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藝術論文:口語藝術對外語課程的意義

時間:2022-02-10 04:58:51

導語:口語藝術論文:口語藝術對外語課程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口語藝術論文:口語藝術對外語課程的意義

作者:李微微單位: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

注重情感激發,提高課堂英語口語的生動性。

在注重英語口語教學的準確性,從而在打牢小學生發音標準的基礎上,教師還應注重英語口語表達方式的藝術性來激發學生的情感,只有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激發起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才能增強小學生英語學習的效果。小學英語教師應提高對英語的語音感受、語義的感受和語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的能力。大量閱讀并積累語言材料,對精彩的英文對話、演講、詩歌,以及電影片斷,會背,會說,會演,努力做到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模仿得惟妙惟肖。

特別是教低年級,也應該掌握語言的技巧,哪怕是一個簡單的詞語和一個單詞,甚至一個字母也不要輕易放棄,應該把它讀得更好,并能根據每一個單詞的情感色彩讀出不同的語調。一些描述性的但又很抽象的詞語,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詞語,可將其夸張一點呈現,如:interesting,beautiful,nice之類的詞,讀時要帶著贊賞的語氣來讀,語調比較興奮,并可借助一些“很有趣”或“很漂亮”的事物來輔助表達。再如,在一堂課上要教授一些感受方面的詞語如:angry,tired,scared,happy等時,教師根據不同的意義做出各種有趣的表情,并根據詞語的感情色彩念出不同的語調,時而低沉,時而激動,而此時的學生都已經躍躍欲試,個個都想展示一下,他們用熱情充分表達對這些單詞的理解,原本枯燥的單詞學習在教師的情感調動下充滿了樂趣。

而對于課文,即使是最簡單的對話,讀起來也應抑揚頓挫,引人入勝,使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去想象、體味文中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例如Whereismyshaker?教師要盡量說得神秘一些,注意強調where,學生的注意力也會很容易被吸引過來,如果平平地把它讀出來,其語言效果就很差,學生既不會感興趣,又形成不了語感,更談不上用語言表達思想。口語的生動,還應結合眼神、表情、手勢和肢體語言。教師首先應該用各種不同的表情,有趣而又通俗易懂的肢體語言讓學生真切而印象深刻地感覺到老師要表達的意思。如前面所說的angry,tired等詞,就可以借助face和body來幫助表達,并與音質的粗細高低強弱相結合。

生氣時可以雙手叉腰,眉頭緊皺等;累時可以做打哈欠,伸懶腰狀,對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都是很有效的。語言交流是要通過lips,faceandbody三種方式一同來完成的。同時也可以準備一些實物,讓學生去接觸,邊說邊做,引導學生去感受,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力,這樣語言表達就會流暢得體,表現出來的就是學習語言的高效率,教學就會更生動、更形象。例如:品嘗食物,先摸,再聞,再嘗一嘗。在對食物的酸甜苦辣、色香味形的感受后,進行語言描述,給學生一個語言空間,相信學生會聲、情、意并茂,在表達的同時各種感官都得到刺激,這種表達才能淋漓盡致,從而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注重引導,加強教師語言對學生思維的啟迪。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這充分說明教育藝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語言。在教師的教學語言中,有著判斷、指引、激勵的功能,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小學英語教學是一門以語言交流活動為主的課程。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在指導學生交流探討過程中,教師應細心呵護學生的好奇心,激勵他們對英語的興趣和求知欲,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生活有關的語言知識,幫助他們體驗語言活動的過程和方法。因此,教師的引導語言甚至每一個問題都顯得尤為重要。不是隨意打斷學生的表述,而是將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展示過程有機地融為一體,使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內部動機不斷地被激發,不斷地被激勵。

小學英語的課程特點使課堂充滿諸多評價因素:“感知”中形成的困惑、“表述”中的亮點、“交流”中帶來的發散……教師要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幫助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展示,促進學生的發展。小班化的英語教學是為了鼓勵每一位學生都大膽自信地說英語,在適當的時候給予一些鼓勵性的引導也是不可缺少的,像Who’dliketotry?Don’tbeshy.Whatdoyouthinkthepictureis?Whatcanyouthinkofwhen..?一句話,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一句贊賞能讓學生產生表達的自信與樂趣,一個好的提問可以使學生調動主動思考的積極性。

注重效果,教學手段多樣化。

英語口語教學注重標準性、生動性都是為學生盡快更好地提高英語表達水平服務的,其落腳點在于教學效果。為達此目標,教師在教學手段上可結合教學內容盡可能地采取多種形式。如制作富有口語藝術的優質課件。英語口語藝術往往通過課件更能表達得徹底和完美。

根據課文內容改寫一些動畫,配樂錄音。優美的動畫和背景音樂結合英語口語制作的優質課件,聲情并茂,給學生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結合色彩豐富的圖片,尤其在教授故事一類的課文時,這種方式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像在教授獅子和老鼠、丑小鴨、杰克和豆莖這類故事時將動畫、配音和音樂相結合,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之后對故事的描述也非常到位。多樣性應體現在教師的評價語言上,課堂教學用語,從開始的課程性、任務性(主要是為了體現英語課的特點,能說英文就不說中文),發展到現在的探討適應小學生年齡特征鼓勵性(學生能在你的語言中感受成功,增強對英語學科的興趣),使課堂用語顯得生動活潑。例如對學生作肯定評價,教師可說:“That’sit.That’sright.Verygood.Exactly!Perfect!Great!Goodjob!Goodtry!Super!”等。小班化英語教學模式,對教師英語口語藝術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的英語口語修養直接決定著英語教學效果和質量,教師只有用準確的語言為孩子們指明正確的方向,用生動并具有多樣性的口語調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用啟發性的語言鼓勵孩子們積極思考,才真正實現口語藝術化,才能讓英語真正走進學生們的生活。教師需要用智慧與才能,不斷地總結教學經驗,全面培養學生英語語感的能力。只有富有藝術的英語語言教學,才會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提高想象力和語感,并真正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