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政執法遇到的難題及策略
時間:2022-03-12 04:10:00
導語:交通行政執法遇到的難題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我國體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交通行政執法作為家庭行政管理的一種新的模式應運而生。我省交通行政執法工作開展以來,按照法定職能,依法管理交通行業,依法規范運輸市場,依法規范運輸經營行為,依法征收集體規費、依法維護路產路權、保護公路基礎設施。實施了公路路政、道路運政、交通規費征稽、航政等依法管理,較好地履行了交通行政管理職能,保證交通事業在社會主義法制軌道上順利發展。但從全省來看,交通行政執法工作發展還不平衡,特別是執法不規范的問題不同程度的存在著,直接影響了交通行政執法的權威,因此,加強和規范交通行政執法刻不容緩。
一、我省交通行政執法中存在的問題
交通行政執法社會性強,具有涉外性,行政執法的對象涉及到千家萬戶。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我省抓住積極地國家財政和西部大開發兩大機遇,加快公路交通設施建設,使其突飛猛進,交通事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景象:公路里程伸延,公路等級提高,運輸能力逐步增長,從業人員隊伍不斷擴大,水路運輸開始起步,依法治交的促進和保障作用在全省經濟發展和西部大開發中日益顯露出來,依法對全省20040KM的公路、近9萬臺民用車輛、15.4萬臺拖拉機和130余艘各類機動船舶實施管理,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交通行政管理亦呈現出多元化、復雜化趨勢。
(一)現行交通管理體制造成政出多門、弊病多多目前我省對交通規費征稽等三項獨立的業務的管理體制不盡相同,有實行條條管理的,有實行塊塊管理的,也有條塊結合管理的。另外,一些地區公安、城建、農機、環保等部門也不同程度參與了交通管理,形成多頭管理的體制,這種體制造成多種執法行為的交叉和管理工作的弊端,給部門權利與利益之爭種下了隱患,形成職能交叉,削弱了管理職能,割裂了交通管理的完整性。如運政部門不參與車輛牌照發放,影響了運力調控的效果;而公安部門負責車輛牌照發放,卻不研究運力發展需求等,造成全省運力大于運量,汽車實載率下降。交通監理權移交公安部門后,交通規費征稽部門難以監督車輛依法繳納規費,逃漏規費現象突出。運政,拖拉機規費征稽、水運管理實行的是以各行政管理轄區分級管理的“塊塊”模式,因而出現了進人無法把關,人員膨脹、素質不高等問題。據調查顯示,有的部門超編達到100%之多。人員嚴重超編造成經費緊張,誘發了亂罰款、亂收費等問題的出現,導致借執法之名,行創收盈利之實,把罰款、收費拿出一部分用于彌補經費不足。更有甚者竟然挪用交通規費來補差額部分。交通執法涵蓋了路政、運政、交通規費征稽等部門,根據國家規定都有上路稽查權。由于門類多、職責和稽查內容各不相同,往往在一個管轄區的一條路上各行其事,形成各門類分段檢查的局面。短距離間隔的多方檢查,增加了車輛的停車次數,不僅使車輛跑不出速度,引起司乘人員的不滿,而且也是造成了執法人員人力資源的浪費。
(一)交通法律法規不健全,立法滯后
近幾年來隨著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加大,我省相繼修建起高速公路、一級公路、收費公路和亞洲海拔最高的大坂山公路隧道,但由于立法跟不上建設發展的步子,使《青海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遲遲出不了臺,缺乏對公路管理實質性的具體手段,造成公路尚未完全建好就遭到破壞的事情發生。隆務河公路是青南地區一條十分重要的運輸線。為了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建設,國家于1988年投資改建,1993年改建工程全部完工,交通部于1994年8月組織驗收,可是還沒有驗收,公路設施已被破壞的十分嚴重。國家投資兩個億剛剛修建的德令哈至大柴旦公路,不到一年就被擅自挖掘了94個缺口作平交道口。據初步統計,全省各條公路上的交通標志、橋欄、路肩帶50%以上遭到人為破壞,每年的經濟損失在120萬元以上。不僅給國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目前我省尚未出臺水上安全管理和鄉鎮船舶管理辦法,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現的新問題和突出矛盾缺乏管理依據,雖然有關管理部門發現了很多違法、違章現象,但缺少有效的手段,致使很多違法現象屢禁不止。如不經有關部門審批,不按技術標準私造船只有之,不符合船只經營者有之,超載現象有之,形勢堪憂、水上安全隱患嚴重。我省第一條高速公路西寧至平安段已建成通車,由于缺乏管理依據,在短短幾個月運行中,公路兩側護欄網多處被拆卸,匝道121剛鋪筑的油路面便被擅自掘斷,使剛建成的公路千瘡百孑L。不僅如此,行人在高速路上行走、車輛調頭逆向行駛、沖卡等現象也屢見不鮮。這些問題既破壞了高速公路正常的運行秩序,又給交通安全帶來隱患。
(三)行駛處罰程序實施不規范
交通行政處罰在執法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它是保證實體法內容得以實現的重要途徑。然而在實施交通行政處罰過程中,還存在著種種問題。
1、重視實體法,輕視程序法。實體法是指行政法律制度,而程序法就是指對行政行為的步驟、程序和方式進行規范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在對被管理對象實施行政處罰時,執法人員比較重視執行實體法,卻對程序法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一是在實施具體行政行為時,對管理當事人違反的事實,能夠按照有關規定對號入座進行處罰。但在行政行為實行中不能很好地遵循法定形式要求不按法定的順序、步驟進行,失去了規范性;二是簡易程序、一般程序使用混亂。簡易程序是指當場處罰程序,即行政機關在查處行政違法行為當場作出處罰決定的程序。一般程序是指除法律規定特別適用簡易程序和所證程序處罰的案件以外,行政處罰通常應當適用的程序,它包括立案、說明理由、告知權利、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辨、制作行政處罰決定、送達等。由于比較復雜,使相當一部分執法人員在實施交通行政處罰時,為圖簡單省事,將本是一般程序的按簡易程序來處理。即使進入一般程序,也沒有完全嚴格按交通行政處罰程序辦事,缺少陳述、申訴和聽證程序等,造成了在步驟上省略,在順序上顛倒,在時間限制上隨意延長或縮短。
2、法律文書制作不規范。主要表現在:一是行政處理與行政處罰文書混用。這類問題往往出在收取損壞路產賠償費、占用費或對違犯公路方面法規行為的罰款。兩者性質不同,所以處理的文書也不一樣。損壞路產賠償、占用公路補償屬于行政處理,應使用行政處理文書;處罰違犯公路方面的法規的行為,應使用行政處罰文書。二是在執法活動中,應當使用《交通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卻使用《交通行政(當場)處罰決定書》,造成執法程序違法。三是在制作處罰決定書中違法事實填寫不準確,處罰依據填寫不完全。四是運用一般程序的處罰文書不全,造成執法文書不完善。五是在制作法律文書時,對違法事實表述不清楚、對適用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引用不具體、不按時送達交通行政處罰決定書、沒有《交通行政處罰結案報告》等。
(四)交通行政執法隊伍整體綜合素質不高
當前,交通行政執法仍處于摸索階段,整體素質不高,無論是在思想道德素質、還是文化業務素質、廉政法紀素質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少問題,有些問題甚至還比較嚴重。從思想道德素質來看,有的交通行政執法人員世界觀、人生觀錯位,價值觀扭曲、理想信念動搖、為人民服務的觀念淡薄,拜金主義、特權思想嚴重,以感情代替法律,放“人情車”、辦“關系費”。在執法過程中形象不整、語言不美、舉止不規范、風紀不嚴明、文明執法概念淡薄,粗暴侵犯他人人身權和辯解權利。從文化素質來看,交通行政執法隊伍結構不合理,文化程度還相對較低。據統計,全省交通行政執法隊伍中,大專以上學歷的僅占16.7%;高中、中專人員占68%;初中以下的占15-3%。法律專業人員寥寥無幾。特別是一些州縣的少數民族執法人員受語言、文字的限制,在執法時顯得力不從心。從廉政法紀素質來看,有的受市場經濟的消極影響,把市場經濟中的商品交換原則變通到自己的工作中,搞權錢交易,使得手中的權力變成了個人謀私的工具。甚至出現徇私舞弊、貪贓枉法、執法犯法問題。
二、加強我省交通行政執法的基本對策我省交通行政執法中存在的問題已影響到正確法,因此亟待加強和規范。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加強交通行政執法工作
為適應交通事業發展的歷史重任,交通執法部門要切實提高加強交通行政執法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認清自己的責任,自覺把“三個代表”的要求落實到交通行政執法工作中去,認真貫徹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依法行政,提高加強交通行政執法工作的自覺性和依法行政水平。
(二)改革現有管理模式,探索實行統一管理,聯執法的途徑
理順內部管理體制,做到管事管人有機結合。“塊塊管理”的運政、拖拉機養路費征稽最好實行人事工作垂直管理,或者實行統收統支、收支兩條線的預、決算管理體制,資金按實際需要撥劃。增強行業管理力度、消除“人”、“事”脫節造成的人員不穩定,人員素質低等弊病。有利于貫徹運管費專款專用,取之于運輸,用之于運輸管理的原則,集中資金加快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員失控、隊伍膨脹的現象,成為有效的控編手段。不斷探索和改進交通行政執法方式。路政、運政規費征稽部門可以實行“上路巡查一輛車,處理問題一撥人,發現問題都能辦”的聯合執法的有效形式,這樣做既可顯出統一、協調、辦事效率高的特點,又可以節約人力和經費。
(三)加快立法步伐,規范行業管理
當前我省交通立法工作滯后于交通事業的快速發展,雖然近幾年相繼出臺了《青海省公路養路費征收管理條例》和《青海省道路運輸管理條例》兩部地方性法規,但公路路政、水運、船舶、高速公路、收費公路等方面的法規仍然是一個空白點。首先,交通主管部門應積極配合省人大、省政府加快地方性交通法規的立法工作,盡快出臺《青海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其次,抓緊制定《青海省水上安全管理辦法》、《青海省鄉鎮船舶管理辦法》和《青海省高等級公路管理辦法》等行政規章,做到有章可循;其次,做好法規、規章配套性的規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修改原有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規章制度,盡快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地方交通法規體系。
(四)嚴格執法程序,注重執法文書的制作和使用
在執法活動中,必須嚴格執行行政法規范的活動程序,包括行政決定程序、行政檢查程序、行政處罰程序和行政強制執行程序等。交通行政執法程序中采取的步驟,尤其是主要步驟不能前后顛倒,混亂無序。如在交通行政行為成立過程中必須采取先調查、取證,然后在此基礎上做出決定的步驟。如果將其顛倒,發生次序上的混亂,所做出的行政決定,必然造成程序違法,而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交通行政執法行為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執法文書相對應,是整個執法活動的真實紀錄。因此交通行政執法文書使用、填制必須規范。要嚴格按照簡易程序和一般程序正確使用交通行政執法文書。制作和使用交通行政執法文書必須符合法律規定,文書內容必須表達清楚、明確具體事實、情節、因果關系、要求解決的問題、作出決定以及引用法律依據、告之事項要清楚明了,體現“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法制原則。制作格式要規范。包括結構的規范和用語的規范。(五)切實加強隊伍建設,全面提高執法人員的思想、道德、法律、業務素質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新目標,交通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必須在內容、形式、方法、手段、機制等方面,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大膽進行創新和改進。主要應從以下途徑人手:
1、開展“四項教育”,提高執法隊伍整體素質。在交通行政執法人員中,認真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法制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十分必要、也很迫切。切實提高執法人員的思想政治覺悟,進一步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強化愛崗敬業精神,逐步將管理意識轉換為服務意識,牢固樹立為人民群眾根本服務的執法思想。正確理解,熟練掌握交通行政法規,強化法制意識,端正執法宗旨,規范執法行為,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徹底改變“冷、橫、硬”的工作作風。
2、強化培訓,夯實文化根底。隨著交通的快速發展和科技含量的不斷加強,提高執法人員的文化素質已迫在眉睫。因此,要在堅持和鞏固三年執法崗位資格性培訓的基礎上,加強崗位適應培訓,掌握基本法律知識,特別要熟知《行政處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復議法》等。鼓勵執法人員參加自學考試,電大、成人高考以及函授和現代化遠程教育等,采取各種形式自學成才,實現2000年全國交通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的用3—5年時間提高交通行政執法人員的文化水平,使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占到執法人員總數的90%以上的目標。
(六)規范執法行為,堅持依法辦事
交通行政執法關系到國家有關交通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關系到黨和政府的形象,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各級交通執法部門要進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覺性。建立健全執法責任制,增強執法責任感,實現執法規范化,防止執法隨意性,提高執法準確度;建立執法公示制度,增強執法內容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建立完善執法部門及執法人員執法違法的追究制度和賠償制度,嚴肅處置失職行為,防止行政違法。此外,還要切實解決執法不力,放棄法定職責和超越法定權力的問題。要嚴格按法律規定和執法程序辦事,在實施具體行政行為時,應做到嚴格、嚴肅、嚴明,保障全面正確實施交通法律法規,達到執法工作的“六化”。
(七)加強執法監督
開展交通行政執法監督,要突出加強交通行政執法層次監督和社會監督。一是對下級交通管理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合法性進行監督;二是對下級交通管理部門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適當性進行監督;三是對執法人員是否廉政奉公、遵紀守法進行監督;四是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建立和強化內部監督制約機制,政務公開制度,推行行政許可事項,許可程序,收費項目及標準,辦理時限,辦事部門及人員、監督管理機關及監督電話“六公開”;五是發揮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的作用,認真接受省人大、政協、人民群眾以及新聞媒介的監督。交通行政執法是交通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交通行業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依法治交的具體體現。因此,只有切實抓住加強交通行政執法這個重要環節,才能把握交通行政管理的全過程和堅持依法行政,促進交通行業管理,保證國家有關交通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得以貫徹執行,保障我省交通事業快速、健康、持續發展。
- 上一篇:農村工作財政獎補經驗交流
- 下一篇:新聞外宣評核及獎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