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不能輕視的學生價值觀教育
時間:2022-04-07 03:28:00
導語:漫談不能輕視的學生價值觀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教育;大學生中
一、正確的價值觀是建立正確人生觀的基礎
人生觀從萌芽、發展到基本形成都在青少年時期,特別在大學階段,正是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基本形成的重要階段。
人生觀是人們在實踐活動中,對生活的目的、意義和價值進行系統概括而形成的比較穩定的觀念。人生觀主要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人生目的解決的是人究竟為什么而活著,它是人們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人生態度回答的是人生的路該怎樣走的問題。人生價值主要指人對社會的貢獻,對人生意義的評價,是把人作為一個特定的社會個體所應具有的最基本價值取向問題,也是決定人生觀形成的重要基礎因素。當然,這三者是相互制約和促進的,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體,只有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才能有利于其正確人生觀的形成。
然而人生觀又受人們所處的社會歷史條件、社會關系和世界觀的制約。作為大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在具有了一定的知識和作為學生時代的佼佼者時最容易對人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產生動搖。因此,教育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明確人生的人生價值和意義,不僅是社會的要求,也是大學教育本身的任務和歷史的責任。
二、正確的價值觀也是樹立正確世界觀的基礎
世界觀是人對自然、社會和人生問題的根本性的總觀點,是一個人對人生價值和社會認識的綜合體現。世界觀的形成不單純是一個認識問題,而且還與個體的情感、意志、動機、理想、立場、態度和道德品質密切相關。在一個人的認識過程中,世界觀是最后形成的,是對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的發展和升華,是從感性到理性的定性認識。從人的思維和認識角度看,世界觀主要包括知識、觀點和信仰。知識是人類實踐經驗的總結,是人們認識事物和現象的成果。知識是經驗的初步概括和理論的規律性反映,可以分為科學的和日常生活的、被理解了的和表面的。觀點決定著人們運用知識的動機和方向,不僅推測存在的知識,還包括個人對客觀世界的某種認識,是對知識的理解、評價和進一步掌握。觀點可以是唯物論的也可以是唯心論的、正確的和錯誤的等。然而社會需要的是正確的和唯物論的認知,是能對人類社會的進步有益的世界觀,因此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就必須要有正確的價值觀。
從世界觀的形成過程看,大體有五個階段:朦朧階段、觀察階段、探索階段、定向階段和校正階段。大學生正處于青年時期,這正是一個人的世界觀從探索到定向階段。大學生正值風華正茂,身心發育走向成熟,精力旺盛,自我意識增強,會較多地考慮自己在社會關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時隨著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不斷增加,從而形成對整個社會的看法,這也就是個人價值的取向,這種觀念一經形成,將會影響個體的整個態度體系和行為方式,乃至于影響整個人生。
然而,從整體上看“世界觀”也是一個人對社會事物和社會現象的價值認識和評價后所做出的意識形態到行為方式的理解和抽象。不同的價值觀必然會導致不同的世界觀的形成。不同的人生觀點也會影響其世界觀的形成。因此在大學教育期間必須重視學生價值觀教育。
三、正確的價值觀還是學習的力量源泉
學生有無正確的價值目標,是直接影響其學習活動能否自覺、持久的重要因素。作為大學生往往都已樹立了遠大的生活目標,其價值觀已經成為自我意識的核心結構,對他們的學習、生活活動開始起著支配作用。如果一個大學生有了正確的價值觀,他的學習將會變成自覺主動持久的活動。然而事實上,在當今“金錢”價值觀的影響下不少大學生喪失了正確的價值目標,胸無大志,無所追求,農村學生把“跳出農門”作為讀書的最終目的,城市學生把追求享樂、追求富貴作為學習的目標,從而導致學習上得過且過,甚至上了大學后就產生了厭學心理,意識不到自覺學習與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價值觀的性質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更為深刻。學習既具有個人意義,又具有社會意義。因此學生的學習既可以是利己的,也可是利他的。學生如果選擇了正確的價值觀,把學習的個人意義與學習的社會意義有機地結合起來,就會自覺而勤奮地學習,努力地去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如果學生對學習的認識僅僅是利己的,就有可能因計較個人得失而經受不住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難。也有一部分學生滋生學習無用的思想而把培養人際關系作為大學學習的主要任務,并由此而產生了所謂拉關系、請客送禮、培養感情等不良習氣。這往往是缺乏正確的價值目標造成的。
學生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后,一切知識技能的學習都會經過價值評價的“過濾”。凡是對個人有價值的事物,都易于構成知覺的對象。價值評價對接受知識的內容、范圍和是否進一步學習,以及是否將其付諸實踐等都將產生直接的影響。大學生面臨走向社會和就業問題,他們也開始追求學習內容的“實用價值”。他們認為有價值的東西那怕沒有興趣也會集中精力地去學習掌握,反之被他們否認的價值評價的東西他們就不樂意學習,更不用說將其付諸實踐了。
因此,加強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的教育與指導,并與人生觀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不僅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有助于學生優良品德、行為習慣、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
四、正確理解和實施價值觀教育
在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時應當考慮到大學生是帶著一定的價值觀甚至人生觀和世界觀及某些觀點和信仰進入校園的,因此只有認真深入研究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和其自身的理論水平和理解能力,才能決定應用什么樣的知識武裝學生,應該讓學生相信什么和不相信什么。要弄清學生的基本政治觀點以及對社會責任和義務、社會的看法,以便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價值觀的教育。
大學生一般都在17至24歲之間,是實施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時期。因為在這個階段大學生的個體生理發展已接近最后完成,個體心理則處于形成時期。這個時期不僅是其生理、智能、情感發展的高峰期,也是對社會意識形態認識的重要階段。他們對理想、事業、友誼和社會的認識與探索變得日益強烈,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不同,也造成了他們在道德、理想、意志、氣質及性格等各方面的差異,研究這些差異,才能對大學生有效地實施價值觀教育。
- 上一篇:減少成本尋找集團最大利益
- 下一篇:房價走高的原因及穩定策略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