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金屬范文
時間:2023-03-13 16:59: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黑色金屬,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鐵,鉻和錳及其合金。金屬是具有光澤、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與機械性能,并具有正的電阻溫度系數的物質。金屬,是個大家庭,現在世界上有86種金屬。通常人們根據金屬的顏色和性質等特征,將金屬分為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兩大類。黑色金屬主要指鐵及其合金,如鋼、生鐵、鐵合金、鑄鐵等。黑色金屬以外的金屬稱為有色金屬。
黑色金屬材料乃工業上對鐵、鉻和錳的統稱。亦包括這三種金屬的合金,尤其是合金黑色金屬鋼及鋼鐵。與黑色金屬相對的是有色金屬。事實上純凈的鐵及鉻是銀白色的,而錳是銀灰色。由于鋼鐵表面通常覆蓋一層黑色的四氧化三鐵,而錳及鉻主要應用于冶煉黑色的合金鋼。所以才會被“錯誤分類”為黑色金屬。黑色金屬的分類也有其意義,因為這三種金屬都是冶煉鋼鐵的主要原料,而鋼鐵在國民經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亦是衡量一國家國力的重要標志。黑色金屬的產量約占世界金屬總產量的95%。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黑色金屬礦的開采有其獨特的要求和標準,在實踐操作中往往容易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進而影響開采的質量和效率。但面對復雜的地質條件的時候,對黑色金屬礦的衡量和開采需要設定相應的規范和要求,這一方面是黑色金屬礦開采的核心理念決定的,另一方面則說明黑色金屬礦與地質環境息息相關,必須樹立統籌兼顧的開采標準。研討復雜地質條件下黑色金屬礦開采的穩定性問題,其現實意義尤為凸顯。
1 復雜地質條件對黑色金屬礦開采穩定性的影響
所謂的復雜地質條件,顧名思義指的就是黑色金屬礦所在區域地質構造、地質環境、地質形成等多方面的狀況。在復雜的地質條件下,開采黑色金屬礦面臨的難度是很高的,包括地質構造的多樣性、復雜性和地質環境的不斷變化在內的多類情況都會對黑色金屬礦的穩定和安全開采構成威脅。對于開采單位和操作人員來說,堅持開采的穩定性、安全性和高質量是實踐工作的基本要求。如,在面對礦產所在區域復雜、多變的地質構造情況時,開采人員首先要仔細分析區域地質的“前世今生”的情況,做出科學、有效的地質狀況評估,設定開采的標準、時間和規范;其次,在黑色金屬礦勘探、開采的整個過程中,開采人員要隨時對黑色金屬礦的變化數據進行考量、分析,力保礦被開采始終處理穩定和安全狀態。只有這樣,基于復雜地質條件下的黑色金屬礦的開采才可能達到預定的目標,礦產才能真正實現高效、高質量的開采和利用。
在露天、大傾角等特殊而復雜的地質環境下,黑色金屬礦的開采通常很難保證穩定和安全,這也是實際開采工作面臨的主要挑戰。就影響的程度來看,黑色金屬礦所在地區的地質狀況會對開采構成很大的威脅,這也是實際開采中必須面臨的考驗。例如,很多黑色金屬礦位于地質環境和條件都極為復雜的山區,而由于山區長期受到地質運動、山體運動等影響,黑色金屬礦的構成充分很復雜,開采起來難度很大。此外,諸如巖漿巖侵蝕礦層,地質構造很復雜,使得礦層賦存極不規律,厚度變化也很大,致使黑色金屬礦多數難以開采。大凡此類的影響是復雜地質條件下黑色金屬礦開采必須面臨的棘手問題,也是擺在開采單位和人員面前的一道難題。基于此,如何從復雜地質條件下開發利用有限的黑色金屬資源,提升開采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延長黑色金屬礦的服務年限,是新時期黑色金屬礦開采和管理必須研究的重大課題。
2 確保復雜地質條件下黑色金屬礦開采穩定性的思路
前文已經提到,當面對極為復雜、多變的地質環境和條件的時候,黑色金屬礦的開采會遇到很多的難題。因此,開采單位和全體開采施工人員要做好應對困難的心理準備,制定、實施全面、穩定和科學的開采處置方案,完善應急處理機制,實施針對復雜地質條件的補救和后期處理舉措。要確保在復雜地質條件下黑色金屬礦開采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這是開采的基本要求和原則。
首先,保障黑色金屬礦開采的穩定性要充分考量地質條件的現況及變化走勢,據此做出基本的開采和處置判斷。比如,根據開采地工程地質條件的變化,擴大采礦能力的工程施工難度也會相應加大,這個問題會導致工程滯后,開采效率降低。所以為了為如期完成開采任務,礦山必須要點對建設施土進行優化,即優先建設影響形成系統能力的主要工程項目,如主副井的提升系統,井下供變電、排水、通風、主運輸系統等魷工程,使工程建設按期達到系統能力,實現提前投產出礦等。所以,在復雜地質條件變化的情況做出的應對措施,是保障黑色金屬礦穩定開采的關鍵,也是提高開采效能必要選擇。
其次,根據地質情況的特殊性,開采工作要優先進行礦層條件的分類及開采方案的選擇。在此,礦層的賦存情況和礦層頂、底板性質也是選擇采礦方法的一個重要根據。特別是大傾角厚礦層中,許多正規的采礦方法因礦層的厚度變異系數大、可采率降低,因頂、底板變化復雜,采礦方法受到限制,甚至不能適用。所以,基于復雜地質條件下的黑色金屬礦的開采要確保穩定性就必須進行礦層條件、類型的分辨,進而開展開采方案及路徑的選擇。根據黑色金屬礦層的變異程度、開采范圍、厚度等指標進行的分類,是確定開采穩定性的重要方法。
篇3
賦存狀態研究
On the Poly Metal Elements Occurrence of Black Rock Series in Zhenping Region of
South Qinling-North Dabashan
高熙賀 GAO Xi-he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楊凌 712100)
(Yangl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angling 712100,China)
摘要:通過對南秦嶺-北大巴山鎮坪地區黑色巖系礦化點野外地質特征的詳細觀察,結合室內顯微鏡下巖礦特征、成礦元素測試分析、電子探針分析等研究,查明了Fe、Cu、Zn等金屬元素在碳質頁巖中的賦存狀態,推測本區存在兩期成礦作用,具有較大的成礦潛力。
Abstract: Through the detailed inspection of the mineralization fiel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lack rock series in Zhenping region of south Qinling-north Dabashan, combined with the studies of rock ore characteristics, test analysis of mineralization elements, electron probe analysis under the in indoor microscope, the occurrence of Fe, Cu, Zn and the other metallic elements in carbonaceous shale is found out. It is speculated that there is the two phases of mineralization here, and it has larger mineralization potential.
關鍵詞 :南秦嶺-北大巴山;黑色巖系;下寒武統;鎮坪地區;金屬元素
Key words: south Qinling-north Dabashan;black rock series;lower Cambrian series;Zhenping region;metallic element
中圖分類號:0P5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5)20-0176-02
0引言
黑色巖系是含有較多有機碳(C有機含量接近或大于1﹪)及硫化物(鐵硫化物為主)的黑色硅質巖、碳酸鹽巖、泥質巖及其相應變質巖石組合的總稱,屬于還原性巖石[1]。黑色巖系的形成往往與特殊地質事件相關,具有特定的沉積環境和地質背景,研究黑色巖系及其相關金屬礦床對于認識沉積缺氧環境,陸殼與洋殼的演化歷史,地球表層的化學元素分布規律及規模礦床的形成機制[2],具有重要的地質意義。黑色巖系物質的深源性和多源性使之成為Cu、Zn、U、V、Ni、Mo等多金屬的富集層[2],經后期地質作用改造成礦床,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陜西南部秦嶺-北大巴山地區黑色巖系廣泛分布,是研究黑色巖系及其礦床的理想場所,然而,前人對秦嶺區域黑色巖系的組成、結構特征及含礦性的了解仍較為有限[2],對黑色巖系的礦產需求卻日益迫切,急需開展新一輪的基礎地質工作解決上述問題。
筆者主要采用了野外調研、室內顯微鏡下觀察與成礦元素地球化學分析測試相結合的方法,對南秦嶺-北大巴山鎮坪地區下寒武統魯家坪組黑色巖系碳質頁巖中的Fe、Cu、Zn等多金屬元素的賦存狀態進行了探討。
1南秦嶺-北大巴山黑色巖系分帶
南秦嶺-北大巴山下寒武統黑色巖系可分為南北兩個帶,北帶位于寧陜—柞水—山陽—商南東西一線,發育下寒武統水溝口組黑色巖系,以產出中—大型的釩礦床為特點;南帶位于安康—鎮坪—紫陽一帶,以產出大型毒重石一重晶石礦床為特點。鎮坪地區位于南帶的南東邊緣,主要分布下寒武統魯家坪組黑色巖系。
2巖礦特征
巖石薄片觀察結果顯示,薄片中大部分為粘土礦物,加上少量碳質使薄片透光性變差,在顯微鏡中難以鑒定礦物物質組成,薄片中偶爾可見少量石英脈及團塊狀石英。金屬礦物主要為黃鐵礦(圖1、2、3),少量閃鋅礦(圖4)。
通過對鎮坪桃園、鎮坪瓦子坪等地礦化點野外地質觀察,結合室內光、薄片鑒定結果,推測本區可能存在兩期成礦作用[3],早期為沉積作用。
成礦物質原始富集,形成草莓狀黃鐵礦(圖1、圖2),經后期構造擠壓或成巖作用使黃鐵礦、閃鋅礦等重結晶,形成星點狀黃鐵礦(圖3)和團塊狀閃鋅礦(圖4)。第二期成礦作用[3],為韌性剪切作用過程中成礦物質沿韌性剪切面理富集,當剪切作用強時,主要形成石英黃鐵礦及少量多金屬硫化物脈(圖5,圖6)。
3成礦元素分析
3.1 化學成分分析
黑色巖系碳質頁巖中的成礦元素含量分析結果見表1。從表中可以看出,Fe、Zn、Cu、Pb、Mo、Ti、V、Mn、Cr等元素都有不同程度的礦化,部分樣品已到達共伴生礦床的邊界品位[3]。
3.2 電子探針成分分析
光片中金屬礦物電子探針分析結果見表2。從表中可以看出,金屬礦物主要為黃鐵礦,少量閃鋅礦及硫化鎳礦物。
從電子探針結果可以看出,Co、Ni、Mo主要呈內質同像存在于黃鐵礦中、鎳黃鐵礦或硫化鎳礦物中,同時,部分Cr也以內質同像的方式存在于黃鐵礦中;Cu、Pb、Zn、Ti、V、Mn在黃鐵礦中含量較少,這與光片中觀察到的Zn主要以閃鋅礦形式存在的結果一致。
4結論
本文所采用的主要技術方法及實物工作量見表3。
所得結論如下:
①通過顯微鏡下光、薄片觀察,黃鐵礦具有草莓狀和自形-半自形晶體狀;閃鋅礦具有膠狀和團塊狀,膠狀閃鋅礦主要賦存于巖石的微小空隙中,大小為數十個μm。表明閃鋅礦具有原生沉積的特征,同時具有微小黃銅礦出熔物,表明形成溫度較低。
②本區可能存在兩期成礦作用[3],早期為沉積作用,成礦物質原始富集,形成草莓狀黃鐵礦、膠狀閃鋅礦、膠體狀態存在的V-Fe、V-Ti氧化物集合體等,經后期為構造擠壓或成巖作用使黃鐵礦、閃鋅礦等重結晶,形成星點狀黃鐵礦和閃鋅礦及其它含V、Ti礦物。第二期成礦作用[3],為韌性剪切作用過程中成礦物質沿韌性剪切面理富集,剪切作用強,改造、重結晶作用強烈,主要形成石英、黃鐵礦及少量多金屬硫化物脈。
③南秦嶺-北大巴山鎮坪地區下寒武統黑色巖系的碳質頁巖成礦元素含量分析結果表明,Fe含量為140~1640×10-3、Zn含量為148~8371×10-6、Cu含量為108~3462×10-6、Pb含量為10~93×10-6、Mo含量為52.7~284×10-6、Ti含量為978~7098×10-6、V含量為105~10002×10-6、Mn含量為115~2044×10-6、Cr含量為141~2932×10-6,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礦化異常,部分樣品已到達共伴生礦床的邊界品位[3]。
④光片中金屬元素電子探針分析表明,Co為0.05~0.146%、Ni為0.032~0.7%,Mo為0.453~0.675%,且主要呈內質同像存在于黃鐵礦中、鎳黃鐵礦或硫化鎳礦物中,同時,部分Cr也以內質同像的方式存在于黃鐵礦中;Cu為0.002~1.39%、Pb為0.013~2.212%、Zn為0.013~2.212%、Ti為0.001~0.054%、V為0.017~0.081%、Mn為0.006~0.024%在黃鐵礦中含量較少,這與光片中觀察到的Zn主要以閃鋅礦形式存在的結果一致。
結合秦嶺區域地質構造背景,南秦嶺-北大巴山鎮坪地區黑色巖系處于勉略縫合帶附近可知,本區存在兩期成礦作用,后期地質構造對早期成礦物質具有強烈的富集和改造作用。目前在該區域已經發現了多個礦化點及異常區,顯示了較大的找礦潛力。
參考文獻:
[1]范德廉,張燾,葉杰,等.中國的黑色巖系及其有關礦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篇4
金屬材料在工業制造領域應用廣泛,不同的應用環境對金屬材料的性能也會有不同的要求。金屬材料根據組成元素和結構的不同,可以分為黑色金屬材料、有色金屬材料和特種金屬材料。金屬材料的性能會隨著組織結構的變化而變化,在工業生產中要控制好金屬材料的組織結構,以得到具有特定性能的金屬材料。
關鍵詞:
金屬材料;組織結構;性能指標
在人類的生產生活當中,鋼材、鋁合金等金屬材料起到了基礎支撐性作用。當今時代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對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人類通過不斷認識和制造出新的金屬材料,實現科技的進步和發展。然而,金屬材料的性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影響金屬材料性能的一個因素就是金屬材料的組織結構。在對金屬材料的生產制造中,要正確認識金屬材料內部組織結構與結構性能的關系。通過調控好金屬材料的組織結構,使金屬材料獲得特定的性能,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需要。
1金屬材料的分類與簡介
金屬材料是指以金屬元素為主要組分構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一類材料的統稱。金屬材料是現代制造業的基礎,金屬材料的性能和質量直接關系到機械制造業的發展。根據金屬材料的組成和性能不同,金屬材料大致可以分為黑色金屬材料、有色金屬材料和特種金屬材料三類材料。
1.1黑色金屬材料
黑色金屬材料是指以鐵、鉻和錳為主要元素組成的金屬類材料,包括碳鋼、鑄鐵及精密合金等。黑色金屬材料在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應用最為廣泛,也是工業建設活動中所使用的基礎性材料。黑色金屬材料的產量占到了所有金屬材料總產量的95%以上,是最為常見的一類金屬材料。以鐵基材料來說,根據材料中的含碳量不同,可以分為三大類型。一是工業純鐵,這類材料的含鐵量達到99%以上,含碳量小于0.02%。工業純鐵又稱為熟鐵,具有銀白色金屬光澤,質地相對較軟,不能用于制造刀劍、鐵犁等常見工具。二是鋼材,其是含碳量在0.03%~2%的鐵碳合金。碳鋼是最常見的鋼鐵材料,冶煉方便,具有一定的結構強度,適用于大多數金屬制品的制造。三是鑄鐵,其是含碳量為2%~4.3%的鐵碳合金材料,鑄鐵的質地硬而脆,但耐壓耐磨[1]。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同樣是鐵基金屬材料,含碳量的不同會造成金屬材料差異巨大。
1.2有色金屬材料
狹義的有色金屬材料是指除了鐵、鉻錳之外的金屬材料,廣義的有色金屬材料還包括各種有色金屬合金。在當代社會,新的科技設備對金屬材料的性質有著特殊的要求,有色金屬材料的產量和用量雖然很小,對各種新產品的性能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全球范圍來說,有色金屬的儲量要遠小于黑色金屬,因而只有在特殊的工業制品中才會用到有色金屬材料。有色金屬材料通常可以分為輕金屬、重金屬、半金屬、貴金屬、稀土金屬和稀有金屬。與傳統的黑金屬材料相比,有色金屬材料的加工制造難度較大,在生活中應用較少。有色金屬材料通常應用于特殊產品如導彈、衛星、潛艇和雷達的制造當中。
1.3特種金屬材料
特種金屬材料是近年來新開發的一類特殊的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應用更為稀少,它們是具有特殊用途、結構和功能的金屬材料。根據內部結構的不同,特殊金屬材料可以分為準晶態、非晶態和納米晶態等金屬材料。特殊金屬材料現階段仍然處于研究開發階段,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較少,目前主要應用于航天制造等尖端科技產品的制造當中。
2金屬材料的內部組織對性能的影響
金屬材料往往具有一定的硬度,具有良好的導電導熱性能,正是基于這些特性,金屬材料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金屬材料的結構性能與內部的組織結構關系巨大,在金屬材料的制備過程中可以通過調控金屬材料的內部組織結構,達到改變金屬性能的目的。
2.1晶粒對金屬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
金屬的力學性能又稱為金屬的機械性能,也是鋼筋等常規金屬制品最為關注的結構特性。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包含多方面的指標,包括強度、韌性、塑性和彈性等。只有掌握了不同金屬所具有的特定性能,在金屬加工制造過程中才能合理地選擇恰當的金屬材料。純的金屬材料屬于晶體,不同類型的金屬材料其內部的晶粒大小、形狀和晶體內部缺陷不同,這些組織結構特性會影響金屬的力學性能。金屬內部的晶粒越小,晶體的韌性就越高,塑性越好[2]。
2.2金屬的同素異構轉變對金屬性能的影響
在現代化冶金技術的發展下,合金被大量的加工和使用。以鐵碳合金來說,其基本組織結構有多種形態,在不同的要求下要選擇不同的合金材料。鐵素體在常溫環境下性能接近純鐵,但是強度和硬度相對較差;奧氏體的結構強度和硬度較強,同時可塑性也較好;回火索氏體各項指標較為平均,綜合性能較好。由此可見,同種元素組成的金屬材料在不同的加工工藝的影響下,所得到的材料的性能差異很大。控制金屬的同素異構體的特性是控制金屬性能的有效途徑。
3結語
金屬材料是人類生產生活的基礎性材料,在工業制造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金屬材料可以分為黑色金屬材料、有色金屬材料和特種金屬材料。金屬材料的性能受到金屬的組織結構性能的影響,通過調控金屬材料的內部組織結構可以對材料的各項性能進行有效的調控。金屬材料內部的晶粒大小和結構、金屬材料的同素異構轉變都會對金屬材料的性能產生巨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張炯.闡述金屬材料組織和性能之間的關系[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6(3):81.
篇5
關鍵詞:噸鋼毛利 社會庫存 經濟周期
一、鋼鐵行業與宏觀經濟的指標驗證
本文主要根據鋼鐵行業指標來判斷經濟的“量”和“價”,從而定位經濟周期。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分析判斷鋼鐵行業的運行指標與經濟的運行指標之間的映射關系。本文將經濟指標分為經濟屬性和經濟結構兩部分,其中經濟屬性主要包括增長、通脹和流動性等指標,經濟結構主要包括投資、消費、進出口等指標。
(一)鋼鐵產值、價格、庫存表征經濟屬性
鋼鐵產值看經濟增長。螺線、冷板、熱卷和中厚板四大類鋼材總產值增速可以較好模擬工業增加值增速。GDP是一般衡量經濟增長的指標,但其數據頻率只至季度,為了更快速反映經濟變化,我們可使用工業增加值或全社會發電總量來刻畫月度頻率之經濟增長。鋼鐵行業在工業生產中的核心地位使之模擬整體工業生產成為可能。
鋼材價格看通貨膨脹。PPI與CPI為宏觀經濟中重要的衡量通脹方面價格指數,下面我們考察鋼價與PPI、CPI之間的關系。螺線價格對PPI有領先作用。由于螺線的主要下游為房地產、基建等投資性需求,因此螺線的投資屬性在鋼材品種中最強,在需求相對剛性時更易受供給沖擊影響,供給受限下的供求機制使產量增速和價格增速往往反向變動,其價格傳導機制為上游至下游,因此螺線價格對PPI有領先作用。冷板價格增速滯后于CPI增速。與投資相反,消費品往往供給端約束小,需求端將更影響供求格局,因此價格變化往往帶來產量的同向變動,這一特性也使消費品價格機制由下游向上游傳導,冷板價格增速滯后于CPI增速。因此身處中游地位的鋼鐵向上預測投資品價格,向下反應消費品價格,同時也作為上游價格(PPI)也向下游(CPI)傳導的中介。
鋼鐵庫存看流動性。庫存與貿易商囤貨成本密切相關使其能夠觀察流動性。貿易商囤貨成本對貼現率極其敏感,故貼現率上升時囤貨成本上升,社會庫存下降,反之則反是。而貼現率上升本身也將放緩經濟增長。因此貼現率上升對鋼鐵庫存既有“閉源”又有“截流”之效果。
總體來看,我們可以通過四大類鋼材產值擬合工業增加值和發電量;用粗鋼產能利用率和加權模擬噸鋼毛利來預測名義工業增加值變化趨勢;用投資性螺線鋼材價格來預測PPI;用消費性冷軋鋼材價格來反映CPI;用鋼鐵行業社會庫存和鋼鐵貿易商統計貼現率來觀察社會流動性以及資金的緊張程度。
(二)鋼鐵需求結構表征經濟結構
螺線需求看投資。房地產等終端需求一般會提前一定時間告知貿易商下一階段的需求量,而貿易商手上有終端需求的長材訂單之后才會向鋼鐵企業下單生產,鋼材的發貨及結款也需一定的時間,因此螺線產量增速領先于投資額增速。
冷板需求看消費。冷軋板主要終端需求為汽車和家電,所表征的可選消費品零售總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30%,因此冷軋板能夠較好地表征消費需求的變動。冷板的產量變化反映了耐用消費品訂單的變化,進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費者對耐用消費品的評價。
熱軋、中厚需求看出口。熱軋與中厚板產值增速領先于中國進出口總金額增速。中國出口產品中大部分機械設備為熱軋與中厚板下游;因此熱軋、中厚板數據上表征出口需求很顯著。
總體來看,支出法計算GDP的最終消費、資本形成和凈出口可以分別用鋼鐵產品結構的冷軋板、螺線材,熱軋板與中厚板來表征。我們可以通過螺線的產量、金額以及價格的增速來預測和反映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用冷軋板的產量、金額、價格增速來分別預測消費者信心指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及反映CPI變化;我們還可以通過熱軋板和中厚板的產量、美元金額以及價格來預測中國出口數量指數、中國凈出口貿易總額以及中國出口價格指數的變化趨勢。
二、噸鋼毛利與社會庫存定位經濟周期
用鋼鐵指標來定位經濟周期,本質上要求我們要在鋼鐵領域尋找中介指標來架起與宏觀經濟指標之間的橋梁。因此,若我們能夠驗證宏觀經濟的某一指標可以通過鋼鐵行業中介指標的傳導,且在時間上有一致性,那么我們認為這種中介指標的選取是符合邏輯的。
噸鋼毛利作為經濟周期中“價”的中介指標驗證。從前文我們知道鋼價對PPI走勢有重大影響,鋼材價格領先PPI 1-2個月,而毛利同步于鋼價,而鋼價本身又受下游需求影響,因此需求領先毛利的期數與需求領先PPI的期數之差在邏輯上應該與鋼材價格領先于PPI的期數相等。分析數據后我們發現,用以表征鋼鐵下游需求的黑色金屬PMI領先噸鋼毛利5-6個月,領先PPI 6-8個月;也即噸鋼毛利領先PPI 1-2個月,與鋼材價格領先PPI的期數非常吻合。
社會庫存作為經濟周期中“量”的中介指標驗證。由于鋼鐵行業社會庫存變化與GDP變化基本同步,因此我們使用鋼鐵行業社會庫存來表征“量”。由于黑色金屬PMI表征的是鋼鐵下游需求,而鋼鐵下游需求又受投資即FAI驅動,因此FAI從邏輯上講應該領先于黑色金屬PMI。數據分析顯示,FAI領先社會庫存約8個月,若社會庫存能夠作為GDP的中介指標,在邏輯上,FAI應該領先GDP約8個月。由于,黑色金屬PMI領先PPI 6-8個月,而FAI又領先于黑色金屬PMI,我們可以猜測,GDP領先于PPI,并且FAI領先于黑色金屬PMI的期數與GDP領先PPI的期數之差,與FAI領先于GDP的期數與黑色金屬PMI領先于PPI期數之差大致吻合。通過觀察,我們發現FAI增速領先黑色金屬PMI增速約5-6個月,GDP領先于PPI 3-4個月,兩者之差與FAI領先于GDP的期數8個月與PMI領先于PPI的期數6-8個月之差大致吻合。
對比GDP和PPI刻畫的經濟周期,用社會庫存和噸鋼毛利來刻畫的經濟周期幾乎一致。具體而言,當噸鋼毛利擴大,社會庫存上升,鋼材出現量價齊升的情況時,經濟處于景氣階段;當社會庫存開始趨穩,噸鋼毛利沖高回落時,經濟處于過熱至下滑階段;當噸鋼毛利進一步下降,社會庫存開始堆積時,經濟處于衰退;緊接衰退之后,當社會庫存開始下降,噸鋼毛利開始恢復時,經濟進入復蘇階段。需要注意的是,若庫存下降、毛利上升不緊跟衰退之后而是過熱之后,那么此時經濟處于滯漲而非復蘇階段。因為過熱后的庫存下降是生產停滯而非需求回升的表象,而毛利繼續擴大則反映了物價的上漲而非需求的向好。
篇6
這一系列事件反映的是我國期貨市場利用套期保值發揮保障國民經濟各產業安全飛行的跑道仍有重大缺失。在上述一系列套保案中,由于國內沒有外匯和原油的期貨品種,我國相關企業只能選擇陌生的境外衍生品市場;國內對央企從事境外套期保值有嚴格的規定,中信泰富們都不在可利用國外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的31家企業行列,又只能投身于更加陌生的場外衍生產品市場。加之缺乏金融操作經驗,因此在保值品種上中國企業只能迷信國外“權威”投行大力推銷的Accumulator產品。國航東航們也只能參與透明度遠不如受監管期貨市場的場外期權交易。
有色金屬與黑色金屬冰火兩重天
更有說服力的是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的案例,他們在本次危機中形成了冰火兩重天的絕對反差。
在弱勢美元的刺激和游資的積極炒作下,大宗商品價格一路走高。能源價格和金屬價格更是走成指數級上升形態。但是次貸危機的全面爆發卻將這一史無前例的商品牛市驟然終結。國際原油由147美元降至40美元左右,金屬緊隨其后,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都是如此。有色金屬價格甚至普遍“腰斬”,相關上市公司股價也迅速走低,有色金屬板塊同樣滑落速度快于鋼鐵板塊。但是一個驚人的事實卻又擺在我們面前:有色金屬行業普遍有驚無險延續生存奇跡,而鋼鐵行業中小鋼企紛紛宣布減產,停產,不少小型鋼企已經開始倒閉。70多家國內大中型鋼企加入了“減產”大潮,國內鋼企月產量已經減產20%以上,最大預計減產50%,曾經炙手可熱的中鋼集團也將面臨重組命運。
對比后我們不難發現,這截然相反的市場情況是與有沒有期貨套期保值密切相關的。我國有色金屬期貨品種較為齊全,銅、鋁,鋅以及黃金都是期貨市場的主力品種,但反觀黑色金屬,鋼材、鐵礦石,焦炭這些與行業發展息息相關的品種一無所有。事實上也正是,受災最重的有色金屬行業就是因為運用了國內國際的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深入參與相關期貨品種套期保值提前規避市場風險鎖定了利潤,這些避險工具化解了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使得整個有色金屬行業化險為夷。與之相反的是,鋼材,鐵礦石、焦炭等黑色金屬行業則在下跌中“潰不成軍”。有沒有避險工具完全不一樣。如果我們能及早推出鋼材期貨,鋼鐵企業不就能夠逃過這輪大災了嗎?而且黑色金屬的跌幅,其實還遠遠不如有色金屬。我國期貨市場現有品種結構還不能為國民經濟穩定發展提供全面的保障,重要品種缺失已經嚴重影響到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功能的發揮。
重啟創新――全面突破
實際上,無論是次貸危機還是歷次金融危機引發的市場動蕩,期貨期權市場都靠完善的風險控制手段化險為夷,我國對于真正服務于實體經濟的金融產品,尤其是透明度高風險控制措施完善的場內期貨期權產品應加大品種創新和制度支持力度。套保案頻發的現實更驚醒我們應該重啟我國期貨市場創新之路,并要在品種創新,制度創新和業務模式創新等方面實現全方位突破。
加大期貨品種創新力度
目前,期貨品種缺失仍是制約企業套期保值的根本,重要期貨品種應加速引進。現有品種結構不能完全覆蓋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三個交易所總共19個品種,其中農產品最為完備共有11個品種,糧棉油糖都包含在內;金屬品種有4個品種,但僅僅覆蓋了有色金屬和貴金屬兩類;工業品近期上市頻仍,已經有3個品種,但仍然不能滿足化工企業的套保需求;能源產品最少,僅有燃料油一個品種。而傳統商品期貨中的畜產品,有色金屬,原油,煤炭、天然氣等品種的缺乏已經對行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歷次危機中期貨市場為相關行業套保的很多事例已經證明了期貨市場的價值,我國應堅定不移的加大期貨品種創新,逐步完善我國期貨市場品種結構,使各產業都有套保品種可供選擇。最近國務院頒布了“金融30條”,明確提出“推動期貨市場穩步發展,探索農產品期貨服務“三農”的運作模式,盡快推出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鋼材,稻谷等商品期貨新品種”。看來2009年期貨新品種推出的步伐有望加快。
逐步清除企業參與套期保值的制度障礙
我國企業參與套期保值要受到很多外部制度制約。主要包括外部制度制約和交易所套保制度不順暢。
國家對企業參與套期保值的歧視性政策限制了企業參與套保的積極性和操作空間:其一,現有稅收政策對企業套期保值進行課稅,企業為避稅只能遠離期貨市場或使用個人帳戶進行套保,無法享受交易所對機構套保帳戶的特定優惠。其二,一些銀行嚴禁貸款企業參與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企業進行套期保值的保證金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和監管。其三,對于國內沒有的品種,國內企業進行境外期貨套期保值業務困難重重。2001年頒布的《國有企業境外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管理辦法》規定:從事境外期貨業務的企業必須有進出口權,套保品種也僅限于生產經營的產品和所需的原材料。而本次“套保案”的苦主國航和東航從2003年開始就在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要求獲得在場內開展航油期貨交易業務的資格執照,無果之后才選擇與投行在場外簽訂結構性期權合約的方式實現套保。
套保企業是期貨市場的重要機構投資者,是期貨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交易所對套保席位申請的審批制度為企業參與套保設置了障礙,企業得到套保席位的難度頗大,這就與實際套保操作的靈活性形成矛盾。
加強期貨公司業務創新企業提供專業套保服務
套期保值的基礎理論非常淺顯,但是市場瞬息萬變,企業實際的套保操作卻屬于高精尖專的高端業務。針對不同企業需要和不同市場情況,套期保值的方案也應有所不同。我國企業進行套期保值就會遇到缺乏專業人才和操作經驗的窘境,因而在期貨市場上處處碰壁。
篇7
不久前,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代表中國政府與南非政府代表――南非礦產資源部部長蘇珊?薩班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地質和礦產領域的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承諾:將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促進兩國地質、可持續礦產資源管理、利用與開發領域的合作,重視專業經驗及兩國間存在的合作機會。
2
國土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汪民在不久前全國礦產資源儲量管理工作會議上表示:國土部將繼續做好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管理。深化補償費精細化研粳加快補償費征收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改善工作條件。
要采取多項措施,大力推進礦產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摸清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基本情況,在充分利用礦產資源儲量利用現狀調查基礎上,開展重要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現狀調查評價工作等;加快礦產資源節約集約標準建設,分礦種制定科學合理的礦產資源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綜合利用率指標,引導激勵礦山企業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組織好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專項。
3
中國鋁業西部投資比例將提至70%。中國鋁業公司總經理熊維平日前表示,借助于銅業綜合實力全國第一的優勢,未來5年中鋁在西部的投資比例將擴大到70%以上。
“十一五”時期,中鋁在西部的投資占總投資的比例達到50%,未來公司在國內投資重點將集中在具有優勢資源和后發優勢的西部地區。“十二五”時期,中鋁在西部的投資占總投資的比例將提高至70%以上。
熊維平認為,鋁行業用電成本占產品總成本的40%以上,西部煤炭等資源富集地區的企業采取煤電鋁一體化經營方式,將煤就地轉化為電,電直接供給鋁企業,是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經營模式。
4
國土部近日在其官網披露,我國現已全面完成28個礦種共2.16萬個礦區的核查工作,完成了石油、天然氣、煤、鐵、銅等16個重要礦種核查成果的全國匯總;2010年全國開展儲量檢測的礦山超過5.3萬個,基本實現甲類礦產和乙類礦產大中型礦山全覆蓋。
國土部還稱,其會同財政部于2010年安排資金37.6億元、2011年安排資金42.7億元,通過“以獎代補”和“示范工程”的方式,激勵和引導礦山企業更好地開發利用礦產資源。
今年首選煤、稀土、鎢、銻等4種礦產,確定內蒙古等19個省(區、市)和相關單位進行礦產地儲備試點;并完善了建設項目壓覆礦產資源管理,嚴格限制對重要礦產資源儲量的壓覆。
2010年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入庫額為141.8億元,同比增長25%;當年全國礦產資源開發違法違規案件7301起,同比下降32%。
5
國內首個黑色金屬交易所在昆明成立。
泛亞黑色金屬交易所成為國內首個為黑色金屬交易而成立的交易所。今后,鐵、鉻、錳等各類黑色金屬商品都將在交易所采用現貨電子交易的模式進行商品交易,此舉也將為我國鋼鐵業掌握國際定價權打下基礎。
6
篇8
科學已經證明,人類大規模的碳排放是造成全球溫度上升的主要原因。由于氣候變暖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影響,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已成為重要的國際議題。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的溫室氣體排放國[1]。為履行大國責任,中國正在積極推動節能低碳發展。西部大開發以來,寧夏進入快速增長階段,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達到了10%左右,工業增加值大多年份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其中,冶金行業的發展令人矚目,形成了稀有金屬材料、鎂及鎂合金材料、電解鋁鋁合金及型材等產業鏈,是全球最大的鉭鈮冶煉加工基地,也是我國主要的電解鋁、金屬鎂及鎂合金產地[2]。冶金行業屬于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粗放型的、以環境和資源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方式已經不符合寧夏的發展方向,亟需轉型升級。
一、寧夏冶金行業發展現狀
(一)行業概況寧夏冶金行業的發展源于20世紀60—70年代,包括寧夏有色金屬冶煉廠在內的一批外埠企業先后遷入寧夏,構筑起了寧夏工業和經濟發展的基礎。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投資擴建青銅峽鋁廠等一批大型骨干企業,寧夏冶金行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冶金工業已成為寧夏一個重要的支柱產業,是各級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在全區經濟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寧夏金屬礦產資源并不豐富,但具有能源優勢。此外,也具有煤炭、土地資源與環境容量的優勢。寧夏黑色金屬行業與有色金屬行業分別占工業總產值的7%與12%,冶金行業約占工業總產值的1/5。1998—2012年以來,寧夏黑色金屬行業產值年均增速接近30%,有色金屬行業產值年均增速23%,增長迅速(如圖1所示)。冶金行業也是推動社會就業的重要部門,其從業人數占工業從業人數的17%。從西北地區看,寧夏冶金行業總體規模較小,黑色金屬行業與有色金屬行業的規模分別排在第五和第四(如圖2所示),但在全國范圍內寧夏有色金屬冶金行業單個企業的平均規模(即行業總產值/企業數量)僅次于甘肅(如圖3所示)。單個企業規模越大越有利于實現規模效應與資源整合,同時也有利于節能低碳技術的利用推廣。尤其寧夏有色金屬行業相對于黑色金屬行業更有優勢。
(二)主要產品與子行業寧夏黑色金屬冶金行業產品主要包括鋼鐵以及鐵合金、碳化硅、焦炭等高載能冶金爐料產品。從表1看,寧夏粗鋼、生鐵、鋼材的產量都很小,只有鐵合金的產量高于其他四省區。鐵合金產品是煉鋼不可缺少的添加劑。“十一五”期間,寧夏通過加大技術改造創新力度,加大硅系列復合合金及低鋁、低鈦、低碳等鐵合金產品的研發力度和生產能力,優化了產品結構,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到2010年,硅鐵及復合合金產量達到100萬噸,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保持全國硅鐵大省和內外貿生產基地的地位。寧夏有色金屬冶金行業產品主要包括以鉭鈮鈹系列產品為主的稀有金屬冶煉和加工業,以及以鋁鎂為主的輕金屬冶煉及加工業。從表2看,寧夏電解鋁和鎂相對較大。“十一五”期間,中電投青銅峽能源鋁業公司形成70萬噸電解鋁生產能力,冶煉技術、裝備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加上中寧鋁廠全區電解鋁產能達到90萬噸。寧夏是世界主要的金屬鎂及鎂合金產地之一。鎂錠生產能力超過18萬噸。寧夏以鉭鈮鈹系列產品為主的稀有金屬冶煉和加工業處于國際先進水平,是世界重要的鉭鈮鈹生產研發基地。中色東方集團主導產品鉭粉、鉭絲在技術、產品檔次和質量等方面與世界同行同步,某些品種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產品90%以上銷往美國、日本、韓國以及歐洲等。鉭絲占世界市場份額的60%,綜合質量和市場占有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鉭粉占世界市場份額的30%,居世界第二位。
二、寧夏冶金行業能耗現狀
在環境保護與能源成本上升的多重壓力之下,實現冶金行業的低碳發展日益受到關注。寧夏雖然總體能源消費量不高,但是單位GDP能耗強度處于全國最高水平(2005—2013年),面臨較嚴峻的節能低碳壓力。首先,從寧夏各個工業行業看,黑色金屬冶金行業與有色金屬冶金行業的能源消費量排名第三與第四,屬于能源消費的重點行業。其次,為了解寧夏冶金行業的能源效率水平,計算冶金行業單位產值能耗,并與其他四個省區進行了比較(如圖5所示)。寧夏黑色金屬冶金行業與有色金屬冶金行業的單位產值能耗分別處在第四高和第三高的水平,這意味著可以通過能效對標的方式,進一步識別寧夏冶金行業的節能潛力。
三、重點行業節能低碳技術選擇
(一)鋼鐵行業(1)干法熄焦(CDQ)技術。據測算,每干熄1t紅焦可回收能源40kg—50kg的標準煤,同時能減少環境污染,100萬t/a焦化廠每年可以減少8—10萬噸動力煤燃燒對大氣的污染[3]。(2)煤調濕(CMC)技術。煤調濕技術主要經濟效益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①焦爐生產能力提高11%;②煉焦耗熱量減少15%;③焦炭粒度分布更加均勻;④焦炭機械強度提高1—1.5個百分點或可多配弱粘結性煤8—10個百分點,每噸煤減少剩余氨水約44kg。(3)燒結環冷機余熱回收技術。噸燒結礦可回收蒸汽20kg—30kg,降低工序能耗4kg標準煤左右。(4)燒結低溫余熱回收技術。一般每噸燒結礦可以回收蒸汽量30kg—90kg,降低燒結工序能耗3kg—10kg標準煤。目前,鞍山鋼鐵集團公司、武漢鋼鐵公司、唐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鋼鐵企業采用燒結廢氣余熱發電技術。(5)轉爐負能煉鋼工藝技術。上海寶山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最早實現“負能煉鋼”的鋼鐵企業。近年來,武漢鋼鐵公司、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中型轉爐也都成功應用負能煉鋼技術。
(二)電解鋁行業(1)碳陽極消耗排放的CO2減排技術。此項技術可以通過提高陽極質量、改善陽極反應性能來減少陽極消耗產生的CO2[5]。國家級科技成果“鋁電解用優質碳陽極生產關鍵技術”,目前在中國鋁業公司得到了大范圍推廣應用,減排效果明顯,2010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低電壓節能技術。目前,噸鋁(電解鋁)產品能耗已經下降到14000kWh,比國際(除中國外)平均綜合能耗低1000kWh以上,其噸鋁直流電耗一直在13000kWh左右徘徊,仍是理論直流電耗6330kWh的2倍以上,碳氟化合物排放量仍然較高,屬全球十分矚目的節能減排重點行業[6]。究其原因,在2008年以前,國內外所有電解鋁生產系列均采用傳統的“高溫高電壓”生產工藝技術路線,很難實現能耗的進一步降低。因此,在保證電流效率的前提下,降低電解槽工作電壓是電解鋁節能減排的主要途徑。目前,中國鋁業公司、云南鋁業公司、中孚實業公司采用該技術路線均取得了較好的節能減排效果。(3)自動熄滅陽極效應技術。為了幫助中國電解鋁企業降低陽極效應PFC排放,亞太合作伙伴組織(APP)計劃在中國推廣應用“自動熄滅陽極效應技術”,該技術由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研究開發,在國外多家電解鋁企業推廣應用后收到了良好效果,可在30s內快速熄滅陽極效應(人工熄滅陽極效應需要90—120s),大大縮短了陽極效應持續時間,有效降低了陽極效應PFC排放。中南大學正在與新西蘭奧克蘭大學洽談合作意向,準備共同開發具有自動熄滅陽極效應功能的新一代電解槽控制技術[8]。
(三)鎂冶煉行業(1)循環產業鏈。利用半焦爐產煤氣的工藝流程,可以建立“煙煤—半焦煤氣—鎂”“煙煤—蘭炭—硅鐵—鎂”“鎂渣—水泥”等多條循環經濟鏈。半焦化爐生產的焦化煤氣是最重要的產品。經過收集、洗滌、凈化處理后輸送到回轉窯、還原爐、精煉爐使用,氣源穩定,升溫控制有保障。半焦爐副產品蘭碳供硅鐵電爐使用。電爐又生產硅鐵供鎂使用。硅鐵占去鎂成本的30%—50%。以低鋁、低錳的硅鐵供應鎂生產,既保證鎂的質量,又降低了鎂成本。半焦爐副產品煤焦油是優質化工廠產品,全部銷售,也可沖減鎂成本。(2)利用回轉窯煙氣余熱。利用回轉窯窯尾排出的煙氣為余熱鍋爐提供熱源產出蒸汽,滿足射流泵的動力需求,同時,并入焦爐汽網。回轉窯排出的煙氣溫度由入鍋爐前的660℃降至出鍋爐后的180℃,實現煙氣余熱的循環利用。窯尾加裝豎式預熱器,提高煅燒產能15%,降低能源消耗。(3)新型窯襯保溫技術。回轉窯窯體表面積大,溫度高,散熱損失可觀,必然影響窯熱效率。窯皮溫度由300℃—400℃降至210℃以內,可望將散熱損失控制在8%左右,噸鎂節省煤100kg。
四、結論
篇9
【關鍵詞】西部;制造業;競爭力
一、西部制造業競爭力評價指標及方法
區域制造業競爭力體現在區域特定產業較之其它地域的同行企業能更好地提供符合市場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和服務,能占領更高的市場份額,并能持續地穩健地擴展業務的能力。評價指標有顯示性指標和分析性指標,本文采用區位商方法和因子分析方法,分別從產業的現實市場績效及影響產業市場績效的因素進行組合評價。
1、區位商方法
競爭力強的產業一般具有較大的市場前景、較新的技術管理水平、較高的效益和效應等,直接結果就是較大的市場份額。所以,一個產業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終極標志就是占領較大的市場份額。區位商指標將一個產業在當地經濟中的比重同該產業在上一級區域的比重進行比較,如果比值大于1,意味著本地產出大于本地需求,商值大于1的部分將銷往區外;也意味從地區專業化角度存在產業集聚,因而可稱為這個地區的競爭優勢產業。本文使用產品銷售收入計算區位商。
2、因子分析
區位商指標同顯示性競爭優勢指標一樣,主要是從市場績效的角度考察一地產業競爭力,有較強的代表性。然而單純從市場績效判別產業競爭力有時會失之偏頗,因為傾銷等不正當競爭手段、意外事件也會短期提高一地產業的市場業績。因而競爭力產業的評價還應考慮影響產業長期市場經營績效的多種因素,需要設計包含多指標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因子分析的方法,實現降維,得出綜合評價值。
在本文的研究中,因子分析選取指標為西部12省區30個制造業行業的應收帳款、產品銷售收入、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利潤總額、工業總產值、計稅金總額、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同期增長率、資本保值增值率、資產負債率、產值利稅率、資金利稅率、人均銷售率和產成品資金占用率等。
二、西部制造業競爭力評價結果
1、綜合評價結果
通過對西部12省、市、自治區的30個制造業行業的區位商和因子分析,把同時滿足區位商和因子分析統計的產業被稱作絕對優勢產業,只要滿足區位商和因子分析統計一種的產業被稱作相對優勢產業,不滿足的被認為沒有競爭力(數據略去),見下表:
2、評價結果分析
(1)西部地區制造業優勢產業,包括農副食品加工業、飲料制造業、煙草制造業、醫藥制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等行業。可以看出,礦產資源加工行業、農副產品加工行業和裝備制造業是西部地區制造業的優勢行業。
篇10
一、金屬材料
1、金屬材料
純金屬(90多種)
合金(幾千種)
2、金屬的物理性質:(1)常溫下一般為固態(汞為液態),有金屬光澤。
(2)大多數呈銀白色(銅為紫紅色,金為黃色)
(3)有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延展性
3、金屬之最:
(1)鋁: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2)鈣: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3)鐵:目前世界年產量最多的金屬(鐵>鋁>銅)
(4)銀:導電、導熱性的金屬(銀>銅>金>鋁)
(5)鉻:硬度的金屬(6)鎢:熔點的金屬
(7)汞:熔點最低的金屬(8)鋨:密度的金屬
(9)鋰:密度最小的金屬
4、金屬分類:
黑色金屬:通常指鐵、錳、鉻及它們的合金。
重金屬:如銅、鋅、鉛等
有色金屬
輕金屬:如鈉、鎂、鋁等;
有色金屬: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屬以外的其他金屬。
5、合金:由一種金屬跟其他一種或幾種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
:一般說來,合金的熔點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蝕性能更好
合金 鐵的合金 銅合金 焊錫 鈦和鈦合金 形狀記憶金屬
生鐵 鋼 黃銅 青銅:
成分 含碳量
2%~4.3% 含碳量
0.03%~2% 銅鋅
合金 銅錫
合金 鉛錫
合金 鈦鎳合金
備注 不銹鋼:含鉻、鎳的鋼
具有抗腐蝕性能 紫銅為純銅 熔點低
注:鈦和鈦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鈦合金與人體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來制造人造骨等。
(1)熔點高、密度小
優點(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機械性能好
(3)抗腐蝕性能好二、金屬的化學性質
1、大多數金屬可與氧氣的反應
2、金屬+ 酸鹽+ H2
3、金屬+ 鹽另一金屬+ 另一鹽(條件:“前換后,鹽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濕法冶金”原理)
三、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
(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2)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不可用濃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除K、Ca、Na)
四、金屬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1、鐵的冶煉
(1)原理:在高溫下,利用焦炭與氧氣反應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鐵從鐵礦石里還原出來。
3CO + Fe2O3高溫2Fe + 3CO2
(2)原料:鐵礦石、焦炭、石灰石、空氣
常見的鐵礦石有磁鐵礦(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 )
2、鐵的銹蝕
(1)鐵生銹的條件是:鐵與O2、水接觸(鐵銹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銅生銅綠的條件:銅與O2、水、CO2接觸。銅綠的化學式:Cu2(OH)2CO3)
(2)防止鐵制品生銹的措施:
①保持鐵制品表面的清潔、干燥
②表面涂保護膜:如涂油、刷漆、電鍍、烤藍等
③制成不銹鋼
(3)鐵銹很疏松,不能阻礙里層的鐵繼續與氧氣、水蒸氣反應,因此鐵制品可以全部被銹蝕。因而鐵銹應及時除去。
(4)而鋁與氧氣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因此,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
3、金屬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①防止金屬腐蝕
保護金屬資源的途徑:②回收利用廢舊金屬
③合理開采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