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透析
時間:2022-03-10 04:09:00
導語: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
論文摘要:創意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而知識產權的管理和保護,已經成為創意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文章從分析創意產業與知識產權保護的關系入手,介紹我國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以強調知識產權保護是創意產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并就如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出了一些建議。
“資本的時代已經過去,創意的時代已經來臨”,當今世界已步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生產和創新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創意產業與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關系日益密切,作用日益凸顯。從世界范圍來看,創意產業每天創造220億美元產值,并以5%左右的速度遞增,在創意產業發達的國家,其增長速度更快,美國的達到14%,英國的達到12%。早在2000年,創意產業就成為英國的第二大產業,約占英國國民生產總值的8%,僅次于金融服務業。美國是全球創意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創意產業超過航空、重化工及汽車等傳統產業領域,成為最大的出口產業,2007年,美國核心版權產業的增加值達8891億美元,約占GDP的6.44%
相對于歐美國家來說,中國創意產業的發展才剛剛起步,如何推動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促進自主創新,推動中國創意產業健康持續的良性發展,已成為知識產權保護領域的重大課題。
本文從分析創意產業與知識產權保護的關系入手,介紹我國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以強調知識產權保護是創意產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并就如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創意產業與知識產權保護
“創意產業”一詞最早出現在英國,是在世界經濟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一種推崇創新、推崇個人創造力、強調文化對經濟的支持與推動,是圍繞知識產權的開發和保護組織起來的新型生產關系,主要涵蓋了廣告、建筑、藝術和文物交易、工藝品、設計、時裝設計、電影、互動休閑軟件、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軟件、電視廣播等I3個行業。
作為以知識要素為基礎的新經濟模式,創意產業蘊涵的巨大潛力與社會財富,使之在轉型城市功能、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城市形象、增強文化軟實力的過程中成為被關注的焦點。然而,面對著因特網等數字化新傳播方式的產生和發展,創意產業在迎來新機遇的同時,也受到了更多新的挑戰。
就創意產業而言,從事創意工作的人員投入的是一種精力,很難準確的對其投入值做出估量,再加上創意產品通常比科技新產品具有更強的外在表現形式,更容易被模仿抄襲。一旦發生侵權,就會面臨維權難、成本高的問題。加之其配置的資源—“創意和智力成果”具有無形性、地域性、時間性、易復制性、難保護性等特點,其產生的問題就必然應由知識產權及知識產權制度來予以規范,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也必須通過知識產權法律法規來進行保護。
所以,知識產權保護就是創意產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正如“創意產業之父”約翰·霍金斯形象的將知識產權喻為創意經濟的“貨幣”,將保護知識產權的相關制度喻為“銀行”。一個創意從產生到形成樣品,需要知識產權制度予以確權,而對產品原創性的承認和保護,其實就是尊重和承認個人創造力的價值;再從樣品變成商品到交易,同樣離不開知識產權制度的保護,因為創意產品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創意和創新環節的收益上,如果相關的權利主體沒有從其創意產品中獲取收益,那必然會失去創新的動力。
知識產權保護對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樣還體現在當前很多國家、地區及一些國際組織對創意產業的定義中。如最早提出創意產業概念的英國,在其創意產業的定義中就明確指出“個人創意、技巧及才華”需要“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而聯合國對創意產業的定義也同樣強調了知識產權的巨大保障作用。
可見,知識產權是創意產業發展的制度支撐,同時也是世界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規則。隨著創意產業逐漸進入全球經濟的中心舞臺,知識產權保護必將成為創意經濟活動中的重要因素。知識產權保護不僅使創作者、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更是創意靈感產生,創意生產力轉換,創意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保護得以實現的基礎。
二、我國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及知識產權問題
(一)我國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創意產業在促進文學、藝術、文化與教育事業發展方面的作用逐漸為國人認識,中國創意產業有很大發展,尤其是香港、臺灣地區,創意文化產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城市積極推動創意型行業的發展,正在建立一批具有開創意義的創意產業基地。我國創意產業的理論研究已有一定基礎,創意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就文化創意產業而言,2007年,北京市、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992.6億元和857.81億元,分別占GDP的10.6%和7%;2008年,深圳市、杭州市文化創意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550億元和576.86億元,分別占GDP的7%和12%02004年到2008年,成都市文化創意產業營業收入從232.54億元提高到595.62億元,增加值從65.81億元提高到133.7億元,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3.2%上升到3.4%。但與先進國家比較,中國的創意產業還比較落后,需要努力。2004年,中國的專利使用費和特許費收入為2.36億美元,占世界市場份額不到2%,其中大部分是跨國公司在華研發機構向其母公司出售的知識產權。中國專利使用和特許經營費一項的貿易逆差為42.6億美元,占中國服務貿易逆差的44%,同期美國的年專利使用費和特許費收入超過400億美元。
目前,我國創意產業還是市場不成熟、需求不穩定、產業鏈尚不完整的風險產業,又是有效需求高速增長、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經濟效益非常誘人的朝陽產業。正是具有如上的這種相輔相成的特點,使我國的創意產業面臨著經濟結構限制、整體職業結構缺陷、城市發展規劃思維定勢等問題,但最根本的問題是知識產權缺乏有效保護。
(二)我國創意產業中的知識產權問題
我國創意產業在發展中面臨著較多的知識產權問題,其根源就在于知識產權意識的薄弱。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大量民族品牌被國外搶注。商標權是創意產業經營領域中很重要的知識產權,通過對商標特別是馳名商標的使用和推介,能夠給所有者帶來持續的收益。但由于我國企業的商標意識淡薄,在商標策略上通常采取的是“產品跟進策略”,即產品和市場開拓到哪里,商標才開始在哪個國家或者地區注冊。甚至有的企業因為辦理商標國際注冊費用高而不愿在國外注冊,這就給人以可乘之機,往往導致自己的商標被他人搶注而陷入被動?!巴踔潞汀鄙虡嗽诘聡粨屪ⅲ巴侍谩鄙虡嗽谌毡颈粨屪ⅲ拔寮Z液”商標在韓國被搶注。為了商標的回歸,這些企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第二,自主版權文化精品太少,對衍生的外圍知識產權開發不夠。目前,我國是文化產品進口國,本土文化精品嚴重不足,電影票房收入}o%依賴進口大片,少年兒童喜歡的動漫60%來自日本、30%歸屬歐美,網絡游戲市場半壁江山被外國公司所占領,暢銷圖書多為外國產品或中外合作產品。即使有一部分自主版權的文化精品,在獲得專利或版權后,由于沒有及時地塑造品牌和注冊商標,以致不能實現效益的最大化。第三,盜版侵權行為屢禁不止。目前,雖然我國整治盜版出版物的力度不斷加大,但仍未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我國盜版現象依然嚴重,盜版率長期居高不下。從長遠來看,盜版行為的存在,嚴重損害了眾多創意、創作、制作者的知識產權權益,亦損傷了整個社會安全享用文化成果的消費和使用心理,甚至損傷到了人們正常文化消費的道德底線,嚴重阻礙了創意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所以打擊盜版、保護版權是我們推動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
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促進創意產業健康發展
創意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知識產權的保護,在大力推進創意產業發展的同時,就必須考慮以知識產權的創造、生成、開發利用和維權保護為主要內容的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以健全的知識產權保障體系激勵創意活動。
(一)建立并完善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與政策體系
從宏觀層面看,要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需要國家建立并完善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與政策體系,以法律保護和政策支持來鼓勵和推動企業與個人創新,增強文化創意產業的原創能力。與創意產業相關的!知識產權制度主要包括著作權制度、商號權制度、商標權制度及外觀設計保護制度。
在我國,涉及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主要是包含在三個層面的立體性保護體系中。第一個層面是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與各部門規章,包括著作權法、著作權實施條例、專利法、專利法實施細則及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等。第二層面是散見于我國憲法、民法及其他法律法規中各種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法律規范。第三層面是指國際公約,我國已加入的知識產權國際條約有《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簡稱TRIPS協議)、《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世界知識產權版權條約》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制品條約》等,這些有關知識產權的多邊和雙邊條約是我國知識產權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增強知識產權意識,重視知識產權的經營和管理
意識決定行動。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創意產業還處于初始階段。特別是我國的許多企業的知識產權意1p.比較薄弱,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我們必須要增強知識產權意識,合理地運營并有效地保護知識產權,才能贏得未來競爭的主動權。
正所謂“水流則活,財流則增”,資本只有進入流通領域才能夠使自身增值。同樣,屬于無形資產的知識產權,只有在市場中流動起來,才能迅速轉化為財富,提高效益。美國的迪斯尼公司在運營知識產權方面就有著自身的成功經驗:編一串故事,拍一部動畫,塑造一個形象,吸引一批觀眾,注冊一個品牌,衍生一群產品,僅米老鼠和史努比兩個動畫產品在全球范圍內的收益每年就超過500億美元。迪斯尼正是通過產品開發、建立全球銷售網絡、宣傳促銷和捆綁銷售等多種手段和方法,充分運營知識產權,實現了利潤的最大化。
所以我們的企業不僅要獲得核心知識產權,即文化創意成果的版權,還要盡可能的取得衍生的外圍知識產權,以商業運作的方式激活在創意產業鏈中形成的專利、商標、品牌、版權等知識產權,形成強大的知識產權保護網,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三)制定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建立企業聯盟
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有80.2%的企業沒有設置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職能部門。企業在知識產權管理上缺乏有效的交流機制。在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方面,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與研究開發部門沒有交流的占12.3%,不定期交流的占36.1%,很多中小企業幾乎沒有專利。而在創意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不僅需要國家從宏觀層面制定頒布知識產權戰略,也需要企業根據自身現狀、發展戰略及外部環境等選擇和制定不同的知識產權戰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贏得競爭的主動權。
在創意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對于中小企業勢單力薄,維權能力較弱的情況,就需要合作互助,需要行業協會的幫助自律。如在上海市知識產權局的推動下,上海田子坊23家企業合作成立了“田子坊知識產權保護聯盟”,開了聯合保護、行業自律、合作營銷、相互幫助的先河。在2007年的5月又成立了上海市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聯盟,同時推出了《上海市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聯盟公約》、《上海市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聯盟章程》,一共有36個創意產業的聚集區。
當然,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及合作,也必須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的執法力度,為我國的創意產業保駕護航,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的保護體系。
從目前整體情況來看,在創意產業中知識產權保護還有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宣傳知識產權在創意產業中的重要性,讓社會公眾逐步增強知識產權意識,但同時,我們也要注意知識產權制度的目的,在私人知識產權保護與公共信息分享之間尋求一種平衡,不然,就會因為對知識產權的過度保護而造成壟斷。為此,我們需要研究和制定相應的知識產權戰略,形成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網和服務環境,學會經營并善于運作知識產權,以促進我國創意產業的健康發展。
- 上一篇:學習優秀學生黨員蔣小波事跡感言
- 下一篇:小議課文拓展閱讀對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