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知識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03 08:24:34
導語:大學生知識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個人知識管理則是指大學生通過課堂內外的學習與交流等多種方式,獲取并儲存了一定的知識、技能,然后用知識管理的方法把自身擁有的知識、技能應用到工作和生活當中,大學生通過個人知識管理,除了日益拓展自身的知識面以外,還可以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素養,逐漸充實自身的專業知識體系,最終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能力。大學生個人知識管理是大學生個人對自身知識的識別、獲取、存儲、學習、利用及創新的一個管理過程,目的是提高大學生個人的創新能力、應變能力和反應速度,以增強個人競爭力。大學生個人實施知識管理的目的是通過有意識、有目標的知識學習和對知識的有效管理,以及對知識的創新應用,提高個人的價值和競爭力[2]。
二、大學生的職業發展
職業,又叫歷程或生涯,它通常被用來說明一個人的生活歷程,或者由此涵義引申為個人的職業或行為。單個個體———社會個體一般都是通過職業這個載體才能融入整個社會,也是通過職業這個平臺來向社會展示自身才能或者才華,以此來實現自身的社會化。因此,職業發展是指隨著時間的逐步推移與社會的迅速發展,社會上任何一個單個個體的職業生涯的不斷向前發展或晉升,職業發展包括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從橫向上來說,職業發展是指職業的遷移轉換,從縱向上來說,職業發展是指職業的晉升變化;它的涵蓋面很寬廣,內容也相當寬泛,如社會個體的擇業觀與價值觀、社會個體對職業的期望和需求、社會個體從事職業的目的及態度、社會個體對自身職業的規劃和發展等等[3]。那么,大學生的職業發展也就指隨著時間的逐步推移與社會的迅速發展,大學生走出學校就業后的職業生涯向前發展或晉升,這既包括大學生畢業后的職業遷移轉換,也包括其職業的晉升變化。
三、大學生個人知識管理促進其職業發展
1.分析個人知識需求,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個人知識管理的第一步是分析個人知識需求,大學生只有在分析了自身個人知識需求的基礎上,做好職業規劃,謀取職業發展。大學生的個人知識需求通常都是與在校時學習的目標任務、畢業后的職業發展緊密聯系起來的。大學生在進行個人知識需求分析的時候,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避免重復和遺漏;其次,具體詳實地分析自身所需掌握的知識資源,對相關知識的專業進行準確分類,確定每個知識類別下的知識要素類型。大學生進行個人知識分析,可以采用Know-X的知識分類法:(1)Know-what,即事實知識,也就是指關于什么的知識;(2)Know-why,即原理知識,也就是指關于為什么的知識;(3)Know-how,即專業技能知識,也就是指關于怎么做的知識,是從事某種專業的技巧和能力的知識;(4)Know-who,即人際知識,也就是誰掌握某些知識或者誰能解決某些問題的知識;(5)Know-when,即時間知識,也就是指從事某項活動什么時候合適的知識;(6)Know-where,即空間知識,也就是指在哪里能找到所需信息的知識[4]。2.完善個人知識素養,拓展職業發展空間。現在,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而不會靈活運用,或者是專業知識豐富而且能力很強,但是素質很差的大學生大有人在。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學生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只是他們職業發展的前提條件,而他們自身所擁有的綜合素質,這個綜合素質涵蓋的思想境界、認識能力、精神情操與文化教養等,才是決定他們職業發展潛力的堅實基礎。為了避免不被社會接受,甚至被社會淘汰,大學生應該利用多種途徑,在充分接收專業知識的同時,積極參與學校班級的集體活動、各類社團活動以及社會實踐活動,以此來提高溝通能力、社交能力、人際關系能力、處事能力、道德約束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等等,大學生只有進一步較為全面地發展自身的知識結構、人格素養等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個人的綜合競爭能力,自身職業發展的空間才能夠最大程度地得到拓展。最終能成為享受人生的自由、快樂與幸福,做個真正全面發展的人[5]。
總之,大學期間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大學生應廣泛獲取知識,豐富知識儲備,甄別個人知識,利用個人知識,建立知識地圖與知識體系,并隨時更新和創新個人知識,也就是說,通過各種途徑,采用正確方法管理個人知識,以此來提高自身的綜合競爭能力,為職業發展的順利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彭雪紅單位:云南民族大學預科教育學院
- 上一篇:基于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機制的構建
- 下一篇: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