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群眾文化的作用

時間:2022-07-19 09:33:59

導語: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群眾文化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群眾文化的作用

摘要:建設社會主義新型農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隨著人們物質條件的不斷改善和對新農村建設的進一步規劃,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已經逐漸被國家重視。國家通過普及義務教育,建設農村圖書館,送演出到農村等多項措施豐富了農村的文化市場。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城鄉各級文化部門應該緊密聯系精神文明建設的科學發展觀點,充分發展農村群眾文化帶動農民思維提升的作用,早日實現新農村建設宏偉藍圖。

關鍵詞:農村精神文明;群眾文化;重要作用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農業是我們整個國家賴以生存的支柱型產業,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約為64.3%,在物質生活和精神文明同樣重要的今天,占人口主要比例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整個國家精神文明進步的關鍵環節。在允許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帶動后富并最終實現小康水平的建設要求下,城市化的發展不斷的加快,而農村因為各種歷史原因相對城市在文化發展方面落后較多,為更好地實現整個國家的協調發展,加快城鄉結合,農村文化建設勢在必行。

1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是提高農村人們文化水平的主要措施

1)通過我們長期的努力,農村生活已經逐步擺脫了饑餓達到了溫飽水平,但正是因為這個努力過程非常的漫長和艱辛,使得精神生活的進步遠遠趕不上物質文明的步伐,使得很多農村不文明現象屢屢發生,家族仗勢欺人,鄰里偷雞摸狗、不贍養老人、土地惡意占用等,這些問題的出現不能不說與農民的精神素養不高有直接的關系,只有強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立足農村實際情況,加強群眾文化建設工作,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文化素質偏低的現象。2)政府應該解決農村教育實際困難,聯合城鎮教育資源定期送培訓到村莊,加強農村文化站點的建設,在每個村或者幾個村聯合成立村圖書館,方便村民進行閱讀和素養提升。3)通過組織鄉村文藝匯演給農民自我發揮的舞臺,通過舞臺劇等多種展現形式對農民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警示和啟發,充分調動農民參與文化,探知文化的積極性和上進心。只有不斷的進行文化滲透,才能逐步帶領廣大農村群眾脫離低俗和無知,無形中也使他們的精神面貌升向一個新的臺階。

2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有利于農村文化氛圍的增強

1)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點任務,農村文化一般具有濃厚的本土特色,每個地方都有其固有的文化形式。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必須結合農村文化特點進一步深化文化改革,重點發展農村群眾文化,通過群眾力量形成農村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氛圍,不斷的完善人與人之間的和睦友好的鄰里關系。2)群眾文化是提高農村文化環境最重要的方式,只有通過全員參與才能使農民彼此之間發生相互滲透和傳染性的文化氛圍。農民所在的文化環境積極向上了,農民的思想意識才會不斷提升,他們對日常生活的見識,相互之間的人際關系,對待事情的處理態度等才會奔向理性認知。3)群眾的力量是偉大的,當群里文化已經形成一種農村的特定文化常態,農村文化也將逐步脫離低俗和封建思想的禁錮,一些積極、陽光的群眾集體活動也會越來越多的出現在農村文化市場。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也就形成了良好的農村文化氛圍。

3農村群眾文化有利于農村市場價值的開發和提高

物產豐饒的中國具有很多地方特色的文化和物質資源,當群眾文化沖出了區域限制,通過跨區域的文化傳播形式可以使農村的文化和物質資源通往全世界,奔向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目前對于農村市場下的旅游景點的開發和建設就是一種農村價值的挖掘,農村的市場潛力只有通過不斷的發揮農村群眾文化的傳播和帶動作用才能進一步的走出新格局,農村文化建設可以帶動農民從被動轉向政策主導,以群眾文化中接受的新文化視野來打造農村的多元文化發展。從而為農村市場創造更高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4群眾文化建設有利于提高農民的自我利益保護

1)一些不法分子抓住了農村文化市場的特點,專門組織在農村進行招搖詐騙,通過群眾文化建設,鄉鎮政府組織村民認真學習和了解中國基本法律法規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使廣大農村群眾提高警惕,能從法制法規角度分析問題,不再簡單盲目的相信一些不法宣傳和拉攏。在遇到特殊問題時,能做出最基本的正確判斷和較高層次的認識。2)通過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可以使農民對農村土地,樹木,水源等固有資源的支配有當家作主的意識,改變一些農村村干部獨攬分配權的方式,使廣大人民群眾真正參入到農村自由資源支配上,參與農村政治事務中來。

5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有利于培養農村人才

1)在我國農村發展的漫長歷史過程中,因為中國的國情所在,只重視了農業發展,農民意識里只要后代能夠具備上山下海的體力,就具備了生存能力,對于文化是否到什么程度,不會受到關心。這就導致了在廣大農村,文化教育不受到重視。正因為不重視教育,就從根本上埋沒了許多本應該在我們國家的科技與社會各方面發展中起到棟梁之才的人才。2)只有進行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在日常各種文藝活動或者各種培訓中挖掘農村人才,使各有所長的人能夠在群眾文化建設的熏陶下認識到自己的優勢所在,并通過發揮自身特長參與到社會政治,經濟,體育,文化,技術等各行各行中來。3)另外,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當今和以后很長的過程中,不管是物質條件的改善還是精神文明的提高,都離不開新農村新型人才力量,加強農村文化群眾文化建設中農業科技的培訓,通過抓住農民最感興趣的農業種植方面進行指導,指引農民走出世世代代的耕種誤區,提高農作物產量,使農民對新型農業有了積極性。

6結語

時代的進步離不開科技的力量,在中國城市發展中,化科技為動力,中國城市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同理,在農村建設中,必須通過科技力量來解放傳統勞動力,農村的群眾文化不止單純的理論灌輸,它需要全體群眾參與到文化中來,以群眾文化為載體,強化農村各個方面的先進科技力量和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養,通過群眾文化來進對群眾進行文化征服,群眾思想豐富了,文化市場氛圍也就提高了,中國農民建設也就順理成章了。

作者:孫慧 單位:禹城市文化局

參考文獻:

[1]李燁.繁榮農村群眾文化工作促進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J].華人時刊(下旬刊),2013(11):40.

[2]董晶.論新農村建設時期農村群眾文化發展的新思路[J].東方企業文化,2014(23):108.

[3]王慧平.關于新農村群眾文化事業的探索思考[J].大眾文藝,2012,6:207.

[4]余玲.新農村建設中關于農村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