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文化建設與鄉鎮圖書館發展研究
時間:2022-11-17 03:35:38
導語:新農村文化建設與鄉鎮圖書館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鄉鎮圖書館在新農村文化構建的過程中具有難以替代的載體作用,能夠發揮文化建設在新農村發展中的指引功能。然而在構建和發展新農村文化時,如何發揮鄉鎮圖書館的功能和作用,逐漸成為鄉鎮圖書館獲得發展的基本問題。文章結合鄉鎮圖書館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價值,探析鄉鎮圖書館的發展問題,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新農村;文化建設;鄉鎮圖書館
在新農村文化構建過程中,鄉鎮圖書館具有重要的載體功能和作用,然而在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鄉鎮圖書館還處于探索與發展的階段,存在諸多問題,難以契合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整體需求。因此,我國在大力推動新農村及公共圖書館建設的過程中,應著力分析鄉鎮圖書館的價值和問題,明確鄉鎮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唯有如此,才能更好、更快地促進我國鄉鎮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
1新農村文化構建中鄉鎮圖書館的價值
鄉鎮圖書館是推動并支持新農村文化構建的抓手和媒介,能夠有效地將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相融合,切實提升農村經濟建設的文化屬性,使文化建設成為經濟發展的思想引導和理論依據。在鄉鎮圖書館建設的過程中,鄉級主管部門逐步明確了加強文化隊伍和文化陣地建設對鄉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鄉鎮圖書館在文化隊伍和文化陣地建設中的主體功能和效用,進而確定鄉鎮圖書館在文化建設、文化傳播、文化引領中的價值。在物質文明的層面上,生產力的蓬勃發展能夠有效提升物質文明的發展質量,促使人民群眾對精神文明形成需求和向往。而在精神文明層面,精神文明的日益提升和發展,能夠有效地鞏固和補充物質文明,進而在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的過程中,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獲得快速發展。新農村文化是依托新農村“物質文明”的精神文明,能夠為新農村建設和發展提供正確而健康的發展道路,使鄉村振興戰略得到更好、更全面、更徹底的落實。因此作為新農村文化建設載體的鄉鎮圖書館,在新農村建設中,又擁有潛移默化的“指引功能”[1]。這種指引功能是以文化傳播、文化建設、氛圍營造體現,可以在凝心聚力、匯集力量的過程中,發揮功能和作用,使新農村建設更有動力、更有依靠。此外,鄉鎮圖書館擁有著較為豐富的信息資源、圖書資源,能夠為農民開展農業生產和娛樂活動提供支持和幫助,使農民的精神文化和信息交流水平得以提升,進而在新農村文化構建中,發揮堅實的“內驅作用”。
2鄉鎮圖書館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
2.1資源不足。資金是影響并制約鄉鎮圖書館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影響圖書館服務質量、服務方式的關鍵要素。部分鄉鎮圖書館雖然擁有幾萬冊藏書,但真正能夠應用到實際生產中的少之又少。絕大多數的館藏資源過于陳舊,難以得到有效的更新和利用,由于電子文獻和數字書刊的快速發展,鄉鎮圖書館沒有較為充足的現代化設備作為支持(譬如網絡設備、打印機、服務器及計算機等),進而嚴重影響到農民獲取館藏資源、開展農業勞動的質量和效率。簡而言之,館藏資源陳舊、更新緩慢、規模有限是我國鄉鎮圖書館在現代化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其中數字書刊和電子文獻則是限制鄉鎮圖書館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發揮功能和作用的基本要素,因此集中力量構建數字圖書館是鄉鎮圖書館的緊要工作[2]。2.2利用率低。大部分農民朋友由于受教育程度低,難以提升信息化意識,無法通過計算機或移動網絡來檢索文獻和信息知識,難以根據實際問題,有針對性、有選擇性地檢索鄉鎮圖書館資源。在實體圖書層面,農民朋友沒有形成正確的理念和意識,普遍將鄉鎮圖書館作為娛樂消遣的基本媒介,所借閱的圖書也以娛樂類、文學類及消遣類圖書為主。而技術類、科普類、農業類的圖書卻難以得到利用,沒有真正地應用到農業生產的過程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層面。首先,圖書資源過于陳舊,館藏資源更新緩慢,現有的館藏資源難以適應農業機械化、現代化的發展需求。其次,農民沒有形成利用農業圖書資源開展農業生產活動的意識或習慣。在日常勞動中,依舊以傳統的方法和理念為主,對土壤污染防治、疾病預防、災害應急等知識缺乏了解,進而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缺乏對新農村的認識。2.3服務問題。鄉鎮圖書館由于受地域和經濟等因素的限制,使優秀的復合型、專業型人才難以得到有效的利用,無法留在鄉鎮圖書館,為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提供支持和幫助。而與城市圖書館相對比,鄉鎮圖書館還缺少信息管理、計算機等專業的人才,現有的圖書館員綜合素質較差,文化素養不足,缺乏提煉、加工、篩選、綜合及分析文獻信息的能力,無法通過借閱服務、跟蹤服務的方式,為農民朋友提供優質的圖書館服務,進而影響到鄉鎮圖書館的健康發展。在新農村文化構建層面,人力資源的不足促使鄉鎮圖書館缺乏營建或構建新農村文化的方向、路線及方法,難以切實地以農民發展為核心,有效地幫助農民提升農業生產水平,使鄉鎮圖書館的功能和作用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特別是在農民朋友缺乏信息素養、文化素質較低的背景下,缺乏優質的圖書館服務,難免會影響鄉鎮圖書館的未來發展和建設質量。2.4宣傳不足。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迅速,在農業層面的研究和實踐不斷取得階段性的進展,成熟的農業技術、先進的生產理念及豐富的農業知識可以幫助農民更好地掌握現代農業生產的發展方向,更有效地促進農業商品的市場化發展。然而由于鄉鎮圖書館缺乏必要的宣傳手段,農業知識、農業技術、農業理念和農業發展咨詢難以在第一時間呈現在農民面前,無法幫助農民通過鄉鎮圖書館獲得養殖方向、種植方向的知識或方法,提升農副產品的產品和價值。在病害預防層面,農民朋友雖然能夠通過鄉鎮圖書館獲取抗害、抗蟲的方法和手段,率先了解病害的發展趨勢,進而為幫助農民朋友提前做好準備,降低病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由于鄉鎮圖書館缺乏有效的宣傳,相關知識和理念無法充分、全面、有針對性地傳遞給農民,致使農業生產一直停留在傳統的發展階段[3]。
3新農村文化構建下鄉鎮圖書館發展的策略
3.1積極構建網絡圖書館。在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和推廣的背景下,移動智能設備逐漸影響到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為了順應時展潮流,構建網絡圖書館是鄉鎮圖書館提升服務質量,滿足農民發展需求,推動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先提條件。首先,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完善硬件設施設備,通過數據采集技術,構建適應農民農業生產需求的網絡圖書館。在網絡圖書館構建的過程中,鄉鎮圖書館可積極收集和整合網絡資源,并以利用信息處理技術的方式,實現圖書資源在網絡借閱中的“權限開放與鎖定”,即圖書資源在一定時期內允許用戶訪問,超過該期限則自動鎖定,進而有效地規避圖書資源外流的現象,提升網絡圖書館的管理質量。其次,要提升圖書資源的規模含量,無論是技術類、生產類、科普類,還是娛樂類的圖書資源,都需要整合和收集。如果鄉鎮圖書館資金有限,難以獲取較為全面的圖書資源,則可以通過資源共享的方式來提升資源建設的效率。3.2注重圖書館網絡宣傳。在網絡宣傳層面,鄉鎮圖書館可通過短信、微信等方式將農民急需的圖書館資源呈現在農民面前,使農民結合自身的需求,借閱相應的圖書館書刊。譬如在病蟲害預防方面,鄉鎮圖書館應以微信公眾平臺為媒介,介紹當年病蟲害發展趨勢、危害程度及應對方法,隨后引導農民借閱與之相對應的圖書館資源,提升館藏資源的利用效率。其次,鄉鎮圖書館要想切實提升圖書館宣傳的質量和效率,應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聯合舉辦宣傳服務活動,譬如文藝下鄉演出、農閑電影周等。在提升生產技術和促進科技興農上,則需要組織科普小組深入鄉村,集中宣傳科技知識。在衛生保障、醫療服務上,鄉鎮圖書館需要以現場義診、幫貧扶貧的方式,提升圖書館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為農民了解圖書館、認識圖書館、利用圖書館提供支持和幫助,進而有效地提升圖書館資源的利用效率,幫助農民增產增收。3.3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專業人才是鄉鎮圖書館服務農民,發展農業,促進生產的重要基礎和條件,然而在人才引進和培養的過程中,卻存在諸多問題。對此結合現代科技發展特征及鄉鎮圖書館發展方向,鄉鎮圖書館首先應構建人才培養體系,結合網絡圖書館的建設需求、圖書館資源的構建要求,從文化素養、專業技能及服務理念等層面培養專業人才,使其成為鄉鎮圖書館現代化發展的抓手。其次,要培養專業人才的服務意識、能力。譬如通過構建專門的小組來調查農民在生產生活中所存在的問題和需求,隨后以資源更新的方式,幫助農民解決現實問題,增強農民對鄉鎮圖書館的認可程度,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質量,進而在服務理念培養的過程中,幫助圖書館員樹立以農民為核心的服務理念。3.4發揮文化建設的功能。圖書館是新農村文化構建的平臺和媒介,在提供高質量、高效率服務的過程中,圖書館應結合新農村建設的實際,明確新農村建設的需求,確定新農村文化的理論內涵,以圖書館服務為抓手,將新農村文化理念和思想滲透并傳遞給農民朋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鄉鎮圖書館以網絡服務、網絡圖書館建設為導向,在提供借閱服務、咨詢服務的過程中,將與新農村文化有關的咨詢、內容及信息推薦給農民朋友。此外,還需要將該理念和思想融入日常的服務和行為中,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農民,指引農民[4]。
4結語
鄉村圖書館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具有難以替代的媒介功能和作用,可以切實地促進新農村文化的落實與發展。然而在圖書館發展過程中,存在資源有限、利用率低、宣傳不夠及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因此鄉鎮圖書館需要結合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理念,從網絡圖書館、服務、資金投入、宣傳及人才培養等層面出發,切實推動鄉鎮圖書館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輝玲,王宏鑫,周云顏.政府主導鄉鎮圖書館建設的公共政策分析——以河南信陽“平橋模式”為例[J].圖書與情報,2013(6):47-51.
[2]高翠萍,陳薇莉.鄉鎮圖書館建設現狀與思考——雞西地區鄉鎮圖書館調查報告[J].圖書館建設,2004(1):70-72.
[3]陳寶麗,劉穎.對貧困地區鄉鎮圖書館(室)的調查與思考——以遼寧省朝陽地區為例[J].圖書館學刊,2010,32(2):88-90.
[4]劉志勇.市縣級公共圖書館開展社區(鄉鎮)圖書館建設工作探討[J].河北科技圖苑,2007(1):49-50,6.
作者:劉金英 單位:衡水學院
- 上一篇:海南省農村宅基地流轉模式分析
- 下一篇:農村節能減排工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