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癥幼兒教學中使用增強物的探索
時間:2022-06-13 04:38:17
導語:孤獨癥幼兒教學中使用增強物的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問題的提出
在孤獨癥幼兒教學中,我們一般按現有水平把幼兒分成三類。A類:經過2~3年幼兒園生活,一般語言表達能力稍強,認知能力也有較大的突破,但存在一定行為問題;B類:經過1年左右的幼兒園生活,基本做到不離座,處于語言仿說階段;C類:新生或重度幼兒,伴有嚴重的行為問題,不理解教學指令,牽制教師精力,經常在活動中發脾氣,干擾活動秩序,致使教學活動無法正常開展。
2具體措施
如何在教學中有效運用增強物的輔助,應根據上述三類幼兒特點,因人而異,有的放矢地進行。
2.1選擇適宜的增強物
選用什么作為增強物,這是教師首先要考慮的。它可以是玩具、食物或其它,也可以拓展為某一事物,具體應從以下兩方面考慮:
2.1.1從幼兒喜好入手
某增強物適用A幼兒,不一定適用B幼兒,因為他們的喜好不同。比如強強對于山楂片無動于衷,但當停止播放音樂時會大哭大鬧;明明則相反,一看到山楂片的包裝紙袋,目光就緊盯不放,而音樂對他無關緊要。因此,教師在活動中選用增強物應因人而異,有的放矢。語言活動“拉小車”,當明明拉來大魚喂小貓時,即獎勵他甜甜的山楂片。語言活動“小動物過小橋”,為了鼓勵強強戴上頭飾參加表演,特意播放他喜歡的小動物音樂,使其像模像樣地完成表演。
2.1.2以教學目標為準
增強物的選擇要與教師預設的活動目標相一致,才有利于幼兒參與活動。比如語言活動“胖熊吹氣球”,氣球的顏色有好幾種,紅黃橙綠紫,增強物最好選取與分辨顏色有關的東西,安安的增強物可以是藍色糖果,只要他把畫有藍色圓點的卡片與藍氣球配上對,就能吃到他喜歡的藍色糖果。音樂活動“小司機”,鼓勵幼兒跟著音樂模仿開汽車動作。兵兵的增強物是他最愛擺弄的玩具方向盤,每當他小手動起來時,方向盤就會轉到他的手中,重復練習使他的小手小腳協調動起來。奇奇可能只對信號燈感興趣,提供紅黃綠三色圓形紙片為增強物,每當他完成一個動作就在他小手上貼一個圓紙片。
教師在使用增強物時應避免濫用,上述提到的三類幼兒,他們一般是輕、中、重度孤獨癥幼兒,由于理解能力的不同,使其活動的參與程度不同。教師在使用增強物前,一定要明確本次活動希望幼兒出現的行為是什么,這樣才能結合分層目標給予增強。
2.2.1掌握增強物出示時機
教師在使用增強物時必須注意的是:應針對幼兒實際行為進行必要的增強。ABC三類幼兒在活動中的行為特點是完全不一樣的,教師在活動前應該有充分的分析,才能在活動中把握好增強物出示的時機。比如,語言活動“太陽和月亮”,A類幼兒能表述簡單句“太陽出來了,小朋友起床了(月亮出來了,小朋友睡覺了)”大家一起翹起大拇指表揚他:“嘿嘿嘿,你真棒!”B類幼兒配對其中一張卡片就在他手背上貼個“太陽(月亮)”;C類幼兒沒有離開座位,或者模仿做一下“起床(睡覺)”動作,教師就親昵地擁抱他,夸獎他。
2.2.2控制增強物出示次數
增強物多次出示不可能有同一效果,不同時段幼兒可能需要不同的增強物強化其行為。因此,教師應控制好增強物使用的次數,不反復使用。比如,綜合活動“吃火鍋”,教師根據幼兒情況進行分組活動,A類幼兒可以嘗試練習用多種方法制作火鍋食品,包蛋餃、剪粉絲、搓肉丸、卷羊肉卷;B類幼兒選擇練習1~2種方法制作火鍋食品;而C類幼兒在協助下完成1~2種方法制作火鍋食品。教師在活動過程中可以預設多種增強物幫助幼兒完成活動目標,如:明明愿意動手搓圓了,給他吃一個小肉丸,他繼續搓,可以再吃一個,但不能再吃第三個,接著用口頭表揚就行了,避免幼兒的注意力完全轉移到吃肉丸上;強強能捏住剪刀柄了,老師立即幫他剪一條粉絲,但不能每次都幫他,應減少依賴性;安安能用食指蘸漿糊涂抹了,老師立即稱贊他,等他包好一個完整的蛋餃,教師用課件中的許多蛋餃吸引他數一數,鼓勵他再包第二個蛋餃。教師應控制相同增強物使用次數,幫助幼兒正性行為的產生。
2.3有效利用增強物
在教學活動中,增強物的正性強化作用不可低估,它從原有的單一性食物刺激或精神鼓勵,發展成多元化的增強形式,其作用也得到了拓展。
2.3.1有利于控制行為
我們在一般常規用法的基礎上,重點嘗試對幼兒異常行為的控制及改善。具體從增強物的出示時間和次數上予以調整。安撫孤獨癥幼兒的情緒,使之在活動中相對穩定,教師運用字寶寶、相關圖卡的提示幫助其控制情緒。比如,強強經常在活動中發出怪叫聲,并伴有掐人動作,其行為已影響到同伴。而他對文字感興趣,教師預防在前,控制在后,一旦發現情緒異常先兆,立即引導他找字寶寶,卡片拿在手里,停止掐人動作。
2.3.2有利于調動積極性
增強物對于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為高層次的作用。教師嘗試運用一首樂曲、一張圖片、一段視頻、以及PPT演示,作為新型的增強物加以運用,這有別于一般意義的增強形式,它從幼兒特點出發,使其更易接受。比如語言活動“大貓小貓”,增強物采用“不同輕響的貓叫聲”強化幼兒發音。當幼兒學大貓發出響亮的“喵喵”聲時,課件里大貓也叫了;當幼兒學小貓發出輕微的“喵喵”聲時,課件里的小貓也叫了。如果幼兒搞錯聲音,那么增強物——聲音就不會出現。
3小結
第一,增強物的使用必須與本次教學活動目標相一致,“另起爐灶”的內容會使幼兒分心。運用時需適時適當,切忌突兀。第二,增強物運用成功與否,與教師的教育機智密不可分,源于對幼兒的充分了解和正確評估,與前期的準備工作是否充分,預設是否合理有密切關系。第三,增強物起的是調適作用,必須以活動總目標為依據,應保持原有教學活動的完整性,以幫助孤獨癥幼兒在活動中揚長補短,獲得發展。
作者:陸瑩 單位:上海市虹口區曲陽第二幼兒園
- 上一篇: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方法改革論文
- 下一篇:成教學生數學學習障礙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