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5 02:55:2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合唱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合唱

合唱藝術與合唱指揮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本篇講述了合唱藝術的特點、合唱的分類、指揮拍子的圖示、起與收拍、左右手的配合、合唱聲音訓練的方法與手段、合唱發聲呼吸的運用、共鳴的位置、吐字咬字的規律和方法指揮的案頭工作等。

關鍵詞:合唱藝術合唱指揮

一、什么是合唱藝術

合唱是聲音的共性的藝術,是通過多聲部多層次多種表現手段及處理方法達到高度協和的一種綜合性極強的藝術表現形式,合唱這種藝術更多地是淹沒自己而突出集體,所以它是群體藝術的結晶,是一個有機組合的和諧的整體。

合唱包括了和聲的功能、復調、轉調等多種旋律織體的表現形式。它音域寬廣,音色豐富,極富于聲音表現力。一個合唱團藝術水平的高低,預示了這個團每個隊員的音樂功底、修養和文學造詣。因此合唱指揮又起著至關重要的主導作用。一個好的指揮的排練能給合唱隊員留下最有價值的音樂知識和對音樂的感受力,更能給觀眾留下最有價值的藝術享受。

合唱藝術代表著一個國家民眾的文化藝術素質,體現了時代的精神面貌,它是體現國風國貌的一個方面。合唱本身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對培養人們的集體主義榮譽感和團結精神,具有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和影響。合唱藝術最能夠體現人民群體的思想感情,同時也最能提高人們對音樂的理解,培養人的綜合素質。

查看全文

合唱藝術多重魅力

合唱以它獨特的審美聽覺、多聲部的和聲層次、多種音色的人聲組合,成為最美妙和諧的音樂藝術,在美育和音樂教育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很重視音樂教育,特別是大中小學生的合唱教育,通過合唱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提高音樂修養和人文素質,使學生進入圣潔的藝術殿堂。筆者多年從事大、中、小學合唱團的組織輔導與訓練工作,對合唱藝術的魅力體會至深,合唱作為一種聲樂藝術,對音樂情感的表達較器樂更為直接,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是音樂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而在經歷了萌芽、成長、成熟、轉型等發展階段之后,合唱藝術更擁有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是最易于推廣普及的、最有影響和成效的音樂活動。

一、合唱積淀的文化藝術魅力:傳承歷史演繹經典

西方合唱脫胎于基督教,據傳古希臘荷馬的詩篇伊利亞特中就有許多描繪集體演唱和舞蹈的片段。中世紀以后,器樂音樂遠未成熟,人們已經用合唱來演唱多聲部的復調音樂。在西方音樂文化的發展史中,合唱這種表演形式,無論作為教堂里宗教的工具,還是作為宮廷貴族音樂,以及在后來的歌劇、交響樂中都占據著重要位置。在我國,多聲部合唱在民歌中占據著重要而特殊的位置(如侗族大歌等),西洋合唱藝術傳入至今也已有百年歷史,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歷史時期,都產生了大量耳熟能詳的合唱作品,形成強大的藝術與精神的力量。新文化運動時期,趙元任、黃自等音樂家的合唱作品做出了成功的藝術嘗試;抗日戰爭時期,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最重要和最具影響力的作品就是合唱《黃河大合唱》,它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激發了人民戰斗的勇氣,塑造了中國人民不屈不饒、奮勇拼搏的形象。新中國成立后的《歌唱祖國》《長征組歌》《牧歌》等一些膾炙人口的佳作,體現了我國合唱歌曲的民族風格的嘗試,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出現了很多不同風格和體裁的經典合唱作品,使合唱走進了百花爭艷的繁榮時期,各種合唱演出和比賽,特別是中央電視臺推出的青歌賽的合唱比賽,更是把合唱推向了更高的藝術境界。

二、合唱的聲音魅力:豐富的音色多彩的和聲

古語說:“絲不如竹(zo,南音),竹不如肉(nio,南音)",這里絲指弦樂,竹指管樂,肉指人的歌喉,意為弦樂不如管樂美妙,而管樂再婉轉動聽,也比不上人的歌聲魅力大。合唱藝術可以分為同聲合唱類、混聲合唱類和無伴奏合唱多種類型,合唱的音色包括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童聲以及他們之間搭配產生出來的復合音色,在表演形式上也可劃分為交響樂音樂會、合唱音樂會、歌劇、文藝晚會中的合唱以及合唱比賽等多種形式。合唱具有最廣的音域、最大幅度的音量力度變化和最豐富多彩的音色。合唱作品中,不同的音色、力度和速度呈現出不同的情感和風格,同一首歌曲經過不同歌手的演繹、不同形式的編排常常會具有風格迥異的韻味和情感,如歌曲《天路》韓紅演唱得高亢、寬廣而細膩,而武警男聲合唱團演唱除了細膩還非常粗狂、雄渾和大氣。合唱藝術正是通過和諧的聲音及音色變化,力度的強弱、速度的快慢等形式,用歌聲的方式來表達藝術形象和情感的。在合唱藝術中,聲音始終是核心要素,如果說獨唱追求的是個性,合唱追求的就是共性,因為合唱是整體的藝術,要求其歌唱發聲的統一和諧,才能形成共性的藝術處理與情感表現。合唱藝術也注重每位成員的聲音質量,合唱團員需要對合唱的聲音形成清楚的概念。在合唱訓練中,科學統一而有效的發聲方法是合唱成功的基礎,它要求追求美感的、圓潤的、能將自身的個性融入合唱共性的聲音。指導教師要循序漸進地建立并強化正確的聲音形象和對錯誤聲音的糾正,用正確統一的發聲方法來演繹正確統一的聲音,這樣有利于形成統一和諧的聲音效果。合唱藝術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和聲,和聲可以使合唱產生恢宏無比、氣吞山河的震撼效果,如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貝多芬的《合唱交響曲》等;也能表現虛無縹緲、若隱若現的效果,如拉索的《回聲》、瞿希賢的《牧歌》等。合唱中的和聲是由兩個以上的聲部同步或不同步進行產生的縱向音響效果。聲音的縱向距離不同,音色不同及聲音的多少不同形成了豐富的和聲色彩效果。統一、準確、音色純正是合唱的和聲效果基礎,在合唱訓練中要非常注意每一聲部內聲音的統一和聲部之間音色的統一、音量的平衡、每一個音準確的音高以及橫向樂句的處理,使各聲部旋律線條清楚,層次分明,這樣縱橫細膩處理好合唱,使和聲真正成為合唱的調色盤,可以調整不同的色彩和厚度,可以自由的表達歌曲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風格特點。而在訓練個人的音準、音質方面,需要充分挖掘人聲的潛力,最大限度地擴展人聲的音域,美化聲音、在個性的基礎上強調共性,這樣才能使合唱的聲音具備深度、廣度和立體感,才能自如地表現聲樂作品。

三、合唱的語言魅力:表達最直接而豐富的藝術

查看全文

公司合唱比賽晚會致辭

男:尊敬的各位領導

女:各位來賓,同事們

合:大家好!

男:xx公司合唱比賽現在開始。

女:特別令人高興的是:xx領導也從百忙中趕來,親臨賽場,為我們的選手加油助陣。

男: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為xx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查看全文

西洋合唱對中國合唱的影響論文

摘要:合唱是源于西方的藝術,是西方音樂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體裁。中國合唱的發展受外來音樂影響,并與中國人民的斗爭實踐及文化教育事業發展緊密相連。由于中西方在政治、經濟、文化的不同,使中國合唱是沿著完全不同于西方的道路發展的。深厚的中華文化傳統和獨特的土壤條件,必然使中國合唱具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

關鍵詞:西洋合唱中國合唱影響意義

合唱藝術因其豐富的表現力、感染力和廣闊的表現范圍,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和較高層次美學內涵的藝術形式。贊美人世間的真、善、美,提高人的素質,創建精神文明,弘揚真理,在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乃至凈化人類靈魂大業中,合唱藝術將起到令人矚目的巨大作用。合唱藝術以其特有的協調、和諧和統一、產生的效果和藝術表現力,在聲樂表演形式中力踞“群雄之首”、讓人置身于天籟。它發展的每個歷史階段,無不是與社會的變革緊密相關的,無不是在反映新時代、新思想與舊的習慣勢力和舊思想做斗爭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社會的進步為合唱的發展提供了一片沃土。

一、西洋合唱藝術的發展

西方合唱音樂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品類繁多。在巴洛克以前,主要是無伴奏合唱的教會音樂,如彌撒、安魂曲、圣母悼歌等。與此同時,還有世俗題材或半宗教,半世俗題材的復調合唱曲如克勞蘇拉、經文歌、牧歌等,常用法語、意大利語或拉丁語演唱,有時采用樂器伴奏。

從基督教誕生,歐洲進入中世紀的宗教統治時期,歌唱開始被教會壟斷。公元4世紀,羅馬教皇西爾維斯特(St&Sylvester,314-336在位)在羅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歌唱學校。大約9世紀出現了最早的兩聲部的合唱,稱“奧爾加農”。12世紀出現了“第斯康特”。13世紀起,歐洲開始盛行復調音樂,多聲部的合唱成為復調的主要形式,開始主要用于教會合唱團。

查看全文

廉政歌曲合唱比賽致辭

同志們:

在全市積極開展“新創廉政歌曲大家唱”活動,是今年省紀委和市紀委倡導的一項重要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活動。市紀委駐市建設局紀檢組高度重視這項工作,組織市建設局、市規劃局、市環保局、市城管局、市人防辦和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6個單位,結合我市今年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開展本次廉政歌曲合唱比賽,用歌聲來抒發愛黨愛民情懷,弘揚廉潔自律正氣,展現新時代黨員干部風貌。市建設局紀檢組組織這樣的寓教于樂的活動,既活躍了大家的生活,又能有效宣傳為民服務、廉潔從政的教育主題,是一個很好宣傳教育活動,我代表市紀委對紀檢組開展這次合唱比賽活動給予肯定和支持。

今天在座的各單位領導也都很重視這項活動,積極響應市紀委的號召,大力支持和配合紀檢組開展本次活動,組織本系統黨員干部認真學唱和練習,掀起了學唱廉政歌曲的熱潮。有的單位在本局系統率先開展了合唱比賽,有的單位參加了市里的合唱比賽,不少單位領導班子還帶頭學唱,并且親自帶隊參加比賽,體現出良好的黨性黨風和高度的組織紀律性。希望各單位繼續發揚這種精神,利用各種形式營造良好的反腐倡廉氛圍,把我市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進一步推向縱深。

最后,預祝比賽圓滿成功,預祝各參賽單位取得好成績!

查看全文

合唱比賽主持詞材料

男:清風拂柳、溫陽普照,激情澎湃、盛世歡騰。

女:在這播種希望、描繪錦繡的季節里,學院又迎來繁花似錦的春天。

男:迎著太陽,我們鋪開七彩的畫卷,

女:走向未來,我們書寫豪邁的誓言。

男:蘭天當紙,海水為墨,寫不完青年心中的頌歌,

女:群峰放聲,大江展喉,唱不盡我們永恒的贊歌。

查看全文

透析小學合唱教學

合唱藝術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廣泛的群眾基礎,越來越受到學校和教育部門的重視和學生的歡迎。但如何在小學進行合唱教學,便成了擺在我們小學音樂教師面前的一個實際問題。合唱是烘托進行演唱的藝術形式,是集體共同創造的音響來進行作品內容的表達和藝術形象的塑造,是一種集體性很強的聲樂藝術形式,是音樂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合唱作為一門綜合藝術,在教學過程中包含著聲樂技能、技巧,以及對音樂作品的欣賞能力與表現能力的培養。因此,要想在小學有效地開展合唱教學,就必須從合唱作品的選擇、音樂基本訓練和合唱練習的過程都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小學合唱要選擇相應的合唱作品

為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功能,活躍校園文化,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選擇好的并且合適的合唱作品便成為教學的前提條件。由于小學生音樂素質、年齡、性別等各方面的限制,在所選擇作品時我們應結合學生的生理年齡、嗓音、學生對音樂的熱愛程度、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學生的參與意識等。

比如小學低年級學生可以選一些充滿意趣的作品,如阿塞拜疆民歌《我的小雞》、《賣報歌》,活潑輕快的《鈴兒響叮當》、《放風箏》,而中高年級則相應難度增加,選擇表現力更強的《春天來到田野上》、《太陽出來了》;而初中的孩子則應該增加一定的難度,改編的無伴奏合唱曲《趕牲靈》、《青春舞曲》、《阿拉木汗》等等。

總之,選曲一定要揚長避短,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既可以實現合唱教學的目的,又能培養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查看全文

合唱藝術發展策略探析

摘要:合唱藝術有利于提高國民文化素養,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團隊凝聚力,引導人們身心健康發展,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長期以來,我們對合唱藝術進行著艱難的探索,合唱也對各個時期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助推力,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前我國合唱藝術發展進程中存在一些問題,面臨著一些挑戰,基于此,本文以合唱藝術發展現實意義為基礎,總結分析現階段我國合唱藝術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新時期合唱藝術發展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合唱藝術;意義;問題;策略

合唱藝術起源于西方,從鴉片戰爭開始逐漸引入我國。[1]經“五四”運動的推動,合唱藝術在我國范圍內得到一定的推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合唱藝術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在為“兩個一百年”目標努力奮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國合唱藝術欣欣向榮,多元化發展趨勢明顯,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面臨一些挑戰,值得我們思索。

一、新時期發展合唱藝術的意義

(一)合唱藝術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激發了凝聚力。眾所周知,合唱是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它要求參與人員具有較好的音樂基礎、演唱能力與配合能力,能夠靈活掌握各類音樂節奏。一直以來,合唱藝術是一種藝術感較強的表現方式,對聲音協調度要求較高。[2]合唱藝術具有顯著的群眾性、社會性、廣泛性等獨有特征,能夠真正滿足人民群眾的藝術需求,陶冶情操,激發斗志,凈化心靈。(二)合唱藝術生動完美地詮釋了集體主義精神。從學生到工人,從兒童到老人,從職員到軍人,從喧囂的城市街頭到靜怡的田間,從邊緣的海島沙灘到金碧輝煌的音樂大廳,合唱藝術營造出了一種積極向上、健康愉悅、團結友愛、追求美好生活的濃厚社會氛圍。合唱藝術引導人們擯棄自身雜念,開闊心胸,對生活充滿希望,合唱中那些豐富的和聲、優美的旋律和變化無窮的聲部,讓人們想象到人性的真善美。(三)合唱藝術培養了愛國主義精神合唱藝術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強大動力,是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向心力的肥沃土壤,其充分彰顯了愛國主義精神、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和團結協作的凝聚力,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從而促使合唱藝術在和諧社會中得以有效延伸。

二、新時期合唱藝術的發展現狀

查看全文

合唱伴奏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文章從彈合唱伴奏前的準備工作、鋼琴伴奏與合作者之間的關系以及伴奏者的責任與舞臺表現等幾個方面闡述如何為合唱團彈好鋼琴伴奏。

關鍵詞:合唱伴奏有效練琴責任聲音和諧

鋼琴可以獨奏、協奏,也可擔任聲樂或器樂伴奏,而且是以單一樂器擔任伴奏中較為普遍和有效果的一種。無論是獨奏還是為其他藝術形式伴奏,鋼琴的作用都是較為重要的,都應有科學的、系統的方法作指導,下面筆者就這些內容作一些探討。

一、彈合唱伴奏前的準備工作

(一)熟悉合唱作品:了解作品的內容、體裁、風格、特點、結構、技術難度等。當拿到新作品時,伴奏者應把小節數標于譜上,以便配合指揮及合唱隊員進行有效排練,也是自己對全曲的一個大體熟悉的過程。

分析作品:通過看總譜找到作品的分層情況,全曲的高潮在哪里?是否有轉調或變奏段落?前奏和間奏在全曲所占的比例關系如何?由于前奏和間奏部分是鋼琴伴奏的獨奏表現形式,所以伴奏者要尤其重視這個環節。

查看全文

少兒合唱團訓練分析

摘要:少兒合唱團創建之后,緊接著合唱團的訓練也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工作,它具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性。隨著中國合唱事業的不斷發展,少兒合唱團的訓練也越來越規范和專業化。本文主要針對少兒合唱團的訓練、應注意的問題及訓練管理三方面進行研究和探析。希望能夠給各位老師在少兒合唱團的訓練中帶來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少兒合唱團;訓練管理

合唱可以說是體現團體合作精神和力量的一種藝術,具有普及性強、參與面廣的特點。合唱團更是一種有效地音樂教育形式,能夠對少兒的音樂認知、音樂態度和音樂素質起到一定的培育作用。因此,少兒合唱團的訓練工作尤為重要。

一、少兒合唱團的訓練

合唱隊在練習時要對姿勢、呼吸、發聲、聲音、音準、節奏、吐字咬字、聽辨能力、情感表現等進行全方面的訓練,以達到提高音樂素質及技能的目的,并能正確運用到演唱當中。(一)正確歌唱姿勢的練習。少年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訓練中要有一套符合少兒特點、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才行。且教師在訓練過程中要反復提醒姿勢,站立時,要求他們做到:身體自然直立,抬頭挺胸收腹,身體放松,不能聳肩,雙手自然的放在大腿兩側;雙腳稍稍分開或一前一后丁字步,身體的中心要落在兩腳之間,重心要穩,身體不能僵硬;眼睛平視前方;面帶微笑,表情要自然,還要根據作品演唱的內容和需要隨時更換表情。坐姿時,也不可以隨意,背要挺直,自然放松,與站立時的上半身要求基本一樣;坐凳子的三分之一,腰不能垮;雙腳踏地平放。律動時,“拍點”的練習非常重要,盡量做到整齊統一、美觀大方。(二)有氣息支撐的呼吸練習。每次排練前的氣息練習必不可少。剛開始可用自然吸—自然呼、緩吸緩呼、急吸緩呼等單純的呼吸方式進行氣息練習;之后再加入循環呼吸練習。呼吸訓練時可以讓學生雙手叉腰,體會吸氣時腰部橫膈肌往外擴張膨脹及緩呼時收腹的感覺;也可用發“Si”來辨別檢驗吐氣是否均勻;并且要求學生在吸氣時避免抬肩、胸口僵硬、鼓肚子的毛病。(三)正確而自然的發聲。首先是要求隊員模仿打哈欠的動作,來解決隊員“開口唱”和“打開喉嚨”的問題。要求學生口鼻同時吸氣,張開嘴,下巴放松自然下落而不顯僵硬,舌頭平放在下牙齒與下牙床相接的地方,上口蓋及軟腭自然提起,喉頭下落,喉嚨張開,感覺用嘴去咬一個大蘋果的感覺。在少兒合唱團訓練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齊、準、合,聲音統、通、透。發聲訓練一定要求是:正確而良好的起聲(開口齊);正確而良好的基音;正確的擴大、擴寬音量。根據不同作品的需要選擇正確的起聲方法,軟起聲還是硬起聲。一般情況下,合唱訓練中硬起聲運用較多。(四)“輕聲”歌唱和嘗試共鳴訓練。“輕聲”歌唱是一種有效的訓練方式,能夠使孩子們逐漸的建立起聲音觀念,為日后的歌唱活動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教師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目標,不能盲目的追求音量和力度,而要培養學生們具備干凈、柔和的聲音。培養學生感覺聲音都是從鼻子以上的部位發出來的即所有的音都必須在鼻腔以上。嘗試著進行共鳴訓練,用打哼鳴的方法去找共鳴位置。找聞花香的感覺去打哼鳴:鼻孔興奮的張開,下巴放松,嘴巴微閉,口中像含半口水,聲音集中在眉心中間的一個點上。可以先單純的練習元音再加入輔音,最后再加入歌詞循序漸進的進行練習,切不可操之過急。(五)音準和節奏的訓練。音準和節奏對于合唱來說是非常關鍵的。音準和節奏的準確性對合唱聲音效果的呈現及表演的成功與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般可以采用音階練習和音程練習法,對于基礎好的團隊不僅要練自然音階模唱,還要練習半音階及全音階練習,要求音準,音色和諧。還有音程練習等。節奏練習時,一定要求學生邊打節拍邊念節奏,培養學生良好的節奏感。既可加強平穩節奏的訓練,也可加入變化節奏的練習等,提高學生的反應靈敏性。同時,在訓練時也要盡量避免無趣乏味,可以結合各種肢體動作以及唱跳結合,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遵循由慢到快、由易到難的原則進行練習。總之,科學的訓練音準和節奏就是要日積月累反復練習,持之以恒。(六)咬字吐字的訓練。在合唱訓練中應該科學地咬字與吐字,字頭出來時要準確且在拍點上,字尾要整齊統一,且在結束時要做好字的歸韻。尤其中國的語言文字發音要標準,音調要準確,以達到“字正腔圓”與“字正腔純”的目的。西方的語言演唱也要求發音標準,元輔音清晰明確。在演唱元音時,嘴巴可以稍微往前嘟一點,這樣內口腔的空間也就大一些,元音也就好聽一些等等。其中也可以采用繞口令的方法來進行咬字與吐字訓練。(七)聽辨能力的訓練。“干凈、清亮、甜美”是少兒合唱的音質特點。訓練時要注意培養孩子們學會傾聽和辨別“好”和“對”的聲音,及時調整演唱方法,正確掌握弱聲唱法,尋找高位置,力求做到共鳴。同時實踐也證明:一切強而有力的聲音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弱聲基礎上的。要強調“用豎的感覺唱歌”,位置要掛起來,增加空間感,切不可“橫著”和“咧”著唱。要讓聲音有一種“流動感”,啟發學生有一種“把聲音唱給遠方的親人”的感覺,最大限度地發揮童聲魅力,力求做到真假聲相結合的正確演唱方式。當然在演唱不同類型的作品時,要求的聲音位置也應有所不同。如:選擇西方宗教作品時,聲音的位置就應該靠后;選擇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濃郁的合唱作品時,聲音的位置就應該靠前等等。力求做到音色統一,聲部和諧。也力爭做到:“高而不擠,低而不壓,強而不炸,弱而不虛,聲音豎且集中”的優美音色。(八)情感表現力的訓練。作品的藝術處理上,必須謹慎而細微,要具體到每一個樂句、每一個音符、每一個音樂記號、每一個字。應忠實于作者的原意圖和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的基礎之上再次進行二度創作。人的情感在聲音上的表現不僅僅只體現在音樂的速度、力度、音高、音色等方面的變化上,還應該有情緒的對比和情感的投入。因此,對歌曲進行藝術處理時,合唱要加強情感表現力各方面的訓練,一定要訓練出極好的聲音控制能力和音樂情感表現能力,這樣才能演唱各種不同風格的作品,也才能使合唱真正的體現出藝術的靈魂。

二、合唱中應注意的問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