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云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分析

時間:2022-04-07 08:59:22

導語:基于教育云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于教育云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分析

[摘要]教育云公共資源平臺的應用,為教師創新授課方式、增加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教學,構建高效課堂提供了新的途徑,讓教育邁入信息化的快車道。在教育云平臺構建日益提速之際,信息技術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帶來了深刻的改變。教師應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努力學習、實踐、研究、改革教育教學方式和方法,引領科技潮流,給學生高效而生動的課堂體驗。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育云平臺;課堂教學

遜克教育云資源平臺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我所任教的學校開發了應用于教學的云平臺。學校提供了完備的硬件資源保障和技術保障,要求教師應用云平臺進行輔助教學,并完善課程建設。平臺是我家,成長靠大家。我們永遠奔跑在學習、成長的路上,“以教育平臺為紐帶,走專業化成長道路”,共同托起教育云的明天。

一、組合課程資源形成完整學案

教育云公共資源平臺的應用,為教師創新授課方式、增加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教學、構建高效課堂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徑,讓教育邁入了信息化的快車道。在教育云平臺構建日益提速之際,信息技術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帶來了深刻的改變。“融合創新,智美未來”,遜克教育進入了全新的發展時期。教育云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凸顯的是資源共享,資源庫內容按課程、模塊和知識點三層結構組合,通過課件、短視頻、練習題、小游戲檢測等多種形式來呈現。筆者任教的學校開發了應用于教學的云平臺,學校提供了完備的硬件資源保障和技術保障,要求教師應用云平臺進行輔助教學,并完善課程建設。筆者嘗試結合教材,精選教育云資源中心各個版本內容的學習資源,利用教材自帶教學光盤和互聯網上廣博的資源進行靈活組合,利用教育云高智能的操作平臺,將學習中的重難點制作成適合自己教學的微視頻、輔助課件、利于學生學習的任務單,在課中互動實操環節,以授課包的形式,即時推送給學生,加大了任教課堂的容量,提高了學生自學能力,學生學習時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認可,并積極參與了實踐演練。在課程資源方面,我們信息技術教研組已經形成了一套非常全面的學案。

二、建構“以學為中心”的高效課堂

在日常教學中,為了合理使用教學助手推動課程實現與提升,使課程真正服務于學生,以學為本,加快課堂教學“轉型升級”,筆者主動擁抱新技術,不斷學習充電,持續思考實踐。課前,在備課上花心思,揣摩學習策略,突重點、破難點,將學科核心素養融入其中,精心設計學案。充分利用人、情境、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及網絡技術等,創設出符合學生的學習生活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借助課前導學環節,以具體問題驅動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讓學生隨時隨地隨需進行個性化的學習。精選資源中心的學習資源,把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東西遴選出來,利用高智能的操作平臺,結合每節課學習中的重難點制作成微課,通過云平臺操作系統上傳發送給學生。課堂中信息量大,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從“問題導學”到“翻轉課堂”,以“學習前置,問題驅動”進行有效交流,好玩而又有挑戰性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持續學習。一對一指導、小組互助、分層教學,基礎薄弱的學生在小組合作互學中學起來不再吃力,想辦法找策略優化課題教學方式,力求讓學生花最少的時間學到足夠多的內容,消化理解掌握所學知識,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建構出“以學為中心”的高效課堂。

三、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注重實踐,通常要把一堂課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交給學生操作,把著力點放在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上,給學生充分的創造空間,幫助學生很好地開展自主學習。在進行互動課堂教學時,為增強學生學習內驅力,教師的一切教學行為都應以“一切為了學生的學,利于學生學,促進學生學”為目的,選擇確立教學的具體目標和要求,選方法找策略,選擇適合教學的內容和方法,讓學生喜歡學習并能學有所得。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為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些環節可以讓學生自學和小組互學,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教師只做及時點撥和精準總結,讓課堂學習成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實踐和主動發展的過程。在日常教學中為了照顧到全體學生,可開展“分層教學”、分組合作學習、“一對一”教學,以分組競賽、學生搶答和積分排名等多種手段,讓學生不斷受到激勵,引導全體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學習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為幫助學生能隨時隨地隨需進行個性化學習,教師教學中可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實錄,課后將知識重點部分剪輯后及時推送,方便學生隨時隨看到這些資源及時查閱學習,要堅持教育云信息技術的“課堂用、經常用、普遍用”,實現教育跨越式發展。

四、開展公平有質量的教育教學活動

合理使用教學助手,推動課程實現與提升。在云平臺大數據分析的支撐下,教師應該時時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來更好地促進教學。未來技術賦予教育的只是一個核心環節,只有人才能讓技術鮮活起來。知識和技能固然重要,思維和創造力更是學生未來的通行證。在信息時代,學生早一點學習計算思維、編程思維,能更好地同步世界,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樂趣。一個偶然的機會筆者邂逅編程貓,順利地開通了編程貓未來教室,成立了“喵星人小白訓練營”社團,讓學生接觸、了解和掌握編程,幫助他們打開一個認識世界的全新視角,培養其具備能開啟未來的一個必要能力。在每周五的校本課上用編程貓未來教室的教程視頻和工具教學,學生們都很喜歡,一雙雙明眸鎖緊了電腦屏幕,體味著創造中的快樂。源碼編輯器、趣味搭積木、接受挑戰任務等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快樂學習的幸福度,使學生不出校門就有機會平等地接受優質的教育。

五、以學定教,以教促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以學定教,以教促學,培養學生的學習力,構建幸福課堂,一直是信息技術教師探索的問題。只有不斷學習、琢磨、研究、實踐,找方法想策略,才能構建出立體化、高效創新的信息技術課堂,爭取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學習更多的內容,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在本學期校公開課上,筆者把課前做好的授課包同步到云端,借鑒未來教室全新的教學模塊,課前以具體情境導入本節課學習任務,用自制微視頻演示講解吸引學生注意力、課件解析明確重難點、任務單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采取練習題游戲化的方式通過層層過關引導學生掌握知識點,進而興致勃勃地創作完成學習任務,課堂評價中學生自評、學生間生生互評、教師精評。在教學中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形成并有效運用以學生為中心的多元、立體、創新的教學模式。在這節“互聯網+個性化學習”的常態信息技術課堂學習活動中,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積極思考、交流、評價、創作,出色的表現得到聽課教師的認可。

六、提高教師隊伍現代化教育素養

讓信息技術與高效課堂鏈接,促進自身專業化成長,教師應及時做好課后反思和教師空間建設。筆者嘗試在云空間里鏈接課程、教材、備課資源、個人圖書館、常用網站、搜索引擎大全等,鏈接優質的網絡資源,將資源集中儲存形成文件素材庫,聚焦課堂展示學生的作品動態,以達到訪空間享資源教學相長。教育云空間比QQ空間還要便捷,裝扮小空間暗藏大洞天,利用優質網絡資源,幫助引導學生借助信息經技術進行網絡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的學習。在今后的工作中會不斷加強自己空間的建設,以空間為基礎努力汲取所需,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更高、更長遠的眼光來處理教材,實現課程的拓展延伸。努力做學生最貼心的老師,幫助學生真正接受和消化“互聯網+”的教育資源和方式,讓他們用所理解的方式去快樂學習,幸福成長。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用好教育云平臺,構建高效課堂,推動教育信息化。我會利用好這個成長的公共平臺,把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實現智能化有個性、有趣味、有根源、有沉思的教學。

參考文獻:

[1]陳洪峰.教材的使用要有創造性———兩節“圖形的變化”課引發的思考[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3,(10).

[2]鐘志賢.信息化教學模式[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黃福政.以現代教育理念打造高效課堂[J].中國電力教育,2011,(07).

作者:賈玉英 單位:黑龍江省遜克縣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