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學家基本法情論文

時間:2022-08-18 08:53:00

導語:憲法學家基本法情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憲法學家基本法情論文

為了香港、澳門的繁榮穩定,許多人作出了努力,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的制定就是這種努力的一個重要內容。而說到港澳基本法,人們就會想到北京大學憲法學教授肖蔚云,肖蔚云與港澳基本法有著很深的情緣。

香港、澳門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今天的香港、澳門,治安狀況好轉,經濟逐步發展,人民享有充分的權利和自由。這一切離不開“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也離不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給香港、澳門帶來的保障。為了香港、澳門的繁榮穩定,許多人作出了努力,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的制定就是這種努力的一個重要內容。而說到港澳基本法,人們就會想到北京大學憲法學教授肖蔚云,肖蔚云與港澳基本法有著很深的情緣。

難忘的經歷

1924年10月1日,肖蔚云出生于湖南省祁陽縣。小學畢業后入學私塾,研習四書五經。上中學后,他接觸到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雜志及朱光潛和錢端升等著名學者的文章,開始接受民主和科學精神的熏陶。1944年,肖蔚云被岳云中學保送到西南聯合大學文學院攻讀歷史學專業,當時正值日寇發動湘桂戰役,攻占湖南,他無法按期入學。1947年北京大學在北平恢復招生,肖蔚云以優異的考試成績被錄取。懷著讀書救國理想,肖蔚云先到上海,然后坐輪船到天津,輾轉求學,終于在這一年的秋天進入北大。肖蔚云在北大念的是法律系,畢業后即留校任政治課教員,后又擔任東語系的支部書記、校黨委組織部副部長。1954年,肖蔚云到蘇聯留學,1959年,肖蔚云在蘇聯列寧格勒大學獲國家法副博士學位,學成回國。1960年開始,肖蔚云長期任北大法律系副主任(期間除外),長期從事憲法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肖蔚云的上述經歷對他后來參加香港、澳門基本法的起草工作是有影響的。不過,組織上決定讓肖蔚云參加到這項工作中來,真正看重的還是他的學術水平。肖蔚云承擔了中國憲法學中興之大任,為我國憲法學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是我國憲法學奠基者之一。1980年9月10日,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決定成立憲法修改委員會,隨后成立了憲法修改委員會秘書處。肖蔚云參加了該秘書處的工作,具體負責憲法總綱的草擬。肖蔚云和其他專家一起收集和分析了古今中外各種憲法資料,提出了不少建議。其中設立專門委員會和將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一章放在國家機構的前面的建議被采納。肖蔚云還草擬了憲法第三條“民主集中制”和第五條“法制原則”的最初稿。在此前后,肖蔚云在各種報刊發表了不少論文,與其他北大學者一起編寫了全國高校第一本憲法學教材《憲法學概論》。1982年憲法通過后,肖蔚云出版了專著《論新憲法的新發展》、《我國現行憲法的誕生》。肖蔚云在憲法研究方面的造詣為他參與香港基本法和澳門基本法的起草工作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制定香港基本法是我國在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中作出的承諾。1985年全國人大決定成立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了起草委員會名單,共59人,其中內地36人,香港23人。起草委員會分5個小組,中央和特別行政區關系小組、居民權利義務小組、政治體制小組、經濟小組、社會文化事務小組。肖蔚云被分在政治體制小組,他是該組的負責人,另一個負責人是查良鏞。

香港、澳門基本法的制定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也是一項極富挑戰性的工作。這在政治體制小組表現得尤其突出。政治體制小組任務很重,爭論也較多。比如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的問題、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的產生方法問題,行政與立法的關系問題等。對這些問題,小組有各種方案,社會上也有種種想法,如何將這些方案和想法吸收進來,以達成一致意見,肖蔚云為此忙前忙后,在會前會后做了很多工作,用肖蔚云自己的話說,有立法工作,有商量協調的統戰工作,還有處理與英國關系的外交工作。肖蔚云作為小組負責人,在處理爭議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原則性和靈活性受到人們的普遍贊譽。

由于堅持了原則,“一國兩制”的構想在香港基本法的起草過程中得到了全面貫徹。由于堅持了靈活性,香港人的一些意見因此得到尊重。香港基本法第五條“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及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就是這么來的。這一條在原來的總綱里沒有,只是在序言含有這樣的內容。在起草過程中,身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香港船王包玉剛提出,鑒于序言的效力問題在當時內地存有爭議,建議對保持香港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的內容不僅在序言中寫,在總則中也要寫。包玉剛的意見后來得到采納。香港基本法第六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保護私有財產權。”這一條也是原來沒有的,在起草過程中,查良鏞提出,資本主義制度的核心是保護私有財產。起草委員會采納了查良鏞的意見,于是就有了現在的第六條。

經過起草委員會的努力工作,香港基本法于1990年4月4日在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獲得通過。為了實現香港的平穩過渡,給香港基本法實施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根據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建議,國家成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在預委會內,肖蔚云是政務專題小組負責人。預委會在1993年到1995年近3年的時間里,做了大量工作,為籌委會工作的開展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此后,籌委會開始工作,在籌委會內,肖蔚云是推選委員會專題小組的負責人。該小組的工作是比較繁重的,對于如何貫徹基本法,當時存在著不同的意見。肖蔚云作為推選委員會專題小組的負責人,在處理這些不同意見方面再次顯示出了他的原則性和靈活性。當時籌委會的工作有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平穩過渡、保持香港繁榮穩定。比如,香港的公務員原來為英國服務,他們擔心中國政府在香港回歸祖國后實行秋后算賬,為此,他們專題小組起草了一個關于公務員的文件,給公務員吃上了定心丸,香港收回后,公務員隊伍除原律政司因國籍原因而離職外,其余的基本不動,籌委會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平穩過渡、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根據司法機關情況,預委會當時還搞了一個司法機關產生辦法,目的就是為了平穩過渡,這個措施英國也接受了。籌委會還搞了一個“直通車”方案,即原香港最后一屆立法會議員符合條件者直接過渡為新的立法會議員,這個措施的目的也是為了平穩過渡,后因彭定康的“三違反”而未能實施。

在澳門基本法起草和籌委會的工作中,肖蔚云仍是政治體制小組的負責人,為澳門基本法的制定和澳門的平穩過渡也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激動的時刻

肖蔚云的記憶中保存著許多激動人心的場景,生活給了肖蔚云許多激動。當年《新青年》雜志和一些著名學者的文章所體現出來的民主和科學精神就曾令他激動,火熱的大學生活更是讓他激動。當時,北大校內新舊兩種勢力斗爭激烈,他從共產黨的主張中感覺到了正義的力量,感覺到了民族的希望,他認為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肖蔚云不久就投入了學生運動的行列。1948年夏,他參加了共產黨的地下外圍組織“民主青年聯盟”,投身于黨領導的第二條戰線的斗爭。民主青年聯盟當時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學生運動,如游行示威,散發傳單等,提什么口號,不提什么口號,都必須進行精心的

設計。為了組織好學生運動,他們當時秘密學習了不少黨的文件。這些文件的封面是別的書的名字,讓人看上去像是別的書,而實際里面的內容卻是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等,他們看完后就將其藏進墻洞。今天,肖蔚云向記者講起這段經歷的時候,仍然掩飾不住他內心的激動。

肖蔚云說,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和澳門政權交接儀式給他內心帶來的激動更是令他終生不忘。

對于每一個關心祖國統一大業的中國人來說,1997年6月30日深夜至7月1日凌晨是個難忘的時刻。因為從這一刻開始,香港將結束由外國人統治的歷史,香港基本法將在香港全面實施,香港人將從此得到基本法的保護,他們將依據基本法享有充分的權利和自由,肖蔚云作為一個曾參與香港基本法制定和香港回歸準備工作的人,心里怎能不激動萬分?

肖蔚云親眼目睹了交接儀式的全過程。他回憶說,6月30日,他們從深圳出發乘車到香港,車過深圳皇崗大橋時,心情就開始激動,到香港后,他們住的海景大酒店,就在舉行交接儀式的會展中心旁邊。晚上交接儀式開始前,現場座位早已坐滿。肖蔚云坐在中間靠后的位置,等待著那激動人心的時刻的到來。7月1日零點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隊奏起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徐徐升起。頓時,全場沸騰,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此時的肖蔚云心潮澎湃,眼里噙滿激動的淚花……

肖蔚云還參加了1999年12月20日澳門政權交接儀式。由于肖蔚云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澳門基本法委員會的委員,12月20日下午要趕回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任命和參加澳門基本法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因此,他參加澳門政權交接儀式的時間比較短。但那同樣是讓他激動萬分的時刻。

從肖蔚云那激動的淚花中,我們可以窺見到他內心中深深的港澳基本法情結。

不變的情結

多年的港澳基本法工作在肖蔚云的生活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記,使港澳基本法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多年來,他做了大量工作,以研究、宣傳港澳基本法,維護港澳基本法的權威。

香港基本法通過后不久,肖蔚云主編的《一國兩制與香港基本法律制度》就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國內第一部“一國兩制”法律理論和基本法研究專著。此后,肖蔚云在內地和香港各種報刊上發表了大量文章,對香港基本法與“一國兩制”的各個方面進行了全面論述。澳門基本法通過后,肖蔚云出版了《一國兩制與澳門基本法》。至此,肖蔚云有關“一國兩制”下的基本法理論正式創立。2003年,肖蔚云近90萬字的《論香港基本法》和32萬字的《論澳門基本法》相繼出版發行,對“一國兩制”和兩個基本法的理論與實踐作了比較系統全面的論述。他在書中提出,關于“一國”與“兩制”的關系,“一國”是“一國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在中央與特別行政區的關系中,高度自治是中央授權的新的地方自治,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行政與立法的關系是以行政為主導,行政與立法互相制約又互相配合,重在配合。這兩本書是肖蔚云多年來研究港澳基本法成果的結晶。

肖蔚云還率先在北大開設了港澳基本法碩士和博士學位課程,至今已帶出基本法博士七八個,他們中有的已成了基本法研究的中堅力量。

北京大學法學院有一個港澳法律研究中心,中心的主任就是肖蔚云。肖蔚云利用這個中心與香港樹仁學院組織了香港基本法的研討會,并參加了香港基本法聯席會議舉辦的基本法研討會。他通過該中心與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聯合舉辦了2次澳門基本法研討會,參加了2次澳門組織的會議。各種研討會的舉辦,增進了人們對基本法的了解,擴大了基本法的社會影響。

1999年,針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有關居留權的判詞,肖蔚云與三位專家向新華社發表談話,指出終審法院判詞的錯誤,維護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基本法的權威,在香港引起了較大的震動。今年1月,肖蔚云與另一位法律專家又到香港參加了“一國兩制”研究中心舉辦的基本法研討會,發表了約80分鐘的演講,在香港引起了廣泛的注意。

肖蔚云對港澳基本法珍愛有加。如今,港澳基本法的教學、研究面臨機構、人員和經費減少的境地,對此肖蔚云感到深深的遺憾,其中也夾雜著一絲憂慮。但他說,他研究、宣傳港澳基本法的興趣不會減少,他維護基本法權威的努力不會減少,他堅信,“一國兩制”和港澳基本法一定會獲得更大的成功,香港和澳門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