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時間:2022-09-11 03:22:47

導語:怎樣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怎樣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摘要:小學數學是小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學科,承載著培養小學生計算能力、邏輯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的重要責任,一直都倍受老師和家長的關注。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如何更有效地帶給學生小學數學方面的教學,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是小學數學老師不停探索的問題之一。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新課程

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和學習主觀能動性,希望打破“課本為主、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課堂上自主學習的意愿,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效率。通過對新課程理念的不斷學習,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有助于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創設探究學習的課堂氛圍

在以往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多是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即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筆記和記憶為輔。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沒有主觀能動性,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教師不能及時地掌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況。小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提供自由發揮的空間,創設適合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課堂氛圍。優秀的課堂氛圍能夠讓小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意愿,他們在學習的同時收獲快樂,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期間養成的良好學習習慣將會讓學生受益終身。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創設優秀的課堂氛圍,構建師生有效的溝通交流反饋機制,從而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動態。數學教師應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不同,制定出更為合理的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依據反饋及時調整課堂教學的進度,做到真正的“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本”的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效率。

二、用好多媒體技術,追求高效課堂

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更是這樣。首先,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可復制性和便捷性,讓教師可以摒棄以往占據許多課堂寶貴時間的寫板書過程。教師可以更加專注于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其次,多媒體技術可以讓抽象枯燥的數學變得生動形象。數學中的許多知識對小學生而言是難以理解的,僅憑教師的語言描述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教師能夠將多媒體課件與教學內容有效地結合,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中的色彩、動畫、聲音、視頻等功能,將數學教學內容化靜為動、變抽象為形象,動靜結合,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因此,每一位數學教師都應該用好多媒體技術,將多媒體技術與教學內容有效地結合,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讓課堂教學變得生動形象,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1]。

三、提高小學數學趣味性、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的起點,是學生思維培養和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對小學生而言,興趣更是影響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當學生對教學內容十分感興趣時,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能夠表現出極高的活躍度和參與度。因為學習興趣能夠美化知識的形象,讓學生被其深深吸引,并津津有味且不知疲倦地參加到學習活動當中去。學生是否會對數學課堂的知識產生興趣,與授課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轉化、教學方法的選擇密切相關。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多下功夫,狠下功夫,盡量從學生的視角和學生的生活環境考慮,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轉化成有趣的故事,從而引起學生聽課學習的興趣。

四、聯系實際生活,提高課堂效率

新課改要求,小學數學教學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將生活中的小學數學問題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聯,讓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加強學生在生活中對數學知識的應用實踐,把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教學內容的重中之重。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和理論性很強的學科,但小學數學的知識都是對日常生活中常見事物和常見問題的抽象和概括。數學源于生活又要回歸到生活中去。心理學表明,學生學習的內容與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意愿以及接納程度就越高[2]。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和背景為起始點,善于搭建抽象數學問題與學生日常生活中所熟知事物間的橋梁,讓學生能夠在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問題情景中靈活切換。教師創建生活化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所學的知識其實都來自于日常生活當中的事物。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和能力,促使學生積極學習,主動思考問題,保持對數學知識的好奇心和興趣。

五、運用多樣性和針對性的課堂激勵方式

對小學數學課堂評價改革的方向,新課程改革有以下定義,即:多角度地評價、觀察和傾聽小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發現美的眼睛,充分利用好激勵的手段,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激發學生學習欲望。有效的課堂激勵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參與課堂互動、促進師生關系和諧發展。課堂激勵的方式多種多樣,經常用到的課堂激勵方式有榜樣激勵、語言激勵、物質激勵等[3]。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激勵方式。比如,物質激勵可以用于獎勵數學成績上升較快的學生,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績;語言激勵比較適合獎勵數學成績保持穩定的優秀生,教師通過語言激勵對他們的優秀成績表示認可,促進他們的數學思維和綜合素養進一步提升。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為不同水平的學生設定符合學生發展規律的、差異化的學習目標。學生自己通過努力實現目標后,教師給予真誠的鼓勵。學生可以源源不斷地從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使教學過程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六、結束語

小學數學教師在構建高效課堂、提升數學教學效率的過程中,要正確地呵護學生,把學生當成課堂評價的主體,始終貫徹新課改的理念,將新課改理念落實到每一節課堂上。教師要構建適合小學生探究學習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緊密聯系,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手段,保證每一節課的教學質量,從而逐漸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鄧群星.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J].中國高新區,2018(8):106.

[2]丁秀麗.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8):76.

[3]榮紅.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6(32):42-43.

作者:周杰 單位: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萬張街道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