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根植心靈論文

時間:2022-08-25 03:10:00

導語:憲法根植心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憲法根植心靈論文

西班牙人得意上帝的自然饋贈,聲稱他們可以出口陽光和沙灘。而西班牙人更感驕傲和自豪的,是他們的憲法。筆者曾在該國南部的小城卡迪滋逗留,在這個西班牙第一部憲法的誕生地,朋友甚至不容他人質疑西班牙憲法的優(yōu)越,以至于當我流露出對美國憲法的欣賞時,竟險些破壞了我們的友誼!這個被“自己優(yōu)秀的同胞”-西班牙哲學家戛塞特檢討為“無脊椎動物”的民族,將他們的憲法視為民族的脊梁。

筆者曾專門研習過民法,篤信民法乃萬法之母。但從歐洲學習歸國后,對憲法日益青睞。個中原因,明白憲法的究竟自然是一個因素,但歐洲人對憲法的信仰和情感對我的影響更深。據(jù)說在哈佛大學,法學院的大牌教授都對講授美國憲法情有獨鐘,認為只有講授了憲法,提出了有關憲法的理論,才算有了自己的思想體系,才真正地功成名就為一名自己也滿意的法學家。據(jù)此可以管窺美國人對憲法的情感也與歐洲相仿。

憲法是人類文明,尤其是政治文明成熟的標志。憲法的理念可以傳播,憲法的文字也可以抄襲,而真正的憲政機制卻無法“下載”。墨西哥帝國曾一度羨慕美國文明的蓬勃,就用西班牙語翻譯了一部美國憲法自用,結果把帝國的境況搞得更加不可收拾;歐洲人為了開化非洲,曾經(jīng)向那個大陸輸出憲法,而這些歐洲人的樂章,竟成了非洲人的噩夢。憲法必須是自己的!她必須基于擁戴她的群體的真誠信仰和堅實崇拜,憲法的大樹必須深深地植根于歷史傳統(tǒng),而其枝杈又必須高高地伸向未來的天空,憲法必須反映她所籠罩下的最大多數(shù)人的最根本利益。

憲法需要與時俱進,正如大樹需要在自然的限度內不斷繁榮滋長,這是憲法生命力的表現(xiàn)和繼續(xù)維持生命力的條件。美國人從不輕易修改憲法,那是因為他們一直對憲法采取一種靈活而寬泛的解釋方法,使憲法能夠不斷適應發(fā)展的需求,因此,美國的憲法實際上是在法官的判決中,邁著細碎的小步與時俱進。

憲法是個原則的框架。正是基于這樣的理性框架,社會才可以“因有用無”。在這個框架內,人們有才智、有德行、有追求、有幸福,并通過才智、德行和追求獲得幸福;在這個框架內,健康的思想、自由的創(chuàng)造、真誠的努力都可以潺潺流動;這個框架提供標新立異的空間、繁榮滋長的可能、欣欣向榮的生機和活力。

憲法的使命是規(guī)范權力的行使,保障權利的實現(xiàn),而這正是法治的內涵。憲法不必一定列舉權利的清單,但卻必定要明確權利的防線。人權,這個已經(jīng)被寫入我們自己憲法的字眼,不僅僅是個概念,她是權利的靈魂。人權不是抽象的,人權要求具體的眾生都生活在人所以為人的狀態(tài)。人權對國家權力的要求是:有時你必須收斂,有時你必須奉獻。

憲法的魅力源于憲法的力量,而憲法的力量源于憲法的尊嚴。如果憲法沒有一言九鼎的尊嚴,如果憲法不被信仰,憲法的力量便無從談起。憲法的尊嚴,歸根到底是人的尊嚴,兩者一脈相連、休戚與共。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一位憲法學的大師宣稱:憲法如果不是公民權利的結果,也就不會成為公民權利的源泉。

憲法的崇高尊嚴和至上權威不但要在制度上成為現(xiàn)實,而且要在情感上成為現(xiàn)實。我們最好不要迷信任何權威,但如果一定要迷信,就讓我們“迷信”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