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山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研究
時間:2022-08-24 02:33:41
導語:貧困山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現代家庭的相處模式中,親子溝通是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的一個基礎并且核心的部分。由于家庭中父母位置的缺位,導致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親子關系殘缺,留守兒童逐漸社會化過程也出現了種種問題,現狀堪憂。本文根據實地考察,通過與孩子、老師溝通,發現問題,并提出較好的意見,建議。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家庭教育;親子溝通
一、前言
2016年筆者參加了一項旨在關注留守兒童成長的公益活動,去到四川某山區小學,該校因重建,各方面條件設施較為全面,但是這其中也存在著另一個問題。學校將近一半左右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人數也在逐年遞增。根據《中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2.55萬,占農村兒童37.7%,占全國童21.88%,總體規模擴大,且留守兒童高度集中在中西部勞務輸出大省,如四川、河南、廣東等地。家庭教育的缺失影響了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使兒童心理相較非留守兒童心理更易出現問題,會出現憂郁,情緒易波動,性格偏執等,而且他們長期生活在農村、山區,與外界接觸較少,導致這些孩子的眼界不夠開闊。想要改變這樣的現象,就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需要社會各界、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父母們自身的努力。
二、留守兒童產生的原因和留守現象對他們的影響
(一)產生原因
主要原因是我國人口大規模的流動,主要流向是由鄉村到城鎮,農村地區也就成為留守兒童的主要分布地區。其他方面原因:一是經濟條件差,發達城市物價高,把孩子帶在身邊,其在外的各項花費高,尤其是學費;二是課程原因,城鄉教育課程設置不同,變換成長環境對需要很長的適應過程,如語言溝通,人際關系等,而溝通不順暢易使孩子被孤立歧視,影響學習成長;三是許多父母忙于工作無暇照顧教育孩子,且許多父母工作流動性強,孩子無法穩定就學,頻繁地變換成長環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影響。
(二)影響
1、缺乏家庭關愛,親子關系殘缺。家庭環境對兒童的成長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童的心理和行為習慣。而許多留守兒童就處于家庭結構不健全,家庭關愛缺失,親子關系殘缺的不利環境之中,孩子們長期處于“情感饑餓”狀態,這樣的家庭環境會影響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容易使其性格產生缺陷,不利于其人格健全發展。
2、心理問題。與非留守兒童相比,留守兒童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因為與父母長期分開,他們缺乏與父母的感情溝通,使他們的性格有更加孤僻的傾向,而且他們長期生活在山區,農村,與外界、陌生人的接觸較少,會出現人際關系不適應的現象,女生也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的問題,有些留守兒童也因為沒有父母或長輩的正確引導,而出現人生觀的轉變和價值觀的偏移等。
3、人身安全問題。由于兒童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留守兒童在周末和節假日,監護人缺乏監管,一些不法分子就向這些孩子下手,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由于孩子缺乏自制力,容易養成沉迷于網吧,吸煙,喝酒等不良行為習慣。由于意識不到事情的嚴重性,也容易導致意外傷害和意外死亡。還有少數留守少女成為某些違法犯罪分子性侵害的對象,對她們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傷害,成為她們永遠無法忘卻的傷痛。
4、學習成績下滑。留守兒童現在成績相比較父母出去工作之前呈下降趨勢。究其原因,是留守家庭對于孩子學習上的監管和輔導的減弱,父母其中一方外出工作而另一方就留在家中忙于務農,家務事,就會疏忽對孩子的監管,而父母都外出,交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一般重養不重教,就算有時想教,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年邁生病的爺爺奶奶有時還需要孩子的照顧。
三、關于留守兒童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的解決方法和建議
(一)社會政府方面。要改善大規模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現象,首先要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這樣可以減少大規模的人口流動,減少留守兒童數量。這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需要國家宏觀調控。另外,各地方政府可以督促社區工作人員深入留守兒童家庭中,對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行為上進行輔導,并對他們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還可以對農民工社區開展教育活動,提高素質,以便他們在城市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為下一代子女進程提供經濟保障和良好的家庭環境。在農村建立兒童權益維護中心,保障留守兒童的各項合法權益。
(二)學校方面。學校要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和教育。學??梢栽O立心理咨詢室,安排心理輔導老師進行溝通,輔導,可以全面的了解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或者其他方面上的困難,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在學校,老師要多注意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學校也要保持和孩子的父母的溝通,及時向家長反映孩子的狀況。
(三)家庭方面。首先在父母外出工作之前要選好孩子的監護責任人。家長應該把孩子寄托給能信任、能監管和教育自己的孩子的親戚朋友地方。這樣能夠減小家庭不健全對孩子造成的不利影響。其次,要重視與孩子的溝通,教育。父母在孩子的生活學習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
四、總結
此類公益活動呼吁社會各界關注留守兒童的生活、成長。童年時期是建起父母和孩子之間情感橋梁的關鍵時期,家長及學校應當更加關注留守兒童的生活物質、學習、心理成長,關心他們成長變化,及時提供一定的幫助和引導,但這些也許遠遠達不到和彌補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缺位。我相信,政府的一些政策、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措施能夠改善留守兒童現象,為他們的成長創造一個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環境。
作者:譚錦麗 周陽 衛潤豐 劉艷麗 單位:四川電影電視學院
- 上一篇:我國家庭教育現狀及對策10篇
- 下一篇: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問題探討
精品范文
10貧困生申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