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結構調節的挑戰及措施
時間:2022-09-01 05:11:43
導語:信貸結構調節的挑戰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長期看,宏觀調控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總需求與總供給間的失衡程度,為銀行信貸結構優化以及銀行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但從近期看,宏觀調控會對一些行業和企業盈利產生負面作用,對銀行在這些行業和企業貸款的風險和收益產生不利影響,基層商業銀行信貸結構調整面臨諸多挑戰。
(一)給商業銀行維護客戶關系和優化客戶結構帶來壓力2012年,各商業銀行總行對信貸規模控制采取了多項措施,信貸總量增長受到一定限制,更嚴重的是一些地區存量優質客戶的正常信貸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或信貸條件不斷提高,銀企關系維護的壓力增大,優質客戶流失的風險加大。
(二)給商業銀行平衡風險和收益關系帶來壓力受宏觀調控政策影響,各家銀行實施了“有保有壓”、“優中選優”的經營策略,一些宏觀調控行業的大客戶、好客戶成了各家銀行“爭搶”的對象,其結果是形成一個“買方信貸市場”,銀行和客戶之間“討價還價”的余地逐漸縮小,對銀行的盈利和風險控制均會產生不利影響。同時,在特定區域,基層商業銀行信貸結構也出現趨同,特別是新增貸款的行業、客戶結構相似性較強,導致行業、客戶集中度有所上升,不利于信貸結構調整。
(三)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管理帶來壓力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部分企業資金鏈條緊張甚至斷裂,可能形成新的不良貸款。同時,基層商業銀行對信貸結構調整的未來政策不好把握,容易造成基層商業銀行同業競爭加劇等問題,也可能誘發新的不良資產。另外,地方經濟結構特色導致信貸結構調整可能影響部分地區基層商業銀行業務的可持續發展。比如,本輪信貸結構調整主要是針對制造業和房地產業的控制,從全國范圍來講上述兩行業是目前信貸風險集中的行業。但海南是典型的旅游房地產經濟,政策緊縮使得基層商業銀行多個房地產的優良客戶面臨流失。
(四)給商業銀行經營生態環境帶來壓力部分商業銀行信貸結構單一,新開工項目較少,并且大部分集中在電力、交通等優質行業,使各家銀行在這些領域業已非常激烈的同業競爭更加白熱化。此外,一些行業和集團性客戶(如聯通公司、中石化、南方電網等)加大了資金集中管理力度,或因為遷址的原因,導致本地一些資質較高、經營效益較好的大型企業歸還貸款,存款還要向集團公司所在地繳存,部分給商業銀行發展受限,經營績效滑坡。資金外流雖然從全國層面上看有利于資源配置優化,但將導致當地經濟結構調整的滯后,客觀上進一步惡化基層商業銀行的生態環境。
二、基層商業銀行信貸結構調整的基本方向
(一)完善行業準入制度,搭建信貸結構調整平臺基層商業銀行要根據區域特點,實施差別化結構調整措施。對本區域優勢明顯的行業,經商業銀行總行核準可以不受行業退出政策的限制。同時,在本區域某些行業風險非常高,及本行不熟悉、不擅長的行業、本地區不具有地區優勢的行業,即便在全行范圍沒有納入退出行業,也要嚴格限制信貸準入。隨著國家節能減排工作力度加大,傳統產業結構受到了更加嚴峻的挑戰,各地政府都在著力轉變發展方式,加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步伐。傳統產業新型化水平大幅提高,行業的內涵發生明顯變化。限制行業中的一批優質客戶群體仍是各地行的重點營銷對象,必須緊緊抓住市場機遇,突破和疏通有關政策和營銷傳導機制上的障礙,實現有效營銷。而對于產能、環保不達標的小煤炭、小電廠、小冶金等堅決退出或不予支持。同時,還應把握信貸投入的重點和方向,加大對本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能源、交通等行業客戶的關注,在新興支柱產業方面,要嚴把準入關、審批關、投放關,有選擇地支持推動當地社會環境和經濟環境的改善。
(二)夯實傳統行業優勢,拓展新的優勢領域在信貸產品結構上,應進一步提高中長期貸款占比。通過加大對當地重點大中型建設項目的營銷力度,重點發展固定資產貸款等中長期貸款業務。同時,對市場競爭充分的工商企業應重點發展風險較低的銀行匯票承兌和貼現業務,適當放棄風險較高的短期流動資金貸款份額。建設銀行在中長期貸款、固定資產貸款項目上有著天然優勢,應在有效防范貸款期限風險的基礎上,優先保證重點優質客戶、鐵路、公路、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固定資產貸款的信貸需求。
(三)創新金融產品和業務,促進信貸結構調整基層商業銀行在了解客戶、把握市場的基礎上,鼓勵發展貸款替代產品或者創新產品,推進業務轉型,如大力發展企業債、信托理財、租賃等業務,拓寬客戶融資渠道,通過“向客戶發放貸款—做中間業務—將貸款出售—發展新的貸款客戶”的方式,以貸款業務促進中間業務的快速發展。同時,要將價格作為影響信貸資源配置的主要因素,根據客戶的違約風險、信用評級、抵質押擔保等情況確定客戶執行利率上浮比例,以價格推進信貸結構調整。一是對總分行重點客戶、拓展客戶新增貸款、存量貸款回收再貸應嚴格執行利率政策,因營銷需要下浮利率的,要通過辦理財務顧問、審價咨詢、授信額度管理費等業務補償利率下浮的損失,以價格聯動推動公司業務客戶中間業務收入的穩定增長。二是對總分行重點客戶新增貸款、存量貸款回收再貸盡量實行按月結息。三是對擬退出、正在分年退出的產能過剩行業、雙高行業等客戶在退出過程中的回收再貸利率要適當上浮,提高門檻,促使其逐步主動退出。
三、基層商業銀行實施信貸結構調整的工作建議
(一)推動粗放式行業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受資本、人力、資源和管理等要素的影響,行業經濟發展在各區域存在差異,建議商業銀行總行在加強對宏觀經濟政策研究、出臺行業調整信貸政策之前,應組織專業的隊伍或利用權威機構對各行業在不同區域情況進行研究分析,按“行業和區域”雙緯度來交叉衡量劃分,結合行業在區域發展的實際,出臺細化的行業區位信貸調整政策。
(二)有所為,有所不為,細化信貸結構調整實施細則對基層商業銀行而言,一方面,要堅決執行商業銀行總行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抓住當前規模控制的時機對符合自身風險偏好的優質客戶進行滲透,擴大優質客戶群體。對基層行來說,以客戶為中心而不是以行業為中心進行結構調整,要整合現有信貸資源,根據不同類型客戶需求特點,培育、發展和壯大優質客戶群體,實現客戶和業務結構的不斷改善。
(三)結合宏觀調控政策把握好信貸結構調整的方式和時機受企業自身發展積累資金不足、項目融資渠道狹窄等因素的影響,企業對銀行信貸資金的依賴程度還比較強。如果不考慮信貸結構調整的方式和時機,還可能引發企業、政府的強烈反對,影響了基層行在當地企業和政府心目中的地位,造成客戶流失。同時,極易形成不良貸款額。因此,基層商業銀行必須要把握好信貸結構調整的方式和時機。
(四)完善基層商業銀行的考核機制信貸結構調整的主戰場在基層商業銀行。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處理好信貸結構調整與基層行業務指標壓力、效益之間的關系。信貸結構調整的方式選擇十分重要。階段性的重大結構調整可采取強制性的、指令性的方式來實現,日常性的調整可通過引導性的方式來實現,各商業銀行總行可根據市場信貸資金供求狀況和信貸結構調整的要求及時調整內部資金價格來引導分支機構的信貸投向,抑制盲目擴張和資源的過度占用,尤其應當對不同的行業投向實行差別利率,引導資金流向和流量分布,按目標結構要求的方向運動。同時,要加強對信貸投放的評價與考核,并將結果與其收入分配掛鉤,強化約束各級分行的信貸行為,避免逆向選擇客戶、決策信貸資源配置,激勵各級行服從全行整體資源調度,形成按各商業銀行總行規定的要求來配置信貸資源的內在動力,在管轄范圍內實現信貸結構調整目標。
- 上一篇:信貸結構授信審批的作用
- 下一篇:銀行信貸結構變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