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農田水利建設論文2篇

時間:2022-05-23 11:32:57

導語:新農村農田水利建設論文2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農村農田水利建設論文2篇

第一篇

1做好新農村農田水利建設的意義所在

1.1穩定社會關系

農業豐收則基礎性強,農民富裕才能代表著國家繁榮。但是,很久一段時間以來三農問題一直都制約著我們的全面改革。我們國家的經濟結構是否可以優化,經濟是否能更好發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農業的發展,所以,只有加強了農業的基礎建設,才能確保農產品的供給順利進行,也才能讓國民經濟更快成長。只有加大了農業發展才能讓社會在穩定中前行。

1.2與國家糧食生產安全相關

當前,我們國家糧食情況所面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農業效率不足、耕地面積極少、人口壓力極大、水資源嚴重短缺等等。而這些都體現在當前我們國家水資源極度不足的情況下。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業要想大幅度的增加,并且穩定生產力,只能依靠提升灌溉用水的效率。當代的農業,對于灌溉技術、方法等要求都非常高,而現有的技術與條件已無法滿足灌溉要求。所以提升糧食的生產能力,就一定要加大、加強農田水利等基礎建設。

1.3可在一定程度上維護農村經濟健康的發展

農業可持續發展包括了農村經濟、農民收入、生活改善等幾點內容。如果中國的農業在將來無法解決十六億人口的口糧問題,那么其發展則不具有任何意義。所以說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是基礎中的基礎,農業也是中國展開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農業效率以及降低生產成本的上升,包括綜合競爭力的提升都不可離開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

2黑龍江省農田水利設施的現狀及所存在的問題

農田水利工程一直以來都是黑龍江省現代的農業基礎,直到2013年為止,黑龍江水利化水平從20世紀90年代的20%提升到了現有的42%,灌溉面積多達四千多萬畝,全省現已建成水庫六百多座,總庫容為155億立方米。在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的水庫當中,大型水庫有二十多座,總庫容達到了117.3億立方米,中型水庫近八十座,總庫容占到了24億立方米,小型水庫五百多座,總庫容約為14億立方米。雖然從表現上看,黑龍江省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還算可以,但在實際運用中,卻存在很多問題。

2.1水利設施不發達、水資源分布不均勻

因為黑龍江省的經濟水平發展不快,科技也欠發達,所以農田水利的設施發展比較落后,水資源的利用也不充分、不均勻。而這些都是限制黑龍江水利設施發展的關鍵所在。例如,在松嫩平原,屬于半濕潤半干旱地區,常年氣候影響讓這里常年缺水、降水量不足,再加上水利設施不發達,所以此地區的經濟情況也不理想,農產品產量不足、農民生活水平一般。

2.2新農村農田水利建設投入不足

黑龍江省的水利基礎建設總體來說是過于落后的,明顯跟不上其他的省份。很長一段時間,大多數的投資不是集中在農田水利建設,尤其是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許多地方由于資金不足,水利設施建設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長期被擱置或是存在資金欠賬的情況。

2.3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老化失修

當前,多數現在正在使用的灌溉設備,都是建設于20世紀60、70年代,經過了這些年的使用,很多設施已步入了老化期,很多工程效益無法充分發揮。目前的灌溉、澇區工程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老化以及失修的情況,并且效果在不斷下降,經營與管理成本也是越來越高,非常需要重新開始進行配置。而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新農村農田水利建設。

3優化黑龍江新農村農田水利建設的意見

3.1提升認識

黑龍江的嚴重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和氣候因素有關,所以我們一定要意識到,水利工程的落后一定會讓抗旱的能力降低,這是需要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但是,很多的群眾、干部等,對于抗旱不具有強意識,所以,我們一定要統一認識,提升思想覺悟,在面對困難時要團結一心、堅定信念,做得更好。

3.2增加新農村農田水利建設投

目前,農田水利的建設資金的籌措已成為了新農村農田水利建設的一大問題,級政府、水利工作部門都要開拓自己的思路,以經濟手段構建起長效的節水、辦水的機制。主要的辦法有:第一,各級政府調整支出結構,加大對水利建設的投資。第二,增加新農村農田水利建設的融資方法,同時積極建立農民興辦水利的工作。政府也要由信貸、稅收、政策等幾個方面開展對農田水利的幫扶工作。第三,做好勞動力的分配工作。在自愿基礎上在新農村農田水利建設上多投入。

3.3加強工程管理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具有體積小、投資少、項目分散的特點,難以實現三個系統的共同管理與完善。由此,我們還一定要有一定的資質進行規劃、設計等工作,設計單位實施項目負責制度,構建起嚴格的監督體系。提升農田水利基本的建設質量,最大限度發揮水利專家以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工作能力,嚴格進行質量方面的管理,提升農田水利的建設。建立一個嚴格的檢查和驗收制度,落實責任制,同時加強水利工程的管理,克服重量輕施工管理的趨勢。

4結束語

綜上,農業是中國的經濟靈魂,也是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型產業。而三農問題也一直是我們國所關注的熱點問題。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對于我們國家的農業發展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所以,要想加快經濟的發展,提升農業的生產率,一定要從農業基礎設施出發,重視水利工程的建設。并且了解黑龍江省新農村農田水利建設情況,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科學的解決方法,全面提升黑龍江省的新農村農田水利建設。

作者:王彥飛單位:黑龍江省甘南縣甘南鎮水利站

第二篇

1新農村水利建設問題

(1)水利基礎設施滯后。當前,我國農田水利事業取得了比較理想的發展成果,但是,與當前新農村發展要求比較而言,還存在不小的實際差距。很多農田水利建設設備都停留在20世紀60~70年代水平,由于當時的技術以及設計問題,很多建設項目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的農田水利發展要求,而且,在維護上需要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投入,并且,應用效果也不令人滿意。

(2)新農村農田灌溉需求無法全面滿足。農田水利建設通常具有一次性、投資高以及回收期長等特點。盡管政府不斷加大對農田水利建設的投資力度,但是,由于自身財力等方面的因素約束,很難充分地滿足當地農村水利建設需求。隨著農村灌溉規模的不斷擴大,其對水利建設的需求亦是逐步加大,這更加使得現有的水利建設不堪重負。

(3)水利工程維護措施不到位。一直以來,農村地區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都是由政府部門投資興建的,因此,政府是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真正投資主體,同時,擁有著相應的產權,因此,水利設施的維護也應由政府部門進行。但是,在實際的維護過程中,都是由農村地區的農民自己進行維護。隨著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農民的維護投入逐漸與收入比例失調,從而嚴重地影響到農民的維護積極性,進而很少進行系統的設備維護。這樣,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水利設備在多方因素的影響下,逐漸呈現出老化、工作效率低以及故障率高等問題,進而影響到水利設施的整體運行質量。

(4)管理體制有待完善。水利建設管理體制有待完善。當前,農田灌溉設施的管理企業仍屬于事業性質,這些單位為了自身利益,并不是十分樂意通過節水來提高灌溉效率,因為這樣會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農田灌區的運行成本大幅度提高。政府擁有著水資源,其不需要擔心水價以及水利投資回報率問題,因此,在供水時,很少會全面考慮成本問題,進而導致供水設施的財政預算額連年增加。

2新農村農田水利建設促進措施

(1)增加對農田水利建設的投資力度。財政撥款作為農田水利建設投資的主體單位,其很難在有限的財力情況下滿足農田水利建設的不斷需求。因此,要在不斷加大政府財政對農田水利建設投資額的同時,擴大農田水利建設的融資渠道。例如,鼓勵金融機構對農田水利項目進行投資,或者給予其一定的貸款優惠政策。進而有效地滿足農村水利建設需求。同時,還可以借助政府出臺的宏觀經濟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或者個人加大農田水利項目的投資力度,從而實現政府與企業或個人共同經營農田水利項目的合作管控模式。

(2)對相關政策進行優化。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長期以來都因為產權不清而導致很多“搭便車”行為出現,進而嚴重影響到多類投資者的投資積極性。因此,要對農田水利設施的管理制度以及運作制度進行不斷創新,例如,對所有權進行明確。積極推進每家每戶的微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進而實現農民的自建、自管以及自用;以村為單位,構建小型的農田水利建設項目,采用合作組織管理模式,有效進行資金、人力等方面的協調合作,從而提高該村的農田灌溉效率;實現跨鄉或跨村的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并對水利設施進行合作管理與應用,從而借助自然條件等諸多優勢,提高農田灌溉能力,促進農業生產效率的不斷提高。

(3)科學進行水利工程設計。我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一個痼疾就是大中小型水利設施之間缺少有機銜接,彼此間的匹配性較差,從而制約了水利設施體系中協同效應的發揮。針對這一情況,上級政府層面上,在繼續追加投資積極推動大型水利設施建設的同時,應重點加強對農民直接受益的中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投資,做到主支銜接,引水、蓄水、灌溉并重,大小水利并進,強化科學規劃,統籌考慮各級各類水利設施的協調與整合,重點搞好不同規模水利設施間的銜接工作。地方政府層面上,則應一如既往地重視中小型水利設施的建設與養護工作,通過完善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和管理體制,逐步引入市場機制,實現農業用水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

3結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農民的生產與生活質量顯著提高。然而,相對于城市建設,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仍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深入解決。比如,農田水利建設過程中存在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水利建設相關制度有待完善以及水利建設投入資金不足等。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勢必會影響到農村地區的農田生產質量,進而影響到農民的實際收入,甚至影響到社會建設的整體實施成果。

作者:彭俊單位:祁東縣曹口堰水庫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