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PP課堂教學監測管理系統研究

時間:2022-03-04 11:04:23

導語:基于APP課堂教學監測管理系統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于APP課堂教學監測管理系統研究

摘要:“互聯網+”教育發展趨勢下基于app課堂教學監測管理系統是輔助教師實施課堂監測的一種教學手段。本系統重點是實時地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測和評估,既輔助教師準確教學,又讓學生練習測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從四個維度對課堂教學監測管理系統進行調查研究和討論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課堂教學;監測管理系統

一、研究的緣由

隨著“互聯網+”教育的快速發展,各種與教育相關的互聯網應用以星火燎原的勢態迅速蔓延,如超星、慕課、扇貝等在線視頻網站和移動應用。但在課堂教學監測的直接應用方面產品較少。課堂教學監測管理系統的研究、開發和應用,將對教師的自身成長、學生的有效學習和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對當前課堂教學形式的探索和發展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對課堂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具有重大意義。

二、研究方法

1.調查對象。本系統研究采取調查問卷方式開展。問卷調查了湖南省以及吉林省內中小學和高校的管理人員、授課教師、學生及家長。本次調查時間為2019年2月,共發放問卷1000份,對各身份調查對象均衡發放,回收943份,回收率94.3%,有效問卷927份,有效率98.0%。抽取情況,學校管理人員51人,授課教師75人,家長679人,學生121人。2.調查工具。調查問卷中共有四個身份選項,學校管理人員、授課教師、家長和學生,每個身份選項對應不同的問卷題目,每個身份的問卷題目數量控制在8-10題,問卷的設計采用多元選擇式的方法,被調查者可以依據要求或者限制條件可以選擇一種答案,也可以選擇多種答案,從而充分地表現出被調查者的意愿。3.數據采集和統計分析。本調查研究進行了中小學課堂的紙質問卷調查、網上問卷采用問卷星設計。最終總數據在服務器上使用SPSS19.0進行數據錄入和處理。

三、調查結果

被調查對象中學校管理人員占5.5%,授課教師占8.09%,家長占73.25%,學生占13.16%。家長占了極大一份比例,其次是學生和授課教師,最后是學校管理人員。1.學校管理人員調查問卷結果。關于學校管理人員對課堂監測的期盼度的調查,根據問卷數據分析,有62.75%學校管理人員中覺得課堂監測有必要,可以實現師生互相監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37.25%表示沒有必要實行課堂監測,學習完全靠學生自覺。調查對象里學校管理人員對于本校的教學監測效果45.1%比較滿意,35.3%對于本校的教學監測效果較為不滿,19.61%表示一般。有78.43%希望本校采用網絡監測系統的方法進行課堂監測,有21.57%希望還是使用原有的教師錄像系統。對于學校管理人員所希望的課堂教學監測系統具備的功能的調查,有37.25%希望實現在線簽到功能,25.49%希望實現及時掌握教師課堂教學內容及環節的功能,60.78%希望實現即時掌握課堂教學學生學習生活情況的功能,19.6%覺得只要能夠即時掌握課堂教學情況就行。2.授課教師調查問卷結果。關于管理監測后的效果對學生學習是否有影響的調查,數據顯示有58.67%的教師表示教師錄像對學生學習有積極作用,余下的43.33%認為教師錄像對學生的學習并沒有幫助。接受問卷調查的教師認為設立監測管理機制的效果有,學生在出勤和作業質量考試成績有增長,在上課積極思考回答問題和課后探討問題的方面有顯著的提高。授課教師所希望的課堂教學監測系統具備的功能調查,有57.33%的教師希望在教學中能夠實現課堂結束前測試評估學習效果的功能,有一部分希望實現智能上課打卡和完整展示課堂教學內容和環節的功能。70.67%的教師希望課堂教學監測系統具備及時掌握課堂教學及學生學習情況的功能。3.學生調查問卷結果。關于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方式的調查顯示,有30.33%的學生喜歡以自主學習為主,43.44%的學生喜歡以教師為主,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配合學習的方式,很少一部分學生希望還是以往的老師教授為主的方式。關于是否有必要開發課堂檢測系統并且憑借系統能夠提升自己的學習的調查顯示:90.17%的學生認為課堂監測系統的開發有必要,其中36.07%的學生認為非常有必要開發,需要依靠課堂監測系統時刻被提醒努力,對學習有益。關于對學生所希望的課堂教學監測系統具備的功能調查顯示:有17.21%學生希望實現在線簽到功能,40.98%的學生希望實現及時掌握教師課堂教學內容及環節的功能,66.39%的學生希望實現即時掌握課堂教學學生學習情況的功能,24.59%的學生覺得只需即時掌握課堂教學的進度。4.家長調查問卷結果。關于家長希望孩子在課堂監測中達到的效果的調查顯示:有36.82%的家長希望能夠了解孩子上課情況并及時得到反饋。38.88%的家長表示對這方面的看法很一般,不是很希望能夠監視孩子,希望能夠給孩子更多的自由。還有24.3%的家長不希望能夠隨時地了解孩子上課情況。關于家長所希望的課堂教學監測系統具備的功能,有19.29%希望實現在線簽到功能,40.8%的家長希望實現及時掌握教師課堂教學內容及環節的功能,62.72%的家長希望實現即時掌握課堂教學學生學習生活情況的功能,19.88%的家長覺得只要能夠即時掌握課堂教學情況就行。

四、分析與討論

1.學校管理人員傾向于采用網絡監測系統管理課堂教學。(1)學校管理人員認為課堂監測有必要。對于以前常用的學校工作人員視察和目前普遍的教學監控方式,1至5分5個選項,選項結果綜合平均分為3.08分。目前大部分學校管理人員很少會觀看,多數學校的教學監測效果不是很理想。他們更希望在互聯網的時代下使用網上監測系統進行課堂監測,認為采用課堂監測能夠實現師生的互相監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2)學校管理人員對課堂監測作用表示肯定。一是認為能夠建立對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全程監控。通過應用課堂教學監測管理系統,全程掌控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過程和效果,整體提高改進教師和學生課堂教學的準備過程、組織實施學習過程、監測和分析反饋過程,從而整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二是認為能夠形成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準確評價和反饋。通過對各項課堂教學監測結果的分析反饋,可以具體評價反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不同效果,也可以全面評價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2.授課教師對于網絡監測系統的教學監測方法的觀念較為保守。(1)授課教師對于網絡監測管理課堂的APP或者系統知之甚少。接受調查的授課教師只有少數使用過網絡監測管理課堂的APP或者系統,多數授課教師從未使用過,甚至都沒有聽說過。平時授課教師是通過自己進行訪查或者通過教室錄像對自己授課成果進行檢驗。通過這兩種方式反饋的教學效果有,但是不明顯。有時候甚至這兩種教學監測方法并沒有對教師的授課產生積極的作用。(2)授課教師希望能夠實現教學活動偏向測試評估學生學習效果。授課教師希望設立監測管理機制后,能夠在學生上課出勤、課上積極思考問題、課后探討問題和作業質量考試成績等方面產生積極的影響。更希望課堂教學監測管理系統在功能上能夠實現智能上課打卡,完整展示課堂教學內容和環節、課堂結束前測試評估學習效果、教師隨機提問,學生隨機回答和系統自動批改客觀題,并能分析反饋。(3)授課教師希望系統對課堂教學的準備、設計、掌控、實施、監測和改進有幫助。授課教師希望課堂教學監測管理系統的開發要著力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立足于服務師生。通過系統,幫助師生之間實現自由良性互動,交流問題、總結經驗,互相提高和促進,從而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全面提高教師教學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3.學生認為需要改變自身學習狀態,課堂教學監測管理系統有幫助作用。(1)學生喜歡在教師的指導下,師生合作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相對其他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更加自主地進行學習,充分發揮了教師主導地位和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在改變教師教學方式方面,認為課堂教學監測管理系統可以增進師生感情,使得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課堂教學監測管理系統可以監督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使得學生之間形成良性的競爭。(2)學生肯定課堂教學監測管理系統對學生學習的提升作用。一是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通過應用課堂教學監測管理系統,所有學生都能全過程參與教師設計的各個教學環節,從而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二是準確掌握學生課堂學習的學習軌跡和學習效果,通過課堂教學監測管理系統對學生不同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測和結果分析評價,幫助學生準確把握個人的學習程度和效果,從而有針對性地改進學習方法等。三是實現學生對老師課堂教學的互動反饋。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想到的問題、啟示等能夠通過系統反饋給教師,促進學生思考,也啟發教師改進教學。

五、思考與建議

通過對學校管理人員、授課教師、學生和家長等與學生學習相關的不同對象的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從客觀指標上評價課堂教學監測管理系統,數據顯示各類調查對象都普遍認可課堂教學監測管理系統的開發和應用,并且希望課堂教學監測管理系統能夠具有及時掌握課堂教學學生學活情況和教師課堂教學內容及環節的功能。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互聯網+教育”是一個逐步漸進變革的過程,從技術服務到已有業務的應用,到新的技術環境下的流程創新、業務創新、機制創新,都需要不斷的探索和研究。進行課堂教學監測管理系統的研究和開發,對于改變學校的運作管理模式,教師的教育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模式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蔡志凌.“90后”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教師職業認同感調查研究[J].教育研究,2013

[2]余勝泉.“互聯網+教育”的變革路徑[J].中國電化教育,2016

[3]李冰.基于Kinect的課堂教學狀態監測系統[J].傳感器與微系統,2017

作者:王晶 盧彬 王艷春 單位:1.長春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2.長春師范大學學校辦公室 3.長春師范大學教務處