寢室文化節范文
時間:2023-03-18 02:08: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寢室文化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寫策劃書申請,經過審核,下達通知,準備工作,公平評比,宣布結果……各種各樣的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中,在同學們熱情的配合下,寢室文化節終于落下了帷幕。
這次寢室文化節由院團委學生會主辦,院系公寓寢室管理委員會承辦,院團委學生會各部門協辦,大家都準備了很長的時間。不僅豐富了我們的大學生活,美化了寢室環境,而且還營造了一個溫馨、舒適高雅的大學氛圍。通過各項評選,激發了同學們參加的熱情,不盡給了同學們展示自我,充實自我,豐富自我提供了舞臺,更是培養了同學們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增強了寢室凝聚力,也更好的發揮了寢室基地育人的作用。從整體上看,我們感受到了一種團結向上,積極進取的力量。
在此次活動中,我們主要開展了一下幾個評比:
一、寢室設計大賽
優秀寢室的評比更是熱火朝天。同學們都熱情飽滿得投入到改造宿舍的行動中來。他們從宿舍文化的角度來布置自己宿舍的室內環境。女生的宿舍,溫馨可愛;男生的宿舍,運動陽光。還有的宿舍更是用一幅幅山水畫,讓屬于自己的小小空間內到處飄散著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為自己的宿舍增添一些文化氛圍,為自己也為他人營造一個文明、平安、和諧、溫馨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二、寢室標語口號征集大賽
標語征集大賽中,當代大學生敢說敢做,特立獨行的思想表現得淋漓盡致。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既有“無屑可擊”這樣簡明扼要的玩文字游戲的成語,也少不了“清風明月照我心詩詞歌賦相枕眠”的典雅浪漫。同學們充分發揮著自己的創造力,用一句句耳熟能詳的口號,向我們展示著他們內心的吶喊。
三、寢室文化走廊
寢室文化走廊是本次寢室文化節中的一個“特色景致”。它重點突出了寢室的一種文化氛圍,營造溫馨的學習環境。以寢室文化走廊為載體推動文明修身活動的開展。
此項活動是一次全新的嘗試,評比時,我們主要是看現場的感官效果和圖片效果。廣大同學發揮聰明才智,勇于創新,給同學們耳目一新的感覺,既充分體現了寢室的文化氛圍又不失雅致。
寢室文化走廊不僅是一項評比活動,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活動形式營造一種書香彌漫的寢室氛圍,讓廣大同學在濃厚的學習氣氛中汲取知識的營養,完善自我!
四、寢室文物展覽
篇2
一、基本工作
中心的主要職能是加強寢室建設,引導學生創建良好的寢室環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創建衛生、安全、友愛、進取的寢室環境。中心會對本院的寢室進行定期的檢查與不定期的檢查,結合宿舍老師的評分情況,對本院寢室的清潔狀況進行通報,對于優秀的寢室會給于通報表揚,非常優秀的寢室發放流動紅旗,以此鼓勵;對于差的寢室會進行通報批評,并且會對差的寢室給予相關的指導和幫助。同時本中心的職能還有對早上吃早餐、校園不文明現象、寢室違規情況進行監督和勸導。
二、實踐活動
中心工作除了對本院寢室及教室的監督檢查工作外,還會以寢室建設為契機,結合本院的實際情況,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本學期中心成功的舉辦了“經濟與管理學院第二屆寢室文化藝術節”,此次的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加強了寢室成員的合作意識,增強了寢室成員的友誼,得到了廣大學生的一致好評。同時舉辦地“廚藝大賽”,增強了成員之間的合作,同時豐富了大家的可以生活。本中心也會更加的努力,爭取舉辦更好的活動,來加強寢室學習生活氛圍。
三、中心建設
對于一個組織而言,外部的建設重要,但是內部的建設更加的重要。在本學期的工作中,總結了以前工作中的弊端,加強了中心各部門的聯系,召開中心人員聯誼會議,制作中心博客,增強了中心人員的團隊意識和合作意識。
四、人才培養
篇3
關鍵詞: 拉丁語 斯堪的納維亞 法語 諾曼征服 文藝復興 借詞
英語屬于印歐語系日耳曼語言分支。從英語歷史上來看,英語發展可以大致分為三個時期古英語時期,約從公元五世紀中葉開始到公元十二世紀中葉為止;中古英語時期,約從公元十二世紀中葉開始到公元十五世紀中葉為止;現代英語時期,約從公元十五世界中葉開始到當前,其中,又分為早期現代英語時期(約從1450年開始至大約1700年為止)和現代英語時期(約從1700年開始至當前)。在英語發展過程中,伴隨著幾次重要的歷史事件,而這幾次異族的入侵在造成各種民族融合發展的同時,也使得語言得到了不斷的融合變化和發展,使得古英語吸收包容了其他語言的內容特點,逐漸形成了現代英語。
據史料記載,最早在不列顛島上定居的是伊比利亞人,但由于年代久遠,他們的語言已經失傳,而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凱爾特人開始入侵不列顛島,他們所說的是凱爾特語。公元前55年羅馬進攻凱爾特人,開始了對不列顛長達幾個世紀的統治,所以,羅馬人的古拉丁語對凱爾特語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真正的古英語的形成是在羅馬人被迫撤出不列顛以后,朱特人入侵不列顛,盎格魯?撒克遜民族對不列顛島上凱爾特人的征服,也就是大約公元449年之后的事了。朱特人占領了不列顛東南部,形成了古英語的肯特方言。盎格魯人占領了不列顛的中部和北部,形成了古英語的中部方言和北部方言。撒克遜人占領了不列顛島的西南部,于是形成了古英語的西撒克遜方言,也是當時最為重要的方言。這三個日耳曼部族雖然有各自的方言,但這些方言都屬于低地西日耳曼語,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步融合成他們共同的語言――古英語。
基督教的傳入對英語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公元597年基督教傳入英國后,大量的拉丁語詞匯被古英語詞匯所吸收。這一時期是處于古英語詞匯中的拉丁語借詞分屬于三個不同的時期,即大陸時期、入侵不列顛島后期、基督教傳入后時期的第三個時期。雖然當時在不列顛的日耳曼人有著不同于基督教的自己的思想,但在羅馬傳教士將基督教傳入英國后的不到一百年間,英國社會因為基督教的傳入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同樣,英國的語言也吸收了大量的拉丁語詞匯,其中很多詞匯都是和基督教以及教會相關的詞匯。如:priest(牧師),organ(風琴),candle(蠟燭),pope(主教),creed(教義)等。另外還有一些動詞和形容詞,如古英語的dihtan(拉丁語dictūre,寫作),pinlian(拉丁語poena,折磨),pyngan(拉丁語pungere,刺痛),crisp(拉丁語crispus,卷曲的)等。而這些詞匯則深入到了英國社會和人們的生活當中。
從大約公元9世紀起,斯堪的納維亞人大規模地入侵英國。隨著公元10世紀丹麥人的不斷進攻入侵,斯堪的納維亞語也被英語所吸收,大大豐富了英語詞匯。現在英語中使用的一些sk開頭的詞匯,如:sky,skill,skirt,skin等,就是當時留傳下來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如:angry,ugly,want,hide,plough,cast,call,window等日常用語也融入到了英語當中。而英格蘭東北部劃為丹麥區后,語言也在這一地區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如當時約克城中有許多條街名以“-gate”為詞尾,就是源自斯堪的納維亞語,意思為“街道”,又如英國許多以“-by”為詞尾的地名,則是表示“村舍”的意思。英語也在這一時期由古英語漸漸進入到中古英語時期。
公元1066年發生的諾曼征服,對英國的社會、政治、經濟、法律產生重大影響的同時,也對英語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但主要的影響還是在詞匯和習語方面,英語的語法和句法結構并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現代英語詞匯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由法語詞構成的,其中多數是在這個時期借用的。據統計,那時有一萬多法語單詞被引入到英語中,而其中75%沿用至今。在這一時期,從1066年至1399年這三百多年間,英法兩國在各方面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往來,兩國的語言也因此互相影響。大量的諾曼人移居英國,使得英法兩國人生活在一起,由此使得大量的法語也涌入到英語當中,并且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階層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諾曼底貴族成為了英國的統治階級以后,并沒有使用英語,而是規定諾曼底法語為上流社會,法律、政策和商務中使用的主要語言。因此,作為統治階層所使用的詞匯,法語給了英語詞匯巨大的變化。例如,在政治方面:英語的government源自法語的govenement,英語administration源自法語administration,英語parliament源自法語parlement,以及crown,empire,statute,treaty,alliance,revenue,minister,mayor等都是來自法語的。同樣的,這一時期,基督教在整個歐洲盛行,諾曼征服后教會的一些重要職位也都是由諾曼人來擔任的,同樣也使得法語對英語的宗教詞匯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例如,religion,theology,sermon,confession,prayer,Palmer,baptism,salvation,absolution,remission,redemption,reverence,paradise,preach,adore,sacrifice等都是源自法語。再如,法律方面,justice,crime,evidence,estate,attorney等。軍事方面則如:enemy,soldier,defence,campaign,navy,conquer,victory等也都是借自法語的。此外,隨著經濟貿易文化上的往來密切,大批的商人、工匠、勞動者也涌入英國,這也使得英語的一些商業貿易、建筑藝術詞匯受到了法語的影響。在商業貿易上,如merchant,purchase,carpenter,plaster等。在文化藝術方面則有如:colour,image,poem,prose,chapter,fable等一些借自法語的詞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英語詞匯也受到了法語相當大的影響,可以從飲食和服裝方面的詞匯看出,飲食方面如:supper,dinner,beef,champagne,dessert等。服裝方面的如:costume,blouse,garment,button,satin,veil,robe等。
這些借詞有些取代了原本已經存在的英語詞匯,如:catch取代了lache,immortality取代了undeadliness等。有些則與英語詞匯并存著,如:help和aid,wish和desire等。這些詞雖然并存著,但也有差異,有些差異可以反映出當時的社會階層的差異。比如當pig,cow,calf,sheep這些英語詞匯作為貴族享用的菜肴時則采用法語借詞pork,beef,veal,mutton等。又如當時merchant這個法語詞要比英語詞匯dearler地位要高。
“百年戰爭”的爆發,伴隨著英國的逐漸強大,法語在英國的影響日漸萎縮,但在這一時期法語給英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響。到了15世紀中后期,英語發展成為一種經過改進、擁有一萬多個從法語借來的詞匯的語言,并漸漸進入到現代英語時期。
到了早期現代英語時期,文藝復興運動使得大量的新思想傳入英國,伴隨這場運動,英語又再一次從其他語言中吸收了許多詞匯,從五十多種語言中借用了大量的詞匯。除了希臘語和拉丁語以外,其他的主要來源是法語、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
這一時期,拉丁語又再度給英語以極大的影響。英語受到文藝復興時期熱衷崇尚研究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學風氣的影響,許多拉丁語或希臘語的古典作品文獻被翻譯成英語,期間大批的拉丁詞匯涌進了英語,如:advocate,appeal,area,axis,benevolent,civil,complex,curriculum,dedicate,education,enterprise,esteem,focus,impetus,minimum,momentum,pendulum,pollen,premium,reproach,specimen,studious,shrine,science等。而在17世紀,隨著科學的飛速發展,大量的拉丁語科學用語,如capsule等傳入英國。尤其是醫學用語,拉丁語更加鞏固了自中古時期的英語以來在英語醫學用語中的比重,其中拉丁語及一小部分的希臘語直至現代都在采用,而藥物的名稱和解剖學的名詞則很大部分都是拉丁語。
同時,有些希臘詞匯也被吸收進英語中,在這之前英語中的希臘語主要是通過拉丁語間接傳入的。希臘語傳入的主要也是一些關于文學科技方面的詞匯,如:drama,comedy,tragedy,lexicon,criterion等。同時,也有很多醫學用語,如:cardiology(心臟學),heliosis(中暑),heliotherapy(日光療法),thermometer(溫度計)等。
而來自意大利語的主要詞匯很多都與音樂藝術和建筑相關,例如:concert,duet,piano,studio,dome等。
文藝復興時期,英語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通過文化交流,吸收借用了大量從拉丁語希臘語、意大利語、法語等語言的詞匯,進一步彌補了英語詞匯的不足,使得英語更加豐富多彩,促使其更加趨向規范化。
在英語發展的歷史上,基督教的傳入、斯堪的納維亞人的入侵、諾曼征服以及文藝復興運動對英國所產生的文化入侵對英語本身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和作用。英語除了自身不斷進步改進以外,更離不開吸收外來語言的養分。各國各民族之間的語言互相融通借用在語言發展過程中是必然的。而隨著全球化的加劇,各國語言之間互相影響、互相吸收也是語言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Albert C.Baugh.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Barbara A.Fennell.A History of English[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
[3]Bruce Mitchell,Fred C.Robinson.A Guide to Old Englsih[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6.
[4]Dennis Freeborn.From Old English to Standard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5]李賦寧.英語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篇4
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利于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從而形成刻苦勤奮,求真務實的學風。與此同時,推進寢室文明建設,營造溫馨舒適的寢室環境,則能更好地提高我院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的文明修養。因此開展以“建文明課堂,創整潔寢室”為主題的團日活動。
二.活動主題
建優秀課堂,創文明寢室
三.活動目的
通過開展主題團日活動,一方面讓同學們發現自己的我們上課時所產生的一些弊病,另方面也讓同學明白良好的課堂環境對于我們上課是至關重要的;寢室是我們第二個家,良好的寢室環境不僅有利于我們的學習,也有利于我們的身心發展,通過此次團日活動能讓同學明白自己寢室所欠缺的,同時也能更好的創建寢室文化,爭當優秀寢室。
四.活動時間
xx年12月12日—12月25日
五.活動對象
環境工程121全體同學
六.活動地點
待定
七.活動內容
1.建優秀課堂
①展示平時上課情況的一些照片;②隨機抽取同學回答在照片中我們上課時存在的問題;③根據同學所提出的問題,我們進行小組討論找到解決方法。④開展樹優良學風的標語,最終投票決定
2.創文明寢室
①提前通知各寢室寢室長,讓他們準備自己寢室的展示;②請每位寢室代表上臺演講介紹自己的寢室;③展示各個寢室平時的照片;④讓每個寢室選出兩名代表一起玩游戲,從中看出寢室成員的合作情況;⑤根據平時寢室衛生檢查的結果以及這次主題團日活動的表現,從中選出班級的文明寢室。
八.活動后期工作
1.團日活動的過程做成ppt
2.召集各位班委進行總結,討論此次團日活動中的不足之處,并上交團日活動總結。
3.將活動成果在班級博客上
九.人員安排
策劃書及總結:團支書
活動準備:全體班委
篇5
關鍵詞 高校;后勤管理;后勤社會化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2)21-0035-02
Social Reform on College Logistic Analysis of Problems and Solutions//Cheng Jing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presents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how to eliminate the problems, promote the University Logistics reform and establish new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ogistics support system, with which of those,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university; logistics management; logistics socialization
Author’s address Fujian F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uzhou, China 350000
1 后勤社會化改革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1 后勤服務集團配套體系不夠健全完善
盡管高校后勤社會化管理從提出到實施已經過去較長的時間,但是截至目前,高校后勤的服務市場體系建設仍然未能培育到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約束高校后勤市場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完善,亟須整頓提高;
2)市場規律在高校后勤市場運作管理中,時常會受到較強的人為制約和干擾,競爭規律、價值規律、市場規律不能完全體現;
3)高校后勤服務市場條塊分割明顯,導致經營主體規模偏小,甚至還有明顯的壟斷經營現象存在。
1.2 后勤社會化管理過程中“兩張皮”現象比較嚴重
一是因為資產屬于高校,經營管理屬于后勤管理法人,導致在改革實施過程中出現理不清的關系,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把學校與公司牽扯在一起。同時,因為資產的所有權歸高校,公司法人無實質性資產,或實質性資產占比過少,導致公司業務開展對高校行政決策的依賴性較強。
二是學校由此承擔了連帶責任,致使高校在推動后勤社會化管理過程中有所顧忌,不敢大膽管理和推進,這就更加不能激發企業法人的競爭意識和能力。
三是不少高校的后勤實體尚處于仿照企業運營的管理模式,依法經營、充分競爭的程度非常低。更有甚者,一些高校的后勤管理實體實際上成為高校的一個特殊的處室和下屬機構。
1.3 高校公益性和后勤實體的營利性未能找到最佳平衡點
進行高校后勤社會化管理,根本目的就在于剝離高校的公益職能和后勤管理的經營性職能,實現事業、企業分開運行,各負其責、各就各位,讓事業更好地履行公益職能,讓企業回歸市場競爭之中,更好地發揮經營效能。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如何實現以高校資產為紐帶的事業、企業分開運行,如何更加積極穩妥地解決人員身份關系,如何更加科學地確定高校與企業財務管理機制,實現資產、機構、財務、人員和管理等方面的分開,仍然還未找到最佳結合點。
2 深化和改進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幾點意見和建議
2.1 要以宣傳教育為先導,積極穩妥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確保改革的平穩性和持續性
后勤社會化改革,根本是對利益格局的再分配,這其中涉及人事的變動,涉及利益的再分配。在這個變動與改革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和激發一系列不安定、不和諧的因素和情況。因此,要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必須通過一定的政策手段,保證大多數人的既得利益不受傷害,有了相對安定的環境才能談到改革和發展。
一是要以宣傳教育為核心,為高校社會化改革推進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要通過深入廣泛的宣傳、教育和引導,利用多種形式深刻傳達各級各類會議精神,宣傳各類改革方案和辦法,規范各類競爭,確保改革過程的所有環節公開、公平、公正,在高校內部讓所有的教職員工和各管理部門認識到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覺支持社會化改革的工作,形成濃厚的改革發展氛圍和環境。
二是要統籌協調好改革過程中的各方利益關系,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找到改革與發展、穩定的平衡點。在改革過程中應當充分信任、積極依靠后勤職工,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和方法,不斷建立健全并完善后勤服務保障的監控體系,確保改革的措施得以落實,確保改革的過程能夠穩定、和諧。
2.2 建立健全高校與后勤管理企業的運行界面
在推進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進程中,要堅持把完善事業、企業運行界面為遵循,以實現機構、人員、職責分開為重點,搭建起順暢的事企運行平臺和界面,從而統籌推進后勤社會化改革工作。
一是要進一步理清高校與后勤管理實體的內在關系,明確高校產權關系,搭建起高校與后勤實體的橋梁和紐帶。用于經營管理的資產,高校是法定的管理者和占有者,代表國家行使國有資產管理權。后勤社會化的改革推進,必須建立起以國有資產為紐帶的租賃關系,確保經營管理的市場性,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同時,要杜絕國有資產在社會化管理改革的過程中遭受流失和損毀。
二是要堅決做到機構分開和人員分開,確保高校后勤實體依法經營的獨立性和合法性,杜絕以往事企不分的模糊狀態。在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進程中,要堅持做到管理人員分開,運行機構分開,做到依法依規、獨立運營、分開管理,不僅要在形式上分開,還要在管理體制和機制上分開。
三是要加強后勤實體企業的內部管理,做到科學化、規范化和精細化。要參照公司法的規定和要求,不斷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和辦法,依法做好涉及人事、勞動、財務、業務等方面的辦法制定,搭建起事業、企業分類運行的基本框架和界面,使高校后勤真正與市場接軌運行。
2.3 以后勤實體經營管理需要為遵循,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學習是提高素質和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一個企業、一個組織如果沒有持續、頑強的學習力,那么它的發展進步將會是緩慢的。尤其在高校后勤社會化管理改革的進程中,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層出不窮,許多問題需要有較強的統籌能力與協調能力才能夠解決,所以,加強學習培訓,培養一支作風過硬、能力強的后勤管理隊伍是確保改革初衷實現的重要保證。
一是要建設學習型組織,有效增強員工的能力素質。通過學習型組織的建設,培養后勤實體員工的能力和素質,扭轉后勤公司員工的不適應、不符合的思想和能力。同時把業務能力作為培訓的重點問題來解決,從而提高服務的質量。
二是要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用先進的文化引進人、吸引人、凝聚人,培養后勤實體員工的忠誠度和責任感,從而將后勤實體員工的積極性聚合統一到規范企業管理,促進企業健康有序地發展上來。
三是要著力打造一支能征善戰,會管理、懂經營的管理團隊,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需要,通過走出去、引進來、合作培養等方式,建立健全用人機制,完善人才選拔程度,不斷優化管理人員知識結構水平。
3 結語
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過程,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涉及利益的方方面面,不僅需要制定科學完善的工作方案,確保各個改革步驟推進的依規合法性,而且要始終關注社會化管理改革的根本目的和意義。同時關注高校與企業的運行界面,加強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人才和隊伍建設,這樣才能確保高校社會化管理改革工作得到持續深入的推進。
參考文獻
[1]劉翠鋒.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中的法律問題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1.
篇6
【關鍵詞】大學生;公寓文化;建設
學生公寓文化建設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學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形勢下高校德育工作的著重點和創新點。高校應大力推進以文明、和諧、求知向上為核心的公寓文化建設,不斷豐富學生業余文化生活,凈化學生的精神家園,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充分發揮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高校學生公寓文化的主要內涵
所謂高校學生公寓文化,是在學生公寓特定的環境中,宿舍全體成員依據宿舍客觀條件,參與各種可能的活動,所表現出來思想觀念、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的總和,包括宿舍的整體布局、衛生狀況、人際關系、道德水準、學識智能、審美情趣、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生活習俗等方面。
從內容上來說,高校學生公寓文化是以高校學生為主體,以宿舍為載體,以物質、意識、制度建設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群體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環境文化四個層面。它是一個具有多元素、多層次的有機復合體。
二、高校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1.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
高校公寓文化是一種群體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規范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優化育人環境,促進學生文明養成,提升學生素質等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良好的公寓文化能激勵大學生自覺培養重集體、講道德的高尚情操,促使大學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思想意識,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塑造完美的人格,保持朝氣蓬勃奮發進取的精神風貌。
2.建設優良校風,維護校園穩定的客觀需要
一方面,學生公寓是學校的細胞,是學生學習、生活、社交、娛樂的主要場所,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的重要環節。高校通過積極正面的教育引導、嚴格規范的校紀校規、典型的正面示范、良好的輿論導向、有力的獎懲措施等手段,教育引導和影響學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產生并增強集體主義信念、對公寓寢室、學校和社會產生歸屬感,在思想和行為上與集體成員相一致。因此,建設好高校大學生公寓文化是創建優良校風的必要前提。
另一方面,學生公寓文化建設是維護高校安全穩定的客觀需要。穩定壓倒一切,縱觀我國高校的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高校通常是各種思潮與社會穩定的晴雨表,一些社會思潮往往是首先在高校中敏感地表現出來。大學生思想活躍、社會責任感強、接受新鮮事物快;然而他們社會經驗少,對事物的認識和自身的情緒容易受到相互的影響和感染,好多“集體創意”都直接或間接的出自于學生公寓。因此建設好大學生公寓文化對維護高校乃至整個社會安定秩序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高校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
高校學生公寓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凸顯其育人功能。新形勢下,主動占領學生公寓這塊育人陣地,大力加強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對于促進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健康全面成長意義重大。在長期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實踐中,我校從學生公寓工作體制的創新入手,突出學生公寓精神文化的感染力、制度文化的約束力、行為文化的示范力、環境文化的熏陶力,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初顯成效。
1.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創新學生公寓管理體制和管理模式
為適應新時期對學生公寓管理工作的要求,更好地發揮其育人功能,進一步理順學生公寓管理體制,我校學生公寓主要采取的是學生工作處傳統管理模式與社會化物業管理模式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學生工作處主要負責對公寓園區學生的養成教育、常規管理、床位管理、開展一系列公寓文化活動,并對物業公司進行監督考核等;社會化物業管理主要負責衛生保潔、安全保衛、設施維修等服務性項目。
為了加強對學生公寓的組織領導,我校貫徹執行分管校領導、學工處副處長負責制,直屬于學生工作處的職能部門宿管辦代表學校行使學生公寓管理職能。我校學生公寓管理規范、科學、高效,按照“以人為本,服務學生”的工作理念,積極倡導“服務管理”模式,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同時,更注重服務學生、教育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公寓的育人功能和服務功能,努力營造溫馨和諧的住宿環境。我校學生公寓分為兩個公寓園區,宿管辦干事分工明確,一名負責a公寓區女生教育和對物業公司的監督考核,一名負責b公寓區男生教育和對物業公司的監督考核,一名負責b公寓園區女生教育、全校床位管理、公寓文化建設。
同時,健全了公寓學生管理組織,拓寬了民主管理渠道。成立了校宿管部,并下設公寓自治管理委員會,各樓棟有棟長,各樓層有層長。在宿管辦老師的指導下,自主開展宿舍衛生檢查、安全隱患查處、文化氛圍營造、學生宿舍聯誼、公寓信息傳達、學生意見反映、先進典型建樹等工作,進一步強化了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意識,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宿舍的民主管理與服務的熱情、積極性,使學生公寓真正成為學生的家園,學生成為公寓的主人。
2.推進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創新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的方法和手段
我校公寓文化建設在實踐中探索前進的道路,也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和完善,大膽的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環境文化四個因素有力的糅合在一起,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動,提高公寓文化的品位,使公寓文化具有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讓學生在活動中豐富知識、增長才干、提高素質、陶冶情操、錘煉品德,為早日成才打下基礎。
①推進優秀文明寢室建設,創建節約型公寓
為了進一步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學生公寓的步伐,加強學校學生的文明修養,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學工處宿管科自2007年以來,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推進文明寢室建設,共建節約型公寓”主題教育活動。此類活動以推進學生公寓文明建設為主題,以充分體現學生寢室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的陣地作用為主要內容,積極發揚優良傳統,增強節約意識,共創節約型公寓。
“優秀文明寢室”活動每月開展一次,宿管科對全校學生寢室進行全面檢查,對內務衛生優秀、學習風氣良好、晚就寢按時熄燈、不使用大功率電器、節約用水用電、愛護公物的寢室進行通報表揚并予以“優秀文明寢室”掛牌;對一學年度連續3次以上被評為“優秀文明寢室”的寢室評為“五星級寢室”;在“優秀文明寢室”、“五星級寢室”的寢室長中評選出“十佳優秀寢室長”等。
為了保證評比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學工處宿管科制定了《學生住宿管理規定》和《優秀文明寢室評比細則》,嚴格規范宿舍檢查程序和考核標準,并接受全校師生的監督。
②建設“示范性”公寓,打造環境友好家園
園區“示范性樓棟”創建活動,即先選擇一棟公寓作為試點,繼而全面鋪開。活動旨在加強對學生的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要求每個宿舍每天自行將生活垃圾帶出公寓,放在指定地點,杜絕亂扔、亂丟、亂吐現象的發生,共同打造和諧、潔凈、舒適的生活環境。
活動的主要內容有:
(1)所有同學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杜絕亂扔、亂丟、亂吐行為的出現,并請大家相互監督。(設有舉報電話)
(2)請寢室長安排好衛生值日表,每天由值日生將各寢室的生活垃圾帶出公寓,丟在指定的垃圾桶內。
(3)請勞動課任務區分在各樓棟的同學按質按量地完成每一次勞動任務。
(4)請各寢室的同學自覺維護好宿舍門口的衛生,勤掃勤拖,齊心協力,共同打造潔凈、和諧的美好家園。
活動的宣傳方式:
(1)學工處宿管辦在各公寓園區利用櫥窗進行了前期活動宣傳,并統一制作精美的宣傳標語張貼在各個公寓樓層。
(2)經過前期多層次組織,召開動員大會,向各系宿管干部、學生公寓自治管理委員會干部將活動的宗旨和意義宣講透徹,通過干部向每一個寢室宣傳。
目前,已經初見成效,各樓棟的同學們正在逐步適應這一新的管理模式,我校學生公寓的樓道(尤其是女生公寓)呈現出干凈、明亮的局面,公寓公共環境明顯好轉,生活垃圾基本已經帶下樓。
3.舉辦“寢室文化節”,豐富寢室文化生活
大學生寢室是校園文化的窗口,寢室集體作為大學生基本群體組織相對于其他學生組織有著獨特的功能和影響。寢室成員長期的共同生活影響著每個成員的生活方式、學習態度、行為規范、價值理念和理想信念,形成獨特的寢室文化。為了進一步推進寢室文明建設,營造溫馨舒適的寢室環境,校學工處、宿管辦每兩年舉辦一次寢室文化節,更好地加強我校學生的文明修養,提高宿舍文化的品位,陶冶學生情操,創造綠色環境,營造溫馨氣氛,營造健康、活潑、文明的生活氛圍,豐富大學生寢室文化生活。
迄今為止,我校已成功舉辦三屆“寢室文化節”,均由學工處主辦,宿管辦承辦,各系協辦。第一屆“寢室文化節”以“我愛我家”為主題,第二屆以“溫馨、和諧、個性”為主題,第三屆以“弘揚美德、增進團結、美化環境、展現自我”為主題。通過開展動員大會、寢室形象設計大賽、寢室文化生活作品征集大賽、寢室趣味運動會、“紅色之星”黨員先進模范寢室創建活動、“十佳宿管干部”評選、“優秀寢室長”評選、“活動組織工作先進個人”評選、寢室文化節頒獎晚會等九個涉及文化、體育、娛樂、藝術、生活等的一系列活動,有效地推進了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和寢室文明建設。
總之,當前大學生公寓文化建設既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這給公寓文化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如何更好地構建新型高校公寓文化,進一步發揮高校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朱志猛,張顯偉.高校學生公寓管理模式[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10,8(5).
[2]陳益飛.高校大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的探索[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報,2010(10).
[3]郭黃金.大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的路徑探索[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20(5).
篇7
一、常規工作
1、制度建設
完善檔案和各項規章制度,包括上一年度的檔案的保存和本年度的檔案分類整理。完善衛生監督小組成員日常管理制度,制定衛生監督小組成員評優制度、公寓委員工作職責等。
2、常規衛生檢查
每周二或者周四對外國語學院學生公寓進行檢查,每個月不定期對大功率用電器進行2—3次抽查。對衛生檢查中出現的未疊被子、寢室內務差的寢室上報學生科,進行全院通報。對大功率抽查出現的違規使用大功率電器的寢室或個人,收繳其大功率用電器,并上報學生科,由學生科對其進行處理。
二、特色活動
1、九月份到十一月份的工作重點:引導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
(1)“心連心——走訪新生寢室”活動,了解新生寢室的動向,為新同學排憂解難,并為新生寢室美化大賽及公寓文化節做好宣傳。
(2)整理寢室檔案,收集外國語學院大一、大二寢室長的聯系方式,實行床鋪對人制,為今后的工作做好基礎。
(3)結合校公寓部的“新生寢室美化大賽”的安排,為此活動進行宣傳和相關的指導,并爭取在美化大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4)十月份將舉辦為引導新生處理好寢室的各種問題為主要目的的主題班會,加強新生寢室的各方面建設。
(5)十一月份為了構建和諧安全的寢室,我們將舉辦以普及用電安全為主的消防安全知識一系列活動,并展示我院前一年度的星級文明寢室,鼓勵新生同學處理好寢室的各種問題。
2、十二月份的工作重點
篇8
大家好!我是來自經管系08公共事務管理1班的薛葦,今天我競選的職務是院宿管部部長。此時此刻我站在這個挑戰與機遇并存,成功與失敗同在的演講臺上,我的心情非常激動。首先很感謝學校領導能給我這次參選的機會,使我參與競爭一展自己的抱負。
首先讓我簡單地自我介紹一下,我的興趣愛好廣泛,為人隨和、沉穩,學習認真,工作負責、踏實,同時也積極參加了一些實踐活動。
經過冷靜思考,我認為自己競選宿管部部長有如下幾個優勢:
(一)我有較好的理論素養。
我的大學專業是公共事務管理,自考專業又是行政管理專業,專業學得也較好,因此,有較好的理論素養。
(二)我有較豐富工作經驗。
我曾在院學習部和“守望”支教社工作過近兩個學期,參加過“茶花”支教團的面試和培訓并正式成為廣州“燈塔計劃”的一名義工,暑假將前往湘西永順縣麻岔中學支教,積極參加了各種活動,并且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曾被院宿管部評為第六屆動感地帶校園寢室文化節最佳組織獎,被“守望”支教社評為“優秀社團干部”。
(三)學習成績優秀。
上學期期末考試綜合排名第十名左右,曾被院學習部評為第四屆青年學習節“學習之星”,今年四月分的長線自考四科全部通過,最高分86分。
(四)我有積極的心態和飽滿的熱情。
這是我在學生會和社團至始至終積極工作的動力。今天我們站在演講臺上都信誓旦旦地宣言把自己的部門建設好,可是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把這份激情延續到即將開展的工作中去。
如果我有幸當選為宿管部部長,我將做好以下幾方面:
首先,我會嚴格要求自己,不論在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上,我都要起到模范表率作用,要經得起領導,老師和廣大同學的監督、考驗。
篇9
一、指導思想工作實現新的發展。
二、工作目標:
做好各項學生工作,并積極配合學校開展有關的工作,使同學們的思想得到提高,真正做到聯系學校、學院和同學的紐帶工作。對同學們負責,受同學們監督。并且時刻不忘將創建和諧校園作為工作的基本思想指導,使各項活動不僅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更是思想上的一次提升。
三、工作內容
(一)理論學習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立足實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利用“十一周”等有利時機,開展以“愛國榮校”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同時深入實際,深入學生,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組織學習學校相關知識手冊,提高學生干部的理論水平。為學院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主題明確的文體活動
1、新老生見面會
2012年9月初舉行新老生見面會,座談會內容涉及大學生活、學習、心理等方面,對大學生活做全方位的詮釋,并對新生有疑惑的問題進行深入解釋。在面對面的交流的過程中,一方面讓新生樹立正確的科學發展觀,明晰對大學的認識。形成對大學生活正確的規劃、態度與思想意識;另一方面幫助某些
新生適應新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戰勝陌生、焦慮、不安、思鄉等情緒,全心全意幫助新生解決難題。
2、校園歌手大賽
2012年9月中旬,由文藝部負責在新生中挖掘優秀選手,為“校園十大歌手”大賽做積極準備。
3、寢室文化節征文4、校運動會5、迎新晚會
2012年10月初,由文藝部主辦迎新晚會。通過歌舞等文藝形式體現我院對新同學的人文關懷,讓新生在領略我院文化氛圍的同時更能體會其獨特的藝術環境讓他們感受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更為新生提供了一個展示其才藝的舞臺,充分發揚其潛力,讓他們對自己有新的認識,增進了解,讓他們的大學生活有一個良好的開始。
6、趣味運動會
2012年10月中旬 ,體育部還將繼續以往往年的傳統,舉辦趣味運動會,豐富廣大同學課余生活。
7、職場大賽
2012年10月下旬,學
生會將把精力放在挑戰職場大賽中,積極配合外聯部搞好今年的挑戰職場大賽,爭取在全校范圍內引起關注,將這一品牌項目發揚推進,和更多的商家取得聯系,為今后的工作的開展提供財力支持。
8、辯論賽
2012年11月將進行信息管理學院的傳統活動辯論賽,學生會全體部門將配合秘書處做好此項活動,選擇積極向上和大家關注的熱門話題進行辯論,充分調動了同學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增進同學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及協作能力,并為校辯論賽——“朝陽杯”挖掘新生力量,同時為海峽兩岸大專辯論賽做好準備。
9、寢室文化節
2012年11月將舉辦本院寢室文化節,旨在豐富學生寢室生活,陶冶情操,放松心情,以飽滿的精神投入新學期的學習中。其間將舉行以寢室為單位的智力對抗,星級寢室評比,寢室征文大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將科學發展觀貫徹實施。
篇10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不斷創新,特別是大學生公寓化管理模式的興起,寢室在大學生成長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在班級管理模式日益淡化的今天,寢室效應對大學生的影響日益增強。大學生在校期間有一半的時間是在宿舍中度過的。宿舍既是學生休息的地方,也是學生學習、娛樂、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及進行其他文化生活的場所,學生的思想意識、行為方式、學習風氣、人際交往的形成和發展,與宿舍這一特定環境密不可分。寢室成員間的共同學習,開辟了班級以外的第二個公共自由學習天地。寢室內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寢室成員的專業學習、技能訓練、學習紀律和成才有著密切關系。同時,寢室所營造的學習氣氛,調動了寢室各成員的積極性,使宿舍成為管理的重心,為班級的精細化管理提供了一個可靠的依托。因此,創建學習型寢室不僅開辟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更有利于培養優良的學風。
一、學習型寢室內涵與功能
學習型寢室源于美國學者彼得?圣吉學習型組織理論,是將西方學習型組織理論和我國當代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彼得?圣吉在其《第五項修煉》一書指出:學習型組織是一個不斷創新和進步的組織。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斷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創造真心向往的結果,培養全新、前瞻而開闊的思考方式,全力實現共同的抱負,以及不斷一起學習如何共同學習。
關于學習型寢室,沒有確切含義,綜合學者們的觀點,筆者認為學習型寢室是寢室成員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發展、追求個人的幸福,自覺地將學習融入宿舍生活之中,共同學習、相互學習、自我改變、自我完善、最終達到共同成長的目的。它包括以下幾個構成要素:
1.宿舍成員具有共同的發展遠景,并為實現目標而共同努力。
2.宿舍成員具有不斷學習的內在需求,并將之轉化為具體的行動,學習貫穿宿舍生活的始終,時時學習、處處學習、事事學習。
3.宿舍作為一個學習的團體,團體成員能夠相互分享經驗、方法。群體成員通過共同學習和交流,及時鏟除發展道路上的障礙,不斷突破群體成長的極限,從而保持持續發展。
二、學習型寢室與大學生成長的關系
(一)怎樣激發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樹立明確的學習理念是高校創建學習型寢室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
考上大學以后,很多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下降,積極性不高。通過學校組織十佳學習型寢室的評選,通過全校參與、活動展示、典型示范、十佳引領,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正能量,有效激發了寢室學生抱團學習、生活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互幫互助。這種帶動效應讓寢室成員團隊學習的精神、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成績以及平時學習時間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員最直接的參照物,他們在形成自己的學習特點的同時,在某些方面也不同程度地與寢室大多數人保持一致,從而促使學習態度的轉變,從要我學的強制學習變為我要學的自主學習,從而樹立諸如“三人行,必有我師”。“團隊互助學習”等學習理念,使學習真正成為每個寢室成員的內在需要和自覺行為。
(二)能夠增強大學生的團隊精神
90后大學生思想活躍,個性張揚,彼此之間缺乏足夠的團隊精神。但是學習型寢室的建立,使這群年齡相仿、文化素質接近的寢室成員之間有了共同的理想和奮斗目標。我校通過組織學生寢室文化藝術節,通過以男生寢室為主的“三人制籃球賽”,以女生寢室為主的“花鍵大賽”,記錄寢室成員成長歷程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主題評選等來強化寢室團隊建設。不僅如此,作息習慣、生活情趣、業余愛好的趨同和從眾,共同合成對寢室成員的鞭策力。在共同的理想和目標的激勵之下,寢室成員之間一榮俱榮,一辱俱辱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寢室成員的集體榮譽感,增強他們以寢室為單位的團隊奮斗精神。寢室成員的互相幫助,增進了同學間的團結友愛,促進了共同進步,對增強寢室學習氛圍,推動學風建設無疑會起到積極作用。
(三)能夠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
寢室是一個具有相對獨立性和封閉性的公共空間,大學生可以在這里袒露胸懷、暢所欲言。青年一代躊躇滿志,思維活躍,社會上各種觀念、理論、思潮都會在這里碰撞。寢室同樣也容易成為各種庸俗文化和流言的集散地。寢室小環境的文明程度、格調的高低,既反映大學生自身的精神風貌,又對大學生身心產生影響。學習型寢室所營造的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寢室環境能夠使寢室成員和睦相處,形成良好的心境和愉快的情感,通過評建學習型寢室的共同奮斗經歷使道德情操得到升華。總而言之,構建學習型寢室不僅有助于大學生超越自我,實現自我價值,培養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學習、創新能力,而且有助于促進高校學風建設與思想道德素質提升。
三、結合本校實際如何通過創建學習型寢室促進我校學風建設
(一)構建全程檢查評比體系,讓學習型寢室創建通過習慣培養促進學風建設
通過學習調查發現,跟圖書館學習時間相比,大家普遍認為寢室作為第二學習場所的時間較多。然而,在基本屬于學生私人空間的寢室,大家的自我約束力不會太強,加之大家的主動學習觀念的缺乏,所以寢室很容易變成娛樂場所,變成學生的“第二網吧”。針對這一現象,我校在每周一到周四的晚上,學校安排各學院的輔導員老師和學生干部組成晚自習學風督察小組對全校寢室進行分組巡查與評比;我們安排校院兩級學生干部在每周早自習時間段對參評學習型寢室進行抽查早起、內務、早自習等通過這種日檢周查月評的日常檢查積累,通過習慣培養,讓學習型寢室創建評比能從形式轉化為動力促進學生互助學習。
(二)構建全新寢室文化藝術節,讓學習型寢室創建通過素質拓展、培養團隊合作意識來促進學風建設
在學習型寢室建設過程中考慮到實際情況,單一的檢查考核,學生的角色僅僅是被參與,很難被學生接受歡迎。因此,在學生園區的管理方式上,采用多元化方式:以寢室活動來吸引大家的參與積極性,將管理檢查項目結果作為寢室文化藝術節各項活動的參與資格和起評分。通過我校極具視角地開辟了以學生寢室為參賽單位的學生寢室文化節,將校園活動范圍縮小至寢室這個最小集體。寢室文化節:以男生寢室為主的“三人制籃球賽”,以女生寢室為主的“花鍵大賽”,“十佳專業學習型網站”的評比,記錄寢室成員成長歷程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主題讀書筆記、寢室相冊評選,最終產生全校年度十佳學習型寢室。在這里,有來讓大家展示自己寢室德、智、體風采的舞臺,同時也有豐厚的獎品。全校寢室通過日常檢查參與學習型寢室創建第一階段,第一階段優評寢室通過參與各項寢室文化節活動展示自身特色,通過十佳學習型寢室評比形成典型示范。這無疑將更大范圍地惠及在校學生所在寢室的學風創建,為學校的學風建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方面。當今社會的主流,不再是一個人的能力價值的體現,往往是一個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適應社會需要大學生都能學會如何去融入團隊的合作。現今的大學生,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識到這一點,處在校園最小單位集體的學生,同樣跳不出這個定論。通過參加活動,讓大家都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這就是活動的目的之一所在。例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主題讀書筆記、寢室相冊評選活動,需要參賽單位寢室的所有成員共同努力來完成:“讀書筆記”評選,交流讀書筆記,發揮筆記的最大價值,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形成在學習上你追我趕的勢頭;僅僅一個人的學習成績很好,其他成員的成績如果太差,很顯然在這里不會占優勢,這里更需要大家在學習上的的互幫互助。“記憶相冊”評選,記錄寢室成員之間美好的時光。“行”在路上,為進入大學以來的寢室生活留下一本回憶。寢室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小家,在過去的日子里,一起經歷了許多歡笑和悲傷。它的完成離不開所有成員的共同努力,每個人的風采需要在一本小小的相冊里得到展示,需要大家朝著這一共同目標努力,需要大家相互之間的配合。在過程中,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三)構建文明倡導活動體系納入學習型寢室創建,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學風建設
在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方面。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高校后勤社會化步伐的加快,學生公寓的管理模式相應地由學校管理向業主管理過渡,學生寢室的思想政治工作、學風創建日常管理等工作已經相對弱化。大學生思想活躍,精力充沛,學生寢室的學習氛圍、文化活動、衛生、秩序會直接反映出學生素質的優劣,反映出學生公寓文化建設以及學生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更是反映學校校風和“兩個文明”建設的窗口,是學校內涵式發展的具體體現。學生寢室是規范大學生思想道德和精神面貌的重要場所,因此,以學生園區四大日常管理工作為平臺,通過文明倡導活動的開展增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是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