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散文教學設計探討
時間:2022-08-22 08:40:27
導語:中學語文散文教學設計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真語文”活動如火如荼的進行,語文到底應該教什么,一時間成為語文教育界熱議的話題。散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如何教也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筆者結合相關的教育知識和教學經驗,談一談自己對中學語文散文教學設計的淺薄見解,以期提升散文教學的效率,真正的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中學語文;散文;教學設計
在文學體裁中,一般不屬于詩歌、小說和戲劇的文體就是散文,可見散文的散漫性特征。散文是作家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獨特的人生感悟的一種文體,不同的作者會有截然不同的情感體驗和表達方式,即使是同一作者在不同的情境中也會有不一樣的作品。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準確地把握散文的文體特征和散文的獨特性特征,引導學生感悟到散文的獨特魅力,從語言文字切入,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人生體悟,進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整體素養。
一、明確散文教學的價值取向
散文文體具有獨特的特征,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明確散文教學的價值取向,從文本出發,從作者出發,知人論世。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行教學設計。首先,散文教學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一定數量的散文,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其次,引導學生掌握鑒賞散文的基本方法即注重語感培養、展開想象聯想、領悟作品深層意蘊并獲得新的閱讀體驗;第三,引導學生感知散文的語言美,為學生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第四,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對生活、社會的認識和表達能力;第五,要引導學生借助工具書和有關資料,能讀懂古代的散文和現代散文,豐富自己的文化常識,提高積累。教師在明確散文教學的價值取向后,要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如,在教學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時,要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至少三遍,在朗讀中感悟到情和景的聯系,了解作者抒發了怎樣的感情。同時,要引導學生探究這篇散文的寫作線索,領會抒情散文以情綴文、緣情寫景的特點,增強閱讀此類散文的能力。此外,要引導學生掌握一點知人論世的散文鑒賞方法,從朱自清其人的生平入手,體會作者與其父之間的關系,了解作者對人生短暫的獨特感悟。
二、把握散文的文體特點
散文是作者書寫性靈的一種文體,在教學中教師要把握散文的文體特征進行教學設計。首先,教師要把握散文文體的主體性特征,即散文是作家主體意識的坦誠的流露,運用準確的語言文字來表達自己對人生和社會的獨特的感悟,是經過作家過濾以后的情感。如朱自清的《背影》絕不單純的是表達父子之間的愛,朱自清本科的專業是哲學,這就決定著《背影》還包含著作者對人生的獨特的體會,“背”自古以來就是力量、堅強的象征,而“影”則是人們內心的一種懷念,是影射在人們心中的一種情懷,因此,《背影》還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短暫、脆弱以及生命易逝的獨特的體悟;其次,要抓住散文文體的開放性特征。散文表達方式自由靈活,篇幅可長可短,表達方式可以論可抒情。在中學階段選入教材的都是名家名篇,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突出作品的個性美。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精巧的結構美以及所創設的意境美。傳統的觀念認為散文是“形散神聚”但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卻是“形聚神散”,通過文中“忽然想起”的照應,用優美的文字描繪出了“頗不寧靜的現實世界”、“和悅的‘采蓮’世界”以及作者向往的“和睦、幸福的理想的世界”,讓讀者感受到一種淡淡的情思;第三,要抓住散文的散漫性特征。要從散文文體的彈性、密度以及節奏來整體的把握散文的散漫性特征。散文文體的彈性就是指散文文體變化多端是一種擴大的藝術空間,散文文體的密度就是指散文的結構安排、意象的組合以及精當的文字;散文文體的節奏就是指散文的語言的形式和聲音的安排,如在教學《春》這篇散文時,就要抓住這一特征。
三、散文教學要突出重點
散文獨特的特征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突出重點,根據不同的文章突出不同的重點,但是,總體而言,散文教學要抓住兩個重點進行教學。首先,教師在教學中要體現散文陶冶學生性情的特征,體現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讓學生感受到人文關懷。如在教學畢淑敏的《我很重要》這篇散文時,教師就要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體會人文情感上,而不是引導學生過多的揣摩文章的語言,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文章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再如,在教學帕斯卡爾的《人是能思想的葦草》這篇文章時,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到“思想”的重要性。在教學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時,重點引導體會文人那種淡淡的情愫;其次,在散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辨,通過思辨讓學生明白一些人生的哲理,不斷的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在教學議論性的散文時,尤其要抓住這一特征。同時,引導學生擴大自己的課外閱讀量,在閱讀與思辨中提升整體的語文素養。如,在教學《蘭亭集序》的時候,在理順文意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閱讀李澤厚寫的關于魏晉文人的一些文章,讓學生加深對魏晉時期文學的認識即人對自我價值的發現。四、結語總之,在散文教學設計中要把握散文教學的根本宗旨是分享作者主體在日常生活中所體悟到的獨特的人生經驗,而不是過多的關注散文中的客體,同時,在教學設計中要體味作者精準的語言表達,通過細讀來領會和感受散文語言的優美之處,通過散文教學真正地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作者:魏麗娜 單位:延安大學文學院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M].北京:人民教育山版社,2004.
[2]皮連生.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王榮生.散文閱讀教學設計原理[J].語文教學通訊,2012(4).
[4]余映潮.文學作品教學設計藝術[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4(1).
- 上一篇:產業內貿易影響因素論述
- 下一篇:高中語文創新教學論文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