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的詩范文

時間:2023-04-08 15:49: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馬的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詠馬楊師道玉鞍金絡過丹墀,骨相崢嶸毛亦奇

世上殊多千里馬,老肥御苑未曾馳。

羸疲豈任鹽車重,伯樂見之不勝嗟。

此馬若遂千里志,追風猶可到天涯。

李賀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李賀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李賀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

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

《天馬歌》漢武帝劉徹太一貢兮天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

騁容與兮?萬里,今安匹兮龍為友。

《房兵曹胡馬》杜甫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詩中名句摘選蕭蕭馬鳴,悠悠旆旌。

《詩經·小雅·車攻》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楚辭·離騷》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白馬飾金羈,邊翩西北鄧。

三國魏·曹植《白馬篇》蹀足絆中憤,搖頭櫪上嘶。

南朝梁·蕭綱《系馬詩》懔懔邊風激,蕭蕭征馬煩。

隋·虞世基《出塞》詩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詩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唐·杜甫《房兵曹胡馬》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詩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

唐·劉禹錫《始聞秋風》詩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棲。

宋·柳詠《少年游》詞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宋·陸游《十五月四日風雨大作》詩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曲馬蹄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

元·劉因《山家》詩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風白草新。

明·王越《與李布政彥碩馮僉憲景陽對飲》詩四山旗似晴霞卷,萬馬蹄如驟雨來。

篇2

憂患出人。濃厚的文學興趣和十年的打工滄桑讓他自覺地提起了詩詞創作之筆。馬安藏找到了3名愛好詩詞的老鄉,并成立了詩詞小組,這3名詩友是:曹順平,在華大街道從事內河清理;馬崗亮,在福州總院當醫院護工;馬水清,在附近的一個社區做環衛工人。 除馬安藏是初小文化,其他人都只是初中文化。

當時大家都住在三角井一帶,又都是老鄉,漸漸熟悉起來,平時就會在一起談談詩詞、對聯。2006年在馬安藏倡議下,成立了詩詞唱和小組。 成立之初,大家以獨立創作為主,寫的詩詞也沒有保留,只是一種自娛自樂。 后來,他們覺得這樣進步不大,于是決定每周抽時間聚一聚,談談創作心得。一年多來,“詩詞社”出了一卷《詩詞唱和集》,創作詩詞300多首,寫詩詞用的白紙就重達50多公斤。

“獨立小河邊,惆悵心無主。難盡污染難盡愁,幾度橫風雨。拼命想清河,反致同行妒。百結愁腸似亂麻,誰解因何故。”這是馬水清的一首詩,字里行間浸透著他對生活的感悟。

現在老馬他們都加入了福州三山詩社。通過詩社,老馬認識了不少古詩詞方面的專家,創作水平“直線上升”。2006年10月,“逸仙詩社”在福建省建設廳舉辦了詩會,老馬的作品居然拿到了二等獎;2007年12月,“三山詩社”舉辦的詩會上,他的作品更是破天荒得了一等獎,而馬水清也把三等獎攬到手上。“我們寫的都是打工感懷,民工味道,可人家說,就喜歡你們這種真情實感的東西呢!”

雖然老馬和他的民工詩社一直過著漂泊的打工生活,每月的工資只有幾百元,但是他們的精神生活卻很豐富。正如他們在《浪淘沙?詠志》中所寫的那樣:“翻越千山萬水,他鄉一決雌雄。誰言命注一生空,平生壯志在,定教故鄉紅。他日成功名冊上,暢談高節亮風。群英會上若相逢,萬千艱苦事,一片笑聲中。”

民工詩社的事跡引起當地記者的注意,媒體披露后,有人表示要加入這個詩詞唱和小組;也有人表示對這些人的詩詞根本不屑一顧。

一個叫王斌的獸藥店主看到報道后,邀請“詩社”成員到他店里談論詩詞,互相唱和。且看他們的切磋:

“《紅樓夢》里的四春是誰?”老王發難了。

老馬回答:“元春、探春、迎春、惜春。”

“答是答對了,可是順序錯了,應是元、迎、探、惜,諧音是‘原應嘆息’,這是曹雪芹的原意,也是《紅樓夢》的中心。”老王給出了正確答案。

二難:對對子

老王出招: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這是一個倒順聯。

馬崗亮接招:西湖游樂舟樂游湖西。

馬水清接招:內蒙歌舞團舞歌蒙內;還有一對,中國勘查隊查勘國中。

老王自己也對了一聯:黃山落葉松葉落山黃。

三難:詩詞唱和

隨后,老王抒發了自己的一些感想,《采桑子?他鄉苦》:人生最苦他鄉客,一為相思,二為親思,兩種情思誰可知。逾年不曉家鄉事,音訊偏遲,更惱春遲,滿樹銀花瓊裹枝。

詩詞唱和小組四個人每人和了一首詞。

馬安藏《采桑子?感懷》:人生在世無非客,中也深思,利也深思,命運平生我自知。能拋庸俗憂心事,學不嫌遲,作不嫌遲,唯愛滿園傲雪枝。

馬水清《采桑子?他鄉苦》:貧窮迫作他鄉客,最恨相思,最怕親思,滿腹辛酸誰可知。奔波勞苦違心事,時運偏遲,致富更遲,何日春風緣瘦枝。

馬崗亮《采桑子?他鄉苦》:為人苦作他鄉客,言必三思,行必三思,禍福隨身難預知。建功立業盡人事,莫怪春遲,莫怨春遲,時運如期兌滿枝。

曹順平《采桑子?喜友來》:高山流水何方客,日也相思,夜也相思,引玉拋磚未得知。俗揮拙筆書心事,求學雖遲,創作何遲,桃李春來花滿枝。

篇3

在我國的湘西鄂北地區及西南地區的群山里,遍地生長著馬桑樹。馬桑樹亦稱“千年紅”、“馬鞍子”,屬落葉灌木。馬桑樹多枝叢生,一簇一簇的,枝易脆,彎彎曲曲,長不高,可是,春風一吹,滿山的馬桑樹就吐翠滴綠,顯示出她強勁的生命力。

――題記

長不高的宿命阻擋不了翠綠的浸染,彎曲的枝椏捧出雪白的心扉,盛開一簇簇向陽的微笑,含煙。

風,吹過歲月的輪回,將一縷溫馨植入故土的塵泥。童年,走過風雨,邁步遙遠。漂去經年的滄桑,寫下一首詩,馬桑。我記住了這個名字,好奇地打量著它。土得掉渣的文字,寫著一種思念,寫著一縷柔軟,還寫著一身疼痛。哦,馬桑,你怎么啦?你微笑轉身,笑意盈天。我看見,雪白的花婉約一襲白衫,飄蕩在山水云霧間。你,手持一朵祥云,走進那漫山的翠綠。從此,千年紅的夙愿,開遍了萬水千山。

雨,落進年輪的溝壑,流淌出一些思索。青春,沖破迷茫,走向未來。打拼一條路,通向藍天,振動白云的翅膀,飛翔。哦,馬桑,你那易脆的骨骼何以承受這飛翔的重量?額間細密的汗珠,彎曲一顆疼痛的心臟。向上,向上,只要有一口氣,就絕不停止振動,詩在眉宇間眺望,馬鞍子寫下生命的豪壯。

回眸,已是珠淚斑斑,往事難續,意語闌珊。嘆,心思輪回輾轉;憶,陳年舊人素顏。紫色的漿果捧出秋的芬芳,等待雪花的洗禮。馬桑,你收起疼痛的記憶,開始又一輪的儲蓄。我暗自思量,那春風吹來的一刻,你的清純,你的笑樣,你的豪爽,你的朗朗,又將帶給大地怎樣的詩行?哦,馬桑,我終于讀懂了你,那顆易碎的心,蘊藏的堅強。

又一次輪回的路上,風把生日歌兒奏響,星星擎著夜色的呼吸,為你照亮。馬桑,你微笑走過,生命的滄桑。明天的朝陽,是你慶生的紅燭,是你重生的翅膀。

篇4

直到2010年夏天,她遇到了女干部楊林會。

孤女

2009年仲夏,巴南區豐盛鎮雙碑村上空,烏云從四面八方聚集。

“轟隆隆――”一道閃電將村莊照得煞白。一間農舍里,14歲的羅圓圓蜷縮在墻角,明亮的眸子充滿了驚恐。

像別的女孩一樣,她害怕打雷。以前雷雨大作時,她總會躲到母親身旁。

“別怕!”面色蒼白的母親總是這樣安慰她。

羅圓圓真就不怕了。她覺得,只要在母親身邊,就沒啥可怕――不管是電閃雷鳴,還是生活的艱難。

父母離婚后,羅圓圓跟著母親生活。身體虛弱的母親包攬了所有農活和家務。

“轟隆隆――”又是一聲驚雷。女孩關于母親的回憶,嘎然而止。

2007年,白血病奪走了母親,女孩的天塌了――在風雨之夜,她再也沒有可以依偎的身影。

漸漸地,原本愛說愛笑的女孩關閉了心扉。她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但她只想和母親交心。

這時,她遇到了楊阿姨。

女干部

楊阿姨名叫楊林會,是巴南區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也是一位大二女生的母親。

2009年冬天,她到雙碑村參加“三進三同”活動。當地干部告訴她,村里有個漂亮姑娘,母親去世后變得很憂郁。楊林會當過多年鎮街干部,見過很多這樣的孩子。她決定和這個女孩結“窮親”。

在墻壁開裂的羅家堂屋里,楊林會見到了三位“親戚”:兩位坐在條凳上的老人,雙手端正地放在膝蓋上;旁邊,一個少女埋著頭不說話,但當別人提到“媽媽”二字時,她會突然抬頭,眼中亮閃閃的。

那眼神,揪緊了楊林會的心。

從此,羅圓圓的生活起了一些變化。

她時常收到楊阿姨帶來的漂亮衣服,還會收到匯款,100元、200元……足夠她交學雜費,還能添置些文具。

每隔幾天,她就會接到電話。電話里,楊阿姨特別“嘮叨”:“學習怎么樣?語文、數學要齊頭并進,千萬別偏科”、“生活費不夠就打電話,正是青春期,要多吃點好的”、“不要和外公外婆犟嘴,老人們撫養你不容易”……

楊阿姨還會來家里看她。“生活中沒有過不去的坎。”在布滿繁星的夏夜,楊阿姨撫摸著她的長發說,“只要努力學習,你可以改變它。”

漸漸地,女孩心里泛起了漣漪。

“媽媽”

2010年8月的一天凌晨,位于巴南區魚洞鎮的楊林會家,羅圓圓躺在床上,頭痛欲裂。

床邊,滿頭大汗的楊林會對著女兒喊:“買藥去,快!”

趁著放暑假,楊林會把羅圓圓接到家里。吃過晚飯,她陪羅圓圓逛街,坐在床頭說悄悄話――就像別的母女一樣。

可是,從來沒吹過空調的羅圓圓,被“空調病”擊倒了。

“嗯、嗯,好冷……”夜深了,羅圓圓蜷縮在床上。一量體溫:39.6。

楊林會給她喂了藥。

“頭好痛……”躺在床上,羅圓圓的耳朵“嗡嗡”作響,眼前白花花一片。

以前她發燒,母親總會用熱毛巾給她降溫。

“現在,沒人給我熱敷了。”她迷迷糊糊地想。

突然,她感到額頭一陣溫暖……那感覺,就像母親的熱毛巾。

女孩使勁睜開眼。朦朧中,一只白皙的手在眼前晃了晃,將一條毛巾放上自己額頭,然后開始溫柔地擦拭――有人在給她熱敷!

“難道是在做夢?”羅圓圓將視線轉向床邊――楊阿姨蹲在床邊,不停地用熱水浸濕毛巾……

幾個小時過去了,羅圓圓的體溫逐漸恢復正常。

篇5

一天媽媽要加班,做好了飯菜讓我好好吃飯,可我卻想:媽媽你快去上班呀。終于在一陣羅嗦后媽媽才放心的去上班見媽媽走了我連忙挑了一些菜,一陣小跑到了廁所。我把剛才的菜飯一股腦全倒進了下水道我不放心又用水沖了一邊才罷手。干完這一切我就開始玩電腦。

下午媽媽回來了,就在媽媽洗衣服時發現了一億分之一的米粒和菜葉。馬上晴轉多云。

“馮雪楊你給我過來,你越來越行了是吧?竟然把菜倒掉”接下來不用看也知道我被媽媽給k了一頓。

篇6

是。

蒙古馬原產蒙古高原,處于半野生生存狀態,它們既沒有舒適的馬廄,也沒有精美的飼料,在狐狼出沒的草原上風餐露宿,夏日忍受酷暑蚊蟲,冬季能耐得住負零下四十攝氏度的嚴寒。

蒙古馬體形矮小,其貌不揚,但是,蒙古馬在風霜雪雨的大草原上,沒有失去雄悍的馬性,它們頭大頸短,體魄強健,胸寬鬃長,皮厚毛粗,能抵御西伯利亞暴雪;能揚蹄踢碎狐狼的腦袋。經過調馴的蒙古馬,在戰場上不驚不詐,勇猛無比,歷來是一種良好的軍馬。

蒙古馬被農業部確定為138個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之一。

(來源:文章屋網 )

篇7

上個星期天是我老外公的生日,爸爸開車載著我和媽媽弟弟去外婆家慶壽。雖然天公不作美,下著蒙蒙細雨,但我的心里好高興,今天我又可以開開心心地玩一天|吃過午飯,媽媽想到她兒時的老家去看看,老外公和舅舅也上了爸爸的車。我們六人高高興興出發了。

汽車在水泥路上行駛著,兩旁都是高高的山,山上的樹很密.草很深.花很多。山下是一條彎彎的小河,河水清澈見底。好不容易來到龍華山腳下,一個風景如畫.山清水秀的小村落展現在我的眼前。爸爸剛停好車,我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車,好想早點看看媽媽兒時的生活環境。媽媽帶著我們經過一條長滿野草的小路,一棟好舊好舊的泥土房落入我的眼底。屋前屋后卻是群芳吐艷.姹紫嫣紅。屋旁有一棵高高挺立的棗樹,小鳥在上面歡樂地歌唱著。初春的一切美景把這簡陋的小屋裝飾地如同一幅畫。我忽然想到電視里老仙翁住的地方,這不就是嗎?多么神秘.多么清凈.多么愜意的地方啊!

等我回過神來,看到媽媽.舅舅和老外公都站在屋前沉思,他們眼中充滿了依依不舍。我發現他們對老家的感情那是孩子對母親的依戀。畢竟那是他們生活了好多年的小屋,這里有媽媽他們快樂的童年!

我愛你舊舊的小屋!

指導老師:周歡榮

篇8

小男孩患有輕微的失憶癥,據說他以前在老家農村中過煤氣,雖說有點木訥,但還天真可愛。平時家里人從不讓他單獨外出,怕他走丟。  星期天上午,他母親在家做家務,想去樓下商店買一袋鹽,他自告奮勇要幫忙。母親想想商店就在小區外邊。離家也不遠,就答應讓他快去快回。誰料一念之差。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翻天的折騰一孩子失蹤了!

母親在家等了20多分鐘不見兒子回來,心里有點納悶,后來又聽見樓下孩子們的喧鬧聲,以為兒子遇見了自己的伙伴。但半個小時過去了,孩子還沒回來,母親下樓去看,心里一驚,嬉戲的孩子中沒有兒子的身影!

她又來到小區外臨街的商店,售貨的女孩說,孩子買了一袋鹽早就走了。街上車水馬龍,街道邊商鋪毗連,住宅小區高樓林立,他會去哪里呢?

篇9

我走進雨季的時候,

母親剛剛走過.

讓一半為兒女遮擋風雨的雨傘給母親,

母親又推給了我,

啊雨傘下的兒女,

雨傘外的母親.

雨不再是雨,

是上蒼送給人間的一棵幸福淚

日子象走在常有風雨的路上,

母親在最前頭.

讓一些為兒女遮擋風雨的雨傘給母親,

母親又推給了我,

啊雨傘下的兒女,

雨傘外的母親.

雨不再是雨,

是上蒼送給人間的一棵幸福淚

親愛的母親,我愛你

我永遠是你長不大的孩子

我永遠需要你的手掌的

親愛的母親,我愛你

像溪流對大山的深情一樣

我熱烈地緊緊擁抱著你

忘我地珍藏春的溫暖

我是一只南飛的山雁

銜著奶油一樣鮮嫩的渴望

我愛你,我親愛的母親

我愛你,大山的呼吸,空氣和水分

在青春的時光,你為我認真地設計

生命中的每一秒,每一分

在很多鮮紅顏色的日子里

帶著我溪流的詩句和熱情

把詩歌寫在你布滿皺紋的額頭

采一束最鮮艷的玫瑰花,

寄托著所有對母親愛的話,

母親說我傻,

玫瑰花是象征愛情的花,

不,

也是兒女要送給母親的花.

很久聽不到母親為我兒時講的笑話,

真后悔,

那一段段還沒聽完就進入夢鄉的話語,

母親說,傻孩子,

母親對兒女要說的話永遠沒個說完.

為此再賦一首共勉

1,風雨中的母親

日子象走在常有風雨的路上,

母親在最前頭.

讓一些為兒女遮擋風雨的雨傘給母親,

母親又推給了我.

啊雨傘下的兒女,

雨傘外的母親,

雨不再是雨,

是上蒼送給人間的一顆幸福淚.

2,母親,辛苦了

人的軀體可以離去,

而人不會離去,

就象我們不會忘記祖先,

忘記母親.

母親是身上的被,

沒有她會感到寒冷.

母親是菜中的鹽,

沒有她生活就沒有味道.

母親肯定有她的痛楚.

那些游走不定的傷痛,

常常掛在她的臉上,

和望著兒女們的笑交織著.

3,偉大的母愛

采一束最鮮艷的玫瑰花,

寄托著所有對母親愛的話,

母親說我傻,

玫瑰花是象征愛情的花,

不,

也是兒女要送給母親的花.

很久聽不到母親為我兒時講的笑話,

真后悔,

那一段段還沒聽完就進入夢鄉的話語.

母親說,傻孩子,

母親對兒女要說的話永遠沒個說完,

篇10

我永遠記得八歲那年的夏天。

那天,是我的生日。爸爸送完他給我的禮物,平靜地說,囡囡,以后好好的。接著,是一聲重重的關門聲。

媽媽哭了,我也哭了。那一晚,媽媽緊緊抱著我說,以后我的世界只有你。

第二天醒來,家里變樣了。

臥室里的擺設變了,客廳的沙發,餐桌,都換了位置,墻壁上爸爸的油畫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我的一張張涂鴉。

也許是因為遺傳,從小我就喜歡拿著畫筆,到處畫。可是,這一行為遭到爸爸的阻止,他說,畫筆必須落在畫紙上。

爸爸離開了,我就可以隨心所欲了。我拿著筆在墻上畫畫,“橘色”的太陽,“黃色”的向日葵,“粉紅”的花朵,“黑色”的小狗……每一個涂鴉的作品,都得到媽媽的贊美。

我幼小的心,驕傲極了。我跑到大院里,跟小伙伴們炫耀,長大以后,我一定要當一個最棒的畫家。

小伙伴們認真地問我,像你爸爸一樣嗎?

我沉默了,因為我不想像爸爸一樣。

有一次,家里來了一個阿姨。她給我買了花裙子,零食,還送給媽媽一條好看的絲巾。

她說媽媽太辛苦,媽媽只是淡淡一笑。晚上醒來,卻總見媽媽偷偷流淚。

那時,我在心里告訴自己,將來要掙很多的錢,跟媽媽一起去逛街,買好吃的,去好玩的地方。

這些一個個小小愿望,被我寫進自己的日記本里,歪歪扭扭的字,卻極為認真。

爸爸離開后不久,家里的親戚輪流來看我們,說了很多話。可是,我一句也沒有聽清,因為他們總是關著門。

每一次,他們走后,媽媽眼睛都是紅紅的,把我抱在懷里自言自語地說,囡囡,你是媽媽的全世界。

再以后,我不歡迎任何親戚,我趕他們走,因為不想再看到媽媽哭。

媽媽開始忙碌起來,她翻箱倒柜地找衣服,一件件試穿,對著鏡子開始往臉上涂抹化妝品。

每一天,媽媽都跟我說很多的話。比如,她說買了新鮮的西紅柿,可以用糖拌著吃。她說陽臺上的月季花,又有了新花蕾……

就像現在這樣,她對著鏡子一邊涂唇膏,一邊問,囡囡,你覺得媽媽漂亮嗎?

很多時候,我只看看她,并不說話。因為,我覺得回答她的話,沒有去找小伙伴們畫片有意思,沒有給芭比娃娃當媽媽好玩。

有一天,她跟我說,囡囡,媽媽找到工作了,你白天跟著院里的張奶奶好不好?

一聽說跟著張奶奶,我就大哭起來。我不想跟她分開,我怕她走了,也不回來了。

我一哭,媽媽也就跟著哭了,像個大花貓,看著她那樣,我又笑了。

那一晚,大舅來了,發了很大的脾氣,說媽媽這個人死腦筋,有一天,什么都沒有了,才知道自己多蠢。她手一直繳著衣邊,一句話不說。

媽媽不是什么都沒有,我是媽媽的全世界。我站在大舅面前,氣呼呼地說。

大舅眼睛盯著我,無奈地搖搖頭,想說什么,卻被媽媽上前捂住了嘴巴。

一個暑假,媽媽都在找工作。在即將開學時,她終于找到了一份,即能照顧到我,又能掙錢的工作。

可是,那份活很累,媽媽每天晚上躺在床上,不停地揉搓胳膊和腿。

爸爸離開以后,我們的生活還是改變很多。

以前,媽媽早餐會弄得很豐富。可是,后來媽媽開始學著自己攤餅,她把喜歡喝的豆漿,改成了稀飯。中午,她只做一個我喜歡的菜,加上一個蔬菜。

買菜的時間,也是從早上,改到了晚上。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兩年,十歲那一年,我終于懂得,因為經濟拮據,媽媽不得不這樣。

孩子們在一起,可以攀比的東西很多。比如,誰的媽媽最漂亮。比來比去,最后雯雯贏了,她媽媽的衣服和包包最多,高跟鞋最貴。她媽媽還有很多朋友,還有很多聚會……

可是,我媽媽都沒有。我悶悶不樂地回到家,媽媽問我怎么了,聽完我的話,媽媽用她那一雙粗糙的手,摸著我的臉說,你就是媽媽的全世界啊。

那一晚,十歲的我,在日記本里寫道――媽媽的世界很小。

上了初中,家里的親戚,又一次來到我家,這一次,他們談話的對象是我。說囡囡你大了,也該懂事了,讓你媽媽有自己的生活。

大舅給我找了一個很不錯的寄宿學校,也給媽媽找了一個很可靠的男朋友。

可是,不等我說話,媽媽發瘋了一般地拒絕了。她把她的親人,趕出了我們的家,他們怒氣沖沖地說,以后沒錢,別來找我們。

那時,我的身高已經和她差不多。我抱著她,她只聳聳肩說,沒事,我的世界有你足夠了。

中考我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一所重點中學。

那晚,媽媽很高興,破例燒了三個菜,還喝了紅酒,喝了酒的她,打開家里CD機,翩翩起舞,而我才知道,她的舞跳得這么好。

聽到我的夸獎,她抬起頭,笑著說,想當年,在大學里,你媽可是多才多藝的中文系的一朵花,工作后也是。

再后來呢?我追問。

她說起她和爸爸的戀愛、新婚時貧窮卻有滋有味的生活。到后來,爸爸被人賞識,在繪畫事業上越來越好。家里也迎接了我這個小生命,為了讓爸爸安心繪畫,為了這個家,媽媽回歸了家庭。

我三歲時,媽媽打算把我送到幼兒園,她找一份能兼顧到家的工作。可是,我卻被查出色盲,在我的世界里,僅有黑白。

媽媽變得擔心,爸爸變得暴躁。他希望自己的女兒,以后能繼承他繪畫的事業。可是,顯然我不能。

媽媽帶我去全國的大醫院看病,可是無果。后來,媽媽堅持送我去學畫,只畫山和水。

但是,媽媽告訴我,太陽是橘色的,會讓人覺得溫暖的顏色,向日葵是黃色的,會讓覺得有希望的顏色,外婆家的小狗是黑色的。

爸爸拒絕和我親近,他希望再要一個孩子。可是,媽媽卻堅持,說我是最完美的孩子,她的世界里只能有我。

她走哪都帶著我,即使去逛街和聚會,久而久之,朋友們不再喊她。爸爸以忙為由,不帶我們出游,媽媽卻自己規劃路線,帶我去了很多地方。

媽媽的世界里,只有我。

讀了初中,我以學校遠,主動要求住校。

媽媽扭不過我,可是,她卻賣了房子,在離學校不遠的地方租了房子,做起了小生意。

看到她這樣固執,家里的親戚,徹底不再問我們是否過得好。

而媽媽卻摟著我說,囡囡,你是媽媽的全世界。

在那所中學,我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學業。媽媽的小生意,從攤煎餅到開了一家牛肉面館,她老了瘦了,可是,她說自己很幸福,因為她能一直陪著我。

在高考,填寫志愿時,我非常糾結。在七歲那一年,我和媽媽去過D城,我非常喜歡那個地方,而且,那里的大學也是全國聞名,可是,我怕媽媽舍不得,畢竟,我是她的全世界。

你去哪,媽就去哪。因為你是媽媽的全世界。

這么多年,這么一句話,簡直就是我們的幸福箴言。媽媽盤了店,把所有的財產,變成了一張銀行卡。

在D城,我是全校唯一的走讀生。

她在大學的附近,擺了一個水果攤,還有蔬菜攤。不忙的時候,她還戴起了老花鏡,繡十字繡,我問弄這個干嗎,她卻神秘地笑了笑。

后來,那幅十字繡,掛在了我的新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