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研究

時間:2022-05-07 09:51:13

導語: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研究

摘要: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提出,伴隨著農業產業一體化,加之電子商務產業在我國快速崛起,為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優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生鮮農產品的電商平臺打破了傳統的購物模式,增強了生鮮農產品的競爭力,打破了時間、地域和季節的限制,加快了買賣雙方的信息傳播與溝通,增強市場的透明度,確保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更加廣泛,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符合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要求。通過對京津冀都市圈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的調查研究,完善和優化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在產、供、銷各環節存在的問題,真正做到以顧客為導向的模式,構建一個完善的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的體系,從而推動農業產業的一體化。

關鍵詞: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產業在我國快速的崛起,并且應用在各種產品的銷售中,2012年以來,我國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也呈現了井噴的發展,傳統的銷售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顧客的需求。伴隨著2015年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提出,京津冀地區的生鮮農產品領域在電子商務界出現了一片藍海,三大地區建立了很多生鮮農產品銷售的平臺,給傳統生鮮農產品的銷售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但是由于處在剛剛發展階段的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在整個過程中還需要解決很多的問題,并且如何很好的結合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要求,優化和改善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顯得十分重要,具有研究價值。

一、京津冀都市圈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優化研究背景及意義

1.理論意義通過對京津冀地區消費者滿意度的調研,分析目前電子商務生鮮農產品供應鏈中存在的不足,秉承京津冀協同發展農業產業一體化思想的指導意見,優化和完善該供應鏈,形成有特色的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供應鏈體系,從而為供應鏈理論研究提供新的視角和平臺。2.實踐意義通過對目前京津冀地區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的調查,分析從采購、生產、存儲、運輸、銷售等環節存在的問題,提出新的改進和優化并且符合京津冀協同發展要求的解決措施。改善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在三個地區的發展,使得消費者正在體驗到從“田間到舌尖”,從“種子到餐桌”的生產、加工、配送一體化的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產業鏈的運作模式,效率很高地形成從供應商到消費者的全程銷售。把京津冀生鮮農產品在電子商務供應上的藍海利用好,深度發掘新型的、完善的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的模式。

二、京津冀都市圈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存在的問題

1.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全過程缺少以顧客為導向通過調查發現,在京津冀都市圈范圍內,低端生鮮農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并不能以顧客的需求為導向。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準入門檻較低,大部分運作模式都是采用電子商務平臺合作第三方入駐模式,80%的通過淘寶、微店或者各個平臺來創業,企業準入門檻低,貨源的雷同性比較高,各個小的經營商均根據自己生產的農產品進行網上銷售,導致線上的產品同質化嚴重,在銷售渠道單一的情況下,要想獲得好的銷售量,只能通過價格進行競爭,長期的促銷方式和不良的競爭形式,導致顧客滿意度不高,購買力差,從而進一步惡化了電子商務生鮮行業的環境。到目前,該區域的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主要還是采用第三方的模式,然后根據農場主生鮮的供求能力來決定顧客采購生鮮農產品的品種和數量,因此至今為止整個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并未以顧客為導向。2.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各環節缺乏溝通協調供應鏈對于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來說,應該從采購生鮮農產品———庫存管理———物流管理———消費者手中,這樣的一個供應流程,而在整個供應流程的各個環節中,它們均以各自的需求能力為主要影響因素,供應鏈之間的各環節不進行很好的溝通和協調。當庫存過多的時候,不能及時反饋給采購方,需要及時補充貨物,而是否能及時補充貨物還需要看下該農產品是否在采購的時期內。當物流過程出現問題,也不能及時反饋給庫存方進行短暫的存放。整個供應鏈的過程均是各自獨立成體系,然后不能很好的溝通和協調。3.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物流系統有待完善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中物流問題是最為突出的問題,不僅是京津冀地區,生鮮物流在我國供應內類似這樣的問題很多。兩種情況體現較多,一種情況,硬件在物流和存儲設施上滿足不了實際的需要,冷鮮配送和倉儲設備總體比較落后,導致冷鏈配送難,倉儲難,目前國內生鮮物流配送效率低,冷鏈處理設備落后,生鮮物流耗損較大。而自制冷鏈系統成本又過高,昂貴的冷鏈自制系統成本也是阻礙生鮮農產品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另一種情況,生鮮配送輻射范圍小,由于生鮮農產品配送設備的要求,主要采用冷鏈來配送,在配送的過程中因各種因素的影響,配送的范圍基本還是停留在城市的層面,像區縣或者鄉鎮目前很多都不能進行配送。4.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的信息不對稱供應鏈存在于生鮮農產品的電子商務中的信息傳遞大多數依靠互聯網實施,在特定情況中避免了牛鞭效應,它是在傳統供應鏈中放大信息而形成的。但是在這個地區大多數以商品生產為主要的生鮮農產品,遠離了市場或消費者為主導的,市場預估在商家對農產品來說也是以慣例為依據按照傳統農產品進行售賣,在商品需要量增大的情況下,銷售商以滿足供應為前提,對于農產品的購買肯定變大,信息的傳遞的原本意義和價值無法得到體現。由于現階段生鮮農產品的電子商務供應鏈還不夠完善,生鮮電子商務平臺人力物力等資源的有限,大部分產品還是采取尋找一級、二級甚至分銷商的情況,導致供應鏈的中間層次過多,不利于信息快速保真的傳遞。

三、京津冀都市圈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問題的解決措施

1.建立以顧客和市場為導向的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供應鏈采購管理在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中,要滿足消費者市場需要,通過消費者市場所需,直接做好與生鮮農產品采購商的關系,完善渠道進行采購,合并或組合供應鏈中各環節,縮減購買投入。在做到以上情況下,還要進行購買的直接,并監控農產品,確保購買新鮮以及調整生產計劃要生產商根據市場的季節性需要變化來進行,最終實現主要依據消費者和市場需求。2.加強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各環節的溝通和協調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聯系互相依存的,缺少了哪個環節的配合都無法完成整個供應鏈的供給。各環節之間根據各自的特點要及時進行信息的反饋和溝通,將信息更好的進行傳遞,從而保證整個供應鏈的完整和協調。3.建立強大先進的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系統目前,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各環節最大的問題就在于物流系統和存儲系統,優化存儲系統、整合物流系統是關鍵。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應依據存儲物質的特性來進行配置,例如常溫庫、冷庫、凍庫等,力圖采用數據化管理從而減少人力資本。構建大型的綜合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以冷鏈物流網絡配送為核心的物流配送體系,加強生鮮農產品物理配送產業化標準,不斷完善其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統。4.優化整合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信息管理要想實現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信息的高效傳遞,需要建立供應鏈管理機制,實現供應鏈各環節的無縫對接。一方面,要搭建生鮮農產品綜合信息平臺,擴展和完善供應鏈中配套服務體系。另一方面,還要利用電子商務平臺的優勢,建立全網信息溝通交流系統以及網上交易安全系統、服務系統,保證消費者及時、安全、愉快的完成生鮮農產品的購買。電商平臺在生鮮農產品中的建立對傳統的購物模式造成了影響,體現出了生鮮農產品的競爭優勢,在時間、地域和季節的限制進行了改變,在售買雙方信息傳播與溝通中加快了速度,透明度對于市場來說得到了加強,拓寬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符合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劉曉敏.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整合策略研究[J].電子商務,2016.

[2]王法.電子商務下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優化研究[J].商業研究,2016.

作者:黃卓 鄭楠 楊斯然 單位: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