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資產證券化管理論文
時間:2022-03-16 08:01:00
導語:信貸資產證券化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是近年來銀行業務創新的重要課題,由于它具有改善銀行資產負債比率提高金融資產的流動性分散和轉移信貸風險等多方面的優勢,因此,近年來在許多國家獲得迅猛發展2007年是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元年,面對外資銀行的挑戰和全球性的風險,如何控制風險增加收益已成為國內銀行的當務之急,而資產證券化是一種已經被國外資本市場證明了的行之有效的風險控制手段,相信資產證券化在我國也將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信貸資產證券化;資產池;SPV;銀行風險管理
一、信貸資產證券化的背景
銀行風險控制是一個古老而年輕的話題,隨著時代的變遷,利用金融創新來進行風險控制已經是一個全球性的共識信貸資產證券化是近年來國際金融市場上最為重大的金融創新之一由于它具有改善銀行資產負債比率提高金融資產的流動性分散和轉移信貸風險等多方面的優勢,因此近年來在許多國家獲得迅猛發展信貸資產證券化在我國雖然才剛剛起步,但其作用已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2005年4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了《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管理辦法》,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正式獲準進行信貸資產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試點工作2005年12月15日,建行國開行同日發行了首只信貸資產支持證券(ABS)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其中,建行發行總額約30億元,國開行發行總額為41億余元因此,加強對貸款證券化相關問題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含義
信貸資產證券化(LBS:Loan-backedSecuritization),是將缺乏流動性但其未來現金流可預測的銀行信貸資產進行重組建立資產池(AssetSpool),以資產池內資產所產生的現金流作為償付基礎,通過風險隔離資產重組和信用增級,在資本市場上發行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的結構性融資行為其核心在于對貸款中風險與收益要素的分離與重組,使其定價和重新配置更為有效,從而使參與各方均受益對于單個貸款,其現金流是不確定的,但對于一組貸款而言,盡管整個組合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組合中每一貸款現金流的特性,但由于大數定律的作用,整個組合的現金流會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
三、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特征
美國是資產證券化的起源地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當時受國際石油危機拉美債務危機《巴塞爾協議》關于資本與風險資產比率(即資本充足率)規定等因數的影響,銀行信貸資金存量普遍下降,國際資本供求嚴重失衡不少擁有風險權數較大的信貸資產的銀行將貸款出售給資產負債表上顯示的信貸資產風險權數較小的銀行,以減少貸款風險規避法律管制與此同時,一些商業銀行開始涉足證券投資業務,希望通過將信貸資產進行證券化來盤活資金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貸款證券化日漸興旺起來美國是世界上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最早的國家,在美國,貸款證券化發展十分迅速,從20世紀70年代末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開始到現在不僅證券化資產的范圍大大擴展(包括汽車貸款信用卡貸款機器設備貸款消費貸款等),而且證券化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到2005年底,美國的資產證券化規模已達到7.1萬億美元,為該國同期國債市場規模的2倍亞洲證券化市場也呈現快速發展勢頭,1998年,亞洲資產證券化市場僅80億美元規模,2004年迅速上升到680億美元,短短六年時間擴張了7.5倍,其中,香港是整個亞洲證券化市場的中心
四、資產證券化的操作過程
信貸資產證券化是一種與企業發行股票債券等直接在金融市場上籌措資金不同的新型融資方法,與傳統的證券融資方式相比,具有以下的特點:
1.信貸資產證券化屬于表外融資
從發起人的角度看,信貸資產證券化融資不屬于負債融資也不屬于股權融資,其實質上是一種表外融資方式這是因為,利用資產證券化技術進行的融資不會增加發行人的負債,也不顯示在“資產負債表”中
2.信貸資產證券化屬于收入導向型融資
傳統融資方式是憑借資金需求者本身的資信能力來融資外部的資金投入者在決定是否對資金需求者投資或者提供貸款時,主要依據的是資金需求者作為一個整體的資產負債利潤及現金流量情況在對資金需求者發放資產抵押貸款時,投資者可能會更多地關注抵押資產的情況,并且關注的也只是資產本身的控制和處置問題,資產抵押本質上是對資金需求者資信能力的一種補充
3.信貸資產證券化交易風險和融資成本較低
雖然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融資方式需支付諸如擔保費評級費托管費服務費承銷費等眾多費用,但其總的融資成本低于其他融資方式這是因為:第一,資產以真實出售方式進行交易,實現了破產隔離,一旦發起人發生破產清算,資產也不列入清算范圍,所發行資產證券的安全性得到保證,降低了風險補償收益的期望值;第二,資產證券化過程中的信用增級手段,改善了證券的發行條件,使發行的證券有較高的信用等級,不必用折價銷售或提高利率等手段來吸引投資者;第三,證券化支出費用的項目雖多,但各費用與交易總額的比率卻很低資料表明,資產證券化交易的中介體系中收取的總費用比其他融資方式的費用率至少低50個基本點
4.信貸資產證券化適用范圍廣泛
信貸資產證券化是將發起人目前已有的資產進行證券化融資,還款來源是該資產所帶來的未來收益,但所獲資金可作其他用途,即可用于其他項目貸款或投資,而不受被證券化的資產項目限制,此外凡是有可預見的未來現金流收入的金融資產經過適當的結構性重組,均可進行證券化,這更為證券化廣泛的推廣和運用創造了條件
五、我國發展信貸資產證券化對銀行風險管理的影響
信貸資產證券化(LBS:Loan-backedSecuritization)是指銀行通過一定程序將貸款轉化成可以在金融市場上出售和流通的證券并據以融通資金的市場創新業務其程序一般是首先由銀行將所持有的各種流動性較差的貸款予以組合,形成若干資產池(AssetSpool)并出售給特設機構(SpecialPurposeVehicle,簡稱SPV),然后由特設機構向投資者發行以該貸款組合為擔保的證券,這種證券通常稱為資產支持證券(Asset-BackedSecurities,簡稱ABS),發行證券所收回的資金則可作為銀行新的資金來源再用于發放貸款證券化的運作流程一般包括構造證券化資產創設特設機構并真實出售(TrueSale)資產設計交易結構并進行信用增級(CreditEnhancement)發行資產支持證券實施資產管理等基本步驟其交易結構嚴密,而且法律關系復雜
六、我國商業銀行在開展資產證券化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資產證券化使貸款成為具有流動性的證券,有利于盤活金融資產,化解初始貸款人的流動性風險,改善資產質量,降低融資成本,增強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對商業銀行的風險控制和業務創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資產證券化為商業銀行提供了有效的風險控制手段,使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大大增強
商業銀行的負債以中短期存款為主;而資產,尤其是貸款資產則出現長期化傾向對此,我國商業銀行也不例外,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在銀行資產中的比重不斷提高,同時,普通貸款項目也出現長期化的趨勢這使得商業銀行本金回流期限被長期合約所框定這就使得資產與負債期限結構的不匹配
資產證券化業務的出現,則為解決上述矛盾提供了一個較為圓滿的辦法商業銀行可以根據自身戰略規劃,積極開展各種貸款業務;同時,針對利率風險匯率風險流動性風險等風險管理需要,將不具有流動性的中長期貸款轉化為證券,并銷售出去,從而有效緩解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壓力因此,資產證券化過程實際上也是商業銀行的風險分散過程
2.資產證券化可以擴大商業銀行的收益來源,增強商業銀行盈利能力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間業務已成為西方國家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品種和收入來源,在總收入中的占比達到40%~50%,有的甚至超過70%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起步較晚,目前中間業務收入占全部營業收入的比例大約只有6%~17%,也就是說,我國商業銀行的收益仍嚴重依賴利差收入
資產證券化的推出,給商業銀行擴大收益來源提供了機會在資產證券化過程中,原貸款銀行在出售基礎資產的同時還可以獲得手續費管理費等收人,另外,還可以通過為其他銀行的資產證券化提供擔保及發行服務等而獲得收入通過該項業務,銀行的贏利能力大大提升,由此對抵抗風險的能力也能迅速提高
3.資產證券化可以促使商業銀行加強管理約束,增強業務的規范化和透明度
商業銀行為促使其資產(主要是信貸資產)證券化,必須全面增強信貸業務管理約束,建立健全較好的產品定價和信貸管理基本機制,將信貸資產標準化規范化,鎖定風險簡化信息含量,增強證券化資產信息的透明度,以降低SPV為基礎資產信用增級所花費的成本,同時增強投資者對證券真實價值的認可程度,進而降低商業銀行融資代價提高基礎資產的銷售價格
因此,可以說商業銀行實施資產證券化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促使其主動增強業務的規范化和透明度的過程
4.資產證券化可以幫助商業銀行有效進行資產負債管理,改善資本充足率
資產證券化為商業銀行有效地管理資產負債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方式商業銀行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將缺乏流動性的信貸資產,如某一攬子貸款或部分應收款,組合成資產池,轉入流動性較好的資本市場,同時,轉出的資產也從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移出于是,商業銀行可以加速將金融資產轉化為現金,資產負債結構隨之得到改善,資產負債的期限也趨合理
同時,貸款的風險權重常常高于債券的風險權重,因此,善于管理的銀行可以通過對其貸款進行證券化而非持有到期,來改善其資本充足率的大小這對我國資本充足率普遍較低的商業銀行而言,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5.有利于增加消費熱點分散銀行信貸風險
目前,我國實行擴大內需的信貸政策來刺激經濟增長,具體措施有發展住房抵押貸款汽車消費貸款耐用品消費信貸等多種消費信貸辦法通過資產證券化,可以將各種貸款科目進行組合和分散,有利于銀行風險控制
證券化還可以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新途徑中小企業由于信譽和資金的約束,往往難以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同樣,銀行出于風險控制的考慮也很少將之作為主要的貸款對象通過進行資產證券化,提升了中小企業的信用等級,使之間接地進入證券市場,銀行向企業發放貸款,然后將這些分散的小額的貸款組合打包,并據之發行證券,從而發揮了紐帶作用,提供了讓若干企業共同融資的途徑
6.貸款證券化與不良資產的化解
不良資產問題一直是中國銀行業的最大問題,并已經成為中國銀行業下一步改革和發展的沉重包袱和障礙商業銀行存在較高的不良資產,會直接導致銀行資產流動性降低和清償債務能力下降,影響銀行的贏利能力和水平,同時侵蝕資本充足率,進而阻礙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進程中國于1999年成立了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s),開始大規模處置近1.4萬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截至2005年5月底,中國已累計處置銀行不良資產7008億元(不包含政策性債轉股),其中近70億美元(約600億元)的不良資產為國際投資者所購買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有總額達1.8萬億元的商業銀行不良資產需要在未來幾年里處置而且據專家估計,未來三年中國還有約1320~3520億元新增的銀行不良資產將逐漸顯現出來如此龐大的不良資產如果沒有規范的可延續性的方式來化解,將會給中國銀行業留下巨大隱患
各國的經驗與教訓表明,不良資產證券化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式,在美國對于儲貸機構不良資產,美國清產信托公司采取直接證券化的方式來處理;在日本也有把壞賬貸款銷售給合作銀行信貸購買公司的做法1998年7月日本設立過渡銀行以化解高達100萬億日元的不良貸款,因此對于貸款證券化的研究或許會給我們以啟示
7.資產證券化有助于我國商業銀行增強競爭力,應對外資銀行的挑戰
目前,我國金融領域已經向外資金融機構全面開放為此,我國商業銀行正在積極進行改革,工行中行建行已經成功在A股或H股上市筆者認為,上市只能說是商業銀行改革成功的市場表現,而銀行盈利能力風險控制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的提高才應是商業銀行改革的目的之所在資產證券化的應用,可以很好地改善銀行的治理結構,控制信貸風險
從以上幾方面看,資產證券化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豐厚的收益水平,有助于我國商業銀行深化改革增強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提高抗風險的能力,應對我國金融領域全面開放后來自外資銀行的挑戰和全球性的金融風險
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具備了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條件,并已有初步嘗試但總體而言,現階段我國對于資產證券化,無論是理論知識準備還是實際操作經驗,都還十分欠缺,在社會環境制度建設等方面尚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國在開展資產證券化過程中加以注意
1.評級成本問題
我國國內資產在國際市場上的信用評級并不高,而較低的信用評級也就意味著較高的融資成本,同時,為評級而聘請國際專家所需成本也比較高所以,從商業角度考慮,我國現階段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還不適宜廣泛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實施但隨著該項業務在我國的廣泛開展,走出國門是必然趨勢因此,我國應加快信用體系及相關機制建設,提高企業及其資產信用等級,并加強商業銀行風險控制,規范信貸業務操作,提高信息透明度,以應對全球化后銀行業的激烈競爭
2.會計稅收法律問題
資產證券化過程中所涉及的會計稅收法律等方面的問題,是資產證券化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這些方面涉及證券資產的合法性流動性和盈利性,與各方參與者的利益息息相關,并直接關系到資產證券化的動機和結果因此,我國應加快對資產證券化過程中有關會計稅收法律等方面問題的研究,并盡快出臺相關規定,以規范該項業務在我國的應用
3.風險問題
商業銀行在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如聲譽風險戰略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等因此,我國在積極研究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過程中,還應加強對其中有關潛在風險的化解對策研究,以求得收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
當然,上述問題的解決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國應加快相關問題的研究,積極完善各方面條件,邊摸索邊實踐,正確引導資產證券化業務在我國的廣泛開展
參考文獻:
[1]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跨國收購的法律背景,.
[2]李志輝.商業銀行業務經營與管理[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3]漆彤.我國發展貸款證券化業務的若干法律思考[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
[4]吳麗蕓.資產證券化與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J].經濟評論,2000(4).
- 上一篇:資本市場監管現狀與問題
- 下一篇:高校資產證券化融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