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教育外語教學研究
時間:2022-09-20 09:22:56
導語:跨文化教育外語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國際間交流與合作越加頻繁。然而文化的差異時常給交流帶來阻礙,跨文化教育由此產生,成為教育界努力倡導的新方向。本文通過對比探究國內外跨文化外語教學研究現狀,從三方面分別闡述了我國跨文化外語教育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提出合理化建議,促進我國跨文化教學在高等教育中順利展開。
【關鍵詞】跨文化教育;外語教學;大學英語
一、跨文化教育的產生
隨著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更加緊密,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已成為這個時代的主題。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是極其重要的媒介體。自中國于2001年加入WTO,中國經濟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中,跨國公司的迅速壯大以及國際交流活動的廣泛開展,意味著跨文化交流不斷深入。然而,文化間的差異往往導致跨文化交際沖突,跨文化教育由此產生,成為教育界努力倡導的新方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2年正式提出跨文化教育這一理念,2006年對跨文化教育的目的、原則和標準進行了詳細闡述,并從教學實踐的角度給出了建議。高等學校作為跨文化教育的重要實施者,更要把該理念貫穿于教育體制和各門課程的教學中,尤其是大學英語教學有望成為跨文化教育最重要的陣地之一。當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實踐是一個長期的以語言知識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文化教學相對于語言技能教學還處于從屬地位,其內容多以目的語文化為主。此外,文化知識的教學主要集中在表層文化,如文學作品、風俗習慣、歷史等,較少涉獵交際原則、思維模式和價值理念等深層文化,實際上這不是真正意義的跨文化教育,阻礙了對學生真正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二、歐、美跨文化外語教學研究現狀
1988年,歐盟出版了兩本關于文化教學的論文集,其中對文化教學的模式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等做出了介紹。1989年至1996年,歐洲公民的語言學習計劃通過對如何提高學習者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研究,將各種語言文化教學方法進行了實踐,從而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英國的Byram和法國的Zarate關于文化教學的經典著作確立了他們在外語教學界的學術地位。在歐盟跨文化研究的帶領下,歐洲各國開始主辦關于文化教學的研討會、講習班和實驗課等,促進了文化教學思想理論的推廣和應用,各類跨文化教育實踐表明多元語言教育在歐洲成效顯著。美國語言教學研究機構CARLA分別在1994年1996年召開了兩次關于文化語言課程改革的研討會,同時承擔了跨文化教育的多項研究項目,CARLA的研究成果推動了美國的外語教學改革。1996年《面向21世紀的外語學習全國標準》(ACTFL),重新制定了外語教學目標,可概括為5個C,語言、文化、聯系、比較、群體。其中,比較和群體是基于21世紀時代特征而提出的新目標。通過比較目的語文化和本土文化,了解文化差異,以融入國內外多元文化群體為目標,體現跨文化外語教學的重要作用。美國新外語教學大綱作為國家文件認可和鞏固了文化教學的作用和地位,使文化教學得以普及和深化。
三、我國跨文化外語教學現狀及問題
相對于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而言,中國的文化教學研究和實踐相對落后。20世紀80年代,許國璋(1982)、胡文仲(1982)、何自然(1988)等第一批學者引進推廣文化教學,但由于當時中國保守、封閉的環境以及過分謹慎的態度使得文化教學的狀況不盡如人意。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中國外語教學界引進了國外跨文化交際學說并嘗試了各種新的外語教學法理論。有關外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和跨文化教育的研究逐漸增加,魯子問2002、王鑒2017年第18期2003,2004、曾煜2005等闡述了在中國開展跨文化教育的意義。胡文仲、高一虹(1997)、陳申(1999)從語言教學角度出發談文化教學。魯子問(2005)、張紅玲(2007)從文化的視角,闡述外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功能,這些成果拓展了外語教學研究途徑,提高了人們對于跨文化教育的認識。盡管如此,中國基于跨文化教育的外語教學才剛剛起步,在廣度和深度上各有不足。2007年我國教育部頒發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在教學性質和目標部分強調了文化素養的重要性,在傳授語言知識的同時培養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但是這份大綱只是圍繞語言教學制定的,并沒有針對跨文化教育提出具體的建議和要求,中國外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育并未真正實踐于教學。
四、結語
綜上所述,歐美的研究成果與其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息息相關,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數據支撐,這啟示我們要進行跨文化教育的本土化研究。然而中國的跨文化教育研究面臨三個問題:(1)外語教學政策未給予足夠重視,沒有綱領性文件指導,教學目標和內容不夠完整.(2)學術研究方面概念、構想居多,缺乏理論性,沒有詳細的可行性計劃.(3)最后有數據支撐的實證性研究罕見,缺乏實踐驗證。因此,筆者認為,國內的跨文化教育在借鑒國外先進理念的基礎上,進行“中國化”研究,制定符合我過國情的教學大綱,豐富教材,完善學生教學內容,積極探討外語教學方法,對大學外語教師進行跨文化培訓,促進我國跨文化教學在高等教育中順利展開。
作者:王詩宇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魯子問.試論跨文化教育的實踐思路[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4):2-8.
[2]王鑒.多元文化教育:西方民族教育的實踐及其啟示[J].民族教育研究,2003(6):5-12.
[3]曾煜.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的啟示[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4):117-119.
[4]張紅玲.跨文化外語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 上一篇:談外語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
- 下一篇:隱喻能力對外語教學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