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研究
時間:2022-08-13 03:24:40
導語:翻譯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極化、文化多元化的發展大背景下,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重要戰略方針促進了各國之間的密切交流和協作,這對翻譯專業人才產生了大量需求。但是,傳統的翻譯專業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潮流,因此,應根據社會發展潮流,以創新創業為導向,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專業型的翻譯人才。本文以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為著力點,分析了“一帶一路”背景下翻譯人才的需求指向,并創造性地提出了創新創業翻譯人才的培養和完善路徑,以此提升我國翻譯人才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關鍵詞:“一帶一路”;翻譯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師資隊伍;教學體系
2013年,國家領導人在對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等有關國家進行國事訪問時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該建設構想上升到倡議層面并被領導人作為重點工程推進。“一帶一路”是對古代絲綢之路的延續和傳承,是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需求,是加強世界各國互利合作、共融共通的平臺。當前的世界形勢正在發生復雜而深刻的變化,“一帶一路”順應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文化多元化和社會信息化的時展潮流,致力于打造全方位、多層次、復合型的互聯互通網絡和可持續發展體系,加強沿線各國之間的密切交流協作、建立各國之間互利、互榮、互通、互聯的合作伙伴關系,促進各國之間平衡、和諧和穩定發展。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翻譯專業人才的需求指向特征
1.應用型的翻譯專業人才。應用型重在強調翻譯人才的實用性,即更注重翻譯人才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的學以致用。應用型的翻譯人才必須能將所學的外語專業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將二者緊密聯系起來,而不僅僅是成績高的學科型人才。應用型翻譯人才除了要具備過硬的外語專業知識,更要有其它方面的能力,比如較高的綜合素質、良好的發展心態等。在“一帶一路”的建設背景下,實用型的翻譯專業人才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基本需求。2.創新型的翻譯專業人才。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之源。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之源,我國提出將在2020年建設成為創新型的國家。在“一帶一路”的建設進程中,需要大量高素質的創新創業型翻譯人才。創新型的翻譯人才需要具備創新性思維、前沿的戰略眼光、馬克思的辯證意識等。“一帶一路”能夠創造出眾多創新創業型的翻譯人才;反過來,翻譯專業的創新創業人才又能極大地促進我國創新型國家戰略目標的達成。3.國際化的專業翻譯人才。“一帶一路”建設是沿線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合作,是全國人民的政治互信。“一帶一路”伴隨著各國人民在國際市場中地位的拔高和競爭意識的加強,這對國際化市場上翻譯專業人才的需求逐步上漲,并要求翻譯專業人才具有國際化的戰略眼光,能熟練使用外語,了解國際市場的運行規律和運營策略,了解世界規則、英語理論、口語等相關方面的知識,有寬廣的眼界和能主動參與國際競爭,勝任跨國家、跨地區、跨文化的工作,立足本國發展,不斷推動我國對外開放的步伐。總之,“一帶一路”的建設發展離不開國際化翻譯專業人才的支撐。
二、“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翻譯專業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及完善路徑
1.加強翻譯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建設,制定科學的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一帶一路”背景下的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應首先由相關部門統籌規劃并制定統一的培養策略,并根據地區發展情況的不同,因地制宜地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在加強理論研究的同時,落實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成果,將研究成果整合到人才培養方案中去。明確翻譯教學的大綱即學習翻譯專業需要具備的翻譯技能、雙語技能、技術協作、人文素養和語言信息化處理等相關技能,而且不同層次的翻譯教學設置不同的培養目標和側重點,為翻譯專業的學習者提供正確的導向。完善課程體系建設,促進教師采取多樣化的教學形式,豐富翻譯專業的教學手段,更新教學內容。加強教材建設,選用優質教材。設置核心課程和主干課程,強化學習者“聽”、“說”、“讀”、“翻譯”的能力,從而為翻譯的理論教學奠定基礎。翻譯人才的培養要與社會實際需求相結合,不能一味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只關注翻譯證書的取得,而忽視對翻譯人才的綜合素質的養成。只有如此,才能根據不同的地方發展特點及時促進相應的教學課程體系的調整優化,從而形成具有專業特色的人才培養計劃。2.加強翻譯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注重引進專業的翻譯教師。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國際地位的日益提升,中國逐步融入全球的經濟化、政治化,專業的翻譯人才應運而生。翻譯人才不僅要具備翻譯技能,還要有國際化的戰略眼光,因此,有必要打造一支專業化、優質的師資隊伍。第一,要設置專業的教師聘用制度,引入長期在語言行業服務、具有專業實踐經驗的資深人士,負責學生的翻譯專業教學與學生的實踐活動教學,使其利用他們多年在服務行業積累的教學資源提升翻譯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水平。第二,可以拓展翻譯教師的引進渠道,聘用國內的翻譯專家擔任兼職教師,負責部分課程教學,指導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和選擇活動的開展。最后,在引進優秀教師的同時要注重對翻譯教師的培訓,選派優秀教師到沿線“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進行文化交流協作和重大科研項目的實踐學習,促使其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素質,豐富自身的教學閱歷,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吸取“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優秀教學經驗,學習沿線國家的優質教育成果,提升自身翻譯實力。總之,只有不斷加強翻譯教師隊伍的建設,才能提升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實力。
三、結語
“一帶一路”是我國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提出的戰略構想,是我國新形勢下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翻譯專業創新創業人才作為我國對外交流重要的人才資源儲備,對“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要把握發展的重要機遇,制定專業的翻譯人才培養方案,加強翻譯教學體系建設,打造優質的翻譯師資隊伍,培養出真正的翻譯創新人才,助力我國“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實現。
參考文獻:
[1]胡小愛.“一帶一路”戰略下國際人才培養模式及路徑探索[J].長江叢刊.理論研究,2017(09).
[2]仲偉合,穆雷.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外語,2008(6).
[3]李紅玉.渥太華大學翻譯專業人才培養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翻譯,2018(5).
作者:張艷波 單位: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 上一篇: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 下一篇:普通高校現代漢語教學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