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技巧范文
時間:2023-04-01 14:19: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考作文技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本文如何引導學生抓住中考語文作文這一關鍵的環節的呢?
一、激感,培養興趣
道理上學生們都意識到寫作的重要性,因為語文教學的根本目標也就是在于培養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語言的運用是最高的目標,寫作就是一種運用的形式。可實際上,相當部分的學生都不大喜歡寫作文,對作文感到害怕、厭煩,一提起筆來便頭疼不已,搜索枯腸也難以下筆。了解了這些情況,我們便會明白,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以上的這種狀況,要提高我們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能力,要他們在中考中考出水平、考出成績 ,便只能是一個虛幻的愿望。因此,我從初一開始,便致力于提高學生對寫作文的興趣,使其心理從 “ 要我寫 ” 的被動狀態向 “ 我要寫 ” 的主動狀態轉變。
要激發學生的情感,培養其寫作的興趣。激發調動學生內在的豐富的情感,是作文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俗語 “ 言為心聲 ” 、 “ 情動于中,辭發于外 ” ,講的都是這個道理。好的文章無一不是人們激情感慨之作。可以說,沒有情感便沒有文章。而有了情感,思維自然被激活,心潮便涌動澎湃,思想的浪花碰擊飛濺,這時我們便想一吐為快了。哪里還有冥思苦想的窘境?有了豐富的情感,就會產生奇妙的想象和豐富的聯想,可謂 “思接千載,視通萬里 ” ,便如 “ 源頭自有活水來 ” ,便能下筆千言,如有神助了。有了豐富的情感,還常常能使學生產生靈感和美感。文章要感人,首先自己要對生活有所感悟,要有健康的、向上的審美情趣。這樣才能寫出好文章。
對激感、培養興趣的重要性不能僅僅停留在思想觀念的認識上,更重要的是在學生作文的具體實踐中去提供激情引趣的條件和土壤。要把生活這股活水引入作文的水池。生活,只有學生熟悉的生活才是學生作文文思泉涌的不竭的源頭。初中生盡管年齡不大,生活的閱歷有限,但他 們愛好廣泛,對外部的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同時,他們借助于現代社會的各種傳播媒介,如報刊雜志、電視、互聯網等,無限廣闊的世界便展現在 他 們的眼前。在這無限豐富的生活當中,總有他們熟悉的東西、喜歡的東西,更有著許多蘊含著深刻教育意義的素材,如果我們教師善于開挖和引導,或抓住社會熱點問題,或展示含蓄雋永的材料,或創設激動人心的情境等,都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情感,激起他們寫作的興趣。
二、啟迪思維,鼓勵創新
要注重學生思維方式的訓練和培養,拓展其思路,鼓勵其創新。要打破長期以來用單一的理念指向束縛學生頭腦的思維定勢,既要培養其順向思維的能力,更要培養其逆向以及多向的開放思維能力,啟發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標準、方式去認識生活,評判事物,他 們便會因為有所發現而欣喜不已。
三、樹立典型 ,增強信心
要樹立典型,增強學生寫好作文的自信心。學生有了作文的興趣,寫文章便能言之有物,情趣盎然。學生的作文中不乏文質兼美的佳作,我常常按其不同的水平層次精心選擇各類例文,打印出來發給全體學生閱讀、評判、體味。在作文的批改講評中,多從正面去肯定和鼓勵,哪怕是作文基礎較差的學生,只要發現他 們作文中的一個亮點,我都會及時地予以肯定、稱許。這樣,不管是作文好的學生亦是作文較差的學生,都有機會看見自己的文章被打印出來或得到老師的贊賞,他們就會享受到成功的快樂,感到極大的滿足與自信。于是便會以更大的興趣與沖動參與下一次的寫作。
四、緊扣實情,強化訓練
篇2
半命題作文是作文考題的一種常見形式,由于其處在“命”與“非命”,“限制”與“非限制”之間,考生對題目還具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自主選擇權,自主發揮、自由馳騁的空間還相當大。此外,有的話題作文其“話題”本身就包含了太多的“半命題元素”,實際上可稱為“準半命題作文”,如以“感悟”、“渴望”、“珍惜”、“關愛”等為話題的作文,考生只需在“話題”前后補上一個巧妙新穎的詞或短語即可動筆成文。
由于半命題作文有“限”的一面,考生中最常見的毛病便是擬題雷同。擬題雷同的現象在半命題作文中十分突出,寫出的作文“撞車機率”也相當高。比如,半命題作文《難忘的》,極易雷同的擬題是《難忘的一天》、《難忘的假期生活》等,相當多的考生似乎只有“一天”、只有“假期生活”是“難忘的”;寫《當我面對的時候》這一半命題作文時,題目擬為《當我面對挫折的時候》、《當我面對成功的時候》的作文便會成批出現,要“面對”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試想,思維閉塞,缺乏創新,都是按照同樣的思路去命題,豈有不出現“千人一面”、千“空”一“詞”的擬題雷同現象!
其次是擬題寬泛,難以下筆。以《感悟》這一半命題作文來說,《感悟大自然》、《感悟青春》這類既無新意、涵蓋范圍又過大的擬題比比皆是,要“感悟”的惟“大自然”、“青春”是大。顯然,擬出這樣的題目,寫起來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談,要寫深寫透很難,且不說內容的創新,連“標題”這一被稱為作文的“第一張示人的面孔”也未能畫好,實在可惜。
再次是考生對原題“補詞”的隨意性。半命題作文的擬題之所以會出現上面提到的“一窩蜂”的擬題現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考生看到半命題作文題時,不能根據所選材料確定一個最佳的詞語或短語來將題目“補充完整”,也就是不能很好地將“選材”與“補詞”同時加以考慮,而是匆匆提筆信手“補詞”,前面提到的在半命題作文《難忘的》、《當我面對》后補上“一天”、“假期生活”和“成功”、“失敗”這類詞,不難看出“補詞”的隨意性。
總之,考生在擬題時不能充分利用半命題作文具有的“自我命一半題”這一有利條件,因“勢”利“導”,僅僅著眼于內容是否“好寫”,是否“耳熟能詳”,而不是是否“寫得好”,是否“能出新”,這種“先天不足”,勢必導致自己擬的題目反“將”了自己“一軍”,不是所擬題目限制了自己的手腳,思路打不開,就是擬題涵蓋寬泛,想寫的內容太多,不知從何入手。
個性化,是創新思維的一個最基本特征。半命題作文獲得高分,固然像其它形式的作文考題一樣,取決于考生的作文是否有多個“亮點”,是否張揚了個性,而擬一個切旨、切體,又求真、求趣的“亮麗”標題是十分重要的。擬標題,是考生遺詞造句、概括能力等語文素質和能力的重要體現,要擬出富有創意的標題,必須打破慣有的思維定勢,積極進行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必須多方位、多角度“出擊”。常見的有如下幾種擬題法:
一、具體事物擬題法。這種以具體事物入題的方式可以以小見大,使選材新穎具體。如上面提到的半命題作文《難忘的》,可填上“一條紅絲帶”,敘寫關愛他人,關注生命的動人一幕;《當我面時候》,可填上“那片綠葉”,托物言志,抒寫自己愿做綠葉、無私奉獻的情操;也可填上“那座荒山”,呼吁綠化荒山,愛護家園,加強環境保護。此外,像《我好想早點結束這堂課》、《我好想有一個溫暖的家》、《尋找愛的豬》等,均為具體事物擬題法。
二、抽象事物擬題法。這種擬題方式是化具體為抽象,便于抒寫自己內心復雜的情感。以《當我面對的時候》為例,可以《當我面對虛榮的時候》為題,敞開心扉抒寫自己對心靈的拷問;可以《當我面對他*的嘮叨的時候》為題,敘寫自己對母愛的獨特感受。《感悟》則可以《感悟初三生活》為題,抒寫對緊張、忙碌的“沖刺階段”的學習生活的種種體驗;可以《感悟春天》為題,豪情滿懷地譜寫充滿勃勃生機的春的樂章。此外,像《尋找心靈的伊甸園》、《尋找人生的方程解》、《我好想有一片藍天》等用的也是此種擬題法。
三、特定情景擬題法。這種擬題方式新穎別致,能創設一種特定氛圍,給人一個讓思絮飄逸、遐想的空間,極易引發人們豐富的聯想。如《我好想再看你一眼》、《我好想當一天老師的“好學生”》、《當我面對心靈的抉擇的時候》、《當我面對寒風凜冽的時候》、《我夢見范進參加中考》、《我夢見媽媽下崗》等標題采用的便是此種擬題法。前面提到的《當我面對的時候》這一半命題作文,若一定要選“成功”或“失敗”的作文材料,采用特定情景擬題法,將題目擬為《當我面對掌聲響起的時候》、《當我面對鮮紅的“58分”的時候》等,便會獲得另外一種奇妙的效果。
四、特殊符號擬題法。此法是借用數學、物理和化學等學科特殊符號或公式來擬題,適合于涉及幾種因素、內容上相互關聯的作文。這類標題的作文在行文中必須恰當地體現公式符號與社會現象、某種道理的契合點,使形式和內容統一。如以《當我面對“?”的時候》為題,來表達自己對社會上種種時弊的質疑;以《當我面對“A”、“B”、“C”的時候》為題,抒寫自己對學習英語的樂趣和享受;以《當我面對“1”(哆)、“2”(來)、“3”(咪)的時候》為題,抒寫自己對立音樂的感悟。此外,《我好想得到一個“A+”》、《感悟8—1>8》、《明天,我飛向β行星》等,這類題目形象生動,醒人耳目。
篇3
有的放矢,“的”,箭靶;“矢”,箭也。放箭要對準箭靶。射箭如此,寫作亦然。動筆之前,明察秋毫,審題是關鍵。審題的準確與否,直接決定著作文成績的高低。打蛇要打七寸,審題要抓題眼。下面,聯系中考命題作文的實際,介紹幾種審題的方法與技巧。
1.主謂短語,眼在“謂”。例如:我做主(2010年江蘇南京市)。文題的題眼在謂語,也就是重點強調“做主”。“我做主”是一種自我意識的增強;可見,文章的重點應放在:自己如何在學習、生活中增強自強自立的意識上。反之,如果重筆濃墨寫“我想做主、我渴望做主”等就偏離題意了。
2.偏正短語,眼在“偏”。例如:難忘的決定(2010年江蘇無錫市)。文題的中心詞是“決定”,題眼是限制語“難忘”。應重點寫難忘的緣由、難忘的故事以及難忘的感慨。如果僅僅輕描淡寫地敘述一下“決定”或“決定后的結果”,就與題意大相徑庭了。
3.單個詞語,要擴展。例如:在乎(2010年江蘇揚州市)。這是一個動詞性題目。我們可以采取擴展法,即在“在乎”前后添加詞語:(誰)在乎(什么),添加的詞語就是文章的重點,據此就可以迅速捕捉到你感慨深刻的立意角度和寫作素材了。
4.整句形式,要剖析。例如:讓我悄悄告訴你(2010年江蘇南通市)。這個題目稍顯復雜,須剖析解讀。首先,我們可以按照語法結構分析句子成分。“我”是主語,是寫作對象,是敘述的主體,你是敘述的客體;其次,謂語部分“悄悄告訴你”是偏正短語,用“悄悄”作為修飾語加在“告訴”前,“悄悄”的含義是“沒有聲音或聲音很低”,強調這是一種情態,傾訴的語氣要輕柔而動情。第三,我傾訴的一段心旅歷程,猶如河出伏流,所寫事情一般是不為你知,或雖知而不便公開的心中秘密。經過以上逐層剖析,可見“悄悄”一詞是題眼,是寫作的重點,有不慎,就會大意失荊州。
5.含蓄蘊藉,抓寓意。有的作文題目含蓄蘊藉,寓意深刻,往往包含著引申、比喻或象征意義,必須讀懂文題的寓意。否則,望文生義,如霧中看花,文章就會寫得平淡直白。例如:給他人一朵花(2010年湖南長沙市)。我們要從“花”中讀出:“讓絢麗的心靈之花為他人開放”這一寓意。這“花”可以是一句衷心的祝福,是一聲真心的問候,是一個鼓勵的眼神,也可以是一次慷慨的捐助等。因此,抓準了寓意,就切合了題意,文章才能立意新穎,出類拔萃。
此外,審題除了要準確、全面地理解題意外,還要注意提示語,以及文題所規定的體裁、人稱、字數書寫等寫作要求,切不可掉以輕心。
綜上所述,中考命題作文必須明察秋毫,有的放矢地審題,除了注意運用以上一些方法與技巧外,還要因人而異,因文而異,勤于探索,善于總結積累審題經驗。
二、切題?新穎?精巧――中考作文選材技巧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中考剛剛落下帷幕,有的考生深有感觸地說:“中考作文,最怕的就是:看到題目,沒有材料,無從下筆。”的確如此,“寫什么”遠比“怎樣寫”重要得多。然而,考場上更多的情形是:有的考生雖然占有材料,卻往往因為不會合理、靈活地運用材料,而導致作文成績滑向中下檔次,甚至不及格。那么,怎樣正確選材呢?下面,針對中考作文選材失誤的實際,略談幾種選材的技巧:
1.選材要切合題意。例如:讓我悄悄地告訴你(2010年江蘇南通市)。仔細研讀文題,我們就會發現“悄悄”是關鍵詞。首先,它強調告訴的內容必須是平時不便言說且不宜當眾談論的心中秘密;其次,“悄悄”強調這是一種情態,告訴的語氣要委婉動情,寫作時應有效營造適合于“悄悄告訴”所必須的情境氛圍,注意“告訴”的具體內容須與“悄悄”二字自然契合。然而,有的考生忽略了以上兩點,寫成了“大聲地告訴、公開告訴”之類的文章,結果導致作文嚴重偏題。
2.選材要新穎別致。中考作文最忌“俗”,千人一面,平庸無奇。例如:在乎(2010年江蘇揚州市)“在乎”這個考題雖為考生的選材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但不少考生思維仍然只停留在生活的表層,只拘泥于導語中的幾個提示語,只表現大家都能想得到的內容,顯得比較平庸。比如,在實際寫作中,大量考生寫“在乎親情”、“在乎友情”、“在乎師生情”。這樣的題材雖說可以寫,但是,大家都去寫,“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要想得到高分談何容易。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要想使你的文章驚爆閱卷老師的眼球,你就必須避俗求新,精選“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的材料來寫。比如,有位農村考生獨辟蹊徑,選取了鄉村生活題材來寫。他在乎鄉村所具有的那種自然、淳樸之美,他筆下的鄉村之美,既有陶淵明“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的清新怡然,又有充滿鄉土風情的時代氣息的淳樸愜意。贏得了中考閱卷老師的青睞,被評為滿分作文。
篇4
從歷年來的 中考作文來看,選材的雷同是最大的通病。作文材料缺乏現實性,沒有新鮮的時代感,缺乏個性化的處理,事件公式化,人物臉譜化,給人以“千佛一面”的感覺。如在寫《生活告訴我》時,有許許多多的 學生或寫父母下崗、或遭車禍、或身患癌癥、或殘疾癱瘓等等。為了達到符合作文要求,不惜“犧牲”自己的父母以表明自己能夠承受生活的磨難,這種“為賦新詞強說愁”式的情感,缺乏生活基礎,不僅不能激起讀者的共鳴,反而讓人大倒胃口。許多 老師閱卷之后搖頭調侃:“想不到在這些孩子眼中,國人大多還是‘東亞病夫’!”
材料雷同的根源是失真。因為許多同學的應試準備是在考前背幾篇作文(也有老師這樣要求學生),然后根據不同的題目去套。因此,出現上述現象也就不奇怪了。要避免雷同,就要選用真實的材料,寫屬于自己的事,寫自己眼中的世界。用自己獨特的眼光“過濾”后的材料就有了獨特性,當然不會與他人“撞車”了。
當然,在“真”的基礎上要求健康積極,不能有病態、消極的思想內容,更不能有違法亂紀的思想觀點和腐朽墮落的感情傾向,否則,就是最真、最切題也是不符合我國人才素質的要求的。如在《初中生活的苦與樂》中,有的考生寫學習之“苦”,寫早戀之“樂”,也有的寫到校外桃園偷桃之“樂”。這種感情可能是真的,但是對一個初中生而言卻是不適宜、不健康的。
二、形式求新
這里的“新”主要是指新異、獨特。因為中考畢竟是選拔性考試,要求在幾千份卷子中引起閱卷老師的注意,要在長時間閱卷的疲憊中引起閱卷老師的興奮,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選用新異獨特的形式。
首先可以在題目上做文章。擬出一個不同凡響的題目,用新穎的題目來吸引閱卷老師的目光。如《成功要有懷疑精神》改用《成功在于“?”》是不是獨特一些?當然這需要平時注意收集積累一些類似的好題,看得多了,擬題的功力自然也就增加了。
其次可以在結構上下工夫。如像冰心的散文《笑》那樣的并列式結構;采用小標題的結構;采用倒敘式的結構;采用懸念式的結構;采用誤會法式的結構等等。在考前選用幾種反復加以練習,熟能生巧。
再次,還可以在文體上做點文章。如記敘文、議 論文是不是可以采用書信的格式?是否可以采用演講稿的格式?此外,在題目下寫上一段題記,也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三、主題求異
如果把結構比喻為文章的骨架,材料為血肉,那么主題就是文章的靈魂,是至為重要的。
雖然說我們不能要求初中生對社會有深刻的思想認識,但在考試中,要“標新”要“立異”,就要出奇制勝。因為只有不落俗套的想法才會讓閱卷老師為之心動。可以說文章的優劣,主要取決于立意的高下。
為了與眾不同,最常見的是用“反彈琵琶”法,也即運用求異思維來立意,力避大眾化的想法,以求在立意上獨樹一幟。如1990年全國 高考作文題是要求考生對一段材料發表看法。材料主要寫幾個人對帶刺的玫瑰花的對話。當絕大多數考生對玫瑰花的刺進行非議,把它喻為缺點、錯誤以至社會陰暗面的時候,有一位考生卻提出了“采花莫怕刺”的中心,并運用道理和古今典型事例證明:如果說別人的“批評與勸告”是花,那么“言語犀利的批評”則是帶刺的花,作為領導者,就要“善于聽取下面的意見”,特別要聽取帶刺的意見。文章立意別出心裁,自然高人一籌。
當然,這種新穎的立意也并非空穴來風,需要自己平常注意收集積累一些新穎獨特的觀點,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惑是無可避免的。
四、文面求美
篇5
中考網權威中考話題作文500字:經驗的積累,更多中考話題作文500字相關信息請訪問中考網。 以前有兩個朋友,一個很努力,一個很懶散。他們一起住在青山綠水的山腳下已經很多年了。努力的朋友小時候活潑可愛,可惜生長在窮苦的家庭,但這讓他養成了刻苦耐勞的習慣;懶散的朋友從小生長在富裕的家庭,每天養尊處優,親人死后便流浪到這兒來。
努力的朋友經歷了許多豐富的人生經驗,成就了大事業,可是一不小心卻失敗了。懶散的朋友嘲笑他:“你花費了這么多心血,到最后還不是和我一樣什么也沒有。”他和藹可親的對朋友說:“我還擁有過去。”“還談過去做什么,過去的事都已經過去了。”努力的朋友苦口婆心的勸告他,他卻充耳不聞,依然故我。
努力的朋友憑著他“過去”的經驗繼續努力,他“過去”的同事、朋友看他又爬了起來,紛紛過來幫他的忙,所以輕而易舉又成功了。懶散的朋友看了非常羨慕,并問他成功的原因,他回答:“因為我有許多可貴的“過去”。”懶散的朋友頓時羞愧不已。從此以后,他每天不辭辛苦的努力工作,也成功了,大家對他刮目 相看。之后,他們兩個無論做什么事都事事順利。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小看“過去”,“過去”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只要能巧妙的運用“過去”,一定能成功。
篇6
形式美是最直觀的美,一個在形式上標新立異的題目,是惹人注目的首要條件。因此我們在給作文擬題目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體態美觀:
即在擬題時注重題目的形態美,像一個漂亮的大姑娘亭亭玉立在大庭廣眾之下,給人以“前不見古人”的全新感覺。
①題目中運用間隔號或連接號:例如《母親?黑土地?小石磨》、《自卑?自負?自強》、《神鞭——母愛》、《對手——榜樣》等。
②題目中運用外文字體:例如《從“Made in China”說開去》、《卡拉永遠OK》等。
③題目中運用對偶句:例如《立志言為本,修身行乃先》等。
④借用新聞標題:例如,有的題目像新聞題一樣,正題之前有引題,之后有副題。
⑤題目中運用數學公式:例如《“1+1>2”》、《“7—1=0”》、《“1>6”》等以等式或不等式的方式化抽象為淺近,收到了純語言文字難以達到的特殊表達效果。
⑥運用留白:即留出藝術空白讓讀者去思考、填補。例如,《用你的溫柔馬屁和背影……——寫給阿Q同志的信》,其中的空白,以虛映實,藏而不露,但讀者又可以根據文意在會意的一笑之中把握主旨。
2.形象活潑:
如果說體態美觀只體現了題目的“身材”,那么,形象活潑就體現出了題目的氣質與性格。就像一個人一樣,性格好,氣質高雅,往往是惹人喜愛的。
形象活潑的題目容易引起人的興趣,令人好奇地閱讀全文。
①運用修辭格。例如運用比喻手法的《誠信,交往的橋梁》、《機遇是一條魚》、《朋友就是生產力》等;
運用反問的《誠信過時了嗎》、《“賣狗肉”何必“掛羊頭”》等;
運用擬人的《留些誠信給自己取暖》、《粉筆的自述》、《星期天的面孔)等;
運用雙關的《生命“誠”可貴》等;
運用夸張的《花瓶能裝下春天》等;
運用對比的《“小人物”與“大道理”》等;
運用詞語回環而意義相反的《防盜門不防盜》(以“門”為話題)。
②套用、加工或改造成語、詩句、歇后語、文章標題、影視片名和歌曲等。例如運用成語加諧音的以“棋”為話題的《樂在“棋” 中》等;
改造成語的《“霧”里逃生》、《“戰痘”青春》、《“官”念前提》,諷刺某單位幾任領導貪污腐化行為的《前“腐”后繼》等;
改造歇后語的以“清白”為話題的《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等;
化用詩句的以“誠信”為話題的《若為人生故,誠信不可拋》等;
化用歌詞的以誠信為話題的《我誠信,我美麗》、《貪宮“著”字歌》等;
仿擬名言名句的以“誠信”為話題的《誠以養德,信以修身》(諸葛亮有名句“靜以養德,體以修身”)等;
仿擬文章標題的《“吾”邦驚詫論》等。
③頗具諷刺意味的《拿錯講稿》、《“豆腐匠”與“包工頭”》等。
3.文采濃郁: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文學色彩濃的文章常被視為精品而受人青睞,文采濃郁的題目更是耐人尋味,魅力無窮。
①借助古今中外的詩詞、名句、歌詞、優美散句等或引用,或套用,或改造等。例如以“月”為話題的借用蘇軾《水調歌頭》中的詞句擬題為《兒女共嬋娟》、以“樓”為話題時借用李煜《虞美人》中的詞句擬題為《小樓昨夜又春風》,還有像《小荷才露尖尖角》、《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化用詩句的《色彩廣告色彩風》等。
篇7
關鍵詞: 作文 素材 技巧
近幾年來,中考作文分數的不斷提高使少數民族學生產生了壓力,許多學生對作文復習感到茫然,不知從哪里入手,甚至產生畏懼。其實,中考作文命題要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多角度地表現豐富多彩的生活”,從這個角度來說,中考作文其實是可以提前準備的,掌握好方法,就能拿到高分。
一、認真積累素材
在作文教學中不難發現,學生的作文選題面狹窄,材料單一,用詞單調。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平時閱讀量不足,知識面窄,導致寫作時才無話可說。基于此,教師要指導學生隨時積累寫作素材,把名言佳句摘錄下來。只有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寫作時才能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初中生的作文材料來源主要有三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我們積累寫作素材也要從這三個方面進行。在復習時可以抽出一段時間,翻一翻家庭的老照片,回憶整理自己和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生活故事,寫成片段;也可以整理初中三年的日記、作文練筆等,回憶自己在學校生活中和老師、同學之間的精彩故事,寫成片段文章;還可以瀏覽新聞類的報紙雜志,關注時事新聞,積累富有時代氣息的寫作素材。這幾個方面的材料多準備一點,寫作時自然會“下筆如有神”。
二、熟練掌握寫記敘文的技巧
中考作文一般要求寫400個字左右的記敘文,老師在輔導過程中要讓學生熟練掌握記敘文的技巧。
首先讓學生了解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第一要素是時間,年、月、日、時要寫清楚;第二要素是地點,要寫環境和發生事情的地點;第三要素是人物,寫事情涉及人物;第四要素是事情的起因:為何發生這件事;第五要素是事情的經過:來龍去脈寫清楚;第六要素是事情的結果:交代好結局。文章要具體,主題才突出。
記敘文通常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與事件背景;反映的道理(主題);自己在這個事件中的頓悟、體會、感想。這些都同樣重要,如果沒有其中一點,就不是記敘文了。
中考輔導階段,每位考生至少要寫五篇以上的練習作文,在寫作過程中要靈活運用自己積累的寫作素材和寫作技巧。
三、把握作文三要素
(一)鳳頭(文章開頭漂亮,語言優美)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文章有了好的開頭,不僅能帶動全篇,使文章順利展開,而且能抓住讀者,引人入勝。
如在作文輔導過程中,有個考生的《心愿》一文是這樣開頭的:“這個心愿在我的心里已經埋藏的很久。”只一句話便進入正題,可謂開門見山,干凈利索。又如有個考生的《謙虛與驕傲》一文是這樣開頭的:“我國著名政治家曾經說:‘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謙虛就是有自知之明,是一種有修養的表現。一個人只有謙虛,才會讓別人尊重。”引用了名人名言,升華了文章的主題。
(二)豬肚(有豐富的主題)
中考考試說明要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的體驗”,這里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也就是文章需要表達的主題。中學生的生活平平淡淡,學生作文就要從平淡的生活中,“挖掘”出深刻的內涵。如有的考生通過記敘自己雨天為媽媽送傘的經過,“開掘”出“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突出了回報父母關愛之情的主題。又如在《用心情去傾聽》一文中,記敘了通訊處工作人員蘇珊與小男孩湯米感人的交往過程,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愛心幫助孩子成長的感情,再現了“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人間真情。
(三)豹尾(文章結尾用力)
“編筐編籮,重在收口”,文章也是這樣,有了引人的開頭,充實的主體,還要有精彩的結尾,才能給人完美的印象。
如有個考生在《節約糧食》一文中引用古詩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為這篇文章添了畫龍點睛之筆。
篇8
下面簡要介紹各個步驟做法,供大家參考:
第一步,以周記為主,不限定題材,學生喜歡什么就寫什么,想寫多少就寫多少,完全自由的狀態。只要有寫,便能得到肯定。過程中,不作任何的技巧指導,不提供任何的例文參考。當然,可以適當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班級里所發生的事情,可有針對性地適當策劃一些活動,讓學生有素材好寫,如《我們班的故事》交流會、《我心目中的老師》座談會、《爸/媽我想對你說》親子會、市井采風等。
第二步,接著做親情的題材訓練。著重突出“以情動人”,注意感動片段的收集和整理,以情促趣,動情成文。
第三步,在親情展示的基礎上,拓展進行生活中其他方面的感人材料收集,再寫感人或讓人感悟的內容。這一步,注意讓學生有所感悟,也就是結尾要有抒情或是議論。
第四步,可寫對自然界的感悟,可引入《斑羚飛渡》、《敬畏生命》、《懸崖上的酸棗樹》等文章,形成生命的意識。引入一些在自然界中體現哲理思維的文章,力求能讓學生透過自然和生活的表象,感悟到內在的道理,重點感受散文化的習作,模仿抒情性和議論性的提升。
第五步,寫對社會的觀察和思考,進一步打開學生的思維,引入生活大課堂的體驗,同時,適當涉及小說、小論文的習作。
第六步,在學生能寫一定的事件和感受的基礎上,作“古詩成文”的嘗試。“古詩成文”是指創作時參照古詩的取材、立意、構思、手法、意境等方面,來形成自己的文章。通過這種體驗,讓學生感受作文的整體感,培養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好文章的感覺。
第七步,便是為中考而準備的,一些專題訓練,一些中考滿分作文的賞析,以及自己最好作文的修改和收集,做好應試的準備。
篇9
慢——人生的哲學趙俊輝
2007年北京市中考滿分作文選評蕭俊,張文逸
奧運激情中考燃燒——從2007年中考試題看2008年考查方向張坤,王曉亮
2007年江蘇鹽城中考作文題解與佳作選評王方,馮汝漢
莊諧結合趣中寓理——2007中考語文趣味特色題解析曹津源
和諧花開高翩然
完全平方公式的變形及其應用鄒永紅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十大經典題型解讀(下)劉頓
中考概率新題兩例田道元
走進中考中的旋轉變換許生友
與圓相關的位置關系題解析周海燕
猜測詞義的技巧謝春坤
MusicandBehavior郭克晴
形似義不同差別記心中許振鐸
不可叫人小看你施以諾
《把耳朵叫醒》賞析周俊根
《智者無言》閱讀訓練閻永鋒
古詩文名句的積累和默寫曹津源
中考小說閱讀之真題解答魯雙武
父母是船槳龔則周
我也是成功者郭頌
心靈深處的情感之花——話題"深情"寫作指導李益丹,曉君,張海南
趣題妙解干戈
數學基礎題抓分關鍵徐若翰
當心二次方程中的"陷阱"李慶社
例說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向茂江
統計初步中考開放題的四種類型畢保洪,楊漢軍
如何應對"按要求改寫句子"萬小紅
過去將來時鏈接中考許振鐸
易混時態、語態典型例題解析孫莉
Mymother張旭
斷箭木子
《從一個微笑開始》賞析侯守斌
把過去的失誤都關在門后——《把身后的門關上》賞析邊潤新
《柔弱的人》閱讀訓練閻永鋒
古代交友稱謂李凌
語文知識點口訣陳鋒
中考作文審題例說左昌僖
中考閱讀題精析精解李輝
中考作文題解及佳作選評溫志成
尋找失落的夢李景新
說不盡的書緣李博
竹頌張劉
詩意鄉村張忠枝
今天就是美麗生活的源頭——話題"今天"寫作指導羅小軍,徐瑞莉
例說抒情的方法張興武
抓住特征巧解方程胡懷志
平行四邊行判定的拓廣探索劉黎明,李紅麗
數學中的剪紙藝術——剪拼圖形試題賞析楚楚
生活中"美的密碼"0.618李其明
善用思想方法享受解題樂趣文思成
應用換元法巧解中考數學題于志洪
規律何處覓列表探幽深——圖形規律題的列表分析法示例劉克軍
例說配方法的應用姜述中
中考英語作文常見錯誤分析陶穎
"譯、擴、連、改"話書面表達許振鐸
反意疑問句再現姜紅偉
詞語辨析綦榮亮
make用法知多少綦玉霞
英語閱讀專項訓練題劉洪生
四大名著導讀專項訓練題龔小勇
攪動自己李陽波
《教養的證據》閱讀訓練閻永鋒
初中文言文中的"合敘"李達海
2006年中考對聯題例析曹津源
中考作文題解與佳作展示黃瓊
那些老去的樹沈國倩
傾聽雨聲江伊雪
寄張舒
打開閱讀的窗口羅小軍
圓的切線的證明張友富
實數的一個性質及其運用周奕生
方程幫你判斷和說理安義人
與正方形有關的操作題賞析劉頓
長方體表面上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的求法劉海燕
列不定方程解應用題于志洪
中考單項選擇題的解題技巧郭克晴
no與比較級連用的幾種含義王文香
none與noone用法一二三許振鐸
Myschoollife石昊
趣味英語閱讀陳娟,姜紅偉
中考數學試題方圓
航天『三劍客成長軌跡對我們的啟示張貴峰
無限風光在險峰梁江濤
我們平安回家了周敬波,趙亞輝,蔣建科
為祖國驕傲葉小文
文言實詞含義推導例談邱云
2009年中考語文備考指南佚名
望文生義錯解成語張俊
默默付出的人們楊齊
適度崇拜名人或有益健康夢舟
點擊中考概率的幾種類型易愛華
逆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六種變形安義人
圓的雙解問題大盤點石小輝
透視數量關系化解應用疑難——與七年級同學談應用題解題之道文思成
英語倒裝句與中考時久
篇10
高三期中考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對學生來講,期中考試是自己進入高三以來第一次正式的階段性測試,是學生確定自己自己高三起點的標志,也是對近段時間高三復習的一個檢測,學生利用期中考試對自己進行檢測。而成績數據反饋出的內容,也能展現出學生的優勢與問題,為下一階段的復習指明方向。
一、數據分析:
一本
二本
三本
平均分
七班
0人
5人
21人
83.6分
八班
5人
27人
42人
91.6分
從數據中,可以發現,無論是七班還是八班,二本,三本人數與其他科目相比,相對滯后,即使有一本,但在一本培優生中,集中度很小。
二、試卷分析
分析試卷和學生各個題型的得分不難看出,學生在占據半壁江山的六十分作文、文言文閱讀、以及詩詞鑒賞這三個題型失分較大。高三期中考試語文作文選的是對比型漫畫作文,,模擬2016年新課標1卷作文,考前集中講過類似作文,但反饋情況則沒有預期的好,跑題很嚴重。在市里集中改卷時,作文選用了三評,因為跑題太過嚴重。而七班作文平均分43.8,八班作文平均分43.4,不難看出,造成語文成績偏低的最大癥結還是在作文的審題與立意上,尤其是思辨型的分析,對于學生更是難上加難。
10分的主觀翻譯題也成為學生的失分重地。平均分2.5。其中有個別字詞其實在往常考試中也是打過照面的,但學生早已忘記,說明總結回顧做的不夠扎實。可見,學生在知識鞏固上存在“眼高手低”的問題,而在答題技巧上則更是漏洞百出,并未掌握一些答題技巧。看了下全市語文最高分128分的得分項,他的翻譯拿到了八分,可以推測這個學生的日常積累是相當豐厚的。反觀我們的學生,只知道向前走,而忘記了回頭看,
三、措施
1、日常教學:側重知識技能的積累與掌握
根據《2017年高考考綱》中對語文試卷的調整,以文言文閱讀、詩詞鑒賞、作文為核心復習內容,穿插語言文字運用等基礎知識的復習,穩扎穩打走好第一輪復習。文言文閱讀以回歸課本,掌握課本的文言知識為根基,把握文化常識;詩詞鑒賞以類型題、總結歸納為主,側重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作文一定要抓好審題立意,打好基礎。同時,作文升格訓練更加精細化,反饋更加及時。
在日常訓練中,特別強調學生的做題速度。根據新考綱的變化,二選一式的文學類和實用類文本,變成了二篇必考題,不僅學生的增大了閱讀量(從以前七千字的閱讀量增加到八千字),也更加細化了對學生鑒賞能力的考查。這一大手筆的變化,必然會導致一部分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做不完試卷,尤其是一些成績比較好的學生。這就要求學生在日常練習中提升速度,在日常訓練中,特別強調日常的限時訓練。
2、培優教學
以高考真題為范本,引導學生做真題,讀真題,總結歸納真題。期中考試中文言文翻譯中的“鞫”出自2010年全國卷“郭浩傳”中,而2016年新課標1卷中的翻譯“風采峻厲”則出自于2014年新課標1卷“馬文升傳”。由此可見,吃透高考真題,是決勝高考的一個必要環節。而對于這幾位一本培優生,則更要嚴格要求他們在做題的過程中,掌握基礎,并總結積累。同時,要求他們在日常學習中學會回頭復習。及時檢查糾錯本。積累本。
3、集體備課
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抱成團的力量的無窮的,面對高三的備課工作,如果單單依靠個人力量去面對,我想也是難以完成的。因此,我們四個語文老師在課下多溝通交流,多學習借鑒,讓我們的語文課上的更加有效有力。聚焦高考,聚焦變化,有的放矢的進行復習與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