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村電網建設改造關鍵技術探討
時間:2022-03-30 08:47:04
導語:中心村電網建設改造關鍵技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結合安徽省農村電網升級改造規劃,對中心村電網建設改造的主要關鍵問題進行探討,為安徽省中心村電網建設改造工作提供指導。
1安徽省中心村電網存在的主要問題
“十二五”期間安徽省農村電網建設和改造取得了巨大成效,電網結構明顯優化,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質量持續提升,但在我省經濟社會和城鎮化快速發展的形勢下,中心村電網仍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①供電能力不足。供電能力不足與負荷快速增長的矛盾較為突出,卡脖子、低電壓問題以及變壓器線路重過載現象仍然存在。②電網結構薄弱。受局部地區電源點布點不足和發展初期負荷水平較低影響,10kV線路仍以單輻射為主,供電半徑偏長,線路分段較少,供電靈活性較差,負荷轉供能力不強。③老舊設備多,技術水平低。農村地區早期建設但仍未改造的臺區,變壓器配置容量普遍較小,配網線路絕緣化率較低,中壓架空線路樹線矛盾在農網中較為突出。
2安徽省中心村范圍與分類
中心村為鄉村基本服務單元,原則上每個行政村一個[2],根據區域地理特征、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安徽省中心村分為皖北、皖中、皖南和皖西四個區域。根據產業發展、主要用電特征,中心村可分為農業主導型、工業主導型、商業主導型、旅游主導型和綜合型。
3中壓電網供電模式
3.1中壓電網結構
供電可靠性是配電網重要的評價指標,N-1校驗可對電網預想事故后的持續供電能力進行量化評價,是目前供電可靠性指標的主要依據。中心村作為鄉村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10kV配電網結構宜滿足N-1安全準則要求。因此,在電網建設改造工作中,中心村宜采取雙電源或雙回路供電方式。不同類型中心村應綜合戶均容量、供電半徑等方面要求,選擇相適應的配變組合和臺區配置方案。配變不宜低于2臺,并應盡量布置在負荷中心。柱上變壓器推薦用于農業主導型、工業主導型、綜合型中心村。配電室推薦用于商業主導型、旅游主導型、綜合型中心村。箱式變電站適用于拆遷新建或保護型中心村。
3.2戶均容量選取
安徽省不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用電水平存在較大差異。根據調研分析,為適應遠期需求,各區域中心村戶均容量參照表1標準選取。3.3設備選型3.3.1導線選型根據農村通道資源特點和線路運行要求,10kV架空導線宜選用JKLYJ架空絕緣鋁導線,主干線不低于185mm2,支線不低于120mm2;10kV電力電纜線路選用YJV22交聯聚乙烯絕緣銅芯電纜,主干線電纜截面不小于300mm2,支線不小于150mm2。山區、跨越等特殊情況可采用鋼芯鋁絞線。3.3.2配電變壓器柱上變壓器選用S13及以上環保低耗能型的全密封油浸式變壓器或非晶合金變壓器,容量選擇200、400kVA兩種序列,臺架按照安裝400kVA變壓器設計、建設;配電室選用630kVA及以下油浸式節能變壓器或800kVA及以下的干式節能型變壓器。在一些保護性村莊,配電房建設實施困難時,可采用箱變(歐式)。
4低壓電網供電模式
4.1低壓電網結構
中心村低壓電網布局應與中心村布局相結合。中心村的建筑特點是以低層聯排為主,負荷以家用電器為主,用電設備排列較為整齊,因此宜采用一般干線式接線,具備條件時,可適當考慮低壓聯絡,增加運行靈活性。低壓線路采取“三相四線”供電方式架設,避免單相長距離供電。為防止低電壓問題出現,低壓線路供電半徑一般不超過500m,集鎮、人口密集及經濟發達的中心村不宜超過300m。針對新型小城鎮(中心村)不同用戶的特征與用電需求,針對小高層、聯排別墅以及普通平房等不同用戶提出差異化的低壓供電模式。
4.2線路選型
新建或改造的低壓線路以架空絕緣線為主,特定區域可采用低壓電纜或集束導線。架空絕緣線路適用于農業主導型、工業主導型、商業主導型及綜合型中心村等線路通道寬裕或對整體環境要求不高的場所,線路布局應與中心村規劃相協調。集束絕緣導線適用于農業主導型、工業主導型中心村等線路通道困難、人口密集、綠化及林區、安全距離難以滿足或對整體環境要求不高的場所,根據現場情況可沿墻敷設。電纜線路適用于商業主導型、旅游主導型、綜合型中心村等線路通道困難或對整體環境要求很高的場所,以及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和民居或對環境、安全有特殊要求的地區。低壓電網應有較強的適應性,主干線宜考慮終期負荷發展,一次建成。架空導線主干截面不小于150mm2,分支線截面不小于70mm2。電纜主干截面不小于185mm2,分支線不小于95mm2。集束導線一般不用于主干線路,截面不大于120mm2。
4.3架設要求
低壓線路廊道嚴禁跨越場院、庫房、學校、房屋、草垛等,且不應與弱電線路同桿架設。低壓架空線路宜采用12m及以上水泥電桿,線路檔距一般為40~50m,線路橫擔宜采用鍍鋅鐵橫擔。低壓線路與高壓線路同桿架設時,宜采用15m及以上電桿;橫擔間的垂直距離不應小于1.5m。
5低壓戶表
考慮供電安全和美觀需要,接戶線和戶表裝置應遵循以下原則:(1)接戶線選用架空絕緣線、集束導線和電纜。架空線路接戶線的相線和中性線應從同一基電桿引下,其檔距不應大于25m,超過25m時,應設置接戶桿;沿墻敷設的接戶線支持點間的距離,不應大于6m;接戶線的總長度(包括沿墻敷設部分)不宜超過50m;接戶線導線截面應根據用戶負荷確定。(2)低壓用戶應采用“一戶一表”的計量方式。表箱均應滿足用電信息采集電表安裝的要求。(3)集中式計量箱進線側應裝設總開關,電能表出口宜裝設分戶開關,用戶能夠對其進行操作。(4)各類計量箱應按國家和電力行業相關技術標準制造,并經當地供電部門確認后使用,且應能滿足各種電源進線方式。
6結論
本文基于相關規劃設計導則,研究提出了中心村類型、電網結構、戶均容量配置、低壓戶表等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
作者:張學平 單位: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十三五”期間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的意見[R].2016.
[2]徐全勇.中心村建設理論與我國中心村建設的探討[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5,26(1):48~52.
- 上一篇:電網建設工程特點及安全管理
- 下一篇:高校學風建設實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