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教育理念在初中美術教育的價值
時間:2022-06-11 04:58:10
導語:創客教育理念在初中美術教育的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創客教育理念之理論述要
1.1創客教育的概念與內涵。“創客(Maker)”一詞最初源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與原子研究中心(CBA)共同發起的個人制造實驗室(FabricationLaboratory,簡稱FabLab)項目,是指那些基于興趣愛好,努力將創意轉化為現實的人。奧巴馬于2009年11月發表了題為“創造教育運動”的演講,白宮政府隨之啟動了創客教育動員令。世界各國逐漸意識到創客教育的重要性并積極推行,創客教育正逐漸成為世界教育改革熱潮的關鍵組成部分。創客教育強調必須與信息技術進行深度融合,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和實踐能力。目前,在創客教育中通常采取項目教學(Project-BasedLearning,簡稱PBL)作為主要的教學方法或模式。項目教學強調學生個體依據學習計劃、綜合運用本體知識和經驗,基于真實環境下統籌多種資源開展探究活動,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一種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創客教育作為一種新型教育理念,主張“做中學、學中做、做中創”,旨在將創客運動所提倡的“動手、實踐、操作”等理念融入各學科的教學中,重視多領域、跨學科整合的教育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1.2相關理論基礎。第一,建構主義理論。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了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學習要建立于兒童的認知發展之上,學習不是學生被動地從老師那里接收信息,而是主動地參與到相關的實踐之中,并有機會進行對話,使得意義產生并被建構。簡言之,學習是一個基于實踐操作獲得經驗,進而產生理解的過程,在建構主義這一語境下被稱為是一種“自我建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于將創客教育理念融入初中美術教育來說是一個極為有利的理論支撐。創客教育強調的是團隊合作式學習,建構主義強調合作的重要性,認為有效的學習不應該是學生個體獨立構建知識的過程,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合作不僅建立于師生之間還有生生之間。此外,創客教育還具有“創新性”的特點,更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統一標準的答案,使得課堂教學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養成。教師的答案不再具有權威性的解釋標準,答案的獲得有賴于學生的共同參與探究。學生扮演的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接受者”的角色,而更多的是問題的“發現者”“探究者”以及“解釋者”。從建構主義的視角來看,創客教育有效地解決了傳統美術教學中學生課堂參與程度日益降低的問題。第二,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杜威認為,教育不僅應與社會生產相結合,而且還必須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因為教育是社會生產中的一部分。同時,應注重將實用知識和操作技能傳授給學生,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應該與受教育者的實際需求結合起來。杜威指出教學的基本原則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從做中學”,要充分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創客教育所提倡的“將創意變為現實”“做中學、學中做,做中創”與其是一脈相承的關系。基于實用主義的教育理論,我們可以將創客教育理念融入初中美術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學習美術知識和技能,并能將所學到的美術知識運用于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創客教育理念融入初中美術教育的適用原則
2.1可接受性原則。融入創客教育理念的初中美術教育的首要前提是,深入解讀“學生對學習對象的可接受性原則”。基于此,教育主體(學科專家或教師)在進行課程內容篩選時,不能僅考慮到社會需要的一方面,而忽略對學生因素的考慮,致使教育嚴重缺乏民主精神。誠如陳琦所言:“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地建構內部心理表征的過程,它不僅包括結構性的知識,也包括大量的非結構性的經驗背景。而人所要生成對直覺事物的意義,也總是要與他以前的經驗相結合。[1]鑒于此,在初中美術教育中融入創客教育理念時需考慮到學習者的認知能力與身心發展特點。就學生個體的發展分期來看,初中階段的學生最大的特征就是自我意識的覺醒,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但具體形象仍占核心位置,他們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喜歡接觸和嘗試。教學內容的選擇,需遵循適度原則,在教學中不能僅僅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或者為了創設一個有意義的“情境”而完全脫離甚至推翻學習者原有的認知或是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情感體驗,那樣的話,換來的只是相反的效果。2.2實踐性原則。我國現行的《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版)》中提出了美術課程具有凸顯視覺性、具有實踐性、追求人文性、強調愉悅性四大特點。其中“實踐性”要求學生在美術學習中運用傳統媒介或新媒體創造作品,發展想象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21世紀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圖像識別、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其中創意實踐指在美術活動中形成創新意識,運用創意思維和創造方法,培養學生養成創新意識,學習和借鑒美術作品中的創意和方法,運用創造性思維,嘗試創作有創意的美術作品。由美術課程體系的知識結構可知,美術教學所關注的是學生個體通過美術學習而形成的以美術語言表達內心世界的能力素養。基于此,就創客教育具體內容來看,創客教育尤為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進行有效的實踐探究活動。而美術課程給學生提供了實踐活動的基本方法,美術實踐能力是塑造創造性思維的先覺性條件。遵循實踐性教學原則,不僅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也秉承與發展了創客教育和美術教學的實踐性原則。2.3創新性原則。創客教育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為最終目標,不但強調“造”物,更強調學習者“智”造,落腳點在于不斷引導和鼓勵學習者在“智”造的過程中激發創新思維。首先,通過美術教學的內在教育線索,讓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再到解決問題,調動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其次,就人才培養層面而言,當今世界各國紛紛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大力開展創新人才的培養計劃,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類的思維不斷遇到新的沖突與挑戰,將創客理念融入美術教學中,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塑造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為我國在世界教育改革競爭中提供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3創客教育理念融入初中美術教育的價值初探
3.1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意實踐能力。技能已經成為21世紀全球性的“硬通貨”,我們的教育系統應該讓學生掌握當前全球性的、知識型經濟社會所必需的技能。教育尤其要培養能激發學生創新的技能,如創造能力、想象能力、交流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等。創客教育理念剛好適應了當下教育的需求,創客教育理念融入初中美術教育,依據《美術課程標準》,按照創新性教學原則,引導學生運用創造性思維,借助現代媒體等美術工具,以個體或團隊的形式進行動手實踐,制作出體現學生個性的作品。創客教育理念的教學培養了學生對于現代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隨著3D打印機技術的不斷提高并逐漸引入學校,美術課堂逐漸從傳統教學中脫離出來。美術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構建,進而通過3D打印機打印出來,使得美術知識可視化,美術技能過程化。創客教育的美術課堂在幫助學生學習美術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掌握各種軟硬件的操作能力,保證了學生每一項有創意的想法都能變成實物。學生們在動手實踐的同時,也是知識運用與開發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對所學到的美術知識加深理解和運用。基于創客教育理念融入初中美術教育背景下的學習,能夠對學生的認知發展起到更為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激發和增強學生的創意思維和實踐能力。3.2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科技的發展導致在上個世紀末發生的科技革命在不斷地深化,不斷地改變人類獲取知識的方式。人們不再依賴傳統的紙質媒介作為文化傳播的唯一載體,更多的是以網絡、電視等視覺化的影音媒體作為信息傳播媒介。而多元化的視覺產物中不乏一些負面消極的內容,若沒有思考、沒有批判,必將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后果。筆者認為,藝術教育除了要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創新精神以及陶冶情操之外,還應承擔起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重任。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首先需讓學生懂得問問題,傳統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對于教學內容多存在一些“定論”“權威定論”,美術教科書中也充滿了確定性內容,學生也只能記住確定的知識,而缺少獨立思考的過程。如在美術鑒賞課程中,《蒙娜麗莎》是經典之作,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期最杰出的藝術家等等。基于上述討論,筆者認為,在創客教育理念中綜合多學科知識即可使之成為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有力載體。在其理念中多學科知識要求學生從多個層面對藝術的形式、價值意義等多個層面進行探討。譬如對“什么是藝術”“藝術與生活的關系”“藝術對于受眾的影響”“藝術的價值”等話題進行討論,學生在欣賞藝術作品時,可以從個性化、多角度、多學科進行詮釋,跳出約定俗成的傳統觀點。對于此,沒有教師的“權威定論”,學生更容易去觀察、去思考、去甄別、去批判。3.3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美國的理查德•施穆克和帕特里夏•施穆克相信:“當教師給學生之間和小組之間交流技能的時候,或指導課堂一個集體發展的時候,就是在創造一個積極的學習共同體。”[2]處在學習共同體中的學習成員擁有共同的目標、共同的關系、共同的情感取向和行動標準,并且相互關心。基于這種環境下的學習,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而創客教育理念本身所強調的就是協作學習,在一定的教學目標下,借助小組合作互動式進行學習。協作學習能夠提升學習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是確保創客教育順利完成的一項重要因素,同時團隊協作也是學習的一部分。在創客教育理念下的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中,而不再是以教師的單純講授為主,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如有的擅長構思、有的動手操作能力很強,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創客教育理念的融入能夠更好地引導連接式學習的發展,從而將學習與現實更好地對接,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教學當中。創客教育理念下的美術課堂是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完成的,這是一個相互學習和共同進步的過程。創客教育理念融入初中美術教育強調的是信息時代的“學習者的教育”,而不是單純“知識灌輸的教育”,其理念的有效銜接,不僅有助于師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對美術與科技的融合產生新的認知,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美術實踐方法,增強學生的審美判斷能力與創造思維能力,更好地讓學生體會到美術教育的魅力。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98.
[2]理查德•I•阿蘭茲(美).學會教學(第六版)[M].從立新,等.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17-118.
[3]王振堂.基于創客教育提升學生創新素養[J].創新人才教育,2018(3).
[4]毛佳巍.基于創客教育理念的小學美術教學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8).
[5]陸正啟.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策略探討[J].藝術教育,2018(9).
[6]高金麗.創客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實踐研究——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16.
[7]歐陽子川.基于青少年創客教育的玩具設計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7.
作者:曹旭 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 上一篇:生態式藝術教育理念對兒童的影響
- 下一篇:淺談信息碎片化美術通識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