔生產水平主要潛力點。

改進設備,降低單位產品能耗物耗;減少生產過程固廢產生量,提高資源回收率;加強現場環境管理。

3.3 主要清潔生產技術方案設計及效果分析

根據分析出的清潔生產潛力,從設備改進入手,在降低能耗物耗、降低污染物產排量等方面采取了制球機改造、精煉爐及其配套電機改造等清潔生產技術,達到了“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目的,經濟和環境均得到了明顯改善,詳細如下。

(1)制球機改造。

企業收購含銅污泥廢催化劑。污泥由于含水率高、直接精煉銅難以投料并且提取率較低,成品粗銅不易收集,因此需在精煉處理前脫水、固化。制球機可將脫水后的含銅污泥壓制成圓柱塊狀,便于投料和提取。制球機工藝原理簡單,將脫水后的含銅污泥擠壓成型即可。制球機的改進提高了污泥成型率、減少了含銅污泥廢催化劑的損耗,增大了原料提取率,該清潔生產方案總投資8萬元,實施后,提高污泥成型率,減少原料損耗,提高資源回收率,每年增加企業利潤2萬元。

(2)精煉爐及其配套電機改造。

將原有的精煉爐及其配套電機改造,增大電機功率,擴大爐容,增大單位面積進風率,采用熱風精煉,增大焦炭牢固性,整體降低單位產品能耗物耗,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方案總投資50萬元,年節約電量1.26萬元,勞動生產率提高后年增創利潤15萬元。

(3)規范原料庫管理、優化原輔材料運輸路線、加強巡檢等成套環境管理措施。

原料分區堆放,設置分區界限和各種原料標識牌及相關理化性質、組成、危險性簡要說明;原料庫與車間分區布置,原料在廠內運輸時,選擇最短、最便捷、路況最好的路線,減少廠內運輸過程中的原料遺撒量;健全崗位巡檢制度,及時排除故障,提高設備運行率,減少故障率。通過成套環境管理措施的改進,進一步節約物料成本,減少設備維修費用。

(4)清潔生產改造整體效果分析。

通過清潔生產方案的落實,企業整體達到了“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效果,見表3。

4 結論

(1)干法回收廢催化劑中有價金屬行業具有能耗高、污染較重的特點。

(2)作為環境保護管理部門關注的重點行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持續提升清潔生產水平,降低能耗物耗,減少污染物的產生排放,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3)實踐證明,落實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工作,能夠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環境與經濟的雙贏。

(4)由于干法回收廢催化劑中有價金屬行業生產工藝技術大體相同,因此,實例中成功實施的清潔生產技術在整個行業有較高的參考應用價值,有助于提高行業清潔生產水平。

參考文獻

[1] Abdel-Aal,E.A.,Rashad,M.M.Kinetic study on the leaching of spent nickel oxide catalyst with sulfuric acid[J]. Hydrometallurgy,2004(74):189-194.

[2] 王德x,于江龍,譚業花.工業廢催化劑的回收利用與環境保護[J].再生資源研究,2009(4):27-30.

[3] Absi-Halabi,M.,Stanislaus,A.,Qabazard,H. Trends in catalysis research to meet future refining needs[J].chemLnform,1997(27):45-55.

[4] 柳云騏,寧鴻霞,董青.重油加氫VRDS廢催化劑的環境影響分析及對策[J].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4):

61-63.

[5] 李立權.加氫催化劑再生技術[J].煉油技術與工程,2007,

篇6

一、提高認識,健全組織。

衛生無小事、衛生就是窗口、衛生就是形象,這是我校全體師生的共識。良好的衛生狀況是保證師生正常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條件,飲食衛生是師生健康的保證,環境衛生則是學校的窗口。我校始終把衛生工作作為學校一項要務,由校長親自負責衛生工作,并建立了學校衛生防病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各部門的職責,做到了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完善了各項衛生工作制度,制定了衛生防病工作方案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預案等。做到了年初有計劃、活動有記錄,年終有總結,我校實行衛生工作責任制,學校與相關部門領導、年級組長和班主任簽定責任書,并將考評結果列為評選先進和優秀的重要內容,并與月考核掛鉤。

二、加大投入,改善條件。

幾年來,學校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規模的同時,在資金十分緊張的條件下,仍然把衛生工作列入重點考慮因素,并逐步加大投入,改善校園環境,2006年以來學校累計投入730萬元不斷改善學校衛生條件,投資綠化,進一步優化學校環境,添置衛生設備。教室窗明幾凈,寬敞明亮,黑板無裂縫,無反光,無眩光,課桌椅符合衛生標準。

三、組織活動,預防疾病。

本著預防為主的方針,為了減少和避免傳染病的發生,為了進一步做好春季防病工作,專門召開了年級組長和班主任會,傳達了教育部、市教委和區教委的有關文件,認真領悟了區教委衛生防病緊急工作會議精神,積極進行動員,要求全體教師為預防傳染病的發生積極行動起來,思想重視,提高認識,努力行使自己的責任,做出應有的貢獻。學校專門召開了全校學生動員會,通過廣播、板報、集會、致學生及家長的一封信等多種形式積極開展了宣傳活動,下發了學生發病情況記錄表,要求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

學校始終堅持三操兩課(課間操、眼保健操、家庭護眼按摩操,體育與健康課、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制度,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與眼睛保健。同時,每學年對學生進行一次建卡體檢,并對體檢結果進行分析,建立學生健康檔案,針對存在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學校不斷加強對學生的健康教育,普及科學防病知識,通過校班會、櫥窗、板報、廣播、發放宣傳材料和國旗下講話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和家長宣傳健康衛生保健知識。加強對流行性疾病和季節性的傳染病的預防,定期對教室和宿舍衛生進行全面清掃,定期消毒,開窗通風,學生的健康防病意識不斷增強,人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學校無傳染病流行,無藥物中毒和重大意外傷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

四、加強教育,增長知識。

嚴格保證健康教育課的開課率,教師定期集中分析健康教育的現狀和教育中的問題,深入研究教材的重點、難點,改進教學方法,學校有專人負責,定期聽課、評課,及時分析、及時總結。通過不斷探索、更新、實踐,我們的健康教育宣傳已逐步規范化、示范化,將日常疾病防治知識在與學生互動中有機融合,在盡力學好書本知識的同時,不斷豐富健康課的內涵,適當增加一些生活救治常識和操作技能訓練。通過電化教學、觀看錄像、舉辦講座、開展主題班會等多種形式普及健康知識。使學生懂衛生、講衛生、愛衛生,提高了學生的衛生水平,增強了學生健康知識的知曉率。

五、整潔校園,美化環境。

學校建立了《衛生檢查評比辦法》、《食堂衛生管理制度》、《校園環境管理制度》、《個人衛生管理制度》、《宿舍衛生管理制度》等,教學樓和宿舍樓設有專職保潔員,每天隨時打掃、清理、擦拭和消毒。班級衛生工作深入開展五項評比,全校每周一第八節課安排衛生大掃除,班級設專人負責消毒和開窗通風;每天早晨及中午安排兩次值日。平時,各班級分別專人巡視清潔責任區,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學生會干部按時檢查、公布結果,頒發流動紅旗,政教處認真分析、及時總結,評比結果與班主任月考核掛鉤。辦公室、教室、宿舍和清潔區衛生由政教處專人負責檢查,與學校年終考核相聯系,占相當的比重。幾年來,在全校的綜合治理下,我校的衛生工作有了明顯提升,校園環境更加優美。

六、強化管理,確保安全。

校園食堂飯菜、小賣部經營的食品衛生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生命健康,因此,學校嚴把食品、原材料采購關,堅持到有衛生許可證的經營單位采購食品、原材料,實行了統購和索證制度,由食堂管理人員控制和把關。倉庫設專職保管員,嚴格食品出入庫登記制度,倉庫及冷藏設備清潔,通風良好,分類放置,分庫存放。食品加工設施完備,符合衛生要求。食堂及小賣部工作人員一律持證上崗,并嚴格按照有關規定保持個人衛生。學生餐廳衛生嚴格執行衛生清潔制度和消毒制度,責任到人,落實到位,全天保持整潔。

學校滅四害小組成員在總務處的領導下,按照區愛衛辦統一布署和文件精神要求、結合學校的工作時間特點,常年有序開展滅鼠、滅蚊、滅蠅、滅蟑螂等活動,滅害工作,及時做好臺帳記錄。由于全校滅害性工作和衛生工作有機結合,四害密度很大程度地降低,有效杜絕了一些傳染性疾病的發生。

篇7

一、領導高度重視,全員積極參與

根據縣政府[20*]62號文件精神,教育局及時制訂了《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興教字[20*]33號),召開了由鄉鎮教育干事以及縣直學校負責人參加的校園安全管理專項整治行動動員大會,對全縣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專項整治行動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各教育單位都制訂了整治行動方案,成立了安全管理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召開了全體教職工會議和學生動員大會,分析安全隱患,提出整改措施,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使全體師生人人重視安全工作,人人參與安全工作,實現“防范安全無空人,管理安全無空當,安全教育無空地。”為使全縣的校園安全管理工作進一步做到有章可循,教育局下發了《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堂和小賣部衛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興教文[20*]60號),要求學校、幼兒園嚴格對照《興山縣學校安全工作檢查評估標準》進行校園安全隱患的排查工作;根據全縣保育寄宿制學校增多的實際情況,教育局出臺了《興山縣保育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暫行規定》(興教字[20*]33號)。各教育單位根據自己的實際,也相應制訂了操作性強的制度措施。*鎮的《校園安全工作八十條》,對事關學校學生安全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明確具體的工作要求,促進了校園安全工作的規范化。方案和制度的出臺,保證了此次專項整治行動的有序開展,同時強化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安全責任意識。

二、責任落實,整治行動不走過場

1、實行安全管理負責制。為了搞好此次專項整治工作,中小學、幼兒園都嚴格實行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內部安全管理負責制。縣實驗中學成立了校長為組長、分管校長為為副組長、學校其他校委會人員為成員的安全管理領導小組,成立了以分管校長為組長的專項整治工作小組,啟動了護校隊。強化了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的職責,領導小組的正、副組長負責協調學校師生、財產的安全工作,負責起草并落實各項安全措施,負責召開師生安全工作會議及安全常識培訓等工作;學校工作專班負責抓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在校園內部推行安全“四包”責任制和“八制”方針。即值周領導包全周,值周教師包年級,班主任包全班,科任教師包課堂。誰領導誰負責,誰值周誰負責,誰上課誰負責,誰輔導誰負責,誰管處室誰負責,誰管年級誰負責,誰帶班誰負責,誰組織活動誰負責。從而保證了責任落實,避免相互推諉??h一中成立了安全領導小組,落實了三級管理、層層負責的目標責任制。由校長掛帥,統一指揮、協調各處室和個人的工作,貫徹執行上級部門的指示、任務,研究制訂行動方案;由相關處室負責人擔任領導成員,負責活動方案的實施;由部門崗位責任人和各班級班主任具體負責一線安全管理,明確分工,明確職責。在管理上,由領導組下設的辦公室具體負責日常工作;在制度上,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鄉鎮都分別成立了鄉鎮、學校兩級領導小組,確定整治重點,明確整改工作責任目標,保證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得力、機構健全、組織周密、運轉有序。高陽鎮中學把學校食品衛生、學生管理、校舍安全以及與其他單位配合治理學校周邊環境等工作詳細分解到行政、政教處、總務處和保衛科,明確了各自的職責。高陽鎮中心小學成立了環境設施、消防安全、食品衛生安全、學生安全知識教育、學生活動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共6個工作小組,并在學生中確定了18名義務安全工作員,明確分工,細化責任。各學校圍繞安全管理這一重點工作,建章立制,從根本上保證了專項整治行動的順利進行。

2、嚴格獎懲制度。為了在全縣中小學、幼兒園形成安全工作齊抓共管的局面,各教育單位都實行了安全工作一票否決制和連帶責任追究制。將安全工作納入各部門、教職工的責任書考評中,實行一票否決和責任追究。

3、家校結合,爭取社會各界對學校安全工作的理解、支持。在此次專項整治行動中,學校、幼兒園注重與學生家庭的聯系和溝通,召開家長會,宣講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與家長簽定安全責任書,明確了家長、教師、學生、學校各自的責任,有效的解決了學校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與此同時,中小學、幼兒園積極與其他相關部門協調配合,以取得全社會對學校安全工作的支持。近兩個月以來,全縣各校邀請公安、衛生、文化、工商等部門參與校園安全管理工作260人次,形成了校園安全人人有責的良好態勢。

4、強化學生的安全知識教育。在此次校園安全管理專項整治行動中,教育局把對師生的安全知識教育作為整個行動的重點內容之一,要求各教育單位突出這一重點,強化師生的安全意識,防患未然。各中小學、幼兒園通過校園廣播、板報、講座等多種形式,在學生中大力宣傳《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學校園環境管理暫行規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食品衛生法》、《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實驗小學、實驗中學和一中組織學生觀看了“珍愛生命、拒絕”的圖片展,師生深受教育;并邀請縣防保中心疾病預防專家以及省專家講授如何預防艾滋病;召開安全教育主題班會,宣講安全知識,普及安全常識。榛子鄉中小學共書寫安全標語17條,辦專欄27個,貼宣傳畫14張,校園廣播16次,召開師生動員大會8次,與會2760人次。水月寺中心小學把安全知識編成兒歌、順口溜發給學生,培養學生安全習慣。縣直幼兒園將一些自救自護知識創編成淺顯易懂的兒歌、故事,讓幼兒在念兒歌、聽故事的過程中潛移默化,樹立安全防護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邀請消防官兵進園為師生進行消防演練,邀請交警近園為幼兒講解“遵守交通規則,安全才能回家”為主題的道路交通基本知識。不少學校通過自辦安全小報的方式,讓學生收集各類安全小知識,從中得到教益。縣一中的安全小報版面漂亮,內容豐富,深受師生喜愛。古夫中學結合學校體育藝術節,舉行了《珍愛生命》專場文藝晚會;古夫鎮中心小學舉行了全校性安全知識競賽。全縣各中小學、幼兒園舉辦安全知識講座計120次,辦板報356期次。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的教育活動,學生的安全意識普遍得到了提高。

三、自查與督查相結合,確保校園安全萬無一失。

10月27日,縣教育局召開校園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動員大會,要求各教育單位對校園內部安全隱患進行嚴密排查,并寫出情況報告。全縣中小學、幼兒園積極響應,迅速行動,于11月15日前完成了校園內部的安全隱患排查,并向教育局上報了排查報告。通過自查,全縣各教育單位共發現90余處安全隱患,有的已經進行整改,尚有一部分正在整改之中。縣一中對校舍進行了全面檢查和維修,加固了教學綜合樓的不銹鋼欄桿,更換公共場所已損壞的燈泡,確保師生照明、通行有保障;維修了體育器材,強調了體育教師教案中要有保護措施,增設球場的防護網;對校園內山體滑坡等重大安全隱患做到每天觀測記錄。水月寺鎮制訂了“水月寺鎮學校安全工作督查表”對照督查表逐校督查,并現場整改,彌補了管理上的漏洞,一些安全隱患得以及時整改。*鎮把教學行為安全隱患、教學儀器安全隱患、學生行為安全隱患、交通安全隱患、學校設備設施安全隱患、學校食品衛生安全隱患、校內傳染病控制等作為9大排查項目,要求學校進行嚴格排查,同時邀請縣、鎮兩級防保中心、工商、派出所、交通等業務部門進校助查??梢杂蓪W校自行整改的隱患,由學校及時整改,學校力所不能及的,及時上報教育局,通過投入、協調等措施解決。通過排查,全鎮中小學的安全隱患得到及時整改。建陽坪中學、小學分別籌措資金,對學生宿舍、樓梯欄桿、電源線路等進行了維修、更換;添置了食堂蔬菜保鮮設施,校園環境大為改觀。高嵐中學果斷處理了原經銷店門面遺留問題,將校內的所有經銷門面遷到校門外,凈化了校園環境。南陽鎮針對學生乘超載車和摩的現象,加大整改力度。南陽中學采用分年級放學的辦法,緩解交通擁擠矛盾;南陽小學、湘坪小學由教師組織學生乘車。水月寺鎮大白果園小學建立了護送學生返家路隊護送網點并與家長簽單制度,效果顯著。

11月12日,縣教育局下發《關于開展中小學、幼兒園及少年兒童安全管理專項整治督查工作的通知》(興教字[20*]35號),成立了督查領導小組,下設3個工作組,對全縣各學校、幼兒園的安全管理工作進行督查。督點包括:師生的安全知識教育;學校、幼兒園安全管理責任制,落實各項安全管理措施、全面排查并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的情況;食堂和小賣部食品衛生管理;保育寄宿制學校的安全管理;民辦教育的辦學資質及辦學條件;配合其他相關部門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和交通秩序的情況。督查小組分赴全縣50多個校點,對照《興山縣學校安全工作檢查評估標準》,對校園安全管理進行認真嚴格的督查,并實行跟蹤承包制,各小組所負責的鄉鎮沒有達到整改目標的,督查工作就不能停止,以建立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

四、安全責任重于泰山,校園安全工作必須常抓不懈

篇8

近年來,__市機關事務管理處積極順應機關事務管理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以學習貫徹《機關事務管理條例》等法規為著力點,抓住市行政中心搬遷的契機,有針對性地加強職能建設,工作職能由以往的“辦后勤”向“管后勤”轉變,機關事務管理工作打開了新局面。

一、分析現狀,找準原因明重點

我處主要承擔機關安全保衛、文印會務、基建維修、資產管理等工作,共有在編人員30人,其中,管理人員18人,后勤工人12人。此外,根據工作需要,還招收了7名臨時人員。從職能建設、隊伍構成等情況看,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職能設置不合理。多年來一直執行的《三定方案》是1997年制訂的,已不能適應新時期機關事務管理工作的需要,無論在會議管理服務、公務用車、辦公用房、機關食堂、物業管理等方面原有職能均對開展當前工作有所制約,機構設置、職能調整、人員配置需重新定位明確。二是隊伍年齡偏大。工作人員中年齡在50歲以上的有 10人,50歲以下40歲以上的有20人,40歲以下的僅有7人,隊伍年齡老化問題比較突出,后備力量薄弱,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后勤事業的發展。三是文化層次偏低。工作人員中本科學歷的有6人,大專學歷的有7人,其余大部分均為高中以下學歷,隊伍整體上文化層次不高。通過認真分析不足、查找原因,為我們明確下一步工作重點、工作思路打下了基礎。

二、調研學習,明確定位促發展

為更好地學習借鑒外地好經驗、好做法,2012年我們到蘇南、蘇中等地的機關事務管理部門學習調研。隨著《機關事務管理條例》的頒布實施,結合實地調研學習,我處找準了工作職能定位,逐步在轉變職能中把重心放在加強管理服務、提高保障能力上。一是以遵循“保障公務、厲行節約、務實高效”為原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打開機關事務管理工作新局面;二是以保障機關工作高效有序運行為目[:請記住我站域名/]標,搞好機關公務用車管理、會務服務管理、物資設備管理、房屋修繕管理、環境秩序管理、機關安全管理等,為機關履行好職責和完成好工作任務創造條件;三是以建設節約型機關為目標,貫徹勤儉節約方針,加強機關財務運行管理、資產租賃管理、公共機構節能管理等,確保節約型機關建設取得實效;四是以規范化、專業化為目標,加強機關事務管理工作隊伍建設,不斷提高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

三、規范職能,深化改革增活力

圍繞目標定位,我處從規范職能建設入手,堅持把管理與考核結合起來,不斷深化創新,加強隊伍建設,管理保障服務水平實現了新提升。

1、修訂《三定方案》,規范職能職責。2013年4月份,根據《機關事務管理條例》有關要求和自身實際情況,在市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市編委辦重新修訂了機關事務管理處《三定方案》。新的《三定方案》對相關職能進行了補充,梳理出12條重點職能,并以此重新設立了5個職能科室,分別為:辦公室,負責人事、文秘、勞資、黨務、機關公務用車管理、市級機關大院車輛秩序管理等工作。財務科(國有資產管理科),負責市級機關有關部門和單位行政事業經費管理、財務審計、會計業務指導、機關基建、維修資金、公積金、國有資產管理等工作。公共機構節能管理科(房產基建科),負責全市公共機構節能宣傳、培訓、指導、考核等工作;市級機關基礎工程建設和房屋修繕等工作。綜合管理科,負責各類重要會議、大型活動的會務保障和接待工作,以及文印中心管理工作;服務保障科,負責市級機關外包服務單位保安公司、物業公司監督管理工作;公寓樓和機關食堂的服務和管理工作;市級機關外環境管理工作。

篇9

一、適用時間

適用于此次省肺炎疫情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應急響應期間。

Ⅰ級應急響應結束后,由鎮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視疫情防控形勢以及縣疫情防控領導工作小組安排決定是否繼續實施。

二、適用對象

1.鎮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

2.鎮中心衛生院;

3.鎮內各小區、各村屯;

4.火車站、恢復運營的客運站和物流企業以及允許運營的公共交通工具;

5.窗口單位(包括但不局限于各類便民服務大廳、銀行保險機構及各類自動取存機械);

6.各類經營性公共場所(包括但不局限于商超、便利店、菜店、允許使用的市場、賓館、食堂、理發店等)

7.復工后的各類企業;

8.開學后的學校、托幼園所;

9.普通健康家庭。

三、責任主體

1.鎮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由各單位負責組織實施。

2.鎮中心衛生院由衛生院自行負責組織實施。醫療垃圾及醫療廢棄物按照《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相關規定處置;醫療機構廢水消毒處理工作按照環境管理部門要求執行。

3.鎮域內小區由社區統籌負責,組織實施;村屯由鎮政府統籌,各村委會組織實施。鎮轄區垃圾點的消毒由鎮政府組織開展消毒。

4.火車站、恢復運營的客運站和物流企業以及允許運營的公共交通工具由各企業、單位統籌負責、組織實施,并全面落實“一乘一消殺”制度。

5.窗口單位由各自主管單位統籌、窗口單位組織實施。

6.商超類公共場所、便利店、菜店、允許使用的市場、賓館、食堂等公共場所由市監分局統籌負責、經營主體組織實施。

7.復工后的各類企業由行業部門統籌負責、企業組織實施。

8.學校、托幼園所由各學校及園所統籌負責、組織實施。

9.普通健康家庭由居民自實施。

四、消毒指引

(一)消毒劑的選擇

表面消毒可選擇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75%酒精;手、皮膚消毒可選擇碘伏或速干手消毒劑。

(二)消毒方法

1.室內空氣。開窗通風為主,每日開窗通風2-3次,每次30分鐘,注意人員保暖。

2.手、皮膚。以洗手為主,在接觸可疑污染物后建議選擇碘伏、速干手消毒劑擦試消毒。

3.地面和可能被污染的墻壁等表面及經常觸摸的扶手、電梯按鈕、門把手、購物車等。可用有效氯為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或噴灑消毒,消毒順序由外向內,消毒作用時間不少于30分鐘。

4.餐(飲)具。首選煮沸消毒15分鐘,也可用有效氯為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劑溶液浸泡15分鐘后,再用清水洗凈。

5.家用物品、家具表面。經常觸碰的家用物品和家具表面等可用有效氯為500mg/L的含氯消毒劑、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劑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后清水擦拭干凈。

6.廁所。便池及周邊可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廁所內的表面應消毒手經常接觸的表面為主,如門把手、水龍頭等,可用有效氯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劑,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后清水擦拭干凈。

7.拖布和抹布等衛生用具。應按照房間分區專用,避免交叉感染。使用后以有效氯含量為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鐘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存放。

8.衣服、被褥等紡織品??闪魍ㄕ羝蛑蠓邢?5分鐘,或用有效氯為250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浸泡消毒,作用15-30分鐘后,按常規清洗。

9.嘔吐物、排泄物及分泌物直接污染地面。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紗布、抹布等)沾取5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劑(或能達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濕巾)小心移除。地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被污染表面及其周圍可能污染的表面。處理污染物應帶手套與口罩,處理完畢后應洗手或手消毒。

(三)注意事項。

1.消毒劑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時應注意個人防護,包括口罩、帽子、手套和工作服等,配制消毒劑時為防止濺到眼睛,建議佩戴防護鏡。同時消毒劑具有一定的腐蝕性,注意達到消毒時間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對消毒物品造成損壞。

2.含氯消毒劑對織物具有漂白作用,對織物消毒時要慎重。

3.用其他消毒劑進行消毒時,使用前認真閱讀消毒產品說明書,嚴格按照說明書規定的使用范圍、使用方法、作用濃度、作用時間正確使用。

4.所使用消毒劑應為經備案的合格產品,應在有效期內,消毒劑須現配現用。

5.消毒范圍區域內沿街單位、商家門前以及居民小區內樓道不得堆放物品。

6.嚴禁觸摸建(構)筑物外表面、沿街花草樹木等,一旦觸摸,立即用清水沖洗

篇10

為全面貫徹落實xx區創建國家衛生區工作,根據《xx區國家衛生區實施方案創建》的要求,結合我局實際監管職能,特制定創建國家衛生區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創建國家級生態區”為總目標,以宣傳創建國家衛生區重大意義、目標、要求為重點,以提高居民素質和文明程度為根本,不斷提升城市形象,努力爭創城市服務功能完善、人居環境一流的“京東綠谷”。

二、創建目標和主要任務

從____年開始,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全局干部的共同努力,確保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創衛工作的各項任務,順利通過平谷區創建國家衛生區工作小組的考核,為我區創衛工作力爭在“十一五”時期達到國家衛生區標準,通過某省市愛衛會和全國愛衛會的綜合考核驗收做出積極的努力。在創衛工作中,我局主要負責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市容環境方面。

工作職責:

負責城區內無照經營個體工商攤戶的管理工作,檢查、督導個體門店的環境衛生,做到隨時保潔、防蚊蠅設施齊全。

(二)市場整頓方面。

工作職責:

負責督促、指導、檢查集貿市場的規劃、建設工作;負責規范集貿市場的經營秩序;負責督促、指導、檢查集貿市場的環境管理

具體任務:

區工商分局負責召開小組會,做好資料的收集整理,并組織相關部門成立聯合執法組,清理整頓城區及其城鄉結合部市場,包括仿古農貿市場、叫響市場、文發市場、濱河早市、東寺渠批發市場、育才胡同菜市場、平樂街菜市場、仿古農貿市場北側市場、金海永順汽配城、金海佳園建材城等。依照國家衛生區標準和相關規范完成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商品劃行歸市,落實各項衛生制度。

(三)食品衛生方面。

工作職責:

負責食品衛生各項指標的達標工作。

具體任務:

區食品安全辦負責召開小組會,按照國家衛生區標準落實全區的食品衛生工作,協調各責任單位做好全區食品衛生的管理工作,確保無重大食物中毒現象的發生。

三、實施步驟

根據平谷區創建國家衛生區實施方案要求,我局創衛工作分為四個階段,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科學安排,扎實推進,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確保創建工作各項任務的完成。

(一)宣傳發動階段。

制定創建國家衛生區實施方案,成立創衛領導機構,明確責任單位,召開創衛動員部署工作會,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創衛氛圍。

(二)全面實施階段。

根據平谷區創建國家衛生區實施方案要求,全面落實創衛工作,____年_月至_月,按照工商職責對創衛工作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收集、整理、規范創衛材料,及時向創衛辦匯報創衛工作進展情況。

(三)考核驗收階段。

根據我局創衛工作實際情況,在____年_月前開展整頓情況自查,對各單位的創衛工作進行督察驗收,確保創衛的各項工作圓滿落實。

(四)總結階段。

全局動員,共同參與,創建創衛工作的工作機制,對各部門創衛工作的做法和經驗進行總結,促進創衛工作的順利開展,有效的完善創衛工作。

四、組織領導及工作職責

根據平谷區創建國家衛生區實施方案,成立平谷工商分局創衛領導小組,全面落實創衛的各項工作。

組長:xx

常務副組長:xx

副組長:xx、xx、xx、xx

創衛領導小組下設三個分小組。

(一)市場整頓工作組。

組長:xx副局長

副組長:xx、xx

成員:xx、城關工商所

工作職責:負責督促、指導、檢查集貿市場的規劃、建設工作;負責規范集貿市場的經營秩序;負責督促、指導、檢查集貿市場的環境管理;

具體任務:對有形市場“創衛”工作進行組織、協調;制定市場整頓的工作計劃和各項實施方案,組織、協調、督促各成員單位積極貫徹落實;在____年_月底前,實現城區及城鄉結合部有形市場規范管理,商品劃行歸市。

(二)市容環境工作組。

組長:xx副局長

副組長:xx、xx

成員:企業監督科、城關工商所

工作職責:嚴格按照《平谷區創建國家衛生區實施方案》,對照《國家衛生區標準》,檢查、督導城區內個體門店的環境衛生,負責對城區內座商無照經營的管理。

具體任務:_月底前完成無照經營調查摸底工作,_月底前依法進行查處、取締。_月為鞏固、督察階段,迎接各級領導的檢查。同時檢查、督導個體座商門店的環境衛生,做到隨時保潔,防蚊蠅設施齊全。

(三)食品衛生工作組。

組長:xx副局長

副組長:xx

成員:食品辦

工作職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加強對食品衛生的監督管理,負責食品衛生各項指標的達標工作。

具體任務:根據《平谷區創建國家衛生區實施方案》的要求,召集各成員單位召開創衛工作小組會,協調各責任單位做好全區食品衛生的管理工作,建立預防食物中毒應急措施。嚴禁露天制作、銷售直接入口食品,查處、取締無照和占道經營行為。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有計劃的開展檢查、監督和檢測工作,使食品衛生監督合格率≥__%,確保無重大食物中毒現象的發生。在____年_月_日以前,完成各項創衛工作任務。

創衛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主任:xx(兼職)

副主任:xx(專職)

成員單位:市場科、企業監督科、食品辦、后勤服務中心、商廣科、城關工商所、辦公室、監察科、信檔中心。

創衛辦公室工作職責:負責組織協調,督促各有關科室貫徹落實區創建國家衛生區實施方案;負責各種材料的編印匯總和歸檔工作;負責宣傳、信息的報送工作。

其他部門工作職責:

后勤服務中心工作職責:負責局機關及各工商所綠化美化,門前三包,職工食堂及單位的衛生和疾病防治等工作。

商廣科工作職責:負責經營性廣告的登記工作,以及對違法廣告行為的查處工作,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對違法廣告的治理。

監察科工作職責:監督、檢查各部門在創衛工作中的違法行為,及時查處有關部門工作不到位的行為。

信檔中心工作職責:做好創衛檔案的歸集、整理工作。

五、主要措施和要求

各工作組要嚴格按照分局創衛領導小組的部署全面落實創衛工作的各項任務,對創衛工作要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精心組織,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確保創衛工作各項任務的完成,對未完成工作任務,給創衛工作造成不良影響的,追究具體部門和人員的責任。為確?!皠撔l”工作順利進行并如期通過考核驗收,各成員單位應對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工作任務制定詳細的工作進度,針對難點問題開展有針對性、階段性的整治工作。

市場整頓工作組要在____年_月底之前確定_至_個達標工作示范市場;

市容環境工作組要在____年_月底之前確定_個以上的達標工作示范門店,力爭城區內每條主要街道都有_個示范店。

食品衛生工作組要在____年_月底之前確定三個以上的亮點做法或措施;

各組將示范市場、門店名稱具置經營行業以及亮點做法或措施及時上報給分局創衛領導小組辦公室。

(一)宣傳動員。

各成員單位根據職責分工組織人員對本部門、本單位以及市場各類主體進行各種形式(懸掛橫幅、發放宣傳品、召開會議、組織培訓等)的“創衛”工作宣傳動員,提高廣大干部、市場主辦單位、各類經營主體、商戶以及群眾的創衛意識和責任意識。

(二)指導檢查。

____年_月__前,分局對各單位落實創衛方案情況進行一次綜合檢查,確定下一步的重點工作,對存在的難點問題提出相應的措施和辦法。

____年_月至_月底,根據第一次檢查結果情況,進行不定期的針對性檢查,及時調整工作部署和安排。

各成員單位要根據工作職責加強對“創衛”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現場檢查和指導,督促限期整改、落實到位,各項創衛任務要在_月_日前完成,分局“創衛”領導小組要在_月_日以前,對“創衛”工作進行綜合驗收,對驗收不合格的,責成相關部門立即整改,并組織進行后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