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中學生創造力培養論文
時間:2022-03-05 10:28:00
導語:作文教學中學生創造力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必須根據學生思維發展的年齡特征確定作文訓練的形式和培育創造力的要求
語言活動是交際和概括的統一。交際需要概括,而人的思維可以實現這種概括。小學生主要學寫記敘文,也應兼學其它各種簡單的實用文體。他們的作文能力可以有多種,但概括起來是兩種;產生文章思想內容的能力和表達文章思想內容的能力。前者包括選題、審題、產生材料、選擇材料等具體能力,后者包括安排文章結構、選詞、造句等具體能力。在這兩種能力中,前者是寫好作文的關鍵所在,它的心理機制是將鮮明的表象和準確、生動的語言結合起來,以及正確地運用歸納推理、演繹推理和發散性思維。因此,在小學作文教學中要根據兒童思維發展的年齡特征確定各種不同的作文訓練形式,以逐步培養各種作文的智力技能和創造技能。
小學低年級主要進行想象作文,同時適當地進行記實作文,重點培養學生重現表象的技能。
低年級兒童思維的主要特點是具體形象性。許多心理學家認為,低年級兒童產生意義(包知思想、意向、情感、需要等)的主要心理結構是想象。他們正是借助于想象和幻想來理解他們生活的世界,研究和解釋這個世界。用神話的方式來觀察和解釋世界是他們固有的特點。因此,低年級要發展兒童初步地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現的語言功能,最佳的作文心理形式既不是復述,也不是看圖作文和觀察作文,而是創造型的想象作文和童話體作文。通過童話作文,可以培養學生有意地重現表象的技能,包括在頭腦中有目的地產生豐富的表象,確定表象之間的聯系和積極地變換表象結構。童話體作文教學,應著力培養想象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
小學中年級主要進行記實性的觀察作文,同時適當地進行想象作文,重點培養學生形成典型表象的技能。
在中年級,學生的觀察能力迅速發展,表現為觀察的目的性、持續性、細致性和概括性不斷加強,能通過觀察比較正確、全面、深入地感知事物的特點。觀察力的發展也是學生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概念思維逐步取得均衡發展的重要標志??梢哉f中年級是學生觀察能力發展的最佳時期。此外,作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教會學生“虛構”,而是教會他們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因此,中年級要發展兒童比較系統地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現的語言功能,最佳的作文訓練形式是觀察作文(素描作文),即以實物、音樂、表演、圖畫、語言等手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激起兒童內心的感受和情致,形成表達的愿望。兒童需要觀察,猶如植物需要陽光,空氣和水一樣。因為兒童靠觀察去認識周圍世界,觀察為兒童的思維、想象活動積累了表象。有許多創造發明就是在實際觀察中,從某一現象中得到原型啟發而成功的。所以,通過觀察存儲表象,是培養兒童創造性思維的首要步驟。在觀察情境的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獲得豐富、鮮明的感性表象,幫助他們從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篩選”出典型的表象,并讓他們通過想象生動地表現該典型表象。
小學高年級主要進行實用型的記實作文,同時適當地進行想象作文,重點培養學生歸納推理、演繹推理和多角度、多側面地進行發散性思維的技能。
高年級學生思維的特點是抽象思維開始成為思維的主要形式。此外,高年級的學生開始進入少年期,他們的自我意識迅速增強,人際交往開始成為他們的主導活動。因此,要發展他們根據不同對象施加影響和自我教育的語言功能。作文訓練應該從觀察作文轉向實用型作文,包括寫中心明確的記敘文,寫簡單的議論文和說明文,寫各種應用文和讀書筆記,其間,也要依靠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的協同活動適當地進行想象作文訓練,或者鼓勵學生在前述文體中展開想象。寫各類實用文必須培養學生歸納推理、演繹推理的技能以及發散思維能力。各年級的作文訓練形式和培養創造力的目標:
附圖
2、根據培育創造力的要求科學地確定小學作文教學的序列
(一)小學作文教學中培育學生創造力的含義和突破口
所謂創造力,是為了一定的目標,運用已知信息,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具有社會和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這種產品可以是新觀念、新設想、新理論,也可以是新技術、新工藝、新作品(包括創造性作文)等等。它的最本質含義就是“新”,一般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新”是對人類社會來講是新的,是前所未有的,通常將這一層次的創造力稱為“特殊才能的創造力”;第二層次的“新”是對社會某一個特定群體來說是新的,而對于社會來說可能并沒有新的含義,通常稱之為“群體比較的創造力”;第三層次的“新”是對每個個人自己來說是新的,是前所未有的,而并不要求其他,通常稱之為“自我實現的創造力”。在一定條件下,這三個層次的創造力可以相互轉化。小學作文教學要培育的,主要指第三層次的創造力。我們判斷學生的習作是否具有創造性,是以他個人(或同齡兒童)的經驗和知識范圍為依據的,只要能擺脫常規經驗和現成答案的影響,獨立體驗,獨立思考,表述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獨特見解,這樣的習作就算具有創造性。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培育學生的創造力,其核心是培養創造思維能力,同時也要激發創造意識和逐步形成創造性個性品質(如主動、好奇、自信心、獨立性、變通性、獨創性等)。
我認為,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當前小學作文教學應從以下五個方面突破,以實現培育學生創造力的目標。
1.在作文命題上培育學生的創造力,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提倡寫簡單的研究性文章。
2.在作文材料來源上培育學生的創造力,除了對現實的記實作文外還應將想象作文列入教學計劃,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
3.在作文體裁上強調學生的創造力,要求不拘形式,淡化文體,靈活運用記敘、說明、議論、抒情等表現方法。
4.在作文指導下培育學生的創造力,對作文的立意、構思、用詞、造句都要求開闊思路,自由表達,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5.在作文評價上培育學生的創造力,對有創意的表達應予鼓勵,并要求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養成獨立思考習慣。
- 上一篇:葉圣陶的語文工具觀探究論文
- 下一篇:學生寫作興趣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