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旅游市場開拓思考
時間:2022-04-20 09:00:28
導語:大學生旅游市場開拓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全面掌握和了解大學生旅游市場情況,加強旅游業的宏觀管理和旅游企業拓展旅游市場提供決策依據和統計信息,對我校的在校大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涉及范圍包括大一、大二的學生,近100位學生。本次調查共發100份,實收98份,其中大一有55份,大二45份,主要調查大學生的出游情況,共回收有效問卷88份?,F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1大學生對旅游市場的態度
經過此次調查,我們發現學生普遍對大學生旅游市場充滿期待。有65%以上的人認為有潛力;8%的人認為大有潛力。可見大學生旅游市場很有發展前景,而且其中有55%的學生非常喜歡旅游。
1.2大學生的旅游動機
由于每個人的行為習慣、旅游認知的不同,以及外界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對待旅游的態度也各有不同。但是有一句話不是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所以大家更多的是認為旅游可以增長見識。大學生對旅游動機的選擇仍傾向于自然風光類,占人數的33%,其次為放松身心,占30%??梢姶髮W生旅游產品的類型還是以傳統的觀光為主,對風景如畫的大自然,錦繡山川情有獨鐘。而且因為平常學習壓力過大,出游迫切地需要緩解身心的疲勞。當然也有部分學生喜歡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景觀,體驗一種異域風情。這一點不僅對學生如此,很多旅游者的旅游目的也傾向于此。
1.3在旅游方式的選擇上
有50%的學生傾向與好友結伴出游,這可能反映了大學生的心理特性,同學之間因年齡相仿,志趣相投便于溝通與交流,若與父母出游則可能在某些方面受到壓制。13%的學生希望嘗試自助游,認為隨意隨性,更加自由,可以挑戰自我。這也體現了現代大學生有主見,不希望被約束和渴望自我發展。當然還是有8%的學生選擇隨團游,比較安全、省事省心。
1.4旅游時間的安排上
大學生旅游時間段主要集中于寒暑假,占到45%,這體現了學生旅游市場的特點。平常學習緊張,沒有時間,只有兩個假期給了學生出游的好機會。還有13%和16%的學生選擇周末和黃金周出游。對于出游的頻率,間隔還是比較長的。兩三年一次的占到28%;平均半年一次的占到25%。這說明學生的主要任務仍是學習,旅游只是作為一種消遣、娛樂的方式。此次調查我們發現,雖然大學生的旅游傾向比較高,但出游率低。主要原因是資金不足,有57%的學生認為這是阻礙他們出游的最大問題。很顯然學生的經濟能力低,他們的生活費、上學的費用還主要是父母提供,還沒有足夠的金錢支付旅游的費用。何況還有30%的學生的旅游經費來源于父母,這是一個非?,F實的問題。大學生是個特殊的群體,其處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年齡階段,很多同學看到父母勞累工作后很難開口向其要錢。于是有7%的同學是利用平常的周末等時間外出兼職,賺錢后用于旅游的消費。所以他們外出旅游可接受的價格普遍偏低,43%的學生選100-500元之間;28%的同學愿意接受500元—700元;另有17%的學生選擇100元以下;22%的同學愿意接受700元—1000元的旅游消費,1500元以上的幾乎沒有。這和收益比較大的旅游市場,如商務、探險等,根本不能相提并論,經營此類市場獲利微小。況且大學生外出住宿的選擇主要集中于價位比較低的場所:有22%的選擇同學宿舍,這樣可省下一筆住宿費用,很劃算;有22%選擇廉價招待所,還有25%的傾向于經濟型酒店。雖然如此,但在以往的旅游活動中,學生的各旅游項目的花費還是比較平均的,食、住、行、游、娛、購并沒有哪一項花銷占的比例偏大,均集中在13%左右。通過此次調查,我們不難發現,在當今的社會,我們在大學生身上還是看到了那種質樸的、接近大自然的、純然一色的希望。旅游不僅僅能起到身心放松的效果,更讓我們在學習之余,多了一個與自然接觸,與外界交流的機會。在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的同時,充分享受千年文化所帶給我們的震撼!
2大學生旅游市場存在的問題
綜上所述,新時代的大學生對旅游這一時尚的生活方式充滿了體驗的欲望,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研究及市場調查,目前大學生旅游市場存在產品設計和開發一系列問題。而且因為受到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其出游率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旅游消費能力有限
雖然現在大學生有家庭的經濟支持、參加勤工儉學、獲得各種獎學金,其經濟狀況得到了較大改善,初具出游的經濟條件。但杯水車薪,與其他旅游市場相比來說,消費水平仍低下。相對于他們認為不自由、花錢多的隨團旅行來說,似乎更喜歡自己組織旅游。他們理想的旅游方式是:旅游的地方有相識的同學在,或是同學的家在哪里,這樣一來可以解決吃住及安全問題,若是同學在那里讀書也行,學生宿舍里擠一擠,食堂里“蹭一蹭”,還有免費導游。這種“游興”最高、“游資”最少的大學生只能算旅游消費的螞蟻兵團,因利潤過于單薄,旅游企業熱情度不高,造成大學生旅游市場不受重視。
2.2旅游產品設計缺乏針對性
旅游企業對大學生旅游市場的開發與研究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其沒有花足夠的人力、物力為大學生設計旅游路線。而旅行社向大學生推出的旅游路線沒有體現出大學生的特色。價位過高,大學生負擔不起;線路不符合其他們追求自由,張揚個性的特點,沒有新意。大學生更喜歡去一些帶有探險性質的“超常規”景點,來挑戰自我,但是旅行社出于安全考慮,盡量走平穩、大眾的旅游線路,普遍缺乏與之相適應的產品。因此,導致了大學生旅游仍處于停滯階段。開發大學生旅游市場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做大量的市場研究、分析等工作。前期投入大,增加了旅行社的風險。加之難以設計出有吸引力的線路,利潤又太薄,認為是出力不討好,因此對這一領域的開拓熱情不高。
2.3旅游基礎設施仍需完善
我國旅游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旅游設施的配備已經相當完善,完全能夠滿足旅游市場需求的發展。但是這些設施偏向消費水平比較高的人群,無論是涉外的星級酒店,還是工薪階層的經濟型酒店,對普通的在校大學生來說都有一定的難度,負擔比較重。雖然與大學生旅游市場相關的旅游基礎設施已經開始出現,并逐漸受到市場重視。如在1998年廣東肇慶誕生了第一家國際青年旅舍,正式面向廣大的青年學生,此后相繼在北京、上海等多個城市出現類似的青年旅館。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為開發大學生旅游市場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但與幾千萬的大學生人潮相比,還遠遠滿足不了這一巨大的市場需求。
2.4政府機構宣傳力度不夠
政府機構表現為出現認識誤區,對大學生旅游市場重視不夠,宣傳促銷力度不足。人們普遍認為大學生是一個低消費群體,相關部門為了追求高額的經濟效益,而往往忽略了大學生旅游市場所產生的社會效益。出于安全的因素考慮,政府部門對學生出游往往采取不支持、不鼓勵的政策,態度保守,就此產生的后果是一方面壓抑了學生的旅游熱情,另一方面使旅游企業不能放開手腳地去開發學生旅游市場。沒有寬松的政策支持、優良的發育環境,從而產生惡性循環,大學生旅游市場得不到長期健康、有序的發展。
3大學生旅游市場開發的應對策略
3.1產品策略
旅游產品是旅游市場開發的基礎.在開發旅游產品時要把握市場需求,根據市場需求開發有針對性的旅游產品。在這一次的問卷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學生的出游動機多樣化,但主要集中在觀光增長見識、休閑放松、欣賞民俗風情等幾個方面,所以我們要針對大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出符合大學生需求的特色旅游產品,產品的形式也要豐富多樣。如針對大學生精力旺盛,好奇心重的特點,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可以開展漂流、攀巖、戶外野營等探險旅游活動。因此我們在大學生旅游市場應更加的靈活,在旅游產品的組合上要給予大學生充分的主動權,讓他們可以自由組合。
3.2價格策略
旅游價格制定的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旅游產品的競爭力,影響著市場開拓的效果。大學生旅游市場相對集中,規模大,但是大學生的旅游費用來源相對單一,大部分是來自于家中給予的零花錢和兼職所賺。金錢成為大學生出游的重要考量,對價格非常敏感。因此旅游企業要想取得大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利用它的市場特點,降低成本,充分考慮大學生的價格承受力,才能取得價格優勢,激發大學生的出游熱情,形成規模市場,通過“薄利多銷”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3.3促銷策略
大學生旅游是一個特殊的也是一個很龐大的旅游市場,潛力非常大,因此要找到突破口進而掌握這個市場。旅游信息的獲取是大學生出游的一個前提條件。信息傳遞快。旅游企業在旅游促銷中,可利用大學生從眾心理的顯著特點,采用一些低成本的促銷方式。如采用宣傳單、報紙、海報等宣傳形式,在食堂、娛樂場所等大學生相對集中的地方進行促銷,來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
3.4政策支持
各級政府、教育管理部門,高校對大學生旅游給予政策支持,應該把學生旅游當做發展素質教育的一個有利促進因素,對大學生旅游的正當活動給予支持并加以指導,鼓勵他們在旅游的活動中鍛煉自我能力,培養團結精神;交通部門應給予大學生旅游更多的優惠政策,不要把學生半價票局限在寒暑假時間和家庭所在地與學校之間。鼓勵旅游企業開拓大學生旅游市場,給予政策、稅收和貸款等方面的支持。開發大學生旅游市場是完全可行的。我國大學生除了有法定的節假日外,還有傳統的寒暑假,大約有172天假期,約占全年的47%;此外,教育部門還為大學生提供許多社會實踐的機會。因此,大學生有非常充裕的時間旅游,并且在旅游時間的選擇上有很大的自由度。這使得大學生旅游市場潛力巨大,旅游企業應根據其市場特征,結合現有和潛在的旅游基礎設施,對大學生旅游市場進行合理的開發。
作者:賈靜工作單位:山東服裝職業學院
- 上一篇:老齡旅游市場開發思路
- 下一篇:礦管局黨的群眾路線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