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鐵路客貨營銷革新
時間:2022-09-07 10:25:10
導語:推動鐵路客貨營銷革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武漢鐵路分局地處九省通衙的華中腹地,歷來為溝通南北、連接東西的交通樞紐。近幾年來,隨著運輸市場的充分發育,航空、公路、水運迅猛發展、形成了“公路通兩江”,“兩航兩機場”的獨特格局,與鐵路展開了日益激烈的競爭因此,分局在運輸市場中的份額逐年減少,運輸經營困難重重面對嚴峻形勢,去年我們以市場為導向.從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入手,強化全體員工的危機意識、服務意識和“搶灘”意識,大力推進客貨營銷改革,初步形成了貨源止滑補欠、客流穩步上升、行包跳躍增長的良好態勢。主要作法是:
一、克服“夜郎自大”的盲目樂觀情緒,樹立“不進則退不改則衰”的危機意識。
轟轟烈烈的市場競爭大潮在鐵路“大墻”外喧鬧廠幾年.競爭對手兵臨城下,可是我們的一些干部職工仍然無動于衷,“站在城頭”安之若素,不為所動,依然以為鐵路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是國家特保企業,虧不了、垮不了,看不到鐵路運輸市場份額日漸減少的危機。為此.我們走了以下兩步棋:
其一,開展市場形勢教育,用嚴峻的現實警醒職工。近幾年來,我們雖然經常講要增強危機意識,但干部職工并沒引起重視。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首先組織市場調查。分局黨委書記、分局長邵力平帶領主要窗口單位、分局黨委宣傳部和客貨運處室領導和分局報、臺記者,以旅客的身份乘坐武漢至宜昌高速公路豪華大巴,重走了一次導致分局“三峽”號旅游列車停開的“華容道”.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時,我們還通過對107國道每日進出武漢貨物流量的調查,給分局干部職工上了一堂市場經濟課。以此為契機.我們利用企業自辦電視臺、《武漢鐵道報》等傳播媒體,通過報告會、宣講會等多種形式,發動各級黨的報告員、宣傳員向干部職工宣講航空、公路、水運對鐵路形成的強勁態勢和分局運輸生產經營面臨的形勢,組織干部職工從客運售票廳、候車室、貨運營業廳、倉庫和列車車廂,看分局運輸市場份額下降的嚴酷現實,使干部職工強烈地感受到.“鐵老大”時f一吐已經結束,高枕無憂必然導致危機四伏,不闖市場就會永遠丟掉市場,進而增強了干部職工的生存意識。
其二,傳遞市場竟爭壓力,在改革機制中強化職工的危機感。針對一些干部職工對企業經營困難漠不關心,缺乏危機感的狀況,我們認為,必須通過改革現行的機制,把市場競爭的壓力傳遞給每個職工,為此.我們加大了企業改革的力度:一是改革經營機制,對客貨運站貨場、行包車間實行公司化管理,賦予充分的自主權。二是改革用工機制,采取“張傍招賢、擇優錄用、競爭上崗”的形式,招聘營銷“窗口”和關鍵崗位千部職工,并嚴格考核工作實績。三是改革分配機制,根據不同工種和不同崗位,制定了多種形式的收入分配辦法。改革三種機制后,廣大干部職工的危機意識進一步增強,從而煥發出了極大的工作熱情和干勁。
二、轉變“以我為主”的“坐商”觀念,樹立“旅客貨主需求至上”的服務意識。
過去,在“鐵老大”的意識支配下,鐵路企業形成的“以我為主,坐等上門”的服務觀念和方式,像一堵無形的墻、既擋住了客戶,又封閉了自已。這種思想觀念,沒有把旅客貨主放在服務對象的位置,旅客買票找門路,貨主運貨要“請求車計劃”。服務質量不高,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局面,使鐵路企業貨源客流大量流失。鑒此,我們通過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強化了服務“軟件建設”,在職工中樹立起了“運輸圍繞市場變,服務隨著需求改”的服務意識。
首先,增強職工職業道德的“含金量”意識。為此,我們在全分局廣泛開展了職業道德教育培訓。去年以來,共辦脫產培訓班365期,培訓職工20529人,并采取其他形式培訓18468人。此外,我們還先后組織開展了以“講道德、愛崗位、樹形象、爭最佳”為主題的10項系列活動,請英模作報告.組織職工到軍營學習、到高星級賓館觀摩;到民航、港口、汽車站、漢正街商品市場等窗口服務行業參觀,學習兄弟單位先進典型和優質服務經驗,了解市場動態和信息。系統的職業道德教育,使廣大干部職工懂得,在實行兩個轉變中,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服務質量,不僅僅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也是我們鐵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需要。
其次,在改善服務“硬件”中進一步提升質量意識。為此,我們在抓好教育.增強職工服務意識的同時著力改進服務方式,提升服務“硬件”檔次,最大限度地滿足旅客貨主的需求。一方面,針對客流減少,買票依然難的間題,我們從方便旅客.為旅客提供優質服務入手,加快了售票方式的改革.在全分局各大客運站推行了微機聯網售票,改變了過去旅客買票擺“長蛇陣”的現象。并取消了配票室,設立了電話訂票處,面向社會辦理訂票業務,大大提高了服務社會化程度。另一方面,針對貨源減少,運貨依然難的問題,我們從方便貨主,提供快捷優質的服務入手,努力改革貨運辦理方式,實行電話辦理和上門服務,不讓貨主跑站、駐站,辦理貨運時間大幅度壓縮,打破傳統的審批運輸計劃方式,實行全天候貨運辦理,購置了30臺汽車.與186-家客戶簽訂預約上門取貨、送貨上門協議。目前接取送達運量已占行包運量的41.6%,占零擔、集裝箱運量的30%以上。同時,我們新建、改建了六大貨場的貨運營業樓。貨主接待廳配備現代辦公設備.增設引導服務,把受理“窗口”封閉式高柜臺改為敞開式低柜臺。并在營業大廳內專門設立了客戶室,提供電視、報刊雜志、免費進餐等一系列優質服務。運輸服務方式的改革,促進了運輸生產經營,去年下半年與上半年相比,貨物發送噸、旅客發送人、行包辦理量,運輸進款收入分別增長0.5%、6%、8.7%和2%。
三、消除“等靠要”的“無為”心理,樹立主動出擊、勇于競爭的“搶灘”意識。
長期以來,鐵路企業一直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運作。面對洶涌而來的運輸市場沖擊,特別是運輸市場疲軟、鐵路運輸份額大幅下降的嚴峻形勢,不少干部職工感到無所適從、無所作為,仍習慣“不找市場找局長”的思維方式,抱著坐等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啟動、坐等國家出臺優惠政策的心態,苦撐苦熬,結果造成了市場份額的進一步丟失。為此,我們分局黨委多次召開營銷改革專題研討會,學習座談營鉑知識、研究營銷策略、推廣營銷經驗,黨政領導和部門負責人還到黨校和基層站段講課,積極引導干部職工認識市場規律,汾析鐵路發展狀況,在參與市場競爭中認識市場、適應競爭。
其一,自我推銷,搶占市場制高點‘搶占市場競爭的灘頭,首先要有強烈的“自我”推銷意識。過去,從來都是別人借鐵路的地方做廣告,而鐵路企業卻抱著“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觀念,認為自己是獨家營銷,不到市場做廣告,旅客貨主照樣登門;自己的產品—客貨、運輸服務.更是足不出戶,禁錮在“窗內站內”。現實使我們深深認識到:“鐵路企業要想參與市場競爭,就必須學會在市場中“推銷”自我,在社會中樹立鐵路企業的新形象。為此,我們一方面從市場廣告宜傳入手,形成先聲奪人的營銷攻勢,在武漢市“168’’電信信息咨詢臺設立鐵路客貨運輸信息咨詢,通過湖北衛視臺開辟“鐵路之窗”欄目,定期向社會介紹鐵路動力配置和價格優惠政策。各客貨運站分別在售票廳、候車廳、貨運營業大廳、中轉臺等設立廣告牌,介紹鐵路運力、價格信息、車皮車票信息和便民措施。同時,我們還印制了“服務指南”等多種廣告宣傳單,散發到各院校、賓館、新聞單位和機關團體,從而擴大了市場份額.
其二,挖掘潛能,大力拓展市場。認識自身的優勢,才能鼓起竟爭的勇氣,堅定走向市場的信念,在營銷竟爭中有所作為。為此,我們積極引導干部職工分析鐵路企業發展狀況,充分認識自己在市場竟爭中所具有的物質和技術優勢,看到進一步發展的潛力和有利條件,摒棄那種“來不來由你,走不走由我”的“老大”思想和“坐堂經營”方式,以積極的態度應對市場競爭。在對市場進入深入調查、分析后,我們把“窗口”定位在市場之內,制定了“依托主業、因地制宜.向外擴張、滾動發展、見縫插針、無孔不入、攜手聯營、優勢互補”的營銷策略。在貨運營銷改革中,我們一方面發揮自身優勢,延伸貨場功能,破墉開店.接通市場。另一方面,積極伸展觸角,搶市場、爭份領,著力在職工中樹立哪里有貨源,就把鐵路延伸到哪里的觀念,從而一舉改變了以往的被動局面,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 上一篇:招商局政務公開深化年工作總結
- 下一篇:客貨營銷革新突破口
精品范文
10推動智慧交通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