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民間故事繪本創新設計分析
時間:2022-06-29 05:18:32
導語:茶文化民間故事繪本創新設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我國兒童繪畫創作現狀
繪本創作雖有發展但仍處于起步階段,因此,翻譯西方優秀繪本仍占國內繪本市場的主導,而且原創繪本在運用民族傳統文化方面明顯缺少創新,導致原創繪本一直不受歡迎。
1.1國外繪本作品占中國市場的主導
當當網作為當前中國最大的網上圖書售賣平臺,筆者根據吳曉月的統計結果中看出,一方面我國引進國外繪本數量較多,使其成為中國繪本市場的主導,歐美的繪本無論是平裝還是精裝版所占比例最高,高達73%,而本土原創的繪本只占13%。[1]另一方面從我國原創繪本多集中于平裝書方面,精裝較少,通過打價格戰來博得消費者的青睞,這也就說明了我國消費水平依舊偏低,大多數消費者對高價的精裝本價格仍不能接受。
1.2民族傳統文化的運用缺乏創新
中國原創繪本正處于起步發展階段,雖然當前有不少繪本藝術家汲取傳統文化元素創作繪本,引發了一陣熱潮,如《兔兒爺》《小石獅》《灶王爺》《年》成為國內原創繪本中較為優秀的作品。但縱觀中國原創繪本的整體情況,明顯存在照搬硬套民族文化符號的現象,如繪本《家樹》表達了華夏兒女對家庭與尋根文化的依戀,其將水墨元素與現代書籍編排相結合,全書用綠葉連接形成整體,但對水墨元素運用并未汲取其“氣韻生動”的精髓,而只是符號化的使用[2]。當前繪本藝術家民族文化底蘊的缺失,導致當前原創繪本創作僅停留在表面,甚至圖畫繪制粗糙,且缺乏兒童心理系統研究,不利于傳統文化的宣傳,更不利于兒童啟蒙教育。
2.1茶文化民間故事
我國茶葉種植的歷史悠久,在幾千年的歷史積淀中,古代先哲們從種茶、飲茶過程中,綜合其它文藝形式與內容,形成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不僅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代表,而且是世界文化遺產的珍寶。[3]茶文化蘊藏著豐富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其以茶為載體,來傳播各種文化,是茶和文化的有機融合,包括并體現了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主要分為物質文化、心態文化、行為文化以及制度文化。[4]這些文化背后蘊藏豐富多彩的故事,如關于茶葉起源民間一直流傳神農嘗百草的故事,公元前3000多前的神農已經發現有些植物具有藥用功效,但他需要到深山野嶺找草藥且通過自己親口嘗試分辨草藥的功能,有一回他嘗到有毒的植物,吃完發現了茶葉的藥用功效,口干舌麻,頭暈目眩,此時天下飄下樹葉,他隨手抓起塞在嘴里,頓時感覺舌底生津,精神振奮,之前的不適感都消失了,其將這種植物認定為茶,這個故事一直流傳到漢代,《神農本草經》便記載了:“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5]這一則故事豐富有趣而又能培養幼兒的認知能力,不僅讓幼兒知曉茶葉的來源,了解神農時代的歷史,而且又能培養幼兒不怕吃苦的實踐意識。
2.2用茶文化故事創新繪本設計可行性分析
僅神農嘗百草故事中就包含著豐富的內容,更何況在隨后的幾千年的發展中,茶文化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于一體形成的文化體系,包括我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的內容,可以說,一部茶文化歷史,就是一部中國社會的發展史。雖然茶文化內涵豐富,意義深遠,但對于心智還處于發展中的幼兒來說,僅僅具有這些并不夠,因為兒童思維方式、智力發展、認知習慣等都有獨特的特點,他們習慣于從具象的、直接的并與其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中認識世界,學習知識。茶文化不同于其他脫離于生活實踐的文化形式,其深深扎根于各個時代的生活中,更適合幼兒的認知規律,因此,用茶文化故事創新繪本是值得當代繪本藝術家思考的課題。
2.3用茶文化故事創新繪本設計的思路分析
如何創造高質量的繪本呢?在繪本創作素材的情況下,需要藝術家從構圖、色彩、文字以及3D技術等多方面進行考慮。首先在構圖方面,必須堅持簡單的法則,通過簡單背景襯托主要圖形方法、借助空間透視法則、利用圖形大小烘托氣氛等等突出簡明扼要地表達主旨大意,符合幼兒思維認知。其實這一法則與我國茶文化內涵具有相通之處,可以說繪本這一藝術形式特別適合表現中國茶文化、茶道精神以及茶藝表演內容,而這方面的民間故事非常之多。我國茶文化以“清、靜、和、儉”等思想為核心,其都指向了“簡單”,因此,無論是獨自品茶、還是三五好友一起品茶都體現這些思想內涵。其次在色彩方面,繪本創作應該堅持以明亮溫暖的色彩為主,國外學者們針對兒童對圖片的喜好和理解方面做過實驗調查,結果得出幼兒觀看圖片時,色彩比構圖更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而且明亮溫暖的色彩更適合幼兒情感表達的需要,這是因兒童與生俱來具有強烈的色彩感知能力。雖然我國水墨畫占據主導地位,但在民間美術中色彩文化非常之豐富,唐宋以前繪畫中的色彩都具有明快、單純、濃艷之本質特征,而且由于中國文化賦予了色彩的象征意義和哲學意義,使其具有民族傳統文化的特質。中國色彩的特殊性非常適合表達茶文化民間故事,因此,筆者認為當代繪本傳統文化底蘊缺失,其對中國繪畫藝術構圖、造型以及色彩等認知不到位,進而導致基于民族傳統文化角度創作的繪本流于形式表達,并未體現民族傳統內在意蘊。中國茶文化民間故事內容簡單明了,藝術家們從唐代張萱的《侍女烹茶圖》、五代王齊的《陸羽煎茶圖》、齊白石的《寒夜客來茶當酒》、《研和茶具》等作品中分析構圖、色彩表達的方式進而提高繪畫技術,為幼兒創造精美的繪本作品。第三,構圖與色彩是繪本創作的基礎,文字表達也是點睛之筆,藝術家要通過通俗易懂、直接明白的文字表達主題思想,同時文字之間一定要體現出邏輯性,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隨著信息技術不斷地更新換代,4G網絡、ipad、智能手機等的發展,人類的視覺效果已從平面的2D上升到為立體的3D空間,甚至的4D和5D。3D影像書、立體書籍越來越受到大眾的喜愛,這就給兒童繪本帶來極大的極大創作空間。在3D技術的引領下,繪本藝術家一方面可以創作數字有聲繪本,這也是當前歐美國家非常流行的繪本形式。2011年臺灣著名繪本畫家幾米創作國內第一本數字繪本《走向春天的下午》,給兒童提供青春活躍的視覺體驗。借助當前信息技術、繪圖軟件等運用,幫助藝術家在動態圖像中融入交互游戲、音效、智能旁白等元素,讓兒童與機器產生互動刺激幼兒的興趣,可以多元化地開發兒童的智力、鍛煉兒童手指靈活性、同時讓幼兒輕松接觸海量信息和啟蒙知識。另一方面,立體繪畫書籍開創紙質繪本的新模式,現代印刷工藝實現了二維平面紙材向三維虛擬立體空間轉換的實例,幼兒通過3D眼鏡可以欣賞到逼真唯美的繪畫空間,這是文字語言形式無法達到的效果,符合幼兒視覺認知規律,給幼兒帶來一場視覺盛宴。這些技術的創新為茶文化民間故事繪本創作提供新形式,中國茶文化不僅僅體現在種茶、飲茶過程中,還體現在茶葉生產、運輸中,如云南茶馬古道歷史聞名于世,其起源于古代的“茶馬互市”的貿易,宋代還設置專門的機構管理,隨著貿易興盛形成茶馬古道,其穿越了峽谷、青山、草地等,是連接川滇藏,延伸至不丹、斯里蘭卡、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抵達西亞、西非紅海岸”的古代貿易通道。如何在繪本中表現如此宏大的歷史故事,筆者認為數字有聲繪本藝技立體化繪本形式比平面繪本更易于表現故事內容。
3結語
繪本閱讀對象主要是兒童,因此,其在內容、形式等方面都要符合兒童審美心理、求知欲,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茶文化民間故事不同于我國其他民族文化,其具有生活性、趣味性、文化性等特點,筆者認為非常適合作為繪本創作的素材,進而從構圖、色彩以及3D技術等三個方面嘗試分析茶文化民間故事繪本創新的設計思路,旨在為當前我國原創繪本設計提供新思路,也為傳承民族傳統文化貢獻力量。
作者:帥靜泉 單位:廣西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吳曉月.中國原創兒童繪本出版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2]段妍坤.中國繪本發展現狀研究[J].藝術教育,2010(9):130-131.
[3]張艷.論中國茶道精神“和”的思想內涵及其現實意義[J].福建茶葉,2016(6):370-371.
[4]劉文潔.弘揚茶文化構建和諧社會[D].湖南農業大學,2006.
[5]趙世林.西南茶文化起源的民族學考察[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0(11):37-42.
- 上一篇:淺談病險水庫大壩防滲加固設計
- 下一篇:電競鼠標造型分析和創新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