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家庭教育與幼兒園社會活動結合
時間:2022-01-03 10:59:30
導語:藏族家庭教育與幼兒園社會活動結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家教中的方法幼兒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開端,同時也是教育中最為關鍵的起始。俗語:“父母是孩兒第一任老師”,幼兒除去在園時間,父母是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人,因此,家庭里的教育方式方法尤為重要。由父母“鼓勵”長大的孩子一定是自信滿滿的。
幼兒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和幼兒園的教育,而鼓勵就是二者的結合點,不管在家庭,還是在幼兒園,家長、老師對幼兒的教育主要是以表揚和鼓勵為主,不斷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自信心,但要把握尺度,不能一味的鼓勵,且不批評,鼓勵,要講究科學的方式方法,過于使用寬泛的言語,鼓勵的效果就不會很明顯,一個肯定的微笑,一個贊許的眼神,孩子們往往都能心領神會。他們的語言與神情所透露出來是想把喜悅分享并得到父母的肯定與鼓勵,可謂“鼓勵使人進步,打擊使人落后”。在孩子取得成功時給予他鼓勵,就能夠使他相信自己確實具有獲取成功的能力,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但鼓勵要把握尺度,不能一味的鼓勵,且不批評,鼓勵要講究科學的方式方法。
一、客觀具體的鼓勵
孩子從牙牙學語到能夠初步判斷是非的能力,但都需要成年人的來指引和強化。首先,對幼兒的鼓勵要客觀公正,只有對幼兒的行為作出客觀公正的指引,才有助于幼兒清晰行為的正確性,哪些行為是正確的,應當得到允許和鼓勵,同時,如果幼兒做錯了事情,家長和老師應當及時指出,并告訴錯誤在哪,怎么錯的,錯的原因是啥,應當今后如何做正確,都當給予指導和糾正,幫助幼兒從小明辨是非,遵守規章制度,樹立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肯定的鼓勵
方式多樣的鼓勵孩子做對了,我們可以從語言上給予鼓勵,如“你真能干”“你真棒”等等;也可以從肢體語言上給予肯定,如“擁抱”“大拇指點贊”“大大的吻”“高舉過頭”等等;或者用物質上的獎勵,如“小紅花”“喜歡的貼畫”“一次旅游”“禮物”等等;或用自己表情與幼兒進行溝通,像微笑、眼神、表情等,幼兒都會感知。對于孩子的性格不同,喜好不同,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鼓勵方式,便會起到不同的效果。
三、多維度的鼓勵
孩子一句好聽的話、一個漂亮的動作、一個有條理的思路、一個完美的游戲、一份好的成績單等等,都突顯出孩子獨特的個人行為,我們給他及時有效的肯定并給予鼓勵,挖掘幼兒的優點,擴大幼兒身上的亮光點,將來好的東西會越來越好,發揚光大。孩子的個體不要在團隊或群體中做對比,每個孩子都會存在個體差異,因此,我們對孩子的評價也應當是多維度的,揚長避短,盡可能地為孩子的發展提供多種發展空間和機會,使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發揮和實現自己的潛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孩子的閃光點越來越亮。
四、適度的鼓勵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發現給予幼兒過多或是過少的鼓勵都是沒有價值的。過多的鼓勵,如:每天獎勵或者鼓勵過多的話,孩子就會無視這些鼓勵的意義,覺得習慣了,輕易得到的就不會珍惜,這樣的話反而偏離了鼓勵本身的意義;而過于少的鼓勵,對孩子的行為不關注,就會挫傷幼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這樣的教法同樣有傷害幼兒身心發展的。因此,我們鼓勵的量最好是控制有度,要讓孩子明白要得到這些肯定需要付出努力,同時也要讓孩子體驗被贊同和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自信心。
五、善于利用榜樣
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別強,極容易受環境及身邊因素影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在孩子頭腦中留下深深的印象,因此,如果在生活中父母及時鼓勵幼兒的某些良好行為,他的行為準知提高于別的孩子時,得到認同,他便有了成就感;在集體團隊生產中就有了優越感,更加樂于在集體中展示和表現自己,所以,當回歸校園,在集體生活中,老師無意中的一句鼓勵,就會引起全園幼兒的校仿榜樣的愿望。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幼兒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教師和父母都是幼兒的指導者、示范者和引領者,只有家庭與幼兒全力合作,互相支持,共同為幼兒健康、快樂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才能從小培養更多、更優秀的祖國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者:馬芹 單位:甘肅省甘南州瑪曲縣中心幼兒園
- 上一篇:留守學生家庭教育困境及突圍
- 下一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