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疾病預防知識范文
時間:2024-04-17 11:33: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血壓疾病預防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妊娠期高血壓;預防及治療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2-0981-02
妊娠期高血壓是妊娠期孕婦合并的臨床癥狀,對產婦和圍產兒都具有極大的危害[1],且常合并子癇等嚴重的并發癥,對孕婦及產兒生命健康造成威脅。近年來,針對妊娠期高血壓的預防與治療有了新的進展。
1 臨床表現與診斷
孕婦在妊娠早期由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管舒張因子分泌增多等原因,出現血壓輕度的降低,至妊娠中期血壓降至最低。若孕婦在妊娠早期血壓并未出現輕微下降,甚至血壓升高,則可能存在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為:妊娠期間出現血壓≥140/90mmHg,且為首次,排除原發性高血壓、腎源性高血壓等疾病。褚黎、霍桂榮[2]等研究了影響妊娠高血壓預后的相關因素,研究通過隨訪2165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記錄其血壓控制情況、是否有家族高血壓病史等臨床資料。研究表明,妊娠高血壓婦女若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有痊愈的可能;同時有高血壓家族史的患者妊娠高血壓發生率高于無家族史的患者。可見,有效的治療對于患者預后十分重要。
2 治療與預防
對于患有妊娠期高血壓的孕婦,積極治療可以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臨床上對于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主要是對癥治療,包括降壓、解痙、鎮靜等。
2.1 降壓藥 降壓藥物是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的最為有效的治療方式,臨床上對于降壓藥物的選擇需遵循患者可長期耐受、副作用輕微等原則。甲基多巴[3]是常用與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的藥物,甲基多巴是中樞性降壓藥物。其不影響患兒生長發育,副作用較小,較為安全。云航燕[4]等選取90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拉貝洛爾在治療妊娠期高血壓中的效果。究了研究中采用隨機對照的方法,將患者分為三組,實驗組患者采用拉貝洛爾治療,兩個對照組分別采用常規治療與心痛定治療。研究結果為:拉貝洛爾治療組患者血壓低于其他兩組患者,血壓控制情況良好。拉貝洛爾是腎上腺素能α及β阻滯劑,在減慢心率的同時起到降壓的作用。同時拉貝洛爾副作用較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2.2 硫酸鎂 孫燕[5]選取了57例妊娠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了硫酸鎂在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中的治療效果。研究表明,采用硫酸鎂靜脈滴注后,患者血壓、血尿素、尿酸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硫酸鎂中的鎂離子進入人體后,可有效參與體內的生化反應以及能量代謝,提高患者血紅蛋白攜帶氧氣的能力,解除因供氧不足引起的外周小血管痙攣,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
2.3 血管舒張劑 酚妥拉明是α受體阻滯劑,可以舒張外周血管,從而降低血壓;同時,酚妥拉明可以抑制腎上腺素α2受體,促進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提高心肌的收縮能力。王曉君、王浩等[8]研究了硝酸甘油與酚妥拉明在治療妊娠高血壓中的作用。研究結果表明,酚妥拉明與硝酸甘油相比,可更有效地降低患者舒張壓。酚妥拉明改善機體微循環,使血液循環重新分布,有利于改善組織器官血液灌流。
2.4 中西醫結合治療 張晨虹、張文瑾、林慧英[7]將7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丹參黃芪注射液,對照組患者僅采用西醫治療。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平均動脈壓、尿蛋白以及血細胞比容均低于對照組患者,且妊娠并發癥等也低于對照組。可見,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可以改善妊娠期高血壓的病情,改善患者及產兒的預后。丹參、黃芪中的有效成分清除血管內自由基,減輕血管氧化應激損傷而引起的痙攣,從而舒張血管。3 并發癥的治療
子癇是妊娠期高血壓嚴重的癥狀之一。當患者在妊娠高血壓的基礎上合并尿蛋白時,可診斷為先兆子癇。先兆子癇嚴重影響患者及產兒的預后。
宋成文、謝守珍、枝嵐等[6]研究表明,小劑量阿司匹林在治療妊娠高血壓婦女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先兆子癇和子癇的發生率。先兆子癇的發生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大多學者認為是由于全身小血管痙攣、血小板聚集以及血管內透明血栓形成導致。小劑量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防止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栓形成;激活前列環素從而舒張血管;同時副作用較小。
4 小 結
妊娠高血壓是臨床上危害孕婦及產兒的重要原因,臨床上治療應予以重視。對癥治療是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的主要方式。降壓藥物的選擇與一般患者有所區別,在臨床治療中應盡量選擇副作用最小的藥物。妊娠期高血壓的血壓控制范圍仍沒有統一的標準,在臨床治療中,需要結合醫生自己的經驗。早期對重度子癇前期進行診斷和治療是緩解對產婦和胎兒的損害的關鍵[9]。重度子癇前期的存在血容量和腎臟體積增加等生理、病理的改變,但病因尚未有明確的認識,炎癥、體內胎盤缺血、胰島素抵抗、腎損害和遺傳免疫是目前病因基礎的重點研究方向[10]。控制血壓在治療重度子癇前期有著重要的作用[11],對產婦生產后有著積極的作用,減少并發癥的產生,并對提高自然分娩率有幫助。不同藥物的安全性、血壓控制的合理范圍、先兆子癇的預防與診治,均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沈舒,王選華.360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及其并發癥妊娠結局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0,18(12):58-75.
[2]褚黎,翟桂榮,叢克家.妊娠高血壓綜合征2165例遠期隨訪[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35):4957-4960.
[3]Khalil A,Harrington K, Muttukrishna S, et al.Effect of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with alpha-methyldopa on uterine artery Doppler in pregnancies with hypertensive disorders[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10,35 (6):688-694.
[4]云航燕.拉貝洛爾治療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產后高血壓30例療效觀察[J]中國全科醫學,2007,10(11):921-922.
[5]孫燕.硫酸鎂防治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效果分析[J].山東醫藥,2011,51(35):62-62.
[6]宋成文,謝守珍,陳枝嵐,連俊紅.小劑量阿司匹林對血管緊張肽原基因多態孕婦子癇前期的預防作用[J].醫藥導報,2008,27(12):1473-1474.
[7]張晨虹,張文瑾,林慧英.丹參注射液聯合黃芪注射液對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外周血Th1/Th2細胞因子和IL-12水平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0,(3):491-493.
[8]王曉君,王浩.硝酸甘油與酚妥拉明分別聯用硫酸鎂治療妊娠高血壓危象[J].中國全科醫學,2008,11(22):2075-2077.
[9]李春芳,茍文麗,李雪蘭.早發型和晚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分娩方式及母嬰結局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8(4):284-286.
篇2
【關鍵詞】 健康體檢;職工;健康宣教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71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681-02
為關心全縣在職干部職工及離退休人員的身心健康,增強廣大職工預防疾病意識。我院受縣委、縣政府、縣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組織各科專業技術骨干,開展對全縣離退休及在職職工健康體檢工作,掌握全縣離退休及在職職工身體健康情況,了解患病人群對現有醫療衛生服務需求,以提高我院健康宣傳的針對性和疾病治療技術水平。
1 資料與方法
我院針對體檢工作,組織涵蓋內科、外科、心電圖、DR(胸透)、彩超、生化檢驗、女性婦檢等科目,按各體檢科目實施對每位職工的詳細體檢、登記、資料錄入。根據體檢結果,對參檢人群患病情況、性別、年齡等因素進行了分析,掌握了全縣職工健康狀況,了解患病人群的健康和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提出相關疾病預防及治療意見,并向全民提供健康知識宣教,增強全民保健養生、疾病預防意識。
2 結 果
參檢2119人,其中:男1132人,女987人,體檢發現肥胖、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高血糖、結石、婦科等30種疾病;而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高血糖患者以行政部門男性為高發人群,并隨著年齡的增長明顯增多,膽結石以女性肥胖者為高發人群,已婚婦女在婦檢、彩超檢查中患宮頸糜爛、子宮肌瘤、附件囊腫、宮頸納氏囊腫者占一定比例,值得引起高度重視和進行健康知識宣教,見表1、表2、表3、表4。
3 討 論
我縣屬邊遠民族地區,海拔高,冬季氣候寒冷、干燥,早晚溫度很低;因民族風俗,喜好喝酒,進食高脂、高膽固醇類食物等飲食習性。在我縣工作的人群中,因業余生活饋乏,工作之余喜聚集一起喝酒吃飯,打牌熬夜;而多數人無患病癥狀的情況下對自身健康沒有什么需求,且缺乏健康保健意識。此次健康體檢特別是生化檢驗和彩超檢查中發現存在健康問題的人群較多,醫院針對患病及癥狀人群,針對性地開展健康咨詢服務、疾病預防和保健宣傳教育,提供患病人群的治療措施,方便各單位職工的醫療服務需求。
3.1 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疾患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這類疾病的發生與發展都與飲食有很大關系。而肥胖導致代謝方面的變化、對呼吸循環系統的影響、婦科疾病的多發、合并痛風與增生性風關節炎[1]均在此次體檢中發現患病者,其中肥胖人群中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高血糖、膽結石患者也較為突出;我院有針對性地對這類疾患人群進行了健康飲食、科學的降脂方法、適量運動等養生保健知識指導和宣教,以預防嚴重疾病的發生。
3.2 目前脂肪肝多見于體檢檢查中一種常見的臨床現象。肥胖、過量飲酒、高脂飲食、少動、慢性肝病患者及中老年內分泌患者為此次體檢中脂肪肝的常發人群,其臨床表現輕者無癥狀,有的僅有疲乏感,而多數脂肪肝患者較胖,故更難發現輕微的自覺癥狀,因此很多職工壓根也沒把它當作是病,根本不在乎。國內曾報導脂肪性肝病嚴重威脅著國人的健康,為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認為隱蔽性肝硬化的常見原因[2]。所以對這類患病人群應高度重視和進行健康宣教。
3.3 膽結石患者的發生與我縣飲用水質及工作人員長期習慣不進早餐或進食高脂高膽固醇飲食、喜靜少動、身體肥胖有關;患腎結石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其他疾病及與飲食(飲水)攝入有關,雖然在彩超檢查中腎結石發生率比膽結石少,但腎結石所引發的危害不僅帶來身心上的痛苦,還影響工作效率。加之我院在治療腎結石技術方面還存在一定難度,有必要加強預防結石類疾病的健康和飲食宣傳。
3.4 女性彩超檢查及婦檢中,40歲以下已婚女性出現宮頸糜爛、子宮肌瘤、附件囊腫、宮頸納氏囊腫、宮頸息肉等婦科疾病發病率較高,不但給女性的身體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嚴重的還會導致女性不孕癥或者癌變的發生。我院婦產科有針對性地對這類人群及時進行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并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普及婦科疾病知識,使適齡婦女積極參加防癌普查,及時發現癥狀及早就醫。
4 結 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需求也隨之提高,對自身健康狀況及養生保健越來越重視。通過開展定期健康體檢和疾病篩查,早期發現亞健康狀態和潛在的疾病,不讓小病、輕病成為影響廣大職工健康和工作的主要因素,也對提高廣大干部職工生活質量、生命質量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 健康教育模式;高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節奏的加快,導致人們的精神緊張以及飲食結構的變化,使高血壓的發病率快速上升。據衛生部組織的全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18.8%,全國有高血壓患者約1.6億。但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仍然處于較差水平。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與醫保政策的普及,住院高血壓患者也隨之增加。我科對住院高血壓患者采取以下健康教育方式,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 心理指導
患者入院后首先進行心理指導,使其對高血壓有一正確認識,消除其心理顧慮。(1)告知患者使其了解病情及控制血壓的重要性和終身治療的必要性,保持良好的心態,學會自我心理調節,避免情緒激動,以免誘發高血壓;(2)正確對待高血壓,樹立自我保健意識;(3)家屬應對患者充分理解,多給患者以安慰。
2 設立健康教育專欄
在病區走廊設置高血壓健康教育專欄,內容涉及高血壓疾病知識簡介、如何科學飲食、合理的運動方式以及常見的認識誤區,內容應通俗易懂,便于患者接受。
3 責任護士進行專人指導
責任護士對所管病人進行健康教育時,要詳細了解患者的疾病原因,生活習慣、運動方式,對其進行個體化的教育,開出有針對性的健康處方。
4 定期集中健康教育
科室定期組織全體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專場講座,鼓勵患者與家屬同時參加,由年輕醫師或高年資護師進行,除講解疾病知識外,并教會家屬及患者如何正確測量血壓及測量血壓的注意事項。
5 患者之間互相交流
鼓勵患者之間相互交流心得體會,緩解心理壓力,樹立健康信心。
6 制定疾病健康教育手冊并發放
手冊內容包括疾病知識、合理飲食(具體飲食種類)、具體運動方式及運動量、用藥注意事項及血壓的監測與復診等,并留有科室咨詢電話及教授門診時間安排表,出院時發放。
7 電話隨訪強化教育
建立高血壓患者檔案,根據患者聯系方式,出院后由責任護士定期電話隨訪、強化教育,并針對存在問題提出強化措施。患者也可隨時咨詢相關問題,必要時門診就醫。
篇4
為切實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衛生局下發了《市衛生局關于貫徹落實〈市經濟社會發展考評辦法(試行)〉的意見》(衛〔〕85號)和《市衛生局關于明確醫療衛生服務進企業任務和責任的通知》(衛紀〔〕20號),進一步明確了衛生行政部門及醫療衛生服務單位在轉變工作作風、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提升工作效能和執行力方面的要求。現就全市疾病預防控制體系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及市衛生局要求,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提升服務效能提出如下意見,請認真貫徹落實。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提升服務效能成為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領域一項越來越重要的內容。是社會進步,生活水平提高、文化素質提升的需要,也是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工作能力,提升服務能力和樹立良好社會形象的需要。市委市政府實施《市經濟社會發展考評辦法(試行)》,進一步明確了評價的標準,就是為服務對象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氛圍。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積極推動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服務效能的提升。要切實加強領導,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真學真干,確保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得到落實,加快福民強市的步伐。
二、明確工作責任
市衛生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全市疾病預防控制服務進企業活動的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和評比工作,并落實市管單位進企業服務工作;各縣(市、區)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進駐本轄區內企業的服務工作;高新區、經濟開發區、伊工業園區、龍門管委會負責本轄區內進企業服務工作。
三、強化工作措施
(一)開展疾病預防控制服務進企業活動
1.提供免費健康咨詢服務。各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組織轄區衛生服務機構定期進入企業開展疾病預防控制知識的宣傳咨詢活動,可與專業工作的開展相結合,如:艾滋病防治知識“六進”活動、高血壓、糖尿病、免疫規劃宣傳日活動等等。通過組織講座、咨詢活動向企業職工普及防病知識,幫助企業開展職業健康教育、指導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組織和制度,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等。
進駐企業服務每個單位每季度不少于3個工作日,力爭每個季度向每家企業服務至少1次。
2.提供免費技術檢測服務。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困難企業、下崗人員及40、50人員創辦的企業提供免費檢測服務。
3.提升窗口服務質量。市、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各級實施預防接種的單位要通過良好的服務樹立窗口形象,對群眾熱情相迎、耐心解答、全程服務,改善服務態度;加強學習、強化培訓、提高素質,提升服務能力;延伸服務時間,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外門診采取AB角制,實行“無節假日門診”;各級疾控中心和城市社區服務機構設置的預防接種單位要按照《市衛生局關于預防接種單位開展便民服務的通知》(衛疾控〔〕22號)要求開展雙休日便民接種服務。
(二)建立定期召開征詢意見座談會制度
每季度召開一次企業代表座談會,邀請企業服務對象征求衛生局在政務公開、服務態度、依法行政、辦事效率、廉潔自律等方面的意見,并及時反饋整改結果。
篇5
【關鍵詞】 妊娠高血壓疾病;預防;治療;護理
妊娠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疾病,是由于全身小動脈痙攣,患者血容量減少,血液濃縮,導致孕婦全身多臟器供血不足,胎盤功能低下,影響胎兒發育,對母兒造成危害,甚至導致母兒死亡,我國發病利率9.4%—10.4%,本病強調育齡婦女發生高蛋白,蛋白尿癥狀與妊娠之間的因果關系,多數病例在妊娠期出現一過性高血壓蛋白尿癥狀,分娩后癥狀隨之消失,這種疾病嚴重影響母嬰健康,是孕產婦及圍生兒并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所以,如何減少妊娠高血壓對孕產婦以及嬰兒的危害實現階段護理研究的熱點,難點。
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9年06月—2012年03月,收治的妊娠疾病患者67例,年齡23—42歲,其中初產婦20例,經產婦47里均為單胎這些患者中無肝腎功能異常,無膽汁淤積,糖尿病,精神異常等嚴重疾病,45例為輕中度患者,兩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在家抽搐一次,入院過程中又發生抽搐,經過搶救母子平安,臨床癥狀;45例患者入院數天前已有頭暈頭痛胸悶嘔吐視物模糊四肢或全身水腫,只有少數幾例患者無自覺癥狀,在進行產前檢查時發現。預防做好預防工作對降低妊辰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發展有重要作用,首先,要建立孕期系統管理,以科學管理為主建立健全三級婦幼保健網,開展圍妊娠期及圍生期保健工作。加強健康宣教,使孕婦掌握一些孕期疾病的基礎知識自覺進行產前檢查,指導孕婦合理飲食及休息,進食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鐵、鈣、鎂等微量元素食物既新鮮水果,減少動物脂肪及鹽的攝入,控制體重的增長幅度,保持足夠的休息和愉快的心情,堅持左側臥位,增加胎盤絨毛的血供,根據醫生的指導補充鈣劑,補鈣可以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國內外研究表明每日補鈣1—2g能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
2 治 療
子癇前期應住院治療,防止子癇及并發癥的發生,治療的目的和原則是爭取母體可以完全恢復健康,胎兒生后可以存活,以對母兒影響最小的方式終止妊娠:(一)休息,左側臥位,間斷吸氧;(二)藥物治療:①正經藥物可消除患者焦慮精神緊張的情緒,達到降低血壓,緩解癥狀及預防子癇的發作,其藥物有地西泮,冬眠藥物,巴比妥類藥物。②解痙藥物首選硫酸鎂,它能控制子癇抽搐及防止再抽搐,用藥方案是靜脈給藥結合肌內注射,用藥過程中,監測血壓血清鎂離子濃度,硫酸鎂具有毒性反應,可發生鎂中毒,癥狀為首先表現為膝反射減弱或消失,繼之出現全身肌張力減退,呼吸困難,復視,語言不清,嚴重者出現呼吸肌麻痹,甚至呼吸停止,心臟停搏,危及生命。用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事項:①定時檢查膝腱反射,呼吸不少于每分鐘16次,尿量每小時不少于25ml,一旦出現中毒反應,立即停藥,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10ml。②對有頭痛嘔吐等顱內高壓癥狀時,遵醫囑給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靜滴,降低顱內高壓,防止抽搐。
3 終止妊娠
終止妊娠是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最徹底的方法,終止妊娠的指征是:①子癇前期患者雖經積極治療,24—48小時無明顯好轉;②孕周超過34周;③子癇前期患者孕齡不足34周,胎盤功能減退。胎兒已成熟者。當胎兒不成熟時,可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后終止妊娠;④子癇控制2小時后可考慮終止妊娠。終止妊娠的方式:①引產適用于病情控制后宮頸條件成熟者;②剖宮產適用于有產科指征者,引產失敗,或病情加重危及生命者。護理;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要進行綜合的護理,包括心理護理,健康宣教。以及用藥護理等,心理護理以健康教育為關鍵,它包括情緒支持,社會支持,認知重建,以及適應性技能訓練,具體總結以下幾點:①臥床休息。吸氧,每日2次,每次30分鐘,多臥床休息,以左側臥位為宜,可以解除妊娠對子宮下腔靜脈的壓迫。②調節飲食攝入足夠的蛋白質,每天100克以上,多吃蔬菜,補充維生素、鐵、鈣劑等。全身浮腫的孕婦應限制食鹽量。③加強產前保健,對孕婦介紹分娩知識,關心孕婦,消除其恐懼焦慮情緒,根據病情需要,增加產前檢查次數,每天測胎動,體重,傾聽孕婦的自覺癥狀,及時發現異常。及時糾正。④重癥患者專人護理,應保持環境安靜,避免聲光刺激,高流量吸氧做好胎兒宮內窘迫的防治,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窒息,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尿量的變化,防止舌咬傷,墜床等不安全因素,做好應急預案。5用藥過程中觀察藥物不良反應,用藥效果,局部滲液腫脹者給于熱敷。發現不良反應立即告知醫生。
篇6
胡大一,著名心血管病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他最先從美國引進導管射頻消融技術根治快速心律失常,并向全國150多家醫院以及印度、越南,日本等國推廣普及。在行醫40年的過程中,胡大一看到了心血疾病預防的重要性。為了更好地預防疾病,他長期致力健康普及教育,并獨創了應對心血管疾病的手機號碼――14065430268。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來到《健康之路》,今天的嘉賓是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的主任,著名的心臟專家胡大一教授。
大家可以看見,胡教授身材勻稱,精神也非常好。大家可能想象不到,曾經有一段時間胡教授也發胖過。
胡大一:對,我曾是肥胖患者。我雖然是個醫生,還是個心血管醫生,但在2000年前,在10年以前并不很在意健康,從早上8點,就進辦公室,晚上10點12點還不出來,就一直站著。吃飯也沒規律,我記得那時候特別愛吃羊肉燴面,我一吃能吃兩三碗。做幾臺手術后非常餓,也非常累,到門口就去敞開吃。那時候天天都覺得很忙,沒時間運動,所以基本不運動,當時體重是93公斤。后來一體檢,發現自己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健康,血脂高、餐后血糖高、脂肪肝…這才意識到要運動,于是開始每天走步。
這10年來我天天都堅持日行萬步路。最后體重減到了72公斤。
經過鍛煉的胡大一控制住了自己的體重,身體各項指標也恢復正常。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再一次驗證了心血管疾病的可防可控。因此他也越來越認識到,向大眾普及心血管疾病的預防知識,遠比單純的治療更有長遠意義。于是,他的工作重心開始漸漸從臨床醫療向公共衛生方向轉變,開始從一個臨床醫生轉變為一個健康教育的普及者。國人健康手機號的推出就是他在公眾健康教育方面的一個舉措。
主持人:今天我們的話題是從胡大一教授的“國人健康手機號”和5個健康指標說起。在行醫40年的過程中,胡大一看到了心血管疾病預防的重要性。為了更好地預防疾病,他長期致力健康普及教育,并獨創了應對心血管疾病的手機號碼――14065430268。號碼中所包含的五組數字究竟代表著怎樣的含義呢?
我想聞一下這是個什么樣的手機號碼?這140是哪個局的?
胡大一:大家的手機都沒有這個局號,我們把這個“140”拿出來,主要是代表最常見的一個和心血管相關的危險因素,即血壓的控制目標,就是說高血壓患者應該把他的高壓以及收縮壓控制在140毫米汞柱以下。
2004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顯示,我國18歲以上的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18.8%,全國患病人數超過1.6億。而4年后,衛生部官方網站顯示,全國高血壓患者人數達到兩億。4年間增加近4000萬人。因此,高-血壓擁有了一個惡魔般的美譽――國人第一疾病。
實際上高血壓是我們預防腦卒中、心肌梗死、冠心病、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窗口,一個著力點。理由是:第一,咱們國家高血壓患者非常多;第二,高血壓跟腦卒中、心肌梗死的關系非常密切,血壓增高就會增加腦出血的危險,也會增加心肌梗死、冠心病的危險;第三,血壓好測定,家里就能測,買個電子血壓表在家就能測血壓,到任何一個門診、基層醫院都能夠測到。為什么很多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藥后血壓控制不好,不能達到預期設定的目標?主要不是因為舒張壓不好降,而是因為收縮壓很難降到140毫米汞柱以下。所以我們把這個“140毫米汞柱”放在手機號的第一位。
主持人:如果患了高血壓如何做到早期發現呢?
胡大一:咱們知道高血壓是一個隱形殺手,是個無形殺手,咱們經常講這句話,為什么呢?就是血壓高的人可以有癥狀,但是也不一定有癥狀。當然也有一些患者會感到頭暈、耳鳴、還有感到后脖梗發硬,這些是我經常會問的癥狀,這些也可能是一些蛛絲馬跡。但多數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的癥狀,所以我希望35歲以上的成年人,應該定期去到醫院、診所測血壓。
主持人:胡教授已經把這個手機號中的“140”詮釋得非常清楚了,那接下來我們再來解密這里面的第二個數字,第二個數字“6”意味著什么呢?
胡大一:“6”就是指血糖指標,我們希望空腹血糖不要超過6毫摩爾,升。血糖增高,會導致糖尿病,而糖尿病是心腦血管病的一個禍根和土壤。
主持人:接下來我們說第三組數字,就是“543”。
胡大一:“543”指的是血脂指標。目前我們推薦以下四項血脂檢查,第一項叫總膽固醇,第二項叫做甘油三酯,第三項我們稱好膽固醇,即高密度脂膽固醇,第四項是低密度脂膽固醇。我覺得跟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關系最密切的就是膽固醇,沒有膽固醇明顯增高,就沒有冠心病。
對于中青年人來說,如果血壓不高,也沒有糖尿病,也不吸煙,那么總膽固醇控制在5毫摩爾/升上下就行了;如果你有多年的糖尿病,或者已經得過心肌梗死,做過支架,做過搭橋,或明確診斷有冠心病,這些患者的總膽固醇降到5就不夠了,應該降到4毫摩爾,升:如果是更危險的人群,又患有糖尿病,又有得過心肌梗死,做過支架,做過搭橋,這些患者的總膽固醇應該降到3毫摩爾/升,所以膽固醇給了3個數――“543”,危險越大就要降得越低。
主持人:接下來我們這個數字里面就剩下“0268”了。這個“O”是指什么呢?
胡大一:“o”就是指零吸煙。從心臟病的發病規律來看,每天吸1~5根煙,跟完全不吸煙、零吸煙的人相比,心肌梗死的危險是2倍;如果一天吸1~2盒煙,跟不吸煙的人相比,心--肌梗死的危險增加6到8倍。實際上少吸煙有危險,吸煙量越大危險越大,所以我就不提倡少吸煙,明確果斷地說,就是零吸煙。我再強調一下,吸煙不是一種簡單的個人嗜好和愛好。吸煙是一種疾病,是煙草依賴,是物質依賴性疾病。
主持人:接下來我們進入解密數字的最后一組,最后剩下的是“268”,這個“268”又意味著什么?
胡大一:“268”也是我們今天講的5大健康指標的最后一個,雖然排在最后,并不是它不重要。“268”指的是咱們的腰圍,男性的腰圍應該是2尺8以下,女性的腰圍是2尺6以下,所以我們簡稱為“268”。
篇7
高血壓病是原因不明的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可引起心、腦、腎等器官損害,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因此健康教育在高血壓病控制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
資料與方法
2009年收治高血壓病患者120例,男53例,女67例,年齡35~70歲,平均59歲。有23例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19.17%),其中13例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高血脂,3例合并糖尿病及高血脂,2例合并有其他疾病。
健康教育:①建檔管理:對符合入選標準的高血壓患者在自愿協作的情況下與其簽訂《知情同意書》,要求參加者至少隨訪管理1年,填寫基線表并進行健康體檢,包括一般情況、相關疾病史、家庭史、體格檢查、飲食生活行為、目前治療狀況、藥物和非藥物治療,然后按《高血壓社區防治手冊》及《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標準做出危險度分層,對綜合評估后的低、中、高危/很高危患者進行一、二、三級管理。一級管理3個月隨訪1次,二級管理2個月隨訪1次,三級管理1個月隨訪1次。在隨訪管理過程中,隨著患者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增減、靶器官損害的改善或加重、并發疾病的變化等,適時調整隨訪管理方案;②健康教育計劃內容:高血壓病的定義、病因、類型、發病機制及主要臨床癥狀;飲食療法的原則、食物選擇;運動療法的適應證、選擇運動種類及注意事項;心理狀態與病情控制的關系、如何調節不良情緒;口服降壓藥的種類、配伍、不良反應、服用時間及劑量;并發癥的監測及防治;③健康教育實施:生活起居指導:為患者制定并實施有規律的生活起居、運動計劃。高血壓病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在嘈雜環境中久留。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的工作,保持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保持情緒平穩。飲食指導:合理膳食,每日攝鈉量為5g,減少熱量、膽固醇、脂肪攝入,適當增加蛋白質,宜食各種新鮮、清淡蔬菜及水果,攝入足量的鉀、鎂、鈣。避免過飽,戒煙酒及刺激性飲料。心理(情志)指導:通過與患者交談,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和家庭、社會等方面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和疾病健康教育。
結 果
高血壓患者及家屬都非常認可和歡迎高血壓社區規范化管理的形式,固定管理人員,定期隨訪。通過與患者交談提問等方式,大多數患者能夠復述健教內容,掌握疾病預防治療知識,與醫護關系良好,配合治療及護理。
篇8
1.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調查我院從2011年至今,在內科,兒科,婦產科,外科門診就診的患者共計1000名,進行調查,包括不同文化程度,如大專以上,高中,初中,小學,文盲;不同居住地區,如本市的,農村,其他地方等患者對疾病知識需求進行調查。
1.2 調查內容 包括一般情況,健康教育需求,此項包括發病原因,預防方法,并發癥預防,生活飲食調節,護理常識,用藥常識,急救知識,保健知識,疾病預防知識。
1.3 調查顯示: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地區對疾病知識需求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實行五分值。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對疾病知識需求明顯高于其它文化層次和居住在其它地區的患者。
2.門診健康教育形式
2.1 候診室健康教育 在患者就診時由接診的專科護士,有針對性的對該科常見病,多發病的發病原因,預防方法,并發癥的預防,生活飲食的調節,護理常識,用藥常識,急救知識,保健知識,疾病預防知識等方面進行健康教育,同時給與正確的心理疏導,消除顧慮,恐懼,讓患者正確對待該病,從而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2 設置健康教育專欄 以常見病,流行病,多發病為標題,介紹該類疾病的發病原因,臨床表現,治療方法,護理常識,急救知識及預防知識,知道患者建立健康有益的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版面設計力求語言通俗易懂,并配以圖案,定期更換教育內容。
2.3 定期引發健康教育處方及手冊 即在候診大廳或觀察室內掛印有健康教育處方的小冊子,內容包括常見病如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腦梗塞等的一些生活注意事項,飲食衛生,臨床表現,預防知識,讓患者通過自己閱讀的方法獲得與其所患疾病有關的知識及一些基本的健康教育常識。
2.4 發揮專家優勢 開展義診咨詢活動,定期安排常見病相關的專家上街義診,采取一問一答的方式,對前來就診的患者給予詳細的,耐心的解答,使患者通過與專家交流,溝通獲得與所患疾病相關的知識,同時定期組織相關科室的專家開辦門診健康教育大課堂,進行健康教育知識講座,詳細講解預防知識,護理知識,并發癥,治療,用藥注意事項等內容,使患者掌握自我保健知識,控制疾病的發展。
2.5 電化教育 在門診專科的候診區設置閉路電視或多媒體展板,將疾病的預防知識,康復知識,護理知識,建立良好的健康教育行為和生活方式的科普知識,以及特色專科新技術項目以形象生動的錄像播放,使患者在候診時接受健康教育知識,這樣可減少候診患者焦慮,煩躁的心理,必要時對患者觀看時提出來的疑問,由候診室專科護士以補充的形式給予指導。
3.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3.1 門診患者由于職業,年齡,性別,患病種類各異,他們對健康教育的需求以及接受教育能力差異也較大,因此做好門診健康教育,指導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行為方式,提高保健意識尤為重要。這就要求門診護士要把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預防疾病,建立健康行為視為本職工作的一部分。
3.2 通過開展健康教育,可以減少患者思想負擔,減輕焦慮情緒,配合醫生治療,提高患者自我監護,自我監理,自我控制疾病的能力。
3.3 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減輕患者心理負擔,尤其對知識缺乏以及和不良行為,生活方式有密切關系的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腦梗塞,此類病的根本治療方法就是戒煙,戒酒,合理飲食,加強體育鍛煉。
3.4 通過門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了解該病的治療,護理及預防,這樣醫患之間就可以建立起互相信任關系,增加了患者對醫院的慢一點,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
篇9
目的:研究社區對高血壓患者實施的干預措施。方法:我社區對2012年9月~2013年9月間160例高血壓患者實施干預措施,具體為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定期對其血壓、脈壓進行檢測,對BMI進行分析,觀察其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治療的依從性。結果:通過對所選的高血壓患者實施社區干預措施,使其具有正確的健康意識,患者能夠很好的配合醫生的診治,與實施干預前相比,患者的各項指標均有程度不等的好轉。結論:社區對高血壓患者進行防治工作主要是對高血壓病情進行控制,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
關鍵詞:社區; 高血壓; 干預措施; 研究方法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328-01
高血壓患者主要多見于慢性血壓升高,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對血壓進行平穩控制能夠明顯的降低血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發病數量以及降低其死亡率,保證患者的生存質量,緩解期家庭以及整個社會的負擔。現今在對高血壓患者進行防治時主要以社區為單位實施,我國從80年代開始進行,臨床效果顯著。通過研究表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引導其進行健康的生活方式,盡快的為患者建立高血壓檔案,鼓勵患者按照規定服藥,定期檢測血壓,提升其治療的依從性,這些是治療高血壓最佳的方法,對高血壓的治療意義重大。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我社區對2012年9月~2013年9月間160例高血壓患者實施干預措施,其中90例為男性,70例為女性;年齡在50~67歲之間,平均為(54.2±2.6)歲;所選的患者均接受過高中以上的教育,其中92例患者存在家族史,46例患者的BMI指數超過25。對所選的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具體內容包括基本資料、治療依從性、健康教育知曉度、脈壓、定期檢測血壓、并發癥情況以及體重等等。
1.2 統計學方法: 進行統計學分析時采用SPSS14.0系統軟件,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P
2 結果
通過對所選的患者進行研究分析得出,對社區高血壓患者實施有關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增加社區實施干預措施前后患者對相關疾病知識的知曉率;鼓勵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適當鍛煉和飲食,正確控制體重的發展,經過實施干預措施后,BMI體重有所降低,一些患者體重甚至恢復到正常范圍內,這可能與實施健康教育后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有所升高有一定關系。通過實施干預措施前后的收縮壓、舒張壓以及脈壓進行比較,差異顯著,實施干預措施后,血壓各項指標明顯降低,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社區醫療主要實施的單位是社區,主要組成人員為社區行政管理人員,相關醫療工作者以及群眾等,主要形式為實施醫療治療以及檢測等[1]。國外已有學者得出相關數據,對慢性病實施治療時社區醫療模式具有明顯的臨床意義,是對疾病進行控制的主要方法。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一旦患病終身無法治愈,患者需要長時間配合治療,盡量避免相關的危險因素出現,提升治療的依從性,社區醫療服務為載體的全社會綜合防治是這一疾病治療的切入點。近幾年,我國逐漸認識到在提升國民身體素質過程中社區醫療的重要性,快速的為社區提供人才和引進硬件建設。前提條件是政府對社區醫療的發展提供很大幫助,同時我們充分借鑒國外的相關經驗,積極的實施高血壓社區防治工作,努力改善社區居民的不良生活習慣,為高血壓患者建立檔案,囑咐其定期到社區測量血壓,保持血壓穩定,降低并發癥的出現,提升其生活質量,臨床價值顯著[2]。
通過對所選的患者進行研究分析得出,對社區高血壓患者實施有關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增加社區實施干預措施前后患者對相關疾病知識的知曉率;鼓勵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適當鍛煉和飲食,正確控制體重的發展,經過實施干預措施后,BMI體重有所降低,一些患者體重甚至恢復到正常范圍內,這可能與實施健康教育后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有所升高有一定關系。通過實施干預措施前后的收縮壓、舒張壓以及脈壓進行比較,差異顯著,實施干預措施后,血壓各項指標明顯降低。社區還有個作用就是在任何時間都要向患者傳遞疾病預防為主的理念,這也是社區干預措施的重點內容。
本文作者通過多年的研究,在社區防治高血壓工作要堅持不懈的努力,要整體評估患者的心血管水平,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3]。另外,還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為患者選擇適合的、價廉的藥物,將其患者的家庭負擔,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總而言之,社區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有效的干預措施,具有明顯的效果,而且能夠有效的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值得大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白蘭.社區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J].口岸衛生控制,2011,24(04):847-848.
篇10
[關鍵詞] 健康體檢;檢出率;預防保健;慢性非傳染性疾病
[中圖分類號] R8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7(a)-0195-02
Medical examination result analysis of a flying branch of the civil aviation
LI Ming
Department of Health Section, Luoyang Branch of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in He'nan Province, Luoyang 471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 civil aviation flight Branch's staff health information, provide a base dat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eventive health measures. Methods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civil aviation flight school staff in the 2011 were analyzed statisticly. Results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we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health of branch staff, hypertension, hyperlipoidemia, hyperglycemia placed top three. Conclusion The health of staff is in poor, staff himself, the school health units and the branch must take it seriously at this hand.
[Key words] Healthy detection; Rate of prevention; Health care;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健康體檢是健康保健的一項重要措施。定期健康體檢可以及時發現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盡早采取干預措施,以利于疾病的Ⅰ級預防。本文對2011年民航某飛行分院教職工(包括空勤、地勤及離退休教工)健康體檢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為制定預防保健措施提供基礎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1年某飛行分院在職教工及離退休教工共533名,其中<40歲197名,(含)40~60歲268名,≥60歲68名,最小年齡23歲,最大年齡81歲。
1.2 方法及判定標準
排除急性感染、創傷、妊娠或其他應激情況,禁食12 h,清晨坐位抽肘靜脈血,離心后進行血清生化分析。依據《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07)[1],血清TG ≥ 2.26 mmol/L或(和)TC ≥ 6.22 mmol/L或(和)HDL-C < 1.04 mmol/L為高脂血;空腹血糖≥ 6.10 mmol/L為高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受損和糖尿病)[2];使用計量校準后的水銀柱式血壓計,測定平靜狀態下血壓,收縮壓SBP ≥ 140 mmHg或(和)舒張壓DBP ≥ 90 mmHg,或2周內口服降壓藥血壓正常者為高血壓,血壓130~139/80~89 mmHg為正常高值[3];脂肪肝、膽腎結石等以B超影像為準;ECG異常包括:心律不齊、竇性心動過緩(速)、房室傳導阻滯、ST段壓低或抬高、T波低平或倒置等。
1.3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5.0進行數據分析,采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分院受檢533名教職工中,無異常者共131名(<40歲61名,40~60歲54名,≥60歲16名),占總數的24.58%。除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傷外,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影響分院教職工健康的主要因素,依次為高血壓、高脂血癥、高血糖、脂肪肝、膽腎結石等,同時還存在有其他威脅身體健康的異常狀況。與40~60歲組比較,<40歲組高血壓檢出率(χ2=13.44,P < 0.01)和尿常規異常檢出率(χ2=6.51,P < 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與≥60歲組比,<40歲組的高血壓(χ2=17.94,P < 0.01)、高血糖(χ2=13.44,P < 0.01)、尿常規異常(χ2=21.93,P < 0.01)及40~60歲的高血糖(χ2=15.52,P < 0.01)、尿常規異常(χ2=7.43,P < 0.01)、正常高值血壓(χ2=7.34,P < 0.01)檢出率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其余各項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3 討論
結果顯示,分院教職工總體健康狀況不佳,無異常檢出率僅占24.58%。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高血壓、高脂血癥、高血糖分居前3位,與李立明等[4]報道的一致。影響身體健康的各種異常檢出率大多隨年齡增長而升高,與郭敏瓊[5]報道相符。高血壓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重危因素;血清血脂水平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發生成正相關,高血脂水平可致高血壓及糖尿病的發生;空腹血糖受損期血糖水平及所伴其他代謝異常已使組織器官發生損害,尤其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變。且空腹血糖受損是發展成為糖尿病及心血管病變的危險因子和標志[6],而糖尿病則會加速動脈硬化,3種疾病互為因果,互相影響。40~60歲組高血脂檢出率接近>60歲組,考慮血脂異常發病有年輕化趨勢,飲食治療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有助于血脂的控制和改善。脂肪肝低于姚穎等[7]報道18.02%的檢出率,但對比發現,<40歲組脂肪肝檢出率高于其他兩組,同時此組無癥狀肝功異常檢出率最高,這應與<40組健康意識薄弱,吸煙、喝酒、熬夜、高動物脂肪飲食等不良生活方式有關。脂肪肝屬于脂質代謝異常,其發生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如早發現早治療仍有逆轉的可能。值得關注的是處于血壓正常高值的人群已占教職工總人數的22.89%,血壓高值者10年后患心血管病的風險較正常人群增加1倍以上[3],早期干預,可以有效阻止或減緩發展成為高血壓。在人群中<40歲組血壓正常高值檢出率已超過40~60歲組,應是關注重點。
分院教職工因飛行訓練任務重,飛行安全要求高,夜航加班、飛機延誤等原因存在生活不規律、精神緊張、心理壓力大、缺乏體育運動等現象,加之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認識不夠等因素,致使健康狀況不佳。分院衛生單位針對體檢結果反映出的各種問題,應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尤其針對<40歲組教職工的健康教育,提高教職工的健康意識及對疾病發生原因、危害、預防治療等的知曉程度,主動采取科學的防治措施;建立個人體檢檔案,給予個性化健康指導;提倡健康的生活理念,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戒煙限酒,避免熬夜,堅持合理的膳食結構及有效的體育運動等等;建議分院開展多項群體活動,豐富教職工生活,使之能減輕壓力,放松精神。
[參考文獻]
[1]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訂聯合委員會.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5):390-419.
[2] 衛生部疾病控制司,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試行本)[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4,12(6):283-285.
[3]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585.
[4] 李立明,呂筠.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與控制策略新進展[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3,11(3):97.
[5] 郭敏瓊. 知識人群健康狀況調查分析及防病對策[J]. 全科醫學雜志,2002, 7(5):23.
[6] 陳家倫. 循證醫學對糖尿病的貢獻及目前存在的分歧[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3,1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