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看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時間:2022-01-18 10:19:34

導語:螞蟻金服看互聯網金融的優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螞蟻金服看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摘要:近年來,互聯網金融在中國的興起帶來了倒逼傳統金融改革的“鯰魚效應”,但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的競爭并沒有啟動短兵相接、生死拼殺的模式,而是回歸各自的比較優勢,良性互動,共生共贏。本文選取互聯網金融行業最具代表性的“螞蟻金服”為例來闡釋互聯網金融的比較優勢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螞蟻金服;比較優勢

互聯網金融實質是利用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為載體,依托電商平臺、社交平臺、第三方支付、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工具來開發金融產品、撮合資金交易、提供金融服務。互聯網金融作為新型金融模式,其本意是區別于以實體門店支撐的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傳統金融模式,但隨著傳統金融對互聯網工具的運用,再以是否運用互聯網媒介來劃分傳統金融和互聯網金融已經難以清楚界定。所以本文將互聯網金融定義為以互聯網科技見長的互聯網公司提供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而傳統金融將存款、貸款和結算三大傳統業務作為主要的金融業務。2013年,阿里旗下的“余額寶”橫空出世,開創互聯網金融的先河,傳統金融行業風云突變。互聯網理財沖擊銀行存款特別是活期存款,相關統計顯示,當年的銀行存款大幅下降。“余額寶”被人們驚呼為金融領域的“鯰魚”“攪局者”,深深觸動了靠壟斷經營坐吃“存貸息差”的傳統銀行的神經。據說,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創立小微金融之初就撂下狠話:“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這場互聯網金融的革命倒逼高高在上的商業銀行走下神壇,推動傳統金融進行轉型變革,而互聯網金融企業經過幾年不斷開拓和試錯,又不斷被監管和規范收縮,也結束了野蠻生長階段。接下來并沒有發生人們預想的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短兵相接、生死拼殺,而是逐漸明晰了互聯網金融企業與傳統金融公司的邊界,雙方逐漸回歸理性,回歸各自的比較優勢,良性互動,共生共贏。本文以“螞蟻金服”為例來闡釋互聯網金融的比較優勢。起步于支付寶、成立于2014年的螞蟻金服,旗下擁有支付寶、芝麻信用、網商銀行、螞蟻財富等子業務板塊。截至2018年,螞蟻金服的用戶達6億多,資產超過1500億美元,成為全球互聯網金融領域最大的獨角獸企業。螞蟻金服的成長壯大在于其充分發揮了互聯網金融的獨特優勢。

1.差異化產品定位:盯住小微客戶,發揮長尾效應

傳統商業銀行具有雄厚的資本、國家信用和較高的資金安全性,這是任何互聯網平臺企業都無法比擬的,但傳統金融卻具有門檻高、程序煩瑣、流程復雜、效率低下等缺點,并需要土地房產、廠房設備等抵押品來控制風險,其服務對象大都是大額資金和重資產的“大象”客戶。互聯網金融具有低門檻、高參與度、流程簡潔、運轉高效、中間成本低廉等優勢,像螞蟻金服這樣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對象為數量眾多的小額資金和輕資產的“螞蟻”客戶。如果說金融是經濟的血液系統,那么傳統銀行服務于主動脈系統,互聯網金融服務于毛細血管系統。盯住小微客戶。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具有無門檻、無擔保、無抵押,流程少、貸款易等特點,而且互聯網金融做“小微”,風險分散,可以不具備很雄厚的資本金或撥備。也正是因為互聯網金融的這些特點,使其在服務小微客戶方面具有競爭優勢。螞蟻金服的特點是無微不至,其所有金融產品都定位為“小微”。公司相關人士解釋:螞蟻金服之所以選擇“螞蟻”二字命名,就是因為其服務對象精準定位于“螞蟻”般微小的低端邊緣客戶,包括中小企業、碼商、小微客戶、農村市場和普通大眾。由于這些小微客戶沒有資產抵押、信用評估難度大、單位操作成本高,經營業績不確定,難以獲得商業銀行的青睞。螞蟻金服基于海量客戶、快速計算、最高效率的大數據分析系統作為技術支撐,快捷簡化的放貸流程,靈活的放貸標準和網絡智能操作的成本優勢。使不入大型商業銀行法眼的邊緣客戶成為螞蟻金服新的金融藍海。發揮長尾效應。什么是長尾效應?從商業營銷規律看,銷售曲線“頭”部的是少數重要客戶,而分布在銷售曲線“尾”部的是個性化的、零散的小量的需求,由于分布在尾部的小量客戶數量眾多,會在需求曲線上形成一條長長的“尾巴”。長尾效應就是所有零散小量市場累加起來形成一個比“頭”部市場還大的市場。互聯網金融公司的經營理念遵循典型的長尾理論。出于風險控制和成本考慮,傳統銀行一般只做金字塔尖的20%高端客戶,而忽略利潤微薄而風險極大的80%的長尾群體,而互聯網金融恰恰就是盯著80%的長尾客戶。由于信息技術和大數據的運用,互聯網金融可以以很低的成本關注正態分布曲線的“尾部”,追求“長尾效應”產生的規模效應(海量客戶乘以小客單量等于規模效應)。螞蟻金服的經營哲學正是建立在:螞蟻“雖然渺小,但它們齊心協力,煥發出驚人的力量”。余額寶們為什么能成功?正是通過互聯網接口將大量零散的資金迅速聚集起來。截至2018年6月末,線下使用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手段進行消費的人數比例到達68%,支付寶及其附屬公司的全球年度活躍用戶超過10個億。正是基于如此巨大的用戶規模,帶來互聯網金融的資本聚集速度超快,與傳統銀行不在一個數量級上。2018年10月16日,支付寶上線“相互保”的保險產品,10天狂飆至千萬用戶。雖然這款產品后來被監管部門叫停,轉化為一款“相互寶”的互助計劃,但其號召力和聚集效應可見一斑。

2.著力于技術服務:聚焦金融科技,挖掘數據價值

日趨嚴格的監管使互聯網企業在金融領域的拓展受到限制約束,加之諸多銀行和BATJ等大型互聯網平臺企業蜂擁而至,紛紛推出各種“寶寶”理財產品,市場進入充分競爭,收益下降。互聯網金融公司最終會走向何方?在2018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互聯網巨頭公司京東金融CEO陳生強、百度金融CEO朱光不約而同宣稱未來不再謀求做金融產品,而是回歸科技定位,爭取成為金融技術供應商。互聯網金融今后的發展方向必然是弱化金融屬性,強化技術服務屬性,回歸科技平臺定位。聚焦金融科技。在傳統金融模式下,資本規模化是實現利潤增長的關鍵因素。術業有專攻,與傳統金融機構比較,互聯網平臺企業的優勢不在金融產品,而在信息科技。螞蟻金服在較早前就有打造金融科技能力的戰略意圖,將戰略重心從金融產品導向轉向金融技術服務導向。2016年,螞蟻金服在公司內部討論螞蟻的未來戰略投資方向時提出Fintech概念,Fintech是由金融“Finance”與科技“Technology”兩個詞合成而來,意指金融科技。其實,從2014年起,螞蟻金服就陸續戰略投資恒生電子(面向金融行業的最大IT解決方案提供商)、Paytm、朝陽永續、潤和軟件、偉達金科等金融科技企業,布局金融基礎設施,聚焦金融機構專業平臺建設。在此方面,阿里云做出了成功探索,可以進行“雙十一”這樣高強度大規模的數據處理,可見其何其強大。據阿里集團2018財年數據,阿里云2018財年營收133.9億元,躋身國際云計算市場“3A”三巨頭之一,成為與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比肩的云計算企業。挖掘數據價值。馬云提出,人類正由IT時代走向DT時代,在DT時代,數據成為最為核心的資源,數據本身就能創造價值。傳統銀行雖然經過長時間的積累與沉淀,也建立了十分龐大的金融數據庫,但是由于信息技術水平有限,在數據信息處理和價值挖掘方面不具優勢,它們的數據處理相對于互聯網企業的大數據處理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互聯網公司的長項體現在開發前沿信息技術、應用APP、大數據分析處理、搭建共享平臺方面,并善于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推動產品或服務創新。據螞蟻金服相關高管介紹,未來螞蟻金服會加大智能研究和開發投入,重點布局金融風險管理、生物智能識別、機器人智能客服等方面。在開放中求發展。大家知道,蘋果手機之所以占領市場,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開放的生態建設,能夠在其平臺上給用戶提供海量軟件。2017年6月,螞蟻金服宣布開放金融科技服務,向基金公司、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開放其“財富號”,逐步開放多年積累的金融鏈接、用戶畫像、精準營銷、風險管理、金融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一方面賦能傳統金融,另一方面建立互聯網金融生態。

3.結語

以螞蟻金服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并不是主要搶占傳統金融的地盤,而是在兩個維度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開辟了傳統金融不愿也無力提供服務的長尾市場;著力于開發互聯網技術和金融工具來提供技術服務。互聯網金融通過開放金融科技服務,賦能傳統金融,實現二者的良性互動、共生共贏。

參考文獻:

[1]由曦.螞蟻金服[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2]葉純青.互金巨頭掀起“去金融化”風潮[J].金融科技時代,2018(05)

作者:陳怡成 單位: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