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病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9 16:44:3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乳腺增生病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乳腺增生病

中醫對乳腺增生病的研究分析論文

【摘要】從中醫對乳腺增生病病因病機的認識、治療研究概況,以及動物實驗模型和藥效學研究等方面進行綜述,介紹了中醫藥治療乳腺增生病的研究進展,為臨床進一步研究提供依據。

【關鍵詞】乳腺增生病;中醫藥療法;實驗研究

乳腺增生(Hyperplasticdiseaseofbreast,HDB)以乳房部腫塊和疼痛為兩大主癥,屬乳腺結構不良(mammarydysplasia)病變。該病主要包括單純性乳腺增生癥(mazoplasia)和乳腺囊性增生癥(cysticdisease)兩種。乳腺增生病約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以上,其發病的高峰年齡為30~35歲,在30歲以上的女性發病率達90%以上,其發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由于本病病程長,進展緩慢,易復發,嚴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因此乳腺增生病,越來越受到眾多專家的重視。

1中醫對乳腺增生病的認識

乳腺增生病屬中醫“乳癖”范疇,又名“乳痞”“乳中結核”“奶積”等?!叭轳薄敝家娪谌A佗《中藏經》[1],至明清漸詳,《瘍醫大全》引陳實功言:“乳癖乃中結核,形如丸卵,或墜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變,其核隨喜怒消長……。”[2]《諸病源侯論》中稱為“乳中結核”[3],均描述了“乳癖”的臨床癥狀。

1.1病因病機的認識

查看全文

中醫對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論文

【摘要】從中醫對乳腺增生病病因病機的認識、治療研究概況,以及動物實驗模型和藥效學研究等方面進行綜述,介紹了中醫藥治療乳腺增生病的研究進展,為臨床進一步研究提供依據。

【關鍵詞】乳腺增生??;中醫藥療法;實驗研究

乳腺增生(Hyperplasticdiseaseofbreast,HDB)以乳房部腫塊和疼痛為兩大主癥,屬乳腺結構不良(mammarydysplasia)病變。該病主要包括單純性乳腺增生癥(mazoplasia)和乳腺囊性增生癥(cysticdisease)兩種。乳腺增生病約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以上,其發病的高峰年齡為30~35歲,在30歲以上的女性發病率達90%以上,其發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由于本病病程長,進展緩慢,易復發,嚴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因此乳腺增生病,越來越受到眾多專家的重視。

1中醫對乳腺增生病的認識

乳腺增生病屬中醫“乳癖”范疇,又名“乳痞”“乳中結核”“奶積”等?!叭轳薄敝家娪谌A佗《中藏經》[1],至明清漸詳,《瘍醫大全》引陳實功言:“乳癖乃中結核,形如丸卵,或墜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變,其核隨喜怒消長……?!保?]《諸病源侯論》中稱為“乳中結核”[3],均描述了“乳癖”的臨床癥狀。

1.1病因病機的認識

查看全文

李積敏治療乳腺增生病臨床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李積敏乳腺增生病臨床經驗

內容摘要:

本文初步闡述了李積敏(慎言)治療乳腺增生病臨床經驗.

論文內容:

乳腺增生病屬于祖國醫學的“乳癖”、“乳痞”等范疇。多由于郁怒傷肝,肝郁氣滯;思慮傷脾,脾失健運,痰濕內蘊,以致肝脾兩傷,痰氣互結,瘀滯而成塊。或因肝腎不足,沖任失調,陽虛痰濕內結所致。其特點是:乳房腫塊,經前腫痛加重,經后減輕。好發于30--40歲婦女,是較為常見的乳腺疾病。

李積敏、字慎言,號淡園主人。中醫疑難病學科創始人及中醫疑難病學理論奠基人,著名中醫婦科疑難病專家,清醫家李世泰第七世孫,清.光裕堂第七代傳人。臨床擅長治療子宮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癥、外陰白色病變、不孕癥、乳腺增生病等各種婦科疑難病癥,并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慎言先生長期從事中醫疑難病學科理論及臨床研究,提出“創建中醫疑難病學科理論體系”學術思想,提出中醫婦科疑難病“腎虛血瘀”病機理論,這些理論對中醫疑難病學科的建立、發展與進步均作出了卓越的貢獻?,F將李積敏博士治療本病的臨床經驗初步總結如下。以供同道臨床中參考學習。

查看全文

乳腺增生西醫治療效果論文

【摘要】目的觀察乳癖消治療乳腺增生病的效果。方法將我院近年收治的乳腺增生病患者100例,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每組各50例患者,治療組用乳癖消,對照組用乳增寧。結果兩組總有效率為89.4%和84.1%。結論兩組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乳癖消治療乳腺增生病療效與乳增寧相當。

【關鍵詞】乳癖消療效乳增寧療效

乳腺增生病是育齡婦女乳腺中最常見的疾病。其特點是病程長,易復發,并有癌變的危險性。近年來對其發病機制、治療方法等方面進行廣泛的研究和探討。臨床上缺乏特效藥物和理想手段,引起中西醫同道的重視。目前西醫仍以保守方法和手術為主要措施。我院于2006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乳癖消及乳增寧治療本病,取得了一定的臨床效果?,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00例乳腺增生患者均來自我院2007年-2009年門診病人,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50例,年齡22-52歲。其中22-30歲4例,31-40歲34例,41-52歲12例。月經正常30例,月經失調20例,雙側乳腺增生29例,單側乳腺增生21例。對照組50例,年齡22-52歲。其中20-30歲2例,31-40歲24例,41-52歲14例。月經正常27例,月經失調23例。雙側乳腺增生35例,單側乳腺增生15例,資料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查看全文

乳腺增生穴位貼壓治療論文

摘要:目的乳腺增生是乳腺科門診的常見病多發病,隨著婦女生活質量的提高,對婦女健康的需求也隨之提升,關注和研究乳腺增生的診、治、防是廣大乳腺疾病工作者的重要課題之一。方法三年以來,在乳腺增生的治療上,在傳統治療基礎上用外用穴位敷貼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臨床積累。結果總有效率達90%以上且半年后門診隨訪,復發率為0。結論穴位貼敷內病外治是治療乳腺增生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乳腺增生乳腺貼穴位敷貼

一、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278例年齡在20—52歲育齡婦女,經門診初診查體手診和乳腺B超、鉬靶檢查證實為單雙側單純性乳腺小葉增生,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38例)采用傳統治療(口服中藥)基礎上加貼乳腺貼穴位外用。對照組(140例)采用傳統治療(口服中藥)

1.2臨床癥狀

查看全文

乳腺癌診治要點及認識

近年來,乳腺癌在大城市的發病率正呈逐漸上升趨勢,已成為女性首位或第2位常見的惡性腫瘤[1]。乳腺癌的5a生存率在原位癌為100%,I期為84%~100%,II期為76%~87%,III期為38%~77%,表明乳腺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是改善預后的重要因素[1]。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在于各種檢查手段的聯合或選擇應用,它是獲得早期診斷的關鍵。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27例,均為女性,年齡39~76歲。絕經前25例,絕經后2例。臨床表現:無痛性腫塊19例,有乳腺增生病史24例,乳頭溢液2例,臨床觸診陰性8例。

1.2檢查方法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檢出邊界不規則的低回聲結節25例,結節內或周圍可檢測到血流信號20例,結節超聲彈性評分在4~5分21例,乳腺增生2例。9例病人作鉬靶檢查;單純鈣化6例,局限性致密侵潤2例,乳腺增生1例。3例臨床觸診陰性的行穿刺活檢。

2結果

27例病例全部均經手術切除確診。

查看全文

乳腺增生的內病外治方法論文

摘要:目的乳腺增生是乳腺科門診的常見病多發病,[1]隨著婦女生活質量的提高,對婦女健康的需求也隨之提升,關注和研究乳腺增生的診、治、防是廣大乳腺疾病工作者的重要課題之一。方法三年以來,在乳腺增生的治療上,[2]在傳統治療基礎上用外用穴位敷貼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臨床積累。結果總有效率達90%以上且半年后門診隨訪,復發率為0。結論穴位貼敷內病外治是治療乳腺增生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乳腺增生乳腺貼穴位敷貼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278例年齡在20—52歲育齡婦女,經門診初診查體手診和乳腺B超、鉬靶檢查證實為單雙側單純性乳腺小葉增生,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38例)采用傳統治療(口服中藥)基礎上加貼乳腺貼穴位外用。對照組(140例)采用傳統治療(口服中藥)

1.2臨床癥狀

查看全文

乳腺癌診查要點及認識

近年來,乳腺癌在大城市的發病率正呈逐漸上升趨勢,已成為女性首位或第2位常見的惡性腫瘤[1]。乳腺癌的5a生存率在原位癌為100%,I期為84%~100%,II期為76%~87%,III期為38%~77%,表明乳腺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是改善預后的重要因素[1]。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在于各種檢查手段的聯合或選擇應用,它是獲得早期診斷的關鍵。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27例,均為女性,年齡39~76歲。絕經前25例,絕經后2例。臨床表現:無痛性腫塊19例,有乳腺增生病史24例,乳頭溢液2例,臨床觸診陰性8例。

1.2檢查方法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檢出邊界不規則的低回聲結節25例,結節內或周圍可檢測到血流信號20例,結節超聲彈性評分在4~5分21例,乳腺增生2例。9例病人作鉬靶檢查;單純鈣化6例,局限性致密侵潤2例,乳腺增生1例。3例臨床觸診陰性的行穿刺活檢。

2結果

27例病例全部均經手術切除確診。

查看全文

中醫特色優勢講話

辦好中醫院必須靠中醫特色和優勢。一直以來,我院把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提高中醫臨床療效作為醫院建設和發展的主旋律,在實踐中逐步發展和形成了一條適合醫院發展的道路——“在發展中堅持中醫特色,靠中醫優勢發展中醫院”。目前醫院有臨床重點學科和重點專科16個,國家級基地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研究室5個;有國際合作項目4項,國家級課題26項,省部級課題1**項;有博士導師30多名,碩士導師120多名,還有了博士后流動站。門診量連續9年在全國醫院中排行第一,20**年門診量340多萬人次,今年1~11月比去年同期上升近10%。床位數增加到1700多張,明年大學城醫院建設完成以及后年芳村分院擴建后,床位數將會超過3000張。平均每天調劑處方16000余張,其中中藥處方14000余張,每天中藥飲片使用量6噸多。占地面積360畝。醫療用房面積30.3萬平方米,醫療設備總值近5億元,成為全國最大規模的中醫院。反映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均排在全國醫院的前列。

一、構建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夯實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的基礎

優秀的中醫藥人才是將中醫藥特色和優勢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載體。我們始終把建設高水平的中醫藥人才隊伍作為發展醫院的著力點,努力構建一支堅信中醫、精通中醫,并且知識結構合理,能夠在臨床上得心應手地運用中醫藥解除患者痛苦、挽救患者生命的人才梯隊。

(一)遵循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制定合理人才培養計劃

我們實施了以繼續教育為核心的育人工程,培養方案強調厚基礎、強能力、寬知識、深鉆研。

(二)區別不同培養對象,多種層次培養人才

查看全文

電信女工壓力探索

提綱

一、女員工的心理特點及壓力來源

壓力特點:一是獨立性與依賴感并存;二是開闊性與狹隘性并存;三是堅韌性與脆弱性并存。

女員工的多重壓力源于何處呢?

1、社會上的男女不平等帶來的就業與競崗壓力。

2、事業與家庭難于兼顧帶來的壓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