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創新職工培訓的思考

時間:2022-07-16 03:16:15

導語:對創新職工培訓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創新職工培訓的思考

一、增強現代管理意識

在計劃經濟體制的培訓模式中,職工培訓中心生源靠計劃、經費靠撥款、教學靠書本、實習靠現場,按照鐵路跨越式發展和創建學習型企業的要求,存在著諸多的不適應。其中管理思想滯后是制約職培中心生存發展的一個主要矛盾。

1.服務現場是根現場的需要

就是職培中心的必須,在充分發揮培訓功能方面,既要注重培訓質量的內涵,又要擴大服務的外延,切實發揮培訓中心服務現場的作用。要主動送學上門,根據現場青工學歷低、比例大、工作繁忙、不能脫產學習的實際、職培中心要與站段聯合辦學,組織教師定期深入現場授課,既可以提高職工技術理論素質,又不影響運輸生產正常運轉,從而解決工學矛盾。

2.培訓改革是出路必須探索

適合職工特點的培訓形式。職工是成人,理解能力、動手能力強,記憶力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降低,而且他們都有特定的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家庭和社會負擔,培訓大多利用工作之余,脫產培訓的時間有限。因此職工培訓必須改變課堂教學的單一模式,代之以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根據培訓目標的要求,結合培訓對象、培訓條件等實際情況采取合適的培訓方式方法,使培訓發生根本性變化。

3.培訓質量是生命探索和研究

如何提高培訓教學質量,不僅關系著鐵路職工崗位技能是否得到及時有效的提高,也是關系著培訓中心自身的生存與發展。每位職教工作者,在知識、理論與經驗不斷積累的同時,也應注重不斷豐富自我,努力形成表達、交流、指導等方面特有的風格和培訓特點,從而使教師與學員之間能相互吸引,相互調動,相互促進。不僅要有良好的學識,還要有良好的品德和工作態度。在教學中多思考,多實踐,研究教學理論、手段,研究職工心理,不斷提高教學培訓質量。

4.硬件建設是保證先進的教學

設備是搞好職工培訓工作的前提。要從運輸生產的實際出發,按照崗位作業的需要,配備與現場相匹配的設備。同時也要從鐵路發展的新形勢著眼,近謀遠慮,有計劃、有預見地搞好技能演練基地設備的改造和更新,適度超前地配備技術性能先進的新設備,這樣既可以解決原有設備陳舊、老化、滯后現場的問題,又便于職工超前培訓、儲備人才,增強企業發展的后勁。

二、顯現課程改革創意

1.推進教材編寫的創新

這一環節是整個職工培訓內容改革的基礎。職工培訓具有兩個鮮明的特點——動態與個性。我們在確定培訓內容、編寫培訓教材時,一定要審視其是否反映了動態,是否體現了個性。培訓內容一定要突出職工崗位工作的實際需要。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改變過去由少數教師閉門造車的做法。要進行現場調查,掌握需求。要發動全體員工共同參與,確定真正符合基本規章精神和職工崗位需要的培訓內容,進而形成實用的培訓教材和題庫。

2.堅持教學方法的創新

教學方法既包括教師的教法,也包括學員的學法。脫產職工不同于中學生,來源于企業現場,有一定的實際工作經驗,其感性認識較強,但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參差不齊。因此,應采用靈活多樣的適應職工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既要保證職工能正確領會和迅速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還要有利于發揮職工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本文作者:范洪發工作單位:沈陽鐵路職工培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