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重建術后疼痛的護理透析
時間:2022-04-15 09:19:00
導語:盆底重建術后疼痛的護理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對盆底重建術后患者采用鎮痛泵加強鎮痛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我院2008年3月~2009年6月40例進行盆底重建術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20例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20例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鎮痛泵加強疼痛護理,比較分析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住院時間略短于對照組,但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2.0235,P>0.05);觀察組患者對鎮痛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063,P<0.05)。結論對盆底重建術后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鎮痛泵加強護理,可以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并能明顯提高患者對鎮痛的滿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子宮脫垂;盆底重建術;鎮痛泵;護理
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于陰道口以外,稱為子宮脫垂(uterineprolapse),子宮脫垂常合并有陰道前壁和后壁膨出,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嚴重困擾[1],目前,我院采用盆底重建術治療該病獲得滿意效果,但其術后疼痛的護理值得關注,本研究探討對盆底重建術后患者加強疼痛護理的臨床效果,以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入組病例均為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40例患者,年齡52~67歲,平均(60.4±2.9)歲;子宮脫垂合并陰道前后膨出31例,陰道封閉術后再發子宮脫垂2例;子宮次全切除術后宮頸殘端脫垂7例;患者中伴有高血壓5例,糖尿病1例,壓力性尿失禁7例。患者均行盆底重建術治療,手術前有合并癥的患者血壓、血糖均控制良好,所有患者手術均順利完成。將以上40例手術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病情、手術情況等一般資料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1)對患者進行心電、血氧飽和度、血壓、呼吸等生命體征的監測,如果有心律失常、血壓過高或過低、心肺功能衰退等及時告知主治醫師,積極對癥處理[2]。(2)患者術后24~48小時陰道內有紗條填塞,一般患者可有陰道流淡血性液體,護理中注意其有無顏色、氣味及量的異常。(3)根據患者的盆底重建術情況,留置了陰道內腹腔負壓引流管,護理人員應注意妥善固定、保持通暢、無菌,觀察引流液性狀及引流量[3-4]。(4)患者術后4~6小時進流質,恢復排氣后進食半流質,術后3天可逐漸恢復普食。針對患者情況制定合理的營養方案,強調早期、足量進食,滿足患者對各類營養素的需要,同時告知患者術后活動的重要性,指導患者正確地早期下床活動,以促進患者的康復[5]。(5)重視患者的會陰護理,保留尿管及會陰傷口拆線前,注意保持會陰清潔,要徹底清潔大小陰唇皺褶間的分泌物、肛周及大腿根部污跡,保證會陰護理治療,以防逆行感染。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鎮痛泵加強疼痛護理:盆底重建術后患者會自覺下腹不適、疼痛,護士應正確評估患者的疼痛情況,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質、時間、程度、減輕、加劇疼痛的因素[6-7],指導患者采取舒適的半臥位,同時給與鎮痛泵進行鎮痛治療,使患者無痛舒適。
1.3觀察項目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對鎮痛效果的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本組研究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住院時間5.1±0.49,對照組為5.42±0.51,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略短于對照組,但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2.0235,P>0.05)。
2.2兩組患者對鎮痛效果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鎮痛的滿意度為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063,P<0.05)。見表1。
表1兩組患者對鎮痛效果的滿意度比較(略)
3討論
嚴重的子宮脫垂和膀胱膨出,是因為年齡增大盆底組織過于松弛導致的。患者早起時會感覺有腫塊從陰道脫出,并伴有不受控制的尿漏,在咳嗽或運動時更甚,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這類疾病,以往采用的手術方式是將脫垂的子宮和膨出的陰道壁切除,然后將損傷的筋膜進行縫合[8]。但這種手術方式不僅將沒有器質病變的子宮切除了,而且縫合后的結構仍然是建立在存在病變的盆底組織上,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組織會越來越松弛,日后仍有可能復發膀胱膨出的情況[9-10]。盆底重建術就是通過使用無張力陰道吊帶或補片對過于松弛的組織進行懸吊、修補,并采用對人體無傷害的合成材料來代替原有的病損組織,重建盆底組織架構,并且具有彈性效果,無排斥反應,是患者體內的長久有效“柔性支架”,這種新型的手術不用開腹,切口小,出血少,術后控尿效果好,不易復發,并且保留了子宮等無病變組織,對患有內科疾病、體質虛弱、不能耐受大手術者更加適宜。我院采用此法治療子宮脫垂患者40例均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但該40例入組患者術后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法,其恢復情況也略有差異,觀察組采用鎮痛泵加強疼痛護理效果更好,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略短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對鎮痛的滿意度為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0%。
鎮痛泵可以減輕和緩解手術患者的痛苦,減少術后并發癥,有利于提高手術成功率,這一技術在國外發展較快,已達較成熟階段,而國內最近幾年才逐步推廣應用。在使用鎮痛泵的情況下,對于臥床的患者可以咳嗽促進排痰;而且患者在手術以后可以早期在床上翻身活動,也可以下床活動,這樣對腸蠕動以及身體的恢復都有好處。另外,早期活動對于老年患者還可以預防靜脈血栓的形成。綜合以上論述及本研究結果,筆者認為對盆底重建術后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鎮痛泵加強護理,可以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并能明顯提高患者對鎮痛的滿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楊幼林,趙荷蘭.子宮脫垂76例臨床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14(9):1148.
[2]陳潔.20例全盆腔重建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11):24.
[3]王玉瓊.婦產科護理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9.
[4]徐景芳.子宮脫垂并陰道壁膨出圍手術期的護理[J].實用醫技雜志,2006,13(1):133.
[5]廉偉.女性盆底重建手術患者的護理[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7,28(14):50.
[6]戎明梅.改良全盆底重建術圍術期的護理[J].江蘇醫藥,2008,34(10):55.
[7]喬凌,苗婭莉,張曉紅,等.全盆底重建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9,10(4):26.
[8]吳振玲.老年婦女子宮脫垂28例手術治療分析[J].山東醫藥,2008,48(36):51.
[9]國曉梅,宋華.老年性子宮脫垂的手術治療[J].吉林醫學,2008,29(19):64.
[10]趙桂芳.老年婦女子宮脫垂手術治療效果、臨床特點和安全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17):1738.
- 上一篇:電信企務公開交流
- 下一篇:善用法律做個成功的老板體會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