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研究
時間:2022-02-15 03:24:33
導語:義務教育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義務教育學校的主要資源就是國有資產,這也是學校辦學基礎所在。本文結合義務教育學校的情況,分析國有資產管理中內部控制的作用,并從各個角度分析國有資產管理內部控制的問題,給出提高內部控制質量的措施,推動義務教育學校健康發展。
關鍵詞:義務教育學校;國有資產;內部控制
義務教育學校資產的主要組成部分就是國有資產,國有資產也是支撐學校辦學的基本所在,因此有必要做好義務教育學校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內部控制作為一種新型管理方法,通過合理應用內部控制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資產損耗,具有實際推廣價值。
一、義務教育學校內部控制現狀分析
(一)內部環境現狀。內部控制的實質是學校為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從靜態上將,內部控制是學校為了防范和管控經濟活動風險而建立的內部管理系統;從動態上將,內部控制是學校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為實現控制目標而對風險的自我約束和規范的過程。學校內部控制效果受到內控文化的影響,義務教育學校具有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及風險管理制度體系,學校內部重視內控文化建設。明確學校部門各個崗位的職責與工作要求,各部門與流程中滲透內部控制意識,學校教職工重視并嚴格執行內部管理與風險控制制度。(二)風險評估現狀。通過實地考察分析,部分學校管理層并未意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使得內部部門不重視風險評估工作,一些程序也并未實施,僅停留在表面上,甚至有的部門憑借經驗或以前的記錄應付風險評估工作,造成風險評估工作效果有限,難以達成預期目標。(三)控制活動現狀。學校財務部及時、準確核對現金數額,并在規定日期內將現金存入銀行,同時對比核對日報表與銀行對賬單。如果出現數額不相符情況時,財務人員及時查找原因并解決,并將出現誤差的原因報告給財務負責人,通過這種方式控制財務風險。(四)信息溝通現狀。學校信息維護及內部控制信息收集與分析較為明確,存在明確的崗位分工,義務教育學校內部各層級的信息傳遞基本順暢。學校管理并不重視信息傳遞溝通,管理層無法及時得到基層教職工的反饋意見,上層意見也無法及時傳達給下層,存在溝通不暢的問題。
二、基于風險管理義務教育學校內部控制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文化不成熟。學校管理層進行內部控制文化建設時,僅重視完善與執行學校制度,忽視建設教職工職業素養與道德價值觀,并未建立自上而下覆蓋所有人的職業道德規范,造成學校文化停留在表面上,并未深入到教職工內心,使得少數教職工出現誠信意識淡薄、道德觀念低下等問題,直接對內部控制活動的開展產生阻礙,甚至有管理人員利用職位便利徇私舞弊,出現違法犯罪行為,直接損害學校的利益與風險。此外,學校雖然已經初步建立風險管理控制制度,但制度建立時期較晚,學校內部教職工風險意識普遍淡薄,使得學校經營時教職工并未形成監控風險與事項的主觀因素,也就無法預判風險。(二)風險管理機制不健全。學校受到行政管理模式的影響,部分學校內部管理者缺少風險管理意識,也不重視建設風險管理控制機制。因此雖然制定風險管控制度,但并未實施有效的風險管控活動,使得風險識別與評價流于表面,造成學校審計無法應對風險。此外,管理層風險評估不夠詳細,并未根據制度要求詳細規定風險概率與危害,預測時僅憑主觀意識,使得風險評估嚴重性不足,無法有效應對風險。(三)控制活動落實不力。學校制定的內控管理制度、風險管理制度,雖然針對各部門建立活動文檔,并結合實際設計了詳細的實施流程圖,但具體調查時風險,目前并未有效實施內部控制措施,甚至一些內部控制制度成為擺設,甚至一些人員不管內部控制制度,并未將其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影響內部控制的效果。(四)信息溝通不順暢學校基層教職工與管理層之間并未建立順暢的溝通渠道,信息由下至上傳遞存在缺陷,管理人員無法及時獲得基層教職工的要求與建議。學校內部意見箱已經成為擺設,根本沒有人定期管理與收集教職工意見。除此之外,學校內部缺乏完善的反舞弊機制,教職工普遍缺乏反舞弊意識,即便有教職工發現舞弊問題也不敢上報,害怕自身被報復,使得問題重復出現,增加舞弊風險,長期下來影響到義務教育學校長遠發展。
三、義務教育學校基于風險管理的內部控制問題的解決
(一)優化內部控制環境。(1)權責分配細化。學校對各部門崗位職能全面細化,并對教職工崗位職責進行重新設置,明確劃分職責權限,在內部形成相互牽制與監督,并兼顧工作效率,有效解決內部存在的職能交叉問題,促進工作效率提高。同時一旦出現問題及時找到責任人。細分綜合管理部門,處理不同的工作;學校內部設置風險管理部門,并保證工作的獨立性,可以從審計部門中分離出風險管理職能,并設置專門崗位進行風險工作,對學校風險進行全面分析,降低審計部門工作強度,同時提高審計效率。(2)強化文化建設。學校風險管理意識建設并不是短期內可以形成的,這需要長期實行并堅持下來,要求學校管理層提高風險重視度,強化教職工培訓工作,并在學校內部解讀與宣傳內部控制的相關文件與風險制度,確保每個教職工都可以了解并熟悉自身崗位、制度及程度,將將其逐步發展成行為習慣,實現各個流程中滲透風險意識。(二)提高風險識別能力。通過提升風險識別能力可以保證學校風險管理控制工作順利實施。學校識別風險前要做好信息收集與整理,主要包括各類歷史數據、未來預測風險等,借助合理技術方法定期開展風險識別工作。在學校項目與業務流程中反復進行風險識別工作,根據參與人員的差異性確定風險識別反復的頻率,但必須明確風險管理計劃,確保風險識別的滾動性,形成有效的風險應對措施;鼓勵學校內部人員積極參與風險識別工作,確保所有教職工參與到風險管理工作中,提高風險管理質量與效率。(三)提高控制活動執行力。學校依據內部部門的實際情況持續優化與完善內控制度、風險管理制度,強化管理活動流程并規范控制標準,杜絕出現重復規章制度、交叉控制的現象,梳理各項控制活動的脈絡,確保各環節緊密相連,滿足內部控制的要求,提高控制的目標。如審批簡單、緊急程序時,直接選擇人工審批的方式就行,減少網上操作等待審批的時間,避免出現交叉制度問題,促進工作效率的提升。與此同時,學校強化組織領導,充分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基于價值管理的主線結合風險管理控制,結合內部控制活動的各項流程,崗位分工并落實責任,實施內部控制責任崗位制度,提高控制活動的有效性。(四)加強信息的傳遞與溝通。(1)拓寬自下而上的信息溝通方式。例如,學校辦公樓的意見箱、學校征求意見電子郵箱、定期開展教職工意見調查問卷、定期舉行管理層與基層教職工的交流會,通過多種渠道收集基層教職工的建議和訴求,建立上下級之間良好的溝通環境;(2)建立起教職工保護機制。對于有意檢舉學校內部不合理、不合法行為的教職工予以保護,管理層應該給予教職工充分的信任與尊重,對有效的建議可以進行表揚,促進教職工監督檢舉機制的完善;(3)做好學校制度、文件的宣傳和解讀。使內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的貫徹和執行。可以采用問卷調查形式、組織答題形式、開展內部控制知識競賽形式、宣傳手冊以及粘貼宣傳畫等方式,多種方式交替配合,使得培訓與宣傳任務可以較為高效地執行與開展。對教職工進行培訓,增強起教職工的學校歸屬感和責任意識,鼓勵激勵教職工參與學校建設,使他們通過實現自我價值獲得成就感。
四、結語
綜上所述,義務教育學校國有資產管理中應用內部控制,可以提高學校財務管理質量,杜絕財務管理問題的出現。但要求學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切入點,制定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提出相應的完善的措施,全面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推動學校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庚.關于學校內部財務控制與風險防范的相關探討[J].現代國企研究,2018(8).
[2]胡錦繡.關于學校內部財務控制與風險防范的相關探討[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3).
[3]黃雪麗.內部控制在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當中的重要作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0(24).
作者:陳雙英 單位:福建省安溪第六中學
- 上一篇:高校中外學生教務管理研究
- 下一篇:森林采伐管理工作改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