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隨筆讀后感范文

時間:2023-03-15 10:00: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培根隨筆讀后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培根隨筆讀后感

篇1

弗蘭西斯·培根,是英國十七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經驗主義哲學家。說起他,我第一想到的就是他的名句“知識就是力量”。這個暑假,有幸讀了他的《培根隨筆》,從中受益匪淺。從書中我感受到的是他對于哲學的熱愛和對生活的追求。

《培根隨筆》分為《論求知》、《論美》、《論善》、《論家庭》、《論友誼》等多篇隨筆,可謂處處都是精華,我細細品味其中。

“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句話是《論友誼》中的一句話,他將友誼的真實含義描寫了出來。是啊,朋友對于一個人來說太重要了,友誼對我們來說也太珍貴了。就我們來講,從入幼兒園,開始慢慢接觸社會之時,我們就擁有了朋友,從一個到幾個,從單純友好到刻骨銘心,我們漸漸讀懂了友誼。從小學至今,我和一個朋友擁有了7年的友誼,7年的死黨,讓我們不必在每天面對對方時,裝作一番笑臉,而是喜怒哀樂盡情地展現在對方眼前,與她一起分享。所以,好好珍惜友誼!

最讓我感慨的還有《論死亡》這篇隨筆。因為,我認為生命是最重要的,且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沒有了生命,你何談家庭,何談友誼!所以,我們必須得活著。曾經看到過類似的報道,xx高中xx同學因學習壓力過大而跳樓身亡。的確,在中國應試教育背景下的學生心理負擔是過于繁重,但無論怎樣,我們不能悲觀到結束自己的生命呀。人應該活著,而且應該認認真真地活著,而不是每天虛度光陰。我們應該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每一分,即使是每一秒也不能錯過。人生在世,你應覺得有意義,所以你一定要為自己的目標而不懈努力。敢問如果你的生命中沒有目標,成天行尸走肉一般,與死亡又有何區別呢?

篇2

它的頭微微揚起,如同一位驕傲的名人;眉頭緊皺,似乎很生氣;嘴巴平平的,好像沒有什么能讓它笑起來;它的四只腳有一點金粉灑在上面,很漂亮!

我一直不相信什么吉祥物,知道碰到了貔貅。

自從貔貅買到家里來了之后,也許是心理反應,爸爸做了幾單大生意,媽媽也一樣,現在,我完全相信了。因為貔貅永遠都緊皺眉頭,每當我做作業感到煩心時,就會看著貔貅,它那嚴肅的表情,時刻提醒著我:認真,仔細,不要畏難。我便鼓起勇氣繼續做起來。

我一直不信什么心靈感應,直到碰到了貔貅。

我每天都會凝視貔貅十分鐘,思考今天的事情有沒有做完。學習還要加強什么?這些貔貅都會告訴我:做凡事都不能驕傲,學習舉手發言還要再積極一點……

我每過三天就會給貔貅擦一次灰,抹一次白玉油,就這樣貔貅成了我的致愛。

貔貅給我們帶來了吉祥與富貴,也時刻提醒著我:總結、小心、注意、提高、仔細。我愛你,吉祥與富貴的使者——貔貅!

育英學校五年級:鄧椹子

【編輯推薦閱讀】:

最新投稿作文 敘事作文 寫人作文 寫景作文 議論文 讀后感 小學

作文

我的暑假 我的班主任 我心底的風景 好習慣成就人生 讀《老人與海》有感 珍惜那份感動 老師,我想對您說 難忘的星期天 《弟子規》之我見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 一把傘的愛 小小的我閃亮的我 鄉村生活 忠誠的伴侶—書籍 讀《雷鋒》有感 “饞貓”分糖記 我的媽媽 夏 甘苦漫談 讀《普羅米修斯》有感 我愛我家 雨中的溫暖 海南島之旅 快樂是什么? 包容是一條五彩路 親情的涌流 媽媽的愛 春天 生命不分貴賤 讀《水滸傳》有感 初中

作文

北極星的微笑 我明白了父愛 秋初 論苦與甜 讀《水滸傳》有感 游泳記趣 老伯 雨后的天空 團結就是力量 《狼道》讀后感 我就這樣長大 濃濃的父愛 家鄉印象 論命運 讀《童年》有感 我在傾聽中獲得快樂 我最敬佩的一個人 夏日窗景 意志戰勝挫折 讀《培根隨筆》有感 初三的煩惱 我,不平凡 夕陽無限 擁抱愛 讀《羞于說真話》 同學不會忘記 我的father機器人 浪漫之旅 內心的譴責與傾訴 讀《八十天環游世界》 高中

篇3

我們乘著汽車,來到了湖嶺芳莊鄉小學學校。在這所學校里散發著泥土和花草樹木的芳香,又清又淡。這次活動有好幾個項目,由于這次活動我們分了兩批隊伍所以我們先去踏青。我們到了校園外面,隊伍像一條長龍似的扭來扭去。在踏青的路上我們有說有笑。這時我看到了一條清清的小溪在我眼前流過。這條小溪像一塊巨大的翡翠。溪水不時拍打著青石兒子的小屁股,揚起一朵朵浪花。這些浪花像一朵朵棉花,還像潔白無暇的雪花,從空中降下。這時,我真的想長出一對雪白的翅膀飛到小溪的上空,去摘一朵潔白的“棉花”來。一路上有的同學還在路邊采集到了一些松果,松果就像一朵剛剛開放的蓮花。可愛極了。后來我們走了一圈之后又從一條小路上回到了學校。

下一個項目包粽子,其實原來我也不會的,就是經過了阿婆的指點下包的。我先把粽葉拿了兩片,將它們上下對齊,再把它們折成像勺子一樣的形狀,把米和棗子放進去,再把粽葉多余的地方折進去,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個角不能落動,再用繩子捆起來,就這樣粽子包好了。

時間過的真快,一轉眼到了下午,我和幾個同學去交朋友,在去交朋友的路上我們已經認識了黃潔接著認識了洋洋。她們帶我們到了她們的班級,可一進門邱蕊就被一位女生拉走了。辛好我聰明對她說:“老師叫我們去照相啦,快點呀。”一聽說是老師說的,那位女生就放開了邱蕊,趁此機會我們便快速逃跑了。其實,這幾位女生也很熱情呀!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一轉眼就到了離別的時刻,我依依不舍的告別了湖嶺芳莊鄉學校,希望以后還能到這兒來。

瑞安市新紀元實驗學校三年級:小作家ybj

【編輯推薦閱讀】:

最新投稿作文 敘事作文 寫人作文 寫景作文 議論文 讀后感 小學

作文

我的暑假 我的班主任 我心底的風景 好習慣成就人生 讀《老人與海》有感 珍惜那份感動 老師,我想對您說 難忘的星期天 《弟子規》之我見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 一把傘的愛 小小的我閃亮的我 鄉村生活 忠誠的伴侶—書籍 讀《雷鋒》有感 “饞貓”分糖記 我的媽媽 夏 甘苦漫談 讀《普羅米修斯》有感 我愛我家 雨中的溫暖 海南島之旅 快樂是什么? 包容是一條五彩路 親情的涌流 媽媽的愛 春天 生命不分貴賤 讀《水滸傳》有感 初中

作文

北極星的微笑 我明白了父愛 秋初 論苦與甜 讀《水滸傳》有感 游泳記趣 老伯 雨后的天空 團結就是力量 《狼道》讀后感 我就這樣長大 濃濃的父愛 家鄉印象 論命運 讀《童年》有感 我在傾聽中獲得快樂 我最敬佩的一個人 夏日窗景 意志戰勝挫折 讀《培根隨筆》有感 初三的煩惱 我,不平凡 夕陽無限 擁抱愛 讀《羞于說真話》 同學不會忘記 我的father機器人 浪漫之旅 內心的譴責與傾訴 讀《八十天環游世界》 高中

篇4

可是在現實中,名著閱讀的現狀卻不盡人意,學生離名著越來越遠,閱讀變得越來越假。當大量的“搞笑劇”、“穿越劇”、“古裝愛情劇”、“動漫片”充斥熒屏時,學生們看得津津有味,哪里還有興趣再去讀那些晦澀的魯迅和雨果?一個個被各門功課作業逼得累到深夜的學生哪里還有時間有精力再去翻那些“累人的大部頭”?學生書包、桌屜里塞滿了玩具、MP3、手機,哪里還喜歡買《簡愛》和《人間喜劇》?

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許多學生不得不在考前“搞突擊”、“背資料”、“寫卡片”,充其量只是記一記名著的名稱、作者、主要人物、主要情節,囫圇吞棗而已,至于作品的細節、語言特點、思想內涵就茫然無知了。因此,名著豐富的知識學生不能完全掌握,名著精美的寫作構思和語言學生無法借鑒,名著真善美的思想學生無法得到熏陶。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名著閱讀的有效性呢?筆者認為:

一、知識層面要真讀

只有深入閱讀名著本身,才能掌握具體實在的一些東西。從近年來各地中考對文學名著的考查趨勢來看,不僅僅停留在常識方面的考查,而是更注重對具體內容甚至是細節的考查,甚至要求學生對文學名著有自己的閱讀體驗,要達到“鑒賞”、“評價”, 如果沒有讀過原著,可能就要失分。如:“下面幾段話中,甲、乙、丙、丁分別指誰?”①在亂石山碧波潭底,孫悟空變作一只螃蟹,偷走了【甲】的避水金睛獸,隨即到芭蕉洞哄騙羅剎女。②夜里家中失火了,【乙】頭頂麻袋,裹著給馬披的被子,沖進大火中搶救出硫酸鹽罐,攔住受驚嚇的棗紅馬,央求鄰居一起搶救倉庫。③【丙】粗獷的臉又長又笨重,短發覆在前額,小小的眼睛深藏在陰沉的眼眶里。他曾說:“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④快到收割的時候了,麥子長得至少有十多米高。【丁】走了一個小時才走到這一片田的盡頭。再如:“衍太太是一個善良、樸實、疼愛孩子、精通禮節的人,魯迅在《父親的病》、《瑣記》、《狗·貓·鼠》中表達了對她的懷念之情”這個分析對不對?

從以上試題可以看出,如果學生不深入讀原著,就難以判斷出具體情節當中牽涉的人物、事件,更不能完整地感受人物形象、語言特色、思想主題。

當然,真讀并非易事,不要說古今中外的名著浩繁如星,就連《新課程標準》推薦的十幾部作品要全部讀完,也要花很長時間和精力。

首先要有計劃,統籌安排。閱讀任務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實際,參照語文教材中“名著引讀”評介的書目,遵循經典、循序漸進和課內外結合的原則,分年級、分學期選定課外名著必讀書目。比如七年級學生的認知、分析能力還不高,就推薦他熟悉的,如《西游記》、《童年》等,還可根據所學課文選準時機,適時推薦:學了《丑小鴨》后可向學生推薦《安徒生童話》;教了《荒島余生》,推薦《魯濱遜漂流記》等等。八年級閱讀《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朝花夕拾》、《海底兩萬里》和《名人傳》。九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思考和鑒賞能力,就閱讀《傅雷家書》、《培根隨筆》、《簡·愛》、《格列夫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和《紅樓夢》等。切不可貪多求快,或等到快中考了才搞突擊,以講代讀,以練代讀。

其次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

根據實際,同學們可以采取“精讀為主,泛讀為輔”的閱讀法。泛讀可分為三個步驟:首先是了解書名、作者、前言、出版社、出版期,了解書刊的內容和形式特征;然后是略讀正文,了解章節名稱、文章大大小小的標題和能反映其內容的字、句、段落;精彩部分和難點,就需要像讀課文那樣精讀。精讀時可以品人物、品情節、品寫法、品語言等。

二、能力層面要真學

我們閱讀名著,不僅僅是為了應試能得點高分或高談闊論時炫耀一下自己的學識,更多的是汲取名著當中精美的語言和新巧的寫作構思。眾所周知,許多名著,首先是語言藝術的典范。作品的情節結構、人物的形象以及主題的展示都靠語言的魅力而閃光。語言藝術是決定作品共鳴度、感染力甚至生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同的作家,有著不同的語言駕馭能力和表現風格。當我們讀到《繁星》和《春水》,就會感受到冰心語言的溫柔親切、微帶憂郁、含而不露、清新秀麗;當我們讀到“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時,就會感受到魯迅語言的凝練、簡潔、頓挫而又富有回味;當我們讀到“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時,就會感受到莫泊桑語言的簡潔、銳利、同情;當我們讀到《巴黎圣母院》時,就會為雨果那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瑰麗的色彩和感情澎湃、氣勢磅礴的語言而折服。

除了學習語言,我們還要體會文學大家們是怎樣構思文章框架結構、怎樣構思人物塑造、怎樣剪裁各種事件場面的。

因此,在讀名著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動筆,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最基本的是要指導學生認真做好讀書筆記,摘錄好詞好句好段,進而指導學生欣賞語言,寫批注,或進行語段的仿寫,還可以寫讀書心得體會、寫讀后感,甚至縮寫、改寫。總之,閱讀和寫作是語文學習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愿文學名著能給我們的寫作插上騰飛的翅膀。

三、思想層面要真悟

當今社會許多年輕人人心浮躁、行為乖張、人格異化、精神功利、品位低俗,中學生也不例外,他們沉迷于電子游戲的兇殺打斗,浸泡于蹦迪的刺激喧囂,(上接第7頁)纏綿于QQ虛幻的情感,對知識、對科學的追求淡化了,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感沒有了,對理想、對人生的莊嚴感消失了。在快餐文化的盛宴中,我們有許多學生已經迷失了。

是的,讀高爾基《我的大學》決定不了你能否考上大學,讀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決定不了你能否成為名人,讀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也不能幫你換更多的錢,但它們至少能啟迪你的人生、陶冶你的性情、培養你健康的心靈。

“你以為我是一架自動機器,一架沒有感情的機器嗎? ……你以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我們跟在上帝腳跟前,是平等的——因為我們是平等的。”這是簡愛的經典語言,她告訴人們,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是美貌還是相貌平庸,都應有美好的心靈和充實的心胸,都能以獨立的人格和莊重的尊嚴生活。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能被打敗。”這是《老人與海》中那個“硬漢”形象。

人的生活處處充滿痛苦,充滿挫折,充滿難以逾越的挑戰,無論它們有多么強大,也不要消沉和退縮,你可以被打垮,但你不能輕易言棄。你可以最后沒有勝利,但你必須努力地奮斗在其中的每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