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資產管理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13 05:12:00

導語:審計資產管理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計資產管理經驗交流

通過審計發現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有償使用中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存在問題

1、產權不清。主要表現在擅自劃轉、處置、置換資產,有的將自身投資建設的資產通過長期掛在往來賬上,或直接列入費用的方式,“下劃”給下屬單位,由下屬單位出租、轉包。有的單位未經批準擅自進行資產置換,甚至不辦理相關手續,為賤賣、私分、瞞報國有資產提供了方便。

2、合同管理不規范。少數單位與承租人的租賃全同到期后沒有及時續簽,仍按原合同與承租人繼續履行出租承租關系。有的單位與承租人合同沒有明確寫出出租

二、應采取的措施

1、認真界定、切實明晰產權。對擅自下劃資產權屬的應由主管部門收回,其資產收益歸產權單位,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自行辦理的資產置換,應重新評估資產價值,經財政部門批準后辦理相關手續。

2、依法規范租賃合同管理。各單位要切實加強對出租資產收入的管理,租賃(承包經營)國有資產必須簽訂規范的合同,實行規范管理,未簽訂有效合同的必須盡快補簽,并將合同文本報送財政、稅務部門備案,對于欠繳的收入,必須組織專人盡快追回。

3、加強國有資產收益征管。首先,要嚴格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各單位應及時、足額地將收入繳存“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財政專戶。其次,督促、檢查各收益單位依照稅法、政府基金收入管理規定,自覺申報繳納稅款、土地收益金和政府調節資金,對“坐支”、以收“抵支”等行為,要依照法律、法規嚴肅查處,并將收入補繳財政專戶。第三,要結合構建公共財政改革的需要,將那些收益較大的單位先行納入部門綜合預算;結合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其國有資產經營、管理狀況,促使其更好地履行職能,實現國有資產增值、保值和國有資產使用與收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