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與經濟法創新初探
時間:2022-09-25 11:13:04
導語:新農村建設與經濟法創新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長期以來,由于我國城鄉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比較普遍,對農村經濟法的相關研究較少。新農村建設不斷發展,也是造成各種各樣的農村方面經濟、政治、文化以及生態環境方面問題的出現。為了進一步落實新農村的發展,需要利用法律手段對新農村建設進行法律保護,也是推動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條件。因此,通過創新思路利用經濟法對新農村建設環節中的問題進行解決,有利于推動新農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經濟法;創新思路;制度
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基數大的農業大國,改革開放前以農業經濟為主;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經濟收入水平差距不斷拉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成為社會發展的趨勢與潮流,主要的目的是縮小城鄉收入差距,達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也是不斷推進農村健康發展的有效方式。同時,也需要通過立法形式來確定,從而為新農村建設進行法律保護提供依據。
一、經濟法內容與新農村建設論述
經濟法體現了一種核心精神,是適用經濟法的一項重要原則,也是公眾對經濟法最理性、最基本的理解。具體地說,經濟法的基礎是社會規范,目的是協調和平衡社會各主體的經濟利益。它還以社會的整體經濟利益為核心,兼顧廣大社會成員和協調宏觀、微觀、近長期的利益。經濟法在這一理念下逐步完善,旨在最大限度地實現社會基本公平。新農村建設工程是促進農村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其目的是大力支持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全面縮小城鄉差距,平衡工農業發展差距,為中國社會經濟作出貢獻。穩定發展是造福國家和人民的戰略規劃。其中,新農村需要照顧大多數農民群體的根本利益。堅持以組織的經濟利益為核心,保證建設過程中發展的長期穩定。從這個角度看,經濟法的內涵與新農村建設在目標設定上是高度統一的。
二、新農村建設與經濟法之間的關系
經濟法作為一個合理的分配每個主體物質利益的法律保護,作用是對特定經濟關系做出合理的調整。新農村建設的目標策略也能夠從農業發展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物質利益,需要利用經濟法律為農業發展過程中創造利益提供法律保護。隨著城鄉一體化的建設逐漸被人們關注,現實中存在農業生產是尋求最大化經濟利益犧牲生態環境的成本的觀念,加上地方保護主義,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國家環境資源法律的實現,所以需要完整的經濟法律規范,確保達到平衡創造利益,解決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矛盾,達到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相協調的目的,也導致耕地不斷減少現象發生,如工業建設、“三廢”污染,能源消耗,可以有效地干預經濟法律的落實和抑制新農村建設。
三、新農村建設的創新舉措
(一)制定科學化的有利措施。如今,中國采取了一種整體調控政策對國民收入進行分配的模式,一定程度上改變財政對農業投資的結構和模式。在此基礎上,我們應該遵循一系列原則,適當調整利息和漸進穩定,并逐步改善財政對農業具體的補貼狀況。同時確保政策“多予、少取、放活”實施,形成一個長期的發展戰略體系,促進農業產業和推動農村城市化發展,并促進農業向現代化農業方向發展。(二)建立和完善宏觀調控經濟法體系。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農業的發展,農業的健康發展也會受到不同方面因素的影響,也是造成農業具有經濟效益低、風險系數高等特點;因此,我們需要時時刻刻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農業社會邊緣化,僅僅依靠市場和社會的調節無法效應,還需要有關部門利用法律形式進行宏觀調控。新農村的進一步發展,需要通過對經濟法不斷完善,也是促進國民經濟不斷發展的有利因素。(三)加大對財政、金融、稅收、政策等手段的綜合運用。通過微調農村財政政策,必須明確界定公共財政職能,才能充分發揮其在增加財政資金總量方面的作用。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進行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力度,無論是財政政策還是金融政策,都要從城市轉向農村;在稅收方面,要按照市場經濟發展的原則,全面進行創新和改革。因此,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實現城鄉稅制統一化,農業稅可以改為農村保障稅,個人所得稅制度應該落實。在農村金融政策中,一方面要促進農村金融資金的大量注入;另一方面,國家不斷優化貸款制度。具體來說,銀行應該給予新農村建設優惠貸款政策,如貼現貸款和降低利率。此外,政府應制定相關的措施鼓勵農村信用社等一系列金融機構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科學化的服務對策,制定各種各樣的適合農業發展的相關金融對策,為農業健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出發點與歸宿點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點。這個項目實施涉及到農村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生態方面的內容。本文主要通過對新農村建設與經濟法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并研究如何發揮經濟法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角色作用。因此,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利用有效的途徑充分發揮經濟法的最大作用,有助于促進新農村建設工作順利進行;通過對經濟法內容方面進行科學化的創新與完善,為新農村的建設提供法律支持.
[參考文獻]
[1]王曉艷.基于經濟法視角分析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民權益保護[J].法制博覽,2017(15):80-81+79.
[2]黃柑童.新農村建設中土地制度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基于經濟法理念的思考[J].法制與經濟,2015(20):163-166.
[3]呂旭輝.經濟法視野下我國新農村建設的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4(32):219-220.
作者:姜觀旭 單位:邵陽學院政法學院
- 上一篇:應用心理學實驗教學體系建設探討
- 下一篇:淺談語文閱讀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