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育的作用
時間:2022-03-04 10:29:24
導語:分層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育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主要從兩方面入手,就“分層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育中的作用”展開探究,以期為助推中職計算機教育的有序開展,為學生創設多元高效的計算機學習環境建言獻策。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中職;計算機教育;作用
中職計算機教改工作亟需提上日程,分層教學法的有機運用是中職計算機教育改革的有效實踐,其在中職計算機教育中的關鍵性不言而喻,下面筆者主要基于自身教改經驗,就相關問題和實踐加以概述:
一、中職計算機教育應用分層教學法的作用分析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這種差異體現在理解能力、接收和輸出水平等多個方面,古語云“有教無類”,身處這種大教育環境之中,結合人的差異性分別給以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便成為一種特色鮮明的育人思想[1]。新時代初期,我們的中職教育給社會發展培養了源源不斷的緊缺人才,然而伴隨高等教育的不斷擴招和發展,中職教育壓力倍增。中職學生的知識能力相較不足,加之不同學生在知識理解、能力學習等方面也顯露出不小的差異,若是“一刀切”式的進行無區別教學,很容易導致學生成績的斷層分化,教學資源也被無端耗費。基于本質來看,分層教學法不單單是一種簡單的教育模式,其凸顯是一種“以學生為根本”的育人理念,有別于以往相對固化的應試性教育,分層教學更為機動多元。一方面充分肯定不同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另一方面又能基于學生的具體訴求推行指向明確的計算機教育,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習得計算機知識,獲得相對進步。計算機教育門檻相對較高,若是學生的學習能力過于參差不齊,教師依然采用“一刀切”教育模式,如此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無法習得同自身水平相符的計算機知識,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則跟不上教師講解的步伐。為有效應對這一難題,便需立足于問題的根源,貫徹分層教學法,對學生的知識水平、理解能力作層次性劃分,按層次對癥教學,如此方可以收獲更高的教育成效。
二、中職計算機教育應用分層教學法的策略分析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法在計算機教育中的運用存在廣泛的可行性,那么應當如何促進分層教學法作用的有效發揮呢?細化而言,需從以下三點著手:(一)教學準備中的分層設置。首先需革新教學思想,中職學年段的計算機教育要想扎扎實實地貫徹好分層教學法:第一步便要及時統一計算機教師們的思想觀念,讓他們辯證看待傳統“一刀切”育人模式的固化缺陷,發現分層教學模式的優點所在。第二步要定期開展一些計算機教學研討、觀摩活動,讓教師認識到層次性教學的必要性和具體的實施方式,強化其因材施教的本領和素養,為貫徹分層授課打下堅實的理論根基。其次需落實好學生考察工作,科學劃分學生層次,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通過觀察、訪查、調查問卷、能力考核等方式整合考察學生的學情狀況,考察的內容涉及計算機基本常識、學生對待計算機課程的態度等方面,為接下來的學生分層供以科學性參考[2]。此外,考慮到學生層次劃分存在明顯的階段性特征,所以教師需實時關注好學生的學情變化,并結合這些變化進行動態化分層,以確保分層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最后要將備課工作扎實做到,以計算機課程教案為參考,整合分層教學法的任務訴求,面向不同的學生群體擬定各具側重性的授課目標、課程內容和講解進度,嚴格確保計算機教學備課的層次性和功能性。(二)教學實施中的分層設置。首先是授課方式的層次化設置,教師于授課過程中,可以立足于計算機教案對癥教學,基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群體擬定針對性的授課方式。例如,對于學情水平有限的學生,教師除了要循環解析課程內容,還需強化輔導工作,對于學情水平較好的學生,可以以“重精細化講解,多技能練習”的方式展開教學,重點強化學生的自主探究水平。其次是授課手段的層次化設置,中職學年段的計算機課程涉及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內容,教師在進行層次化教學時,一定要結合學生層次的差異實施與其學情能力相協調的授課手段。例如,對于基礎相對不足的學生,除了課上基本的知識講解,還可以通過“微課”教學,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多復習、思考;使學生能自己在課后反復學習;對于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教師則要多多給他們設置一些上機訓練任務,引導他們進行實機操作、虛擬機安裝、網絡運用等練習[3]。以此為前提,教師還可以通過“以先進帶動后進”的方式,讓那些計算機水平高的學生幫助計算機水平差的學生學習,落實好“宣傳、幫助、帶動”工作,一來緩解教師的授課壓力,二來又可以助推課程教學的有序開展,可謂一箭雙雕。(三)教學考評中的分層設置。其一做好作業評價的層次性劃分,教師需基于各組別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安排與其水平相對應的課程作業,以最大化調動學生的探究自主性,實現強化知識、發展能力的目標。例如,針對那些基礎薄弱、能力有限的學生,重點圍繞一些課程基礎知識和技能訓練作為作業的主要內容,針對那些基礎扎實、能力充足的學生,作業設置上則也知識延伸和技能拓展為主。其二做好教學評價的層次性劃分,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需以動態的、發展的眼光科學正視分層事宜,認可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給出評語建議時也要注意一下語言用詞、語氣聲調。對待那些表現出色的學生,需及時給以夸獎和贊賞,對待那些表現不足的學生,則要給以激勵性評價,肯定他們的進步,引導他們正視缺陷,也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自評活動,讓他們在自評中辯證看待自身的優缺點。要注意,不管是教師給出的引導、指正性評價,亦或是學生對自己的主觀評價,都需立足于學生的層次類別之上,如此方能達成探尋不足、強化信心、調動踴躍性的基本目標。
三、結語
總而言之,廣大計算機教師需立足于中職學生的學情實際,采取多元手段合理運用分層教學法,使學生可以在潛入默轉的計算機教學中習得更多知識、獲得更多進步。
參考文獻:
[1]袁婷.淺議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的分層教學法[J].時代教育,2013(08).
[2]李壽鰲.試析分層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J].知識經濟,2016(23).
[3]閆曉偉.分層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7).
作者:吳云旺 單位:鄧州市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水利工程施工技術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 下一篇:成人計算機教育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